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張作霖的墓地和元帥林
送交者: 望斷鄉路 2024年05月02日16:16:4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張作霖的墓地和元帥林

  

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早晨,張作霖在北京乘坐回瀋陽的專列即將抵達京奉鐵路東端的遼寧總站時,在京奉鐵路與日本人管理的南滿鐵路交匯點三洞橋被日本關東軍特務機關炸死。

橋上是當年的南滿鐵路(今稱哈大鐵路),橋下是京奉鐵路(瀋吉線)。

 

  少帥張學良匆忙化裝趕回瀋陽繼承父業的同時也為安葬大帥積極準備。  

  張作霖橫死半年之後,張學良滿懷國讎家恨於1928年12月29日宣布接受南京政府的統一領導,將原來懸掛的北洋政府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也因此,國民政府很快就批覆了張家為張作霖修建元帥陵寢的請示。

隨後張學良指派族人和得力下屬配合風水先生勘選陵址,最後選定撫順東郊六十里高麗堂子村渾河與蘇子河匯合處的河北岸邊。風水先生認為此地“前照鐵背山,後座金龍灣,東有鳳凰泊,西有金沙灘”,是絕佳寶地。1929年5月正式確定於此處興建張作霖陵墓。張學良親自看過後也說:“這地方不錯,我看爹可以長眠於此了。”

元帥林地圖.png

  1929下半年至1930年間是建造高潮。所用木材均選自吉林黃松甸,漢白玉采自北平房山。又把明清兩朝建於京畿各處的皇家陵墓的石人、石馬等石刻藝術品60餘件,運抵撫順陵園工地,經石匠整修如新,仿古安放。

  1931年夏,陵園建築接近竣工,張學良原本計劃於11月回奉天為父帥下葬。不料爆發九一八事變,工程及所有事項被迫終止。

 

元帥林圖片:在鐵背山是俯瞰元帥林

DSC09578.JPG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DSC09579.JPG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DSC09576.JPG

元帥林圖片:被大夥房水庫淹沒的部分


元帥林圖片:墓室

DSC09606.JPG

元帥林圖片:墳冢

 

DSC09652.JPG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DSC09448.JPG

元帥林圖片:前門

DSC09455a.jpg

元帥林圖片:門前石階直入現在的大夥房水庫

DSC09452a.jpg

元帥林圖片:如今淹沒在水庫中的山門和南面的鐵背山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圖片:元帥林內景,來自京畿一帶皇家陵園的漢白玉石雕


元帥林外圍院牆的碉堡則是西式風格

元帥陵建造期間棺木暫厝帥府院內。 “九·一八”事變後,張家人大都撤到關內,日本人占領帥府後將張作霖的靈柩移到珠林寺暫厝。

張作相彭相亭等人委請已經擔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的張景惠與日本商議安葬之事。占領瀋陽的關東軍也覺得張氏靈柩長期不能下葬有損自身形象,便同意讓張作霖安葬。偽滿洲國欲安葬張作霖的消息傳出後,報紙上刊登出許多文章,有要求歸葬海城老家的,更有張氏舊部請求將張作霖安葬在已完工的元帥林陵寢的,還有敦請當局給張作霖風光下葬……。日本人不想看到張作霖安葬到靠近瀋陽的元帥林,他們既擔心中國人借下葬鬧出是非來,又不能無視國際輿論和民間呼聲。

  正在日本人左右為難之際,張景惠出了個主意:把張作霖葬在錦縣驛馬坊。因為此處是張作霖生前相中的墓園,裡面葬着張作霖的母親和原配夫人趙氏,算是張家的家族墓地。張景惠的建議兼顧了張氏家族和日本人的面子,驛馬坊地處偏遠,環境荒涼,沒有元帥林那樣的高規格,也不像海城離奉天那麼近。遠離滿洲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對國內外輿論也有了交代。所以,日本侵略者很快批准了張景惠的建議。

  曾為一代梟雄的“東北王”張作霖墓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西頭的果樹林中,墓園周圍為青磚花牆,簡樸美觀。由園門到墳前有64米長的青磚甬道,兩側砌起馬路邊石。兩座墳墓為水泥築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

  1937年6月3日,張作霖停棺九年後被允許在驛馬坊與先母王太夫人、原配夫人趙春桂同葬,而位於撫順的元帥林從此永遠閒置。

  1954年,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修建“大夥房水庫工程,元帥林南面建築群被劃入淹沒區,水庫於蓄水前將陵園重要建築構件及石刻文物悉數搬遷至陵區北部的高崗地帶。1988年12月,“元帥林”被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省、市政府相繼撥發款項對陵園進行修繕。1992年7月,經中國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10.44萬畝。

  2013年3月5日,元帥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的張作霖墓園

張氏墓園北側典型的遼西乾旱山地地貌

 


附錄:張作霖張作霖墓:簡介,位置,墓園布局,歷史記載,墓園修整,人物簡介,_中文百科...

張作霖墓

張作霖墓



  張作霖墓位於遼寧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64米長的青磚甬道直通墳前,兩座墳墓為水泥築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作霖墓

  • 地理位置:遼寧省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

  • 歷史人物:張作霖

  • 下葬時間:1937年

  • 命名時間:1984年8月

  • 相鄰:母親王太夫人之墓

  • 簡介: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

簡介

  曾為一代梟雄的“東北王”張作霖墓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西頭的果樹林中,墓園周圍為青磚花牆,簡樸美觀。由園門到墳前有64米長的青磚甬道,兩側砌起馬路邊石。兩座墳墓為水泥築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張作霖墓

張作霖墓


位置

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東八里有個小村落叫驛馬坊,在村西頭大片果樹林中掩映著一座規模不小的墓園,曾為一代梟雄的“東北王”張作霖墓園。

張作霖墓園—— 北緯 41°16′58〃 東經 121°33′46.89〃 (此坐標為 墓園內張作霖與趙氏之圓形墓冢)

墓園布局

映入眼帘的是兩甬大石碑,規格一致、造型相同,為九眼透雕盤龍式。南面一甬是清宣統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儀皇帝賜張作霖母親的誥命碑,北面一甬是張作霖於民國五年十一月為其母立的墓碑。墓園周圍為青磚花牆,簡樸美觀。由園門到墳前有64米長的青磚甬道,兩側砌起馬路邊石。兩座墳墓為水泥築成,圓拱形,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墓園中曾經建有亭台樓閣,頗有規模,只是後來遭到了損壞。這些年,政府出資對墓園幾經修葺。

據驛馬坊村的村民介紹,張作霖墓園西面正對著三座山,分別叫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馬上封侯”、“封侯掛印”的寓意。張作霖沒有葬在“元帥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還是由於形勢的變化,特別是張學良過早地離開東北後,始終沒有能夠重返故里。所以,張學良將其父的陵園“元帥林”完全建成,並將其遷葬於此之事,他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遂成終生憾事。張作霖葬在驛馬坊村,是他的舊部張景惠等人操辦的,這墓園原本是張作霖自己選定的祖墳,他的亡母以及原配夫人趙氏,都葬於此地。將張作霖移葬在這裡,似乎是理所應當的。

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還有大自然的風剝雨蝕,張家塋地雜草叢生,一片荒涼,除兩甬座碑外,其它建築大都倒塌毀壞。1986年7月,張學良將軍舊部荊有岩、胡震、惠德安、鄭殿起4位老人專程來到石山鎮驛馬坊村,祭掃張氏墓園;1986年10月2日,張學良將軍的侄女張閭衡女士、侄子張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別從香港、巴西前來祭祖;1987年5月,張學良將軍的堂弟張學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張學思夫人、全國政協委員謝雪萍的陪張作霖墓同下也來祭掃墓園……

張作霖墓


  上世紀90年代,張學良曾打算回國掃墓,但因故未能成行。2001年10月14日,少帥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逝世,享年101歲。

少帥仙逝,掃墓成為終生憾事。

1984年8月,錦州市人民政府將張作霖塋地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雕一花崗岩標牌立於園中,陰刻魏碑體“張作霖墓園”。

歷史記載

  據史料記載,民國初年,張作霖打算把坐落在海城境內的張家墳塋遷到外地,便委託姐夫吳永恩擇地建墳。吳永恩帶著著名的風水先生錦縣(今凌海市)驛馬坊村西覓得此地後,由張作霖出資買下了周圍土地40垧,建起張家墳地。民國二年,張作霖把其母遺骨由黑山縣移葬此地,立為主墳,後其妻趙氏(張學良生母)也移葬於此。墳塋占地約15畝,墳塋外有五六垧果樹,周圍是耕地。

民國之初,張作霖剛剛發跡,對塋地未能大興土木,只是稍具輪廓。當張作霖由師長而升任督軍再兼省長時,官位顯赫,自以為是塋地之靈,於是大興土木,美化塋地,以壯觀瞻。在塋地四周砌成花牆,墓門前邊立了牌坊及涼亭。塋地門前,立有兩根粗大的石柱,石柱頂上鐫有石獅子。塋地墳前立了兩甬巨型座碑,碑文清晰雋永,意在紀事頌德。

  後來張作霖發跡,由“東北王”一躍封為全國陸海空軍大元帥後,旨意在撫順章黨附近,選有傍山依水、風景優美、地形出眾之處,按照過去皇帝登基就位始修陵墓之例,也大興土木,興修元帥林。以北陵為模式,從北平西郊石景山隆恩寺以及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太等人的墓地運來一些石馬、石獅子以及翁仲等62件,建築非常雄偉壯觀,想以此作為葬身之處。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迫由北平退回奉天,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靈柩停放在瀋陽東關珠林寺內暫厝,待撫順元帥林修成後再行安葬。“九·一八”事變,日寇侵入瀋陽,元帥林被迫停工,張作霖安葬元帥林一事擱淺。

  在西安事變前夕,吳永恩之子吳廷奎隨張學良在西安,張學良告訴他回瀋陽儘快將大帥的靈柩葬於驛馬坊塋地,並囑託其照管好張家墳墓。吳廷奎回來後,會同張氏舊部多方托人與日偽當局及偽滿協和會交涉。1937年吳廷奎和張作霖妹妹的兒子重孝護靈,將張作霖的靈柩由瀋陽用火車運到羊圈子車站,再由人抬到驛馬坊塋地與其妻趙氏合葬。當時張作霖的姐夫吳永恩在驛馬坊主持迎靈安葬儀式。迎靈安葬儀式非常隆重,當時的偽報紙報導了這一移靈事件。此後吳廷奎也給張氏看管墳墓。

  以後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同時經過大自然的風剝雨蝕,塋地雜草叢生,一片荒涼,除兩甬座碑外,其他建築均倒塌毀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張作霖墓園也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1984年8月,錦州市人民政府將張作霖塋地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雕作一花崗岩標牌立於園中,陰刻魏碑體“張作霖墓園”。 1985年後,遼寧省和錦州市政府3次撥款,責成錦縣縣委統戰部會同有關部門主持維修。經過3次修繕,張氏墓園愈發顯得肅穆森嚴。 張作霖墓園業經地方政府大力修繕的訊息很快傳到海內外,並吸引了張氏舊部及海外張家後人。1986年7月,張學良將軍舊部荊有岩、胡震、惠德安鄭殿起4位老人,專程來到石山鎮馬坊村,祭掃張氏墓園。1986年10月2日,張學良將軍的侄女張閭衡女士、侄子張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別從香港、巴西前來祭祖。1987年5月,張學良將軍的堂弟張學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張學思夫人、全國政協委員謝雪萍的陪同下也來祭掃墓園。張氏後人深深感謝地方政府對張家墓園的修繕。據有關人士透露,上個世紀90年代少帥張學良也曾打算回國掃墓,但因故未能成行。如今少帥已然仙逝,掃墓便成終生憾事了。

墓園修整

  1984年8月,錦州市人民政府將張作霖塋地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雕一花崗岩標牌立於園中,陰刻魏碑體“張作霖墓園”。後來,遼寧省人民政府和錦州市人民政府又3次撥款,對張氏墓地修葺重建,張作霖墓園愈發顯得肅穆森嚴。

人物簡介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張老疙瘩,世稱張大帥。遼寧海城人,自小出身貧苦農家。張作霖後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是北洋政府的最後一個最高權力者。1928年6月4日發生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所乘的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送回瀋陽後即死去。張作霖


張作霖

相關詞條

張作霖墓位於遼寧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64米長的青磚甬道直通墳前,兩座墳墓為水泥築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

 

《東北王張作霖畫傳》是2007年團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徹。...... 享年:54歲陵墓:撫順東35公里的元帥林靈柩:安葬在遼寧省錦縣(今凌海市)東北驛馬坊張作霖...

 

張作霖(1875319-192864),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乳名老疙瘩,...

 

張作霖墓 @ 中文百科全書

聯絡我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舉目皆是一個中國,觀《航拍台灣》有感
2023: 七絕 題照(1924)百年北面自稱臣
2022: 香港作家:共產黨不會再有羅孚
2022: 女真畏之如虎遼東戍邊大將李成梁
2021: 疫苗,金錢與死亡,梅里歐家族的世紀魔
2021: 世上已無段祺瑞(zt)
2020: 水滸英雄傳:第13位 62斤水磨鑌鐵禪杖
2019: 蔣介石為啥不承認外蒙獨立? 因為蘇聯
2019: 五四運動百年祭:深刻反思徹底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