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毛澤東不是大元帥也不帥但比元帥大
送交者: 阿妞不牛 2012年07月21日22:12:5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德孤近作《毛澤東配當大元帥嗎?》評毛朱作為軍事統帥的歷史地位與現實意義,象殺豬拔毛一樣引起熱鬧圍觀了。

  俺這個臭名不昭著的反毛反共分子,卻要暴露一下俺對毛澤東的敬仰了。

  俺覺得,德孤此文引發兩個基本問題:一個是歷史的還原毛澤東作為內戰獲勝的共產黨的領袖或者軍事統帥的問題,一個是對金三元帥到毛大帥這樣的獨裁統治者的崇拜與反崇拜的問題。前者是一個比較客觀的不帶好惡價值的判斷,是一個軍事政治統帥能力的是否判斷;後者則是善惡是非與政治傾向價值認同或反感問題。

  所謂“大元帥”,拋開善惡是非價值,就是一個統帥軍馬指揮作戰運籌帷幄的傑出的戰略家。這首先要統帥過軍隊在戰場上決戰,其次要有驚人的勝利。毛在這點上是肯定的。斯大林也是肯定的。毛確實是從梭鏢大刀到飛機坦克的軍隊都統帥指揮過,一個共產中國確實是他領導指揮下血腥廝殺打出來的。這並不是要象中共神吹的那樣,什麼毛是中共軍隊的締造者和戰無不勝的指揮統帥,以及從北伐到南昌起事到長徵到抗日到韓戰甚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統帥與天才指揮,不因為中共的神吹漏水破產,毛澤東就成了狗屁不通的金三那樣的牛皮元帥(其實,金三的“戰無不勝”也沒錯,他沒戰過也就沒敗過)。牛皮狗屁都有,但是毛澤東是個中國罕見的世界級別的戰略家縱橫家與軍事指揮統帥,是歷史事實。善惡功罪另當別論。

  作為戰略家,尤其是統帥級別的戰略家,首要的是政治與大局戰略眼光。毛最不同尋常的戰略眼光,就是三十來歲發表的《星火燎原——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這篇文章所表述的戰略思考分析,除去對把共產主義引進中國之後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後果的價值判斷,確實是極為傑出大膽而且簡明獨到的。傑出大膽簡明透徹到這樣的程度,不但國民黨從蔣介石汪精衛起幾乎沒有一個人當時能夠領悟,中共黨內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提出和表述,連斯大林也被振聾發聵,從此關注並垂青這個中國的山寨馬列信徒。

  毛澤東這篇文章,就是兩點特別獨到的戰略分析:第一,中國處於類似於歷史上曾經反覆出現的天下大亂割據稱雄的時代。中國積弱積貧被強權環伺,但是不但沒有外國強權能夠整體吞併或者合作瓜分整個中國,內部也一時沒有任何勢力能夠一統江山。而中國的大一統,是一種周期輪迴與永久性的指向。國民黨對中國的控制實際上是軍閥割據,不但國民黨無法整合黨外的軍閥勢力,國民黨內的蔣介石等各派系也是實際上互相牽制傾扎爭鬥。只要共產黨能無所不用其極地離間挑撥利用,軍閥們甚至國民黨的各派系軍隊,都不會死心踏地為了蔣介石來損兵折將剿滅紅軍。第二,這樣的局面,不但是中國辛亥革命之後皇權崩潰,更重要的是中國傳統的禮崩樂壞。皇權法統禮樂不再,替天行道的天道旗號就至關重要。從北方強鄰那裡引進馬克思列寧主義,不但有嶄新的替天行道的旗號,而且有強大的靠山。因此,共產旗號下的農民暴動與武裝割據,就一定能夠在這種外表一統實際割據的中國生存。蘇聯的扶助支撐加上國民黨與其他軍閥勢力的互相傾扎爭鬥,就提供了紅軍的生存空間。比美國民主共和制度理念更新鮮的蘇俄共產理念制度,加上中國廣大的愚昧貧窮的農村與農民,就為紅軍與共產火種提供了燎原全國的乾柴。

  毛澤東另外一個傑出的戰略智慧,就是抗日時期招兵買馬,從蔣委員長和斯大林元帥甚至到羅斯福總統那裡領晌吃糧喊口號卻不打仗,“不戰而屈人之兵”,國軍與盟軍打敗日本後立即下山摘桃子,同時大叫大罵蔣介石國民黨是偷桃子的賊,孫臏也甘拜下風啊。孫臏不是元帥。於今世界上那個元帥可以不拜孫臏?

  八十年過去,現在回過頭重來,誰能阻止毛澤東奪得江山?用梭鏢大刀打土豪起家,到坐鎮一個日本人理都不理的延安“日不理包子抗日中心”,再到乘坐美式吉普蘇聯坦克飛機護衛進入京城坐龍庭的共產中國最高領袖,不是大元帥?魔頭難道不是頭?

0%(0)
0%(0)
  毛帥哥真有魅力。這麼多人嫉妒他  /無內容 - han_feng 07/25/12 (34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歷史中真實的新疆三區革命(1944-1945
2011: 國際法庭:被自殺的米洛舍維奇無罪!無
2010: 林曉: 魂兮孟良崮(圖文)
2010: “毛羅對話”解讀
2009: 日本海軍的興亡(34-3)
2009: 轉帖:台灣法輪功高層打壓學員真相——
2008: 林毅夫等:食物供應量、食物獲取權與中
2008: 葛玲/辛逸:政策偏向與1959-1961年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