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北京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網路圖片)
送交者: 仰望星空 2011年03月17日17:50:00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在兩會結束之際,針對代表們的各類雷人提案,線民們把其中六位代表和六條提案,稱為“兩會畜生代表錦集”,在互聯網上大量轉貼,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怒,同時呼籲人們記住這些畜生代表。

被 網民稱為兩會畜生代表提案的分別是:春運鐵路一票難求在於票價太低(羅金保);不鼓勵農村孩子去上大學(王平);貧富差距就是要大(胡開林);農民也要持 證上崗(龔碧陽);80後男孩子買不起房子,80後女孩子可以嫁給40歲男人(梁蓓);房價上漲是因為老百姓錢太多了(馬蔚華)。


北京鐵路局常務副局長羅金保。(網路圖片)

“人性、人味都沒有了的代表”

河北軍轉幹部、維權律師郭留柱對大紀元表示,他們還是人嗎?這樣的人還能當人大代表?!“咱們人大代表絕大多數不敢真實的表達意見,所有的提案都是舉舉手、通過通過,還有一種代表就是剛才說到的那些人味、人性都沒有的人。”

民主黨人士毛慶祥說:“我聽了很氣憤,他們這些代表對民生和人民的疾苦故意歪曲,他們代表不了我們,這幾個提案我是非常反感的。”

“羅金保大放厥詞”

中 國網針對北京鐵路局常務副局長羅金保提案發表評論,指其是把正確的價格理論,放在不合適的環境裡,得出的不正確結果。價格影響供求:價格高,需求就會減 少;價格低,需求就會增加。在需求存在彈性的情況下,它能夠正常發揮作用。但在不需求剛性的情況下,這個理論就是失效的:價格高低,都影響不了供求。”

網友順水橫流說,羅金保大放厥詞:“春運鐵路一票難求在於票價太低。如果讓票價漲得離譜,當然就沒人坐車了。”照這種邏輯,把養路費加到足夠高,堵車就解決了;把醫療費加到足夠高,看病難就解決了!

顛倒黑白 為貧富差距唱讚歌

山東孫文廣教授在微博中寫道:“誰都知道目前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創造了世界紀錄,社會財富逐漸聚集在通過權力,掌握了財富的資本家和官員手中。貧富差距是今天中國社會的一顆隱形炸彈,但是,胡先生卻直接為貧富差距唱讚歌,也稱得上敢於顛倒黑白的一個典範人物了。”

胡開林代表舉例說:“考古專家挖出殷商時代的多少財寶,都是巨大的貧富差距形成的產物。昆明也是因為某些人的錢太多了花不完,所以龍門也摳了出來,黑龍潭也挖了出來,金殿也搭了出來。要是吳三桂沒有錢,我們肯定也見不到金殿了”。

除了貧富差距越大越好的言論,胡委員一句“基尼係數40都沒問題”,更是讓網友驚呼“鴨梨大”。

“不鼓勵農村孩子去上大學”激怒農民

政協委員王平的“不鼓勵農村孩子去上大學”提案,激怒眾多農民網友。湖南省邵陽市農民網友稱:我能感覺到王委員的膚淺,只看到留問題的表面。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是造成這種原因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讀大學的問題。

網 友“木補拾釘 ”卻給了這位委員充分的理解:“從另一個方面理解她是為農村人着想呀。第一,學費很貴,上學就把一家人的錢花了不少;第二,上了也白上,一個拼爹時代,你 爸不是李剛,上了也是沒工作;第三,農民工現在的工資比大學生都高,就算你上了學,到最後沒有背景找不到好工作,那工資真不如農民工掙得多呀。”

“隔代結婚 是個不錯的選擇”

網友lcl678; 我覺得80後男孩子如果買不起房子,80後女孩子可以嫁給40歲的男人。80後的男人如果有條件了,到40歲再娶20歲的女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梁蓓:隔代結婚“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以現在的房價收入比來看,一個普通的80後男生就算拼命工作20年,恐怕他攢下的錢也不見得就能買得起一套房子——因為連住建部部長姜偉新都說了,中國未來20年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很大,20年後的房價顯然比現在的更高。”

“馬蔚華 沒事找抽”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在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上坦言,房價上漲根本是一個貨幣問題,因為老百姓手中的錢太多了。

對此人民網在一篇《比買不起房子更不幸的是“被有錢”?》中評論道,這叫沒事找抽。其實,對於房價持續上漲,老百性知根知底,利益各方心中有數得很。從中得利的是首先是政府,其次是其他利益集團。把房價上漲的“黑鍋”扣給老百姓,讓人聽起來很不來勁。

網友張子萱;剛剛宿舍同學問我:“這些人怎麼當上人大代表了?”我也感到無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尼德蘭二月, 也宜風雨也宜晴
2009: 投票支持佛經翻譯
2007: ZT 如焉 (1)
2007: 如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