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信耶穌有什麼用?”
送交者: 駱駝 2019年08月11日17:15:0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很多人問過我,“信仰耶穌到底有什麼用?”信仰的作用很根本、也很直白,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但是因為幾代人以來,中國官方強烈地敵視基督教,屏蔽有關信息,造成絕大多數中國人對基督信仰無知,對信仰缺失的惡果視而不見。我就用愛情作例子解釋有信仰和沒有信仰之間的差別。

基督教認為,愛最神聖、心靈高於物質。所以在基督教文化圈裡,人們普遍認為,“愛情”就是你愛你眼裡的最好、最美的人,不計社會阻力或現實困難。你追求這樣的愛情,當然就經常會有障礙,有時是巨大的障礙。比如羅密歐和朱麗葉來自兩個世代仇恨、不共戴天的家族。可想而知他們相愛,要克服的困難有多麼巨大。並不是說每個基督徒都是像羅密歐或朱麗葉那樣的情聖。在基督教的世界觀里,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軟弱。但基督徒崇尚完美,普遍認同那樣的愛情觀。在追求這種愛情的過程中,你必須堅定信念、運用智慧、有排除萬難的勇敢。如果你成功了,有情人終成眷屬,你當然會非常幸福,而且你也有內在的動力忠於愛情,抵制見異思遷,因為對方本來就是你心目中最好的人,好過其他所有人。你不會輕易為了“次好”而放棄“最好”。

在推崇這種基於心靈的愛情的社會裡,其他人看到你的愛情,就羨慕你的幸福,佩服你的忠誠,欣賞你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堅定、智慧、和勇敢。這樣美好的例子多了,整個社會都推崇愛情、讚美愛情。如果有些人因為各種障礙,追求愛情而不得,人們也會佩服他們的努力,尊敬他們的真誠,覺得即使失敗了,故事也悲壯悽美。而男女之間的性行為,因為是美好愛情的一部分,所以大家愛屋及烏,覺得因愛而生的性行為自然、健康,也是好東西。總之,正是因為基督教文化把愛情定義在心靈的基礎之上,高過物質和社會考慮,才促使人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展現各種美好和偉大的品質。基於心靈的愛情催人向上,又使得整個社會崇尚愛情,歌頌愛情,正面看待性行為。

我的《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物質決定愛情?》一文討論了中國社會的主流愛情觀,就是很多人把“愛情”降格到了物質和利益的層次,變成了在社會規定的條條框框內找個“局部最優”。其實不但現在如此,傳統的中國婚姻觀也是基於物質的,也是在各種社會限制的條件下、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尋找婚配對象。相信這種“物質愛情”的人,本能地懂得,這樣找來的配偶不是真正的最美、最好。所以即使得到了對方,他還會自然地掃描周圍環境,探尋比對方更美、更好的人。他也許恐懼背叛對方將帶來外在懲罰,但他從來就沒有多少內在的動力忠誠於對方。這一點在中國男性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在這樣的人占主流的社會裡,對婚姻忠誠、一夫一妻制等理念,就缺乏大眾的支持。

因為“物質愛情”的定義本身就是基於社會要求,所以相信這種觀念的人,從一開始就把現實看得高過內心情感,就屈服於社會的約束,不會去追求羅密歐與朱麗葉那樣的艱難而偉大的愛情。接受這種觀念的社會,也不可能推崇那樣的愛情。打個虛擬的比方,岳飛的兒子不太會追求秦檜的女兒。即使真發生了,中國人也會罵他們不忠不孝,不會像莎士比亞和歷代西方大眾那樣頌揚這種違逆家族意志的愛情。按照“物質愛情”的觀念找尋配偶,本質就是一個趨利避害的過程,當然就不需要什麼大智大勇。這個過程也許需要用腦,但用腦的層次較淺,算得上精明,但不是什麼智慧。比如北宋大將石守信的兒子娶了趙匡胤的女兒,或者薄一波的兒子娶了谷景生的女兒,都曾被中國大眾認為是美好姻緣。這些當事人也許有關於權力和利益的精明算計,但沒有什麼讓後人覺得可歌可泣的浪漫、勇敢、或智慧。

再深入地看 “物質愛情”的內涵。持這種觀念的人把愛情看作一個“羅筐”,裡面裝着人的性本能和利益考慮。從旁觀者角度看,其中的利益計算把愛情變成生意。雙方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於是他們的“愛情”就成了用我的物質和社會條件換取你的物質和社會條件。這並不美好或高尚,也不令人感動或神往。一般平民百姓,利益考慮相對簡單、量小。所以在他們眼裡,物質愛情中的“性”經常遠比利益考慮更吸引人,是愛情里最重要的內容。比如一位醫生朋友就聲稱,“用婦產科、泌尿科(男科)的醫學知識就可以完全解釋愛情”。這種思想在中國人中廣泛存在,造成一種可悲的社會後果。每個動物都有性衝動,在這點上人與動物沒有本質區別。缺失了精神愛情的襯托,一般人就覺得“性”低級、庸俗、甚至骯髒。而物質愛情和性本能又緊密相連。於是在相信物質愛情的社會裡,愛情在很多人心目中並不高尚,不值得拼命追求。

“物質愛情”的兩個部分,性本能和利益交換,都不能讓人由衷地感動、佩服、欣賞、或頌揚。就像古今中外的人都仰慕真心愛情一樣,對物質愛情的輕蔑也是超越文化和時空的,裝也裝不出來。比如出於禮貌和面子,幾乎 關係,現在都被稱作愛情。但是很多根據利益考慮選擇配偶的人,走過半生後回首往事,自己都覺得沒有意思,虛度了青春。基於物質的愛情與婚姻,千百年來都是中國社會的主流,所以中國人對待愛情,一直沒有西方人那麼尊敬,而更多的是偷窺、調侃、甚至鄙視。比如著名京劇《蘇三起解》描寫眾官員提審蘇三,追問她與男主角王景隆之間的感情經歷,態度輕狎,問話的重點是,“這初次開懷的是哪一個?”、“院中苟且之事也要問”,等等。其中“初次開懷”指初夜,“苟且之事”指性行為。在中文裡,“愛情”、“愛人”、“做愛”等這些帶褒義的詞,都是近代才開始流行的。之前中國人常用中性、甚至貶義的詞描述它們,比如“男女私情”、“相好”、“苟且之事”等。《蘇三起解》成書於明代。而類似時代的西方主流文學,從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到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談》、再到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受基督教精神的影響,對愛情的態度要尊重得多。

總之,並不是所有被稱為“愛情”的感情都一樣美好。基督教告訴世人,愛是神聖、愛情源於心靈。只有堅守這樣的信念、並勇敢地追求,愛情才可能美好、偉大。沒有基督信仰,愛情在中國就降格成性本能加利益計算,情侶們就無處尋覓克服困難必需的精神依靠。為了婚戀順利,他們選擇躲避困難,卻同時也喪失了浪漫與激情。這種沒有信念的愛情,不能讓當事人幸福,不能感動旁觀者,也不值得社會崇敬。愛情的美好不是憑空來的。基督信仰使愛情升華,超越動物本能、超越物質考慮,愛情才美好。在中國,“基於心靈的愛情”的概念、以及社會推崇愛情的態度,都是在近代從基督教文化圈傳來的“進口貨”。現在,幾乎每個中國年輕人都嚮往真心的愛情,只此一點就說明基督教對中國很重要。因為排斥基督教,數以億計的幾代中國青年,與真心、美好的愛情隔絕。所以中國人應該重新接受和學習基督教思想。

二零一九年三月於美國家中

電郵:yuanzhiluo@yahoo.com 博客:https://www.lyz.co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慈禧送他一個進士
2018: 先下手為強---謀反,政變
2017: 紅朝演義五四:痛打落水狗劉少奇赴黃泉
2017: 照妖鏡:當前中印之爭的簡明解釋
2016: 蘋果日報社評(盧峰):中共官媒炒作“
2016: 擲地有聲: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退黨聲明!
2015: 鄧氏家族一再挑戰中華民族的生存底線
2015: 哪些高僧擔任過少林寺的住持
2014: 雷頤:袁世凱主導清末官制改革——受載
2014: 取你性命的,一定是你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