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景路:战国时代武士的“一汁一菜”
日本的战国时代虽然没有确切的划分,但一般意义上来说,被日本史学家认可的战国时代划分应该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指从1467年(应仁元年)的“应仁之乱”起算,直到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开江户幕府为止的总计约140年的这段历史;另一个也是指从1467年的应仁之乱起算,截止到1573年(天正元年)织田信长把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赶出京都为止的这段期间。不过,此非本文要讨论的内容,不赘述。
据《日本战国史》介绍,战国时代日本尚属贫穷时期,一般庶民家都是一日两餐,早八点和下午两点,下午餐用毕,到晚上睡觉为止,即使饿了,也要靠“忍饥”功夫来应对……
与普通庶民家庭一样,当时各路诸侯大名的军队也都是采取两餐制,不过,与庶民不同的是军队的两餐分为“平时”和“战时”两种。平时嘛!普通下级武士(即兵士)就是“一汁一菜”,“一汁”还不是指的“大豆味噌汁”,而是“糠味噌汁”或干脆就是“盐汁”;“一菜”也就是野菜或者海草、蒲鉾、纳豆等加工食品。饭也不是白米饭,而是玄米或者杂谷粮混在一起的蒸饭,但饭量确是十足的,一般每位兵士的定额为2合5尺,换算成现在就是“五碗饭”。军队有军规,吃法儿也就有规定,一般是先吃那“一菜”,然后一碗接一碗的吃饭,最后把汤汁倒入碗中以“汤泡饭”结束“食事”。
武将当然与士兵的待遇不一样了,虽也是“一汁一菜”,但“汁”却是大豆味噌汁,饭也是白米饭。而一旦开战大名需要手下的武将和兵士们卖命时,食事则立马豪华起来了。“战前食”不仅全是大豆味噌汁、白米饭,而且还有含有高蛋白的鸡鱼肉、鱼酱、梅干等提供,甚至在出阵前还有壮行酒喝。吃饱喝足,将士们带着满肚子酱汤酒汤,一路“丫击给给”(杀啊!),就冲锋陷阵去也。
日本人做事儿细,那可是自古养成的,这体现在战国时代的两军阵前就是,因事先不知战争会打到何种程度、用多少时间,所以,一般在出阵前大本营都会给将士们准备好“阵中食”。那么,“阵中食”都有什么呢?一般将士们随身携带的“阵中食”有三种:一种称作“兵粮丸”,这是一种用米、荞麦粉、豆类、鱼粉等混在一起捏制的丸状食物;其次是“味噌玉”,这是用把味噌烧熟后捏制成的一份份的丸状酱丸,看上去就像了我们当年的大个儿安宫牛黄丸等中药丸;最后,还有一种“芋茎绳”,这则是把地瓜茎叶晒干后制成的一种绳状食物,平时就系在腰间,需要时即可干吃(容易让人想起熊猫吃竹红军啃皮带的情景),也可放入化开的“味噌玉”里制成味噌汁。这样,“兵粮丸”、“味噌玉”、“芋茎绳”合在一起,“阵中”的“一汁一菜一饭”全有了,就足见了古代日本人的饮食智慧。
其实,战国时期还有一种阵中食是相当牛叉的,那就是大名之间互相搞接待时的宴席料理,日本战国资料中有一份织田信长接待德川家康的菜单得以流传下来,从菜单来看,织田信长共设了“本膳、二膳、三膳、四膳、五膳”五道菜款待德川家康:本膳包括烤鲷鱼、鱼脍、鲋鮨;二膳包括腌鱼肠、鳗鱼等;三膳为烧鸟、螃蟹;四膳有卷乌贼干、松茸;五膳则为刺身和姜醋鲳鱼等,用日本人的话说就是绝对的“豪华绚烂”了。据说,德川家康美美的吃了这顿丰盛料理后,就决定了辅助织田信长共取天下,只不过,估计当时他自己都没想到,他才是那得到了天下的最后的“黄雀”。有史料说,战国时期大名之间的接待都是这样“豪华绚烂”的,目的就是彰显自己的财大气粗,有钱!有实力!不服你咬我?不过当代日本人却都是坚决秉持不露富原则的,这一点倒是缺少点日本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