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游梁启超故居
送交者: 听雨楼主 2014年01月11日02:17:1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游梁启超故居

http://www.creaders.net  2014-01-11 00:29:08  万维读者网


万维读者网中国国内网友Larry文章:康梁变法,从小上历史课,老师每谈及,慷慨激昂。幼小的心中,康梁就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
 
久有瞻仰梁氏故居之心。2013年10月某日,我们从深圳开车出发,经珠海走上到江门的高速。
 
沿途路过不少水网养殖地区。下了高速,行走于淳朴富饶的南粤农村。
 
通往梁启超故居的指示牌很少,只得多次停车问路。
 
这一带的村民十分友善。对于我们这些外乡人,前来朝拜他们故乡的大名人,路人都乐于指点迷津。
 
黄昏时分,终于走到梁启超故居——新会茶坑村。
 
走进梁启超故居展区,左边是梁家老宅,右边是现代人修的梁启超纪念馆,中间是一个小院子,立有一尊梁启超全身雕像。
 
梁先生雕像,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念及他伟大的一生,令人肃然起敬。
 
俗话说:山清水秀出秀才,穷山恶水出刁民。
 
明清时代,新会已是鱼米之乡,富甲天下。梁启超生于此地,实乃天时地利使然。
 
梁家为清末耕读世家,家境并不宽裕。
 
祖父是秀才,父亲是师塾先生。梁启超儿时聪颖好学。四岁识字,七岁写诗。是乡里的神童。13岁当秀才,17岁成举人。
 
想起同是广东人的洪秀全,4次考秀才不中,最后走上造反道路。从洪秀全一生的作品看,多是打油诗、宗教教条文章,文笔粗疏。相比梁启超的文笔,学识,实在不是一个档次。科举制度,虽为人逅病之处不少,但也能鉴别出文化水平之高低。
 
梁家的老屋,是清末岭南乡村青砖土屋。至今已有两百年了。
 
旧居里包括一个小师塾学堂。学堂中有孔夫子画像。可以坐十几个学童
 
坐在清代的小教室内,仿佛听到清代儿童朗朗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
 
梁启超的一生,堪称“三立”:立德——一生为国为民,奔走海内外,道德风范,垂及子孙;立功——康梁变法,面见光绪,促国家进步,唤民族觉醒;立言——办报救国,教书育人,著作等身。
 
近代中国,能以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均垂名于世者,除梁任公外,恐无他人可匹敌。
 
有人说曾国藩可算三立俱全之人。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之役,实在太过血腥,尽管太平天国之历史地位值得重新评估。
 
梁启超生于1873年。他的一生,代表了清朝末年最后一代文人的经历。腐朽没落的清朝在西方资本主义浪潮冲击下,摇摇欲坠。
 
梁启超在广东的乡间,仍在读四书五经。却不知西方早已经入蒸汽机,铁路,电报的时代。
 
1890年梁启超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
               
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5年,梁启超跟随他的老师康有为进京赶考,中国正值甲午战败,向日本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之时。
 
于是,梁启超跟随其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救国。
 
1898年戊戍变法时,光绪帝接见梁启超,面谈国是。据说,说京话的皇上,和说粤语的梁启超,还要由翻译协助,才能沟通。
 
西太后刚开始还是支持变法。只是革新派操之过急,竟想立刻废掉太后,西太后翻手反击,发动政变,擒拿革新派。
 
于是发生菜市口六君子殉国之悲剧。
 
25岁的梁启超,在中国演出了一出变法大戏后,跟随其师康有为逃往国外。
 
从此,梁启超又开始人生的新一幕。
 
站在新会这座青砖土屋中,很难想象,一个读古书的广东乡下秀才举人,年纪轻轻,能干出惊天大事。
 
司马迁惊叹推翻秦朝的项羽,是起于陇亩之中。梁先生一介书生,何尝不也是陇亩之子 ?
 
清廷发出全球通缉令。康梁全球闻名矣。
 
梁启超仅凭戊戌一役,即可青史垂名!
 
戊戌变法90余年后,中国发生了类似事件。同样也是一群“秀才举人”,同样也是为了变法,同样也是流血,逃亡国外。
 
梁启超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中国梦——中国的噩梦,百年如此循环,何时为止?
 
走进旧居旁的纪念馆,看到了梁启超一生的业绩介绍。
 
梁先生流亡海外,继续为中国的革新鼓吹。他担忧暴力革命将使中国人血流成河,因此主张立宪救国。                        
 
梁先生的立宪救国主张一直饱受非议。时至今日,正统的教科书上,仍将他的主张列为不切实际的书生之谈。
 
辛亥革命前,梁先生就预言,中国的未来,要么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和平变革,要么会是法国大革命之恐怖变革。
 
他说:“中国如能为无血之破坏乎,吾馨香(意:烧香)而祝之 !中国如不得不为有血之破坏乎,吾衰绖(意:穿孝服)而哀之。”
 
1911年辛亥革命经暴力推翻清朝,直至1949年,38年间中国内战外患不断。
 
1949年后,中国又经历三年大饥荒,十年文革之役。
 
从1911年到1976年,60多年间,中国人命如草芥,枉死于暴力流血和饥饿者何止千千万万!
 
时至今日,中国人除了能听懂俄国传来的暴力革命理论外,似乎听不懂什么叫不流血的社会改良,什么叫宪政治国。
 
梁先生当年的担忧,不幸言中。长眠地下的梁先生,会否衰绖而哀?
 
百年之后,回想梁先生对暴力革命后果之预见,其忧国忧民,拳拳之心,仍可明鉴。
 
梁先生晚年致力学术,成为清华四大教授之一。
 
最后,梁先生因医疗事故,不幸早逝。得年仅57岁。
 
纪念馆里有一座梁启超在书房读书蜡像。背后是他的书柜。梁先生头戴瓜皮帽,奋笔疾书,栩栩如生。
 
在他生前最后时刻,正执笔书写辛弃疾致朱熹的挽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谁谓公死,凛凛如生!”
 
写完最后一个字“生”,他颓然倒下,再也不起。
 
后人常用“谁谓公死,凛凛如生!”,来缅怀梁先生不朽的一生。
 
离开梁先生故居时,回头看着远去的茶坑村,绿树幽幽,庭院古朴。一个平凡的岭南小村庄,出了如此惊世伟人,令人叹服。
 
唐朝之时的广东,在贬官至此的韩愈笔下,地处蛮荒。居民鸟言夷面,语言不通,画地为字,方能沟通。
 
千年之后,清末广东才人辈出。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尽出在南粤大地。
 
真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0%(0)
0%(0)
  康有为和梁启超确实是人才 - zcjiaolong 01/16/14 (2613)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还原真实的林彪,要翻越“穷山恶水”
2013: 從高華到網遊:如何在中共謊言中找出真
2012: 宽恕周恩来
2012: “毛病了没参加周恩来追悼会”的“毛病
2011: 元日天: 毛泽东晚年的四大败着
2011: 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
2010: 和毛主席的合影是这样照的
2010: 艾萨克·牛顿
2009: 闲论当年右派与如今下岗职工的处境分别
2009: 毛泽东为什么“感谢日本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