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抗戰期間蔣介石給了中共多少軍餉(組圖)?
送交者: LuZhiShen 2013年04月19日12:42:2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抗戰期間蔣介石給了中共多少軍餉(組圖)?

    

    抗戰初期八路軍給養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導語

    西安事變後紅軍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改編為八路軍和第四軍,開啟了國共第二次合作。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蔣介石開始給中共部隊提供軍餉和物資了,在皖南事變前,這是八路軍和新四軍非常重要的一筆收入。

    那麼,抗戰八年中蔣介石到底給了八路軍多少軍餉和軍需物資呢?本期專題將儘量把關於此問題現有的可靠資料呈現給大家。

    01   一、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給中共的經費和物資有多少?

    1、西安事變後蔣介石開始接濟紅軍,每月30萬元

    當 紅軍經過長徵到達陝北時,由於長途跋涉和連續作戰,已是“疲憊之師”,裝備簡陋,補給不足,彈藥糧食非常缺乏。西安事變前,中共一直依靠打土豪和張學良、 楊虎城的接濟才勉強解決了給養問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為了安撫紅軍放手解決張楊的問題,就根據中共要求應允替代張楊接濟紅軍。1937年2月1 日顧祝同向中共代表李克農表示:“第三者(中共)經費由楊虎城先發50萬元。”2月2日,顧祝同派人將善後款送抵西安。1938年2月4日,善後款50萬 元經楊虎城交送周恩來,同時顧祝同還承諾以後每月給20萬元。2月5日,毛澤東、林伯渠復電周恩來:“50萬元分配大體同意,唯慶陽減少2萬元只送3萬 元,後方增加2萬元,送22萬元。此50萬元是善後費,還是2月份經費要弄清楚,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以前蔣介石既托楊虎城經手,我們應按數向楊要,不打土 豪又不給錢是不能生活的。”由此可見,1937年2月紅軍已經收到了蔣介石接濟的50萬元。

    除了第一筆50萬元的善後費之 外,1937年1月31日,蔣介石指示顧祝同說:“姑且每月支付二、三十萬元軍費,由楊虎城間接領發。”此後直到“七七事變”後紅軍接受改編,國民政府一 直以軍餉的方式每月向中共提供經費和物資支援。這段時間國民政府向紅軍提供的接濟主要有:(1)每月固定30萬元軍餉,比如3月底紅軍按承諾又領取了30 萬元,後補發20萬元,算做2月份及補發1月份的經費,總計50萬元。1937年6月29日,何應欽為幾個月來給中共經費事電請蔣介石:“第三者(中共) 經費每月三十萬元,三十六年(即1937年)度軍務費總預算並未列入,除選送追加預算外,擬總電飭財政部,以後按月如數照撥,以憑轉匯。”蔣批允照辦。至 此,國府正式將對紅軍的接濟納入公開的財政支出,並“按月如數照撥”,直到1937年8月紅軍接受改編正式納入國軍序列按新的標準領餉為止。(2)給紅軍 發軍服4.5萬套:1937年6月1日顧祝同致電蔣介石:“據周恩來面請發給第三者(中共)夏季服裝,擬肯准三萬套。”蔣批示:“如擬並電軍政部查照”。 1937年6月14日,顧祝同致電蔣介石:“據周恩來在懇求謂陝北糧食缺乏,請補發五月份補助運輸費五萬元,六月份照三十萬元發給,又前允發給夏季軍服三 萬套,擬請再加發一萬五千套。”蔣批示:“運輸費及夏季服裝,各照發。”也就是說,最終給了中共4.5萬套軍服,並在30萬元月餉外額外加發了5萬元運輸 費。

    應該說,儘管國民政府給的經費並不多,但對於當時的中共和紅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甫一獲得經費,中共便迅速將之用於買糧 購衣,以解決溫飽問題。比如4月4日,葉劍英在給周恩來的電報中指出,國民黨西安行營答應撥10輛載重汽車給紅軍運送糧食,所需汽油由他們負責,日內先給 數輛。4月7日,周恩來回電指出,紅軍以後全部用現金買糧,不得募捐。在國民政府的允許和幫助下,中共僅在4月18日至20日,就購入大米1580包,解 決了紅軍近半個月的吃飯問題。也正是由於南京國民政府的接濟,才使紅軍得以休整,為全面抗戰爆發後能迅速出師提供了可能。…[詳細]

    2、盧溝橋事變後紅軍接受改編正式納入國軍序列,蔣介石按月給中共部隊發軍餉

    全 面抗戰爆發後,為了讓中共儘早出動到華北前線參戰,經過國共雙方多次的談判,蔣介石最終答應將西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3個師(即 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4個團,人數共為4.5萬人,此外還有地方武裝1萬人。而南方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編第四軍,下轄四個游擊支隊共 一萬多人。改編後兩軍的軍餉是多少呢?根據皖南事變後1941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編制的《第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編制經費情形報告表》列述:“八路 軍:一、1937年度月發經常費30萬元(法幣,抗戰初期法幣1元合抗戰前1銀圓,下同),戰務費20萬元,補助費5萬元,醫藥補加費1萬元,米津及兵站 補助費7萬元,合計月發63萬元。二、1939年8月份起加兵站臨時補助費2.5萬,到1941年2月共發65.5萬元。三、1940年元月份起每月增發 米津4.5萬元,到1941年2月共發70元。新四軍:一、1938年1月核定四個支隊月各發經費1.5萬元,軍部6000元,共6.6萬元。自3月份起 每月增發經費2萬元,共8.6萬元。5月間成立軍屬分兵站及獨立派出所,核定月支兵站費3000元。又自5月16日起,月發米津1.3534萬元。自6月 份重新核定該軍經費每月11萬元。二、1939年全年度經費仍舊月發11萬元,另發臨戰費2.2萬元,共月發經費13.2萬元。三、1940年度經費核定 每月為11.536萬元,又臨戰費2.2萬元,共月發13.736萬元。”此外,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戰場時國府分別還撥發了20萬元和1萬元的開拔 費。應該說,國府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按照當時的規定,中央軍一個甲等野戰師的軍費每月約20萬元。因此,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待遇如果按照編 制人數來算的話,與中央軍相當。那麼抗戰時國府總共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發了多少軍餉呢?據國民政府《軍政部軍需署編制的歷年撥發軍費數量表》顯示:

    

    應 該說,戰爭初期蔣介石基本還是能夠保證按時將軍費發放給中共部隊的,這從中共的電報中就可以看出來:1937年8月21日周恩來葉劍英致電毛澤東報告8月 份軍費及開拔費已發88萬元;9月11日,葉劍英、博古領9月份八路軍經費32萬元,於翌日經西安行營撥匯30萬元,其餘2萬元留南京用;10月21日, 葉挺領到關防及開辦費5萬元;1938年4月30日葉劍英致電蔣介石:“前經鈞座核准撥發給善後費二十萬元,並領到十萬元……擬請將未領善後費十萬元,准 予撥發。”蔣批示:“此善後費可照發”;1939年6月周恩來的副官蔣澤民到西安領取48萬元軍餉。即便是由於國共衝突國民政府扣發中共部隊軍費,後來也 都基本能夠補齊,比如1939年冬至1940年春,胡宗南部隊進攻陝甘寧邊區時國府就找藉口停發了八路軍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的軍餉。但事件 平息後,經中共要求,國民黨就補發了所欠八路軍軍餉。1940年6月29日,八路軍後勤部供給部副部長周文龍去西安領了這筆軍餉,計有:1939年冬裝費 14萬元,寒衣損款5.595萬元;1940年夏裝費73.45萬元;1940年3、4、5月兵站費5萬元;醫療補助費2萬元;元旦補助費1.8萬元;撫 恤金1.2萬元;密碼費2萬元;1940年2月至5月經費122.4萬元;6月份經費22萬元;增加米津貼8.35萬元。以上共計257.795萬元。由 此可見,蔣介石在軍餉方面雖然時有刁難,但基本還是把應該發放的都給了中共。…[詳細]

    當然,除了軍餉外,蔣介石還根據中共要求 和戰爭需要給中共一些臨時性補助和獎勵,比如1939年4月30日葉挺要求蔣介石發放各種補助:“一、運輸困難,懇賜發行動費二萬元;二、請准予軍司令部 經費發給每月五千六百元;三、乞准設立醫院一所每月經費一萬三千元。”蔣批示:“照准”。1939年7月8日,何應欽向蔣介石請示“據肖勁光電請增發河防 經費、沿河各渡口水手工人伙食、船隻修理費、防毒口罩、加強工事費等共十萬零五千元。”蔣批示:“張治中代批奉諭照辦”此類臨時性增補的費用在抗戰前期還 是有不少的。此外,1937年10月19日八路軍襲擊日軍陽明堡機場,擊毀擊傷作戰飛機24架,削弱了忻口戰場上敵之日軍的立體火力,蔣介石就以軍事委員 會的名義獎勵了八路軍大洋兩萬元以示表彰。 …[詳細]

    3、抗戰前期蔣介石還給中共部隊發放了不少軍需物資

    除 了軍餉之外,中共還要求蔣介石按照中央軍待遇供給槍支彈藥和軍需物資,雖然蔣介石在發放物資方面不像發軍餉那樣痛快,但是還是給了一些。槍支彈藥方面,抗 戰前期中共領到的有以下幾批:(1)1937年8月20日,葉劍英領取了七九彈30萬發、七九機彈20萬發、駁殼彈20萬發、迫炮彈620枚、手榴彈 1.5萬顆,另有土工器具及爆火材料,衛生材料及被服通訊等材料。(2)9月16日,閻錫山送八路軍50萬發七九子彈,中正子彈50萬發,衝鋒鎗、機關槍 200支,備汽車供辦事處運輸用。9月19日,周恩來致電毛澤東、張聞天並轉葉劍英等:“南京原發子彈50萬發,後加20萬發,閻錫山發50萬發,黃紹竑 發30萬發,共150萬發。一二〇師帶不完,準備留一二九師東來補充。”(3)1937年8月26日,蔣介石指示何應欽:“速發第八路代表葉劍英防毒面具 六千顆。”(4)1938年6月28日,新四軍葉挺向蔣介石要輕機槍一百挺重機槍二十挺,蔣批示“較軍政部核辦並復。”(5)1939年1月28日,朱 德、彭德懷致電蔣介石請求撥發六五子彈三百萬發,蔣批示:“交軍政部核發並復”。

    其他軍需物資方面,中共領到的主要有以下幾批: (1)9月11日,南京方面發給八路軍編制數4.5萬人的冬衣。9月13日,國民政府批准皮大衣、皮帽共3萬套,每套9.5元,折大洋28.5萬元,日內 即領。(2)抗戰開始,國民黨政府按規定標準,每月供給邊區和八路軍的麵粉1萬袋,大米3000包(每包165斤),以及武器彈藥和其它軍需物品。 (3)1937年10月29日董必武在給張聞天、毛澤東的信中說:“新四軍高敬亭部已集合二千餘人。已領得棉衣一千五百套〔有五百套是自做的),現又領到 一千套,不日起運。伙食每日四百元。十一月份可以維持到二十(日)外。傅秋濤部伙食從八月十八日起在湖北省政府領去一萬一干元。傅部十月伙食不夠,湖南省 府也撥給了二千元,現湖北省府又撥補五千元,伙食暫無問題。衣服也領一千套,軍毯一千條。何成浚又為高都請准了軍帽、軍衣褲、綁腿、腰皮帶各一千。”那麼 抗戰中國民政府供軍需物資有多少呢?僅以軍服為例,從抗戰開始直到皖南事變蔣介石完全停發一切軍餉和物資為止,據國民政府統計,撥發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服 裝數量如下表所示:

    

    圖 片來源:《軍政部軍需署編制之歷年撥發第十八集團軍及新編第四軍經費服裝數量表》   圖註:(1)1938年棉背心內有三千件系捐獻雜色背心換發。(2)1940年冬服先發代金16.02萬元,尾欠數未發。(3)1941年夏服已配一部撥 發,隨後電知停發。(4)1937年軍毯軍鞋代金共29.41萬元,皮衣皮帽代金共28.5萬元。(5)1939年單服襯衣代金共67,047元,冬服代 金共487305元。(6)1940年夏服代金共76.277萬元,乾糧袋代金12.335萬元,水壺代金6.36萬元。(7)1939年額外加發棉衣褲 大衣費15萬元。

    由此可見,抗戰前期蔣介石在發放軍費和物資方面還是說話算數的,雖然時有刁難,但該發的基本都發了。當然,這也是為了敦促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使其與日軍相互消耗。 …[詳細]

    4、抗戰期間一些地方部隊也會適當接濟中共部隊

    除 了蔣介石以國民政府名義向中共提供軍餉和物資外,國軍中的一些地方部隊出於跟中共關係不錯或者想中共支援自己抗日等目的,也會經常接濟中共部隊。比如周恩 來與國民黨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私交不錯,1938年4月衛立煌訪問延安時受到毛澤東親切接見。以後衛立煌向八路軍批發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5萬 枚,牛肉罐頭180箱,以及八路軍3個師的夏衣、大批醫藥用品和電話通訊器材。再如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前後,閻錫山、傅作義將一時難以後運的大量軍 需彈藥也送給了八路軍。據11月13日周恩來等給毛澤東的電文中稱:“太原失守後,晉西形勢緊張,現有約30萬餘軍用品急需後運,至遲月底運完,否則有損 失之虞。提議用盡一切力量,動員牲口到大寧運轉,並派幹部到大寧主持工作。”11月16日,周等再電毛澤東稱“大寧已送平渡子彈30餘萬發。為防潰兵搶 劫,提議須有相當的武裝來押解。同時,派一連維持平渡關交通,保護船隻安全。”在抗戰中,這種地方部隊接濟中共的例子屢見不鮮。

    另 外,八路軍和新四軍也會時不時向國民黨地方政府“籌款”以便解決給養問題。比如1939年初夏,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部接到地下黨的一份情報,說國民黨桐城 縣政府在安慶保存了一批大米、食鹽,南京陷落後已經運回桐城。支隊司令員兼政委高敬亭十分重視,立即派人星夜趕到桐城,在地下黨的幫助下,找到縣長,說明 來意,縣長同意批撥大米300麻包(每包200斤)、食鹽200麻包。新四軍第一支隊主力進入蘇南初期,曾通過國民黨鄉、保長向地方富戶借糧借款,由部隊 首長(主要是政工幹部)出具借條,註明數字和時間,待將來歸還。…[詳細]

    5、但這些軍餉和物資很難滿足中共軍隊的需求    

    盡 管抗戰前期蔣介石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餉和物資一般都是按時發放的,但是由於改編時很多紅軍及家屬並沒有被納入國軍編制中,國民政府不負責這些人的吃穿用 度。因此,國民政府發放的軍餉和物資很難滿足中共部隊的需求,比如1937年9月11日,因南京方面只發八路軍編制數4.5萬人的冬衣,致後方編外人員冬 衣無着。毛澤東指示林伯渠:“後方27000套衣服無着,現天寒已凍病了許多人,不能再遲不做。請從開拔費內借用一部分作訂貨費,以便立即開始做衣。”新 四軍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據項英1938年1月16日給陳紹禹、周恩來的信上說:“總共全軍人數約萬餘人,槍5000以上,但新兵占半數,槍支多雜色,子 彈缺乏。……軍政部僅批每月軍費六萬五千元。按照人數,每人每月伙食費如以六元計算,還不夠全軍伙食費,軍中辦公費更談不上。現改為每人每月伙食費四元五 角,幹部津貼減少,最高四元,總計起來仍需七萬多元。這樣以來,各地游擊隊自和平後,在各地所領伙食費是每月每人大洋六元,現減少以後,部隊情緒更受影 響。我們只有在政治上去克服這種困難。至於服裝、被毯、皮帶、綁腿,僅高敬亭、傅秋濤兩部齊全,其他均無。……購買槍支更談不上,一切衣毯均無,嚴冬作戰 大成問題。”

    八路軍和新四軍改編初期,雖然經費緊張,但仍可勉強維持用度,但隨着兩支部隊在抗戰中擴編迅速,人員不斷增加,加上 物價飛漲,這點費用越來越不夠用了。比如物價方面,一套軍裝1939年費用為2元,1940年漲到5元,由於幣價跌落1940年的月餉60萬元僅僅相當於 抗戰初的15萬元。軍隊數量方面,八路軍1937年改編時只有4.5萬,1939年達到20萬,1940年更是達到40多萬。而國民政府則一直是按照 4.5萬人的軍餉發放,這點軍費攤在這麼多人身上,當然難以維持。1937年兩軍奉命改編時,八路軍和新四軍軍餉人均得7元左右。到1939年12月,人 均經費八路軍僅0.67元,新四軍為2.7元。…[詳細]

    02   二、中共部隊壯大讓蔣介石恐慌,41年國府開始停撥軍餉

    1、中共快速發展引起了蔣介石警惕,國民政府開始限制軍餉發放,直到全部停發

    抗 戰開始後,隨着戰局的發展,八路軍和新四軍開始不斷的壯大隊伍,1937年11月太原失守當天,毛澤東指示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說:“應該在統一戰線之原 則下,放手發動群眾,擴大自己徵集給養,收編散兵。應照每師再擴大3個團之方針,不靠國民黨發餉,而自己籌集供給之。”通過隱蔽地擴大部隊兵員,八路軍和 新四軍的規模飛速增長,具體情況如下:

    

    隨 着隊伍的壯大,中共開始不斷向國民政府要求擴編和增加軍餉,比如1938年12月23日,彭德懷向蔣介石要求:“在八路軍任主力的地區,友軍及地方武裝應 受八路軍指揮……115師、120師、129師等三個師請准許改編為軍,軍轄二師或三旅,並請增編八路軍總部一個炮兵團及一個特務團。……另因八路軍現有 人數12萬(陝北河防部隊及華北游擊隊在外),且以傷兵殘廢日多,原有4.5萬人經費實在不夠支配,請增加月費100萬元。”1939年6月7日,周恩來 向陳誠提出:“第十八集團軍應准予擴編為三軍九師,並增加軍餉;擴編後的十八集團軍應准予建立各直屬兵種。”194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根據重慶國共 淡判的情況提出要求:“八路擴軍問題:(一)三軍九師,(二)22萬人,(三)月餉440萬元(每人平均20元計);新四軍擴軍問題:(一)三個師, (二)5萬人,(三)月餉100萬元。……補充子彈1000萬發,以利作戰,現在彈藥消耗殆盡。……邊區行政經費每月津貼二十萬元”。

    毫 無疑問,中共的上述要求國民黨是絕不可能接受的,中共部隊的迅速擴編引起了蔣介石的警惕和恐慌,他一方面拒絕八路軍和新四軍擴編和增加軍需補給的要求,指 責中共“不遵編制數量自由擴充……十八集團軍遵令改編之始,原僅四萬五千人,而至今竟稱為五十萬人,今姑不問其人員武器有無虛實,亦不計裹脅成軍能否作 戰;而事前既未照章核准,事後又不許中央過問,僅要求中央照數發餉……若為未奉核准,而擅作毫無限度之擴編,恐再閱幾時,勢必號稱百萬,中央安有如許財 力,地方安有如許民力,供給此核定數目以外,無限制之兵源?”另一方面,開始布置全力削弱中共力量,不斷製造摩擦,並在軍需經費上做手腳,百般剋扣,少 發,甚至不發。比如統監部發放新四軍供給往往不是按月一次發完,而是故意分幾次發放,使新四軍汽車運輸隊多次往返,有時領到一次供給還不足以抵償汽油的消 耗。再如1940年3月22日,國軍在無為縣扣押張雲逸的夫人、孩子及新四軍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曾昭銘等20餘人,並沒收新四軍軍餉7萬元。此外,國府還 處理了一些在軍餉上為中共提供便利的國府官員,比如據康澤回憶說:“我提出陳宏謨接替並代理八路軍總部聯絡參謀。1940-1941年間,陳回重慶述職, 在返回陝北時,擅自替八路軍駐渝辦事處攜帶了三百萬款項到陝北。因此,我免了他的職。”

    1940年12月,隨着國共鬥爭的加劇, 國防部長何應欽宣布停發延安方面的軍餉和物資,據朱德、彭德懷稱:“據敝軍西安辦事處報告,據軍需局面告,奉何部長命令,從本日起,停止發給十八集團軍經 費,即十月份未領之二十萬元,亦一律停發等語。”至於新四軍的軍費,1941年1月領完最後一筆軍餉和物資後不久,皖南事變爆發,國府宣布新四軍是“叛 軍”,也就再也沒發放軍餉了。從此以後,中共所有部隊的給養都靠自己解決,國府沒有再給過補給。 …[詳細]

    2、國府停撥經費的影響:以陝甘寧邊區政府財政為例

    國 府停止撥款對中共有多大影響呢?就八路軍和新四軍而言,由於當時軍隊人數的不斷增加和根據地不斷擴大,國府的軍餉在其軍需補給中所占比例已經很小了,因此 停止撥發軍餉對中共軍隊的給養供應影響不是很大。但對陝甘寧邊區政府而言則不同,抗戰前期,陝甘寧邊區政府的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國府撥款,比如八路軍 改編後國民政府除按協議每月發給軍餉外,還會發一部分犒勞費、河防工事費、服裝藥品、麵粉1萬袋、大米3000包。其中除麵粉一部分運往前方外,其餘連同 大米都運到延安。中共中央也會將部分軍晌和糧秣以“中央協款”的名義補助陝甘寧邊區,支援了邊區財政。此外,國民政府軍委會也將一部分國內外捐款撥給邊 區。中共將這筆錢和物資按一定比例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邊區政府之間進行分配。那麼,邊區政府收到的國府撥款占其財政收入的比例到底有多大呢?詳細情況 如下表所示:

    

    註:國民政府從1940年11月起停發經費。數據來源:《抗日戰爭期間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資料摘編》

    正 是由於國府撥款,1937年至1940年,陝甘寧邊區財政雖然困難,但精打細算,尚可維持,甚至有所結餘,如1938年餘10.3萬元,1939年余 8.4萬元。但從1941年開始,由於國府停止撥款,邊區財政出現了嚴峻的形勢,這年財政虧空567.2萬餘元。為此,邊區政府開始想盡辦法彌補虧空,如 征糧、收稅、發行公債等。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才有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也才有了“大生產運動”以及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南泥灣”。…[詳細]

    結語  

    抗 戰中國民黨與中共之間圍繞軍隊編制和軍餉物資的角力是雙方矛盾和較量的重要一環。應該說,蔣介石在為中共提供的軍餉和物資方面並不算吝嗇,但其始終以收服 或削弱中共為目的。對中共來說,其所以能在西北站住腳跟,並能在與日軍周旋中不斷壯大,國府的軍餉和物資也的確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您覺得國府的經費對中共發展作用大麼?

    69792        1488

    作用不小   沒啥作用

    97%          3%

    

    [熱帖]天蓬元帥 發表評論:至少那批軍餉在抗戰初期作用還是很大的,但是也沒有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縱觀抗戰共軍戰績少的可憐,一份抗日,兩份應付,七份發展確實是沒錯的。

    [熱 帖]田黃 發表評論:你還真以為國民黨的軍隊吃喝有餘啊?國民黨從老百姓那裡掠奪?那叫國軍,搶老百姓一隻雞都要被吊打的。國民革命軍抗戰陣亡軍官的衣服口袋中有個 小本子,寫着:“黨員守則,一不怕死;二不貪錢;三愛國家;四愛百姓;五不拉夫;六服從命令;七盡忠職務;八嚴守紀律;九實行主義;十完成革命……。抗戰 八年國軍犧牲三百八十萬人,最高軍銜陸軍上將,現在的人們是很難想象。當時中國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抗戰的。普通國民革命軍每個師裝備:士兵:粗布衣服 兩套,草鞋兩雙,每師平均兵員九千六百人,步槍二千支,子彈每人二十發,輕重機槍六十挺,山炮五門,汽車二十輛,坦克無,空中掩護無。士兵每日吃兩頓,其 中一頓稀飯。共產東的軍隊為什麼在自力更生節衣縮食:那是因為發展太快,超建制太多

    [熱帖]夜黑風高 發表評論:這位兄台搞清楚好不好,當年國民黨是執政黨,國軍才是正規軍,怎可允許有其它武裝力量。即使現在,誰敢和共產黨對着幹?誰敢有自己的部隊?

    蕾 發表評論:蔣公最大的遺憾!天朝毀在張、楊兩個HUN蛋手裡了!!!!

    相關閱讀:抗戰初期八路軍給養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人民網 劉中剛

    1937 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抗戰開始,國共兩黨加快了第二次合作的談判步伐。中國工農紅軍即將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加強出征前的軍訓,積極準備開赴 抗日前線。然而,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尚不足一年,是“疲憊之師”、“窮困之師”,裝備簡陋,補給不足,戰無彈藥,食無糧草。如何 解決給養問題,擺在國共兩黨面前。

    全國抗戰爆發為解決紅軍的改編和給養問題創造了機會

    1937年7月中旬,再上廬山談判的中共代表周恩來、博古、林伯渠等將《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提交國民黨。

    而 國民黨在第二次廬山談判中並未理會共產黨的宣言,仍堅持紅軍改編後不設統一的軍事指揮機關,“各師須直隸行營,政治機關只管聯絡”。7月14日,周恩來面 會蔣介石,“力爭無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提出解決盧溝橋事件的4項條件: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有,皆有守土抗 戰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但蔣抱定“對共黨問題解決,但緩發宣言”,私下也未讓周恩來等在廬山公開活動。

    雙方立場相差甚遠,周恩來等便第二天離開廬山,轉赴上海。

    在 全國抗戰之大勢下,中共對國民黨採取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策略。7月20日,毛澤東、張聞天等致電周恩來等,“日軍進攻之形勢已成,抗戰有實現之可能”,“決 定採取蔣不讓步不再與之談方針”。紅軍高級將領對國民黨的態度也十分不滿,駐雲陽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的朱德、任弼時、林育英、關向應、彭德懷、劉伯承、賀龍 等,於7月26日致電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我們改編3個國防師1個軍部及若干地方武裝,是最低限度的原則與要求”,否則“拒絕談判,必要時準備將談判 經過公布”,並主張“我們利用現在有利形勢,立即自動地編為3個師1個軍部,向全國公布”,“應採取必要準備,在部隊中動員吃野菜、籌糧,使全體將士了解 爭取抗日鬥爭的艱苦,使全國人民了解紅軍抗日真誠”。27日,中共中央復電錶示同意,但因“地方經費,南京必難多發”,“多留地方部隊成為不可能”,擬改 變計劃,將所有原獨立軍、師一概編入3個師中,出動抗日。顯然,為抗日、為民族,中共已做好單方準備,做好不要國民黨給養,“吃野菜”、“籌糧”的準備。 同時,因恐國民黨限制給養,中共中央改變了原先多留地方部隊的方案。

    7月中下旬,時局的巨大變化使蔣介石沉不住氣了。27日,他通過西安的蔣鼎文催促中共在10日內改編完畢,以發表3個師的番號和師旅團長、政治主任的名單,提出以康澤為政治副主任。28日再定改編後的參謀長職人選。

    蔣 介石急請紅軍出兵,使中共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中共中央從前幾天的義憤中平靜下來,要求:“(1)8月15日則編好,20日出動抗日;(2)3個師以上必 須設總指揮部,朱正彭副,並設政治部,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不要康澤),以便指揮作戰;(3)3個師4.5萬人。另地方1萬人,設保安正副司 令,高崗為正,肖(蕭)勁光為副,軍餉照給;(4)主力出動後集中作戰不得分割;(5)擔任綏遠方面之一線;(6)刺刀、工具、子彈、手榴彈等之補充。” 在這6項要求中,首次提出彈藥補充,表明中共意識到即將開赴抗日前線之際,紅軍急需解決的不僅是經費和衣食,而且是直接用於戰爭的武器彈藥。

    為力促紅軍早日改編出師,7月31日,南京下達3個師的番號,同意照中共所提人數及編制改編。國民黨西安行營將中共請求補充的物品,電南京請領,並在行營運輸處移鄭州的情況下,“允設法撥5輛老汽車”,供紅軍軍需物資運輸。

    情 況在向着中共利好的方向發展,毛澤東為此要求部隊可下令從8月5日起開始東移。集中後邊改編邊訓練,並要求南京補充給養。以給養補充為出師的前提之意漸有 雛形。不久,國民政府為實現全國抗戰,邁出實質性一步召開國防會議,並邀請中共領導人與會。8月1日,蔣介石通過張沖密邀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速至南京共 商國防。召開國防會議是中共既有主張,立即受到中共高度重視。3日,中央確定赴寧需解決問題:(1)發表宣言;(2)確定政治綱領;(3)決定國防計劃; (4)發表紅軍指揮系統及確定初步補充數量;(5)紅軍作戰方針。4日,決定派周恩來、朱德、葉劍英赴會。

    9日,周恩來、朱德、 葉劍英飛抵南京,受到蔣介石的代表姚琮及何應欽、顧祝同、邵力子、張沖等百餘人的隆重迎接。11日,朱德、周恩來、葉劍英出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政部召 集的談話會,從此公開活動。翌日,在國共圍繞《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談判的同時,周恩來提出“發給平等待遇之經費”,呼籲“補充器物”。

    閻錫山為爭取中共早日出兵,以軍需給養、彈藥相許

    從地緣上看,距紅軍最近的抗日戰場為晉綏地區。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中共加強與山西閻錫山的統戰工作當屬必然。

    全 國抗戰爆發後,閻錫山在日軍威逼下,對中共態度積極起來。8月上旬,閻錫山赴寧參加國防會議期間,委託梁化之等與中共派駐山西代表彭雪楓主動聯絡,提出請 中共部隊早日出兵,可幫“籌辦工作器具、刺刀、手榴彈、七九子彈等”,“射擊裝甲車之破甲彈,此間即可購辦”。出於對中共部隊出師路線沿途供糧的考慮,梁 化之告:“經過晉省地區,糧食當不困難,但綏察邊境則較缺乏”,意是希望中共部隊走南線入晉。8月7日,彭雪楓請示毛澤東:晉方擬補充軍需,“每種需要多 少,請將數目預先電知,等閻回後即可作最後決定”。為保障部隊出動前的後勤給養,他還建議派葉季壯或宋裕和準備在三岔堡、大同、豐鎮等處設立兵站預先購 糧,並派人預先到綏遠購辦皮衣以御漸寒天氣。毛澤東深感事情重大,當日派左權赴太原,會同彭與閻錫山交涉;派葉季壯赴太原設供給機關;並轉詢彭德懷、任弼 時、葉劍英等:晉方可為我籌辦各種裝備、彈藥等,每種究竟需多少,即電告。9日,毛澤東在前方報來紅軍所需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清單共5類19種物品的數 目清單後,電告彭雪楓。同日,毛澤東電復彭德懷、任弼時,告知他們在其所開列的清單外,又增列步槍5000支,小鋼炮40門(炮彈5000發),皮衣、皮 帽、氈鞋各4.5萬件(雙)。(筆者未能查實所列清單到底多少,但只就增列項來看,應為不小數目。)

    第二天,毛澤東仍不放心,電 示彭雪楓強調“紅軍技術與裝備十分貧弱”,需照所開5類19種物品補充,否則同強敵作戰很難收效。考慮到出師的糧食保障,他明示:因陝北千餘里缺糧,由洛 川直到神府均遭旱荒無法通過,延安南北800餘里顆粒無收,而機關糧食還是從晉西與西安購買,所以決不能走陝北,只能走韓城渡河,經蒲縣、孝義、汾陽到大 同集中。這一出師路線,基本採納了梁化之的建議,雖有曲折,但沿途給養有保證,且途經晉軍後方,便於補充正在爭取的武器彈藥、軍需物資等。

    當 日晚,彭雪楓面見回太原的閻錫山。不料,南京之行使閻錫山增強了對國民政府抗日決心的認識,心中有了底氣,怕與中共“私行交易”犯蔣介石之忌,對原許諾中 共軍需事頗為謹慎,就19種待補充清單答:“小鋼炮、水壺、刺刀、十字鍬、七九子彈恐一時不能辦到,其餘各物此間存已無多,但可定做。”最好請周恩來與蔣 面談,待南京有電示,“即可籌辦”。作為彌補,閻又主動提出一套解決方案:(1)火速電請南京,確定紅軍具體任務,然後一切給養補充等即根據任務辦理。 (2)紅軍出動地區或在敵側或在敵之後方,將來運輸補充甚困難,應要求南京提出行動兵力使用。(3)鋼炮不易得,如要求附屬有建制的炮兵部隊,則定能辦 到。(4)作戰地區寒冷,必須預備帳篷。事後,彭雪楓電請中央,建議察北沙漠運輸工具須預有準備,如載重汽車、駱駝等,另現在就應準備到達目的地後與外蒙 聯絡的人員及部隊,以便求得補充。

    8月上旬,中共中央將設計好的出師路線通過周恩來、彭雪楓分別反饋給蔣介石和閻錫山。10日,蔣介石電詢閻錫山的意見。閻在危機之際,對中共部隊出師求之若渴,當然無異意。於是,在多種因素的交織下,八路軍出師路線最終確定。

    11 月初,太原失守前後,閻錫山、傅作義見戰局不利,將一時難以後運的大量軍需彈藥送給八路軍,落個“順水人情”。其數額可通過以下略有反映:一是11月13 日,周恩來、彭雪楓、葉季壯、楊立三在給毛澤東、張聞天、蕭勁光的電文中稱,太原失守後,晉西形勢緊張,現有約30萬餘軍用品急需後運,至遲月底運完,否 則有損失之虞。提議用盡一切力量,動員牲口到大寧運轉,並派幹部到大寧主持工作。第二天,毛澤東致電林伯渠、蕭勁光,要求用盡一切力量動員牲口到大寧運 轉。二是11月16日,周、彭、楊再電毛澤東、張聞天、蕭勁光,稱大寧已送平渡子彈30餘萬發。為防潰兵搶劫,提議須有相當的武裝來押解。同時,派一連維 持平渡關交通,保護船隻安全。由30餘萬軍用品、半個月的運輸時間和僅3日即運30萬發子彈,再及500頭牲口和需相當的武裝押解、一個連的渡口駐兵判 斷,八路軍轉運出的軍需彈藥數額是相當可觀的。這次補充的彈藥,在日後的抗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後勤史》記述:“1937年,國民黨軍隊大潰退時,遺棄大量武器裝備,僅臨汾兵站收集的武器,就裝備了新組建的若幹部隊”。

    國共就給養、基本軍需等達成共識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14日,中共中央將修改後的全面反映“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國共合作宣言”稿電告與蔣介石談判的周恩來等,力促國民黨認可。

    在 生存危機和全民族抗日的怒潮下,蔣介石意識到了迅速解決國共談判,調中共部隊趕赴抗日前線的價值。於是,國民黨調整談判姿態,放棄一些原堅持的原則,於 14日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15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16日,國民政府下達國家總動員令。

    國共 談判在戰事緊張之下加快了步伐。16日,國民黨就紅軍改編後的給養問題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初步核定紅軍改編後的經費和軍需:月餉50萬元,由中共包辦,西 安行營核定數目後約可增至55萬元;米津費可按時發給,數額待定;開拔費20萬;另先期補充即領帽5000頂、水壺3000隻、軍毯4000床、綁帶 5000條、乾糧袋3萬個。周恩來等對月餉基本滿意,但認為軍需物資相差甚遠,決定繼續交涉。因戰事緊張,朱德於當日乘車回陝,留周恩來、葉劍英交涉。

    一 夜之間,給養問題基本解決。探其原因,國民黨的高層有蔣介石自西安事變以來的一貫方針,即對中共“寬給其經濟”、“嚴限其軍額”,“示共黨以寬大之意,使 之知感”;在談判層有如張沖這樣素有民族主義情結者;在底層有大量國民政府愛國者深知中共部隊相比其他,應是真抗日者。故此,中共部隊才在抗戰初期的給養 爭取上非常順利。

    在周、葉交涉下,17日,經重新核定,中共領取軍毯1萬條、水壺3萬個、乾糧袋3萬個、黃色軍服(連綁 帶)5000份、鋼鼓帽3萬個、行軍鍋150個。同時,8月份欠領經費,9月份預支及開拔費20萬元等,均於三五日內領取並陸續電匯西安。因16日定月餉 為50萬元,周恩來擬與軍政部再交涉,希望按西安行營核定每師月費17.1萬元,加軍部和直屬隊等,總數不止50萬。同時,周還提出衛生材料及工具材料 等,國民黨允諾“日內可商”。

    8月18日,蔣介石正式發表命令: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設總指揮部,統轄3個師,任命朱 德為第八路軍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同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使黨與紅軍取得合法地位,並發給平等待遇之經費和補充器物,使“紅 軍得着必要基礎,以便迅速出動,並有效的作戰”。為達“黨有名、軍有備”,毛澤東明確:紅軍出動日期以國民黨發表宣言、發足經費為準。

    8 月19日,彭雪楓為要求南京方面補充軍需品事致電毛澤東,提出補充軍需品,首為炮、槍、刺刀、水壺、彈藥之類,余如工作器具、軍毯、炸藥、子彈袋、手槍彈 袋等,如南京一時趕造不及,可電請南京轉飭晉綏當局代為定製。對此,毛澤東電告葉劍英交涉:晉閻錫山及各將領渴望紅軍參戰,並受閻節制。……閻意關於紅軍 鋼炮、步槍、刺刀、水壺、彈藥等之補充,應要求南京發給。接電後,周、葉於第二日起進一步督促交涉“款及一切資材的補充”。

    20 日,葉劍英將領取的七九彈30萬發、七九機彈20萬發、駁殼彈20萬發、迫炮彈620枚、手榴彈1.5萬顆,另有土工器具及爆火材料,連同衛生材料及被服 通訊等材料,送政府交通部門,全數車運西安,由葉季壯接收。21日,周、葉致電毛澤東等,報告8月份軍費及開拔費已發88萬元,補充品正領取中。此電後, 周恩來離寧,順便帶上了軍餉50萬元(法幣);葉劍英專赴軍需署查詢賬目,發現7月份有5萬元沒發,遂當面交涉。國民黨方面急忙解釋:所查7月份5萬元已 併入昨日匯西安的27萬元中,未及時劃賬而已。

    22日,國民政府正式發布命令,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25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命令。26日,蔣介石命撥防毒面具6000套交葉劍英。

    出師之際,中共不斷催促給養、軍需和彈藥等的落實

    改編並不意味着談判結束,國共之間還留有《合作宣言》、八路軍指揮權和人事權、邊區人事與經費、武器彈藥供給等問題。

    就在中共希望深入談判之際,國民黨內出現了對已供給了的八路軍拖延出兵的非議。來自擬派駐八路軍的聯絡參謀人員、西安行營等處的相關電文所反映的問題漸漸令蔣介石不滿起來。

    8 月29日,國民黨內的負面指責尚未引起中共中央注意。當日,張聞天、毛澤東和周恩來致電葉劍英,要求他一方面宣傳紅軍先頭部隊已出動,一方面要求南京方面 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繼續要求補充槍炮、棉衣、雨具及防毒面具。30日,周致電軍政部軍需署,催發軍毯、皮衣購買費,早日匯太原購辦為 懇。

    31日,一貫堅持“黨有名、軍有備”的毛澤東,指出國民黨對紅軍實行種種限制,每月只給軍餉50萬元並非100萬元,並無槍 炮等之補充,僅有衣物及少數彈藥之補充,宣言拖延不發,陝甘邊區要以丁淮汾為主任,要向紅軍派政治部副主任及參謀長。我們應堅持原則,與之鬥爭。

    一方面是給了編制和給養即要求迅速出師,一方面是要堅持“黨有名、軍有備”,矛盾在給養初步解決之際便種下了。

    你 來我往中,國民黨的指責引起了毛澤東的關注。9月1日毛澤東明確表示:陝甘寧邊區設長官,不設主任,任林伯渠、張國燾為正、副長官,委任任弼時、鄧小平為 八路軍政治部正、副主任。拒絕國民黨向八路軍派遣高級參謀。第一一五師、第一二〇師及八路軍總部接連出發,第一二九師非待國共間各主要問題解決後決不出 動。這種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八路軍主力接蔣介石第一次命令即由甘肅出發並無絲毫延遲,國民黨一切無理的拖延與限制則層出不窮,表示其沒有必要的誠意。

    9月3日,毛澤東就已出師部隊的冬衣問題電彭雪楓:天寒即須領棉衣3萬套,在6日或7日須有15000套送至代縣陽明堡補充第一一五師,14日前再領15000套補充第一二〇師。

    5 日晚,抵山西的周恩來與彭德懷致電毛澤東等,要求催南京方面“速解決棉衣問題,能領得發票,到西安領,我們在此借款領”。7日,周恩來、彭德懷、徐向前趕 往山西代縣太和嶺口行營指揮部面會閻錫山,商定八路軍入晉作戰問題。就給養事議定由第二戰區給八路軍補充物品,晉軍兵站幫助運輸。

    9 月8日,葉劍英、博古等致電毛澤東、朱德、彭德懷並轉周恩來:9月份經費10日才能領取;皮衣費、毯子費及米津在審查中;棉衣能發多少未定;電台如庫中有 存可發給。周恩來覺得國民黨方面多有推諉,遂直接致電何應欽:八路軍正開赴抗日前線,準備長期作戰,請速解決糧餉和武器。同日,他遵照中央批示電催蔣介石 速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並給予陝甘寧邊區合法名義,以便第一二九師立即出動。

    11日,葉劍英、博古補領9月份八 路軍經費32萬元,於翌日經西安行營撥匯30萬元,其餘2萬元留南京用。同日,因南京方面只發八路軍編制數4.5萬人的冬衣,致後方編外人員冬衣無着。毛 澤東指示林伯渠:後方27000套衣服無着,現天寒已凍病了許多人,不能再遲不做。請從開拔費內借用一部分作訂貨費,以便立即開始做衣。3天后,毛澤東為 此事再電催:請速問南京,陝甘寧邊區地方部隊、工作人員、殘廢人員共27000人的被服問題如何解決?

    9月13日,國民政府批准 皮大衣、皮帽共3萬套,每套9.5元,折大洋28.5萬元,日內即領。博古、葉劍英就此報中央:國民黨官員談,你們以總數領下,不夠之數以後續請補領,現 棉衣3萬件、毯子3萬5千床,說我方已經與閻錫山商定在太原領取,此事請查復,不夠之數另在南京補領;米津未批下。第二天,博、葉建議中央:為便利以後交 通運輸工作起見,請在潼關境設聯絡站,以免以後軍需用品運至西安又轉託回潼關之手續,同時可以減輕運費。

    9月16日,因對日作戰 不利,閻錫山自知晉軍難以周全,遂順水人情地送八路軍50萬發七九子彈,中正子彈50萬發,衝鋒鎗、機關槍200支,備汽車供辦事處運輸用。閻還向彭雪楓 建議,在華北不斷敗退之際,以八路軍會合晉綏一個集團軍,在五台山周圍建立根據地。請詢毛澤東、朱德等人,望儘早回復,以便預先存買糧食、衣服、彈藥之種 種準備。

    9月19日,周恩來致電毛澤東、張聞天並轉葉劍英等:南京原發子彈50萬發,後加20萬發,閻錫山發50萬發,黃紹竑發30萬發,共150萬發。一二〇師帶不完,準備留一二九師東來補充。中共在彈藥方面的努力,應當說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9月中旬,國共就修改《合作宣言》漸有共識。22日,國民黨通過中央通訊社發布《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但 接下來圍繞邊區的談判卻沒有前面的那麼順利!顯然,蔣介石等關注的是如何儘早促成紅軍改編、出師,為此可向中共提出的軍餉、彈藥等讓步,而對邊區地位問題 並不急於解決。與此同時,山西戰局變化迅速,中共對一二九師持之不動也有道理,而前線的一一五師和一二〇師均已進入作戰部署狀態,特別是一一五師不久取得 平型關大捷,故國民黨對一二九師出師之事也不再過多糾結。

    9月23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蔣介石的談話,指出團結禦侮的必要,事實上承認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標誌着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24 日,周恩來致電毛澤東、張聞天,建議一二九師速開正太線南北地區武裝民眾,組織游擊戰爭,擴大隊伍,以後逐漸向西南山地轉移。28日,八路軍軍部也電請一 二九師應即出動,暫以娘子關南北為目的地。在前線將領的建議和國民政府發表了談話的情況下,毛澤東電令第一二九師東渡黃河,往太原補充衣、彈後,往正太路 集中,受朱德、彭德懷指揮,投入對日作戰。

    從全國抗戰爆發至9月下旬,國共就八路軍及編餘人員的給養問題你來我往,頭緒眾多,終 暫時達成一個並不明了的默契!國民黨方面為促成八路軍改編、出師,有所讓步,在編餘人員問題上又有所保留。中共為爭取合法身份及平等待遇有所爭取,預期雖 未完全實現,但還是邊努力邊依戰局出師抗戰。
0%(0)
0%(0)
  很好的材料,1941年後不再發餉是因為共軍不抗日  /無內容 - nlk 04/19/13 (1230)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用在漢奸部隊新四軍身上正合適  /無內容 - nlk 04/19/13 (119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薄熙來是一黨專制的產物
2012: 該是“右翼”朋友們清醒的時候了!
2011: 什麼維護民主人權?都是狗屁!--看美國
2011: 中共抄蘇聯
2010: 毛澤東的最後一次生日與晚年心境
2010: 蘭冠雲: 陳獨秀之反科學誤國
2009: 專政鐵拳ZT:卞仲耘之死
2009: 李銳的謊言與“畝產萬斤”
2008: 從階級“烙印”到時代“烙印”
2008: 一個90%一致的群體比一個100%一致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