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老輩兒傳奇 之 張石銘和張蔥玉
送交者: 席琳 2022年07月15日19:26:2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2022-7-15


在浙江湖州,有一座古鎮,是首個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江南古鎮,叫南潯。南潯有一座古宅,叫懿德堂,它擁有中西各式房間244間,號稱是江南第一民宅,懿德堂的主人,就是杭州西冷印社的創始人,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的張石銘。


張石銘.jpg


張石銘(1871-1928),名鈞衡,字石銘,祖上是安徽休寧人,和清代金石大家鄧石如是同鄉。不過,他祖上在明代就舉家避難浙江,到清康熙末年他的曾祖父張維岳的爺爺才在南潯鎮定居。到了他祖父張頌賢這一代才積累資金,經營蠶絲出口,發展成巨商,成為四象之一。清道光年間,因為張頌賢的恆和絲行出了名,當地人就稱張家為張恆和。太平天國爆發後,浙江鹽官望風而逃,一時間私鹽泛濫,各大鹽商急於將手中的鹽票出手。當時,路人皆視鹽票為廢紙,以為大清王朝氣數已盡。張頌賢卻獨具慧眼,乘機吃進了10萬鹽票,並擁有了張恆源鹽號。幾年後,太平天國失敗,鹽票又吃香了,張家的財富一夜間暴漲10倍。在鼎盛時期,半個江南都吃張家的鹽。


1657916313417599.jpg


張頌賢有兩個兒子,長子寶慶,字質甫,科舉出身,但身體不好,天不假年,於光緒十叄年(1887)四十叄就死了。次子寶善,字定甫,是張靜江的父親。張石銘是張寶慶的獨養兒子,是張靜江的堂兄。網上有說張靜江的東號是長房,張石銘的南號是二房,純屬是瞎掰。


張石銘-2.jpg


在和叔父張寶善分家之後,張石銘除了繼承祖業之外,還與母親桂太夫人在江、浙、滬等地開辦鹽務、典當、醬園,經營碼頭、房地產,並投資浙江興業銀行,東南信託公司、慎大錢莊等產業。並在張家的產業啟泰醬鹽店河對岸的南西街買下詩人董說舊宅和顧氏舊宅,興建了一處規模更大的宅院懿德堂和南恆和。這所大宅占地面積4792平方米,坐西朝東,有五落四進和中、西各式樓房244間,建築面積6137平方米,以其規模宏大、凋刻精美、建築風格中西合璧而着稱。其中的樓廳裝修極為精緻,扇窗裝有法國進口的彩色花玻璃,以藍色為主。廂房粉牆上嵌有硬木漏明窗,凋有芭蕉葉圖桉,故稱芭蕉廳。天井中有一傲立似鷹的英德石,為江南罕見的石中珍品。


張石銘是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但在中舉之前就開始藏書,至1916年編《適園藏書記》時,已集書10餘萬卷。其秘藏珍品僅目錄《適園藏書志》就達16卷,其中着錄宋刊本45部、元刊本57部、名人抄稿本及抄校本460部,基本上包括了朱學勤給一廬、張蓉鏡的小琅環福地、吳騫的拜經樓、顧沅的藝海樓等舊家珍藏。這批珍貴書籍後來被運到台灣,成為台灣中央圖書館古籍善本書庫的基本藏書,算是後話。


除此之外,張石銘平生愛好收藏金石碑刻,玩賞奇石,故取字石銘。他在潯溪支流鷓鴣溪畔建占地叄十畝的適園,取漢張季鷹適志的典故之意,自號適園主人。園內設有碑廊,鑲嵌了很多張石銘收藏的古代名人的書法作品。幾年之後,張石銘移居上海租界,在蘇州河河畔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庭院,與繆荃孫、柳詒徵、沈增植、羅振玉、王國維等相往來,結淞社和希社,交流書畫、金石、碑帖古籍等。張是一位慈善家,熱心公益,善待用人,出手闊綽,肯幫襯,整天高朋滿座,往來切磋,一時間應者雲集。


民國十四年(1925)八月十九日,星期叄,晚上十一點,也是在上海,張石銘從太昌公司打完麻將離開,悠閒地坐着私家車回家。車至寧波路口,發現前方有幾擔柴橫在路中,正好擋住去路。車夫只好停下車,想打開車門去把柴移開,可剛要跨出一隻腳,便被人一把抓住衣領,胸前頂着一支硬邦邦的手槍。車夫嚇得渾身發抖,連聲說好漢饒命。坐在後排的張石銘見狀,大驚失色,急忙拉開車門,想奪路而逃。可僅跑出十幾步,背後就傳來砰砰兩聲槍響,他就不敢再跑,任憑另外一個匪徒把他推回車內。汽車當即發動,在茫茫夜色中飛馳,留下驚慌失措的車夫在路上。


張石銘的二太太徐清卿得報,救夫心切,即命管家去巡捕房報桉。正準備出發的當口,有人從門縫中塞進來一封信,上面寫道:準備好贖金贖人。如果報官,就等着收屍吧!至此,張夫人當機立斷,決定湊錢贖人。一面派人到附近浙江興業銀行提款,一面與家人商量與綁匪如何接洽。最後決定派管家帶兩名能幹的傭人去見綁匪,同時在鈔票上留下了記號,用來追蹤誰是綁匪。叄人按照綁匪的指示,帶着一隻裝有巨款的箱子,趕到位於法租界的一座庭院。雙方通過多次討價還價,最後以二十萬元成交。


張石銘的家人,後來還是通過法租界的偵探和銀行合作,通過做了記號的鈔票,探知是上海青幫杜月笙手下的人幹的。可是侯門深似海,杜月笙和張石銘的堂弟張靜江是哥們,警察局也就沒有立桉。通過這一件事,張石銘雖然獲救,但整天鬱鬱寡歡,深居簡出。他肩上挨的那一槍,傷勢着實不輕。雖說槍傷治好了,卻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加上遭受驚嚇,身體每況愈下,此後張石銘精神一直鬱悶,罹患心臟病與中風,1928年年頭去世,享年僅56歲。


張石銘死後,官司不斷,一直到七十年代,都還時不時地在他上海故居的大房子地下室里,發現他生前收藏的一些古董。在他的兒孫輩中,還又出來了兩位頂級的收藏家和一位鑑賞家。


張石銘-3.jpg

古錢幣收藏家張叔馴(張石銘七子)


收藏家是他的兩個兒子,老七叔馴(張乃驥,1899-1948)收錢幣。老大芹伯(張乃熊,1891-1945)藏書,可是都家族遺傳,沒有一個人是長命。在上世紀的四十年代,芹伯的歷代善本藏書,有15萬冊通過鄭振鐸之手賣給了中央政府,成了台灣中央圖書館的基本館藏,剩餘的一部分,在50年代捐給了北京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和東京博物館裡的中國古錢幣,基本上都是叔馴的舊藏


張石銘-5.jpg

古籍善本藏書家張芹伯(張石銘長子)


富不過叄代,到了張石銘的孫子那一輩,出了個敗家子,是老四仲平(張乃驊,1892-1918)的兒子,叫張蔥玉(1914-1963),名珩,字蔥玉,號希逸。因為乃驊早逝,張石銘對這個孫子非常溺愛,悉心培養,到張石銘1928年去世的時候,張所搜藏的歷代名畫,包括祖上六分之一的家產,還有上海的大世界,都傳給了這個剛滿十四周歲的孫子。


張石銘-4.jpg


張蔥玉喜歡收藏,也寫一手漂亮的瘦金體。但是好賭,在上海灘一擲千金,幾乎把張家叄代人的收藏,包括大世界在內,都全部賠光了。


可張蔥玉的眼睛特毒,得到了大收藏家張石銘的真傳,並過目不忘。後來在鄭振鐸的力薦下,一貧如洗的張蔥玉進了故宮博物院,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書畫鑑定大師和公認的中國書畫鑑定界的當代泰斗,故宮博物院和各地博物館所徵集的四十多萬幅歷代名畫,大都經過張蔥玉的嚴格把關。沈從文和徐邦達之流,當時都不過是給張蔥玉打下手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莫言莫言,莫能言之的苦痛
2021: 經學時代和中華政統------東海客廳論偏
2020: 水滸英雄傳:第58位 地微星 貪財好色最
2019: 《評:“二戰中的質疑 (又一揭蘇俄罪惡
2019: 慈禧滅清
2018: 請神容易送神難
2018: 解密延安|劉仲敬:抗戰時期延安與日本
2017: 簡評左宗棠與白彥虎,民族史觀不能黑白
2017: 紅朝演義二七:密謀倒彭毛澤東批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