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上帝不站在左派一邊(轉帖)
送交者: 黃花崗 2020年09月21日00:42:24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RBGRuth Bader Ginsburg,魯斯・巴德・金斯伯格

1933年出生,美國最高法院9大法官中的左派,女權主義者。

備受廣大左派,特別是極左們的愛戴,出書出電影。

就她個人來說,她的人生很精彩,但對美國來說,則另當別論。

我在推特上這樣說:

金斯伯格走了,一個輪迴結束了……想想她的一生,對她個人來說,算是精彩的人生,對美國來說,卻算是結束了痛不欲生……”

RBG曾經是名勇敢的鬥士,一名知性的美人。

在她的法律職業生涯中,推進性別平等和婦女權利,她的人生前期很努力,很上進,也確確實實用她的個人努力打破了很多長久以來對男女的偏見。

但在她的後半生,特別是由克林頓提名當上大法官後,左派的毛病就日益暴露了。

左派往往一開始以一個很純良的理想推動,特別有衝勁,特別地單純,也很相信可以實現人間天堂,相信為了達到這個天堂,可以不惜付出血污海的代價——也就是俗話說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然後慢慢地,左派就在這個不擇手段的魔障中,迷失了初心,最後扭曲成只剩下名與利。

RBG如此,希拉里也如此。

要知道一點,在1993年提名RBG時,她是被視為謹慎溫和派的("cautious jurist"and moderate)。

然而後世的人們都知道,RBG後來在大法官中被視為了左派甚至是極左一派,並且以強烈的反對派而著稱。

她一手推進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甚至於將同性凌駕於普通人之上。

她對平權的理解,已經偏激到"逆向歧視"的程度。

當然,她對右派的川普(特朗普)也是發自內心的仇恨,為此甚至違反大法官不介入政治的作法,公開批評川普,最後被迫在民眾下的壓力下道歉了事。

今年7月還特意抱病對川普的稅表問題投出贊成票,允許地方檢察官獲得川普的個人財務與納稅申報記錄。

她自稱為女權而奮鬥,卻對民主黨的克林頓、白等對女性的不當行為視而不見。。

事實證明,憲法派(保守派)的法官可以做到黨派中立,而左派法官往往在解讀憲法時放飛自我,踐踏法律,偏袒左派。

所以身為左派代言人之一的RBG,當然只能對民主黨的對女性的不當行為視而不見。

屬性決定的。

RBG的後半生,走入了一個為女權而女權的形式主義偏執中而不可自拔。

甚至可以說,是為了這個形式上的女權,她在這個大法官的位置上死活不願意下來。

1999年,RBG被診斷出患有結腸癌2009年再次復發,這次是胰腺癌

作為當時已經76歲高齡的人來說,無論是健康原因還是年齡原因,選擇退休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

但她沒有選擇退休。

原因這個見仁見智。

有的人說她是想撐到美國出現女總統,想實現由一名女總統親手把她開創的女權的大法官位置交給下一代的女權大法官。也就是要搞搞這個形式主義。

就象她的後期,形式主義與為反對而反對越來越明顯,當然,形式主義本身就是左派的屬性之一。

有的人說她一生都在追求聚光燈的焦點,而這種追求焦點是她一生的自我奮鬥的動力,所以她無法容忍如果她退休後,人們不再把她當成焦點,不再在意她的存在,因此她死活都不肯象保守派的大法官那樣退休。

當然,這種絕不退休,在斯大林、老毛、金一金二等等的左派身上,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當時由共和黨總統老布什提名的戴維・蘇特(David Hackett Souter1939年出生)大法官,卻在2009年主動退休,結果給了奧巴馬任命一個左派大法官的機會。

這也直接成全了最高院出現第三個女性大法官。

相比之下,RBG死活不退休,就女權的貢獻上來看,就有點……

但不管怎樣,RBG的不退休的決定,這導致在奧巴馬的8年中,沒有能提名新的年輕的大法官替代RBG

到了2016年,希拉里看起來要躺贏了,看起來要成了美國第一個女總統,想來RBG當時很興奮。

但是,上帝不站在左派的一邊。

川普贏了。

於是RBG的偏執就只剩下一個

——要熬到川普下台。

而正義、公正、自由、自我奮鬥在這個時期的RBG心中,早已蕩然無存。

就象每個左派的最後時光一樣。

RBG的身體早就撐不下去了,無論是健康還是精力,都已經無法繼續支撐下去了。

但是,上帝再次不站在左派的一邊。

在川普任期還有3個月的時候,老太太再也熬不住了。

這給了川普再次任命一名大法官,從而徹底扭轉最高院的機會。

也就是說,RBG的死撐不退休,結果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原本她如果有一點點自我犧牲精神,退休了事,在奧巴馬的8年期間,最高院就能有一個年輕的左派,可以死撐至少30年。

結果現在反倒成全了川普。

當然,大法官退休不退休,是大法官個人的選擇問題,外人無從質疑與施加壓力。

比如同為30年代生人的斯卡利亞大法官(Antonin Gregory Scalia1936年出生,RBG1933年出生)一樣是死在任上。

所以,見仁見智吧。

但是呢,現在左派對RBG的死亡,那叫一個破口大罵,各種無底線的罵。

而反觀右派,卻保持着禮節,對RBG表示哀悼。

——反正左派一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以指望左派們能不罵,不如回家吃飯睡覺去。

所以,做人要做右派還是做左派,確實是挺明顯的選擇題不是?

現在民主黨唯一的稻草,就是由當年白等一手搞出來的大選年不能任命大法官的這個不成文的做法。。

這個不成文的慣例,又稱為拜登規則”(“Biden Rule”),這個拜登就是現在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

19926月,老布什總統的最後一年任期,當時的白等任參議院的司法委員會主席,可謂是意氣風發、年少輕狂

正是在拜登的無理要求下,要求在大選年不得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當時參議院民主黨占多數,最後生生就擱置了老布什總統的大法官提名,老布什這個建制派,最終默認了這個從來沒有先例的做法。

至於老布什是因為什麼而不再堅持,一是可能當時參議院民主黨多數,堅持下去也通不過。

二是老布什身為建制派,其實與民主黨也算是蛇鼠一窩,比如老布什當年就投票給了希拉里而不是投給同為共和黨的川普。

所以這個所謂的慣例,其實是民主黨自己玩的規則花招。

到了2016年時,共和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引用拜登規則”(“Biden Rule”)否決了奧巴馬在大選年提名新的左派大法官的要求。

11,打成平局。

換句話說,川普在今年提名大法官,並沒有什麼慣例的負擔,民主黨玩出來的鬼,共和黨利用後反將一軍罷了,沒有可能蠢到要自我設限,自己主動跳進民主黨的坑裡。

所以,今年川普再次任命一名最高大法官,並且在目前共和黨占多數的參議院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這將直接、徹底地扭轉最高院大法官的傾向。

想一想,人的一生變化真的是讓人無法預料啊。

1992年,拜登規則”(“Biden Rule”),民主黨獲勝後,1993年克林頓提名了RBG填補了空位。

2020年,RBG在大選年去世,又把位置讓了出來。

你看,這就是歷史。

一個輪迴般的歷史。

一個成全了RBG的歷史

一個左傾化了30年的歷史

一個最終由RBG收回的歷史

我對RBG的品格、個人奮鬥表示敬佩,但對於她後半生的偏執,對於她後半生走不出左派的毛病,表示悲哀。

當然,我覺得,也許RBG的後半生的偏執,才是她的真實面目,她的前半生的溫和,只是因為當時還籠罩在理想化光芒中。

總之,金斯伯格走了,一個輪迴結束了。。想想她的一生,對她個人來說,算是精彩的人生,對美國來說,卻算是結束了痛不欲生。

安息吧,RBG,左派們,此處是南牆,請回頭。


20181130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合影


5184AFC4-CA1B-4C3F-B41B-5AD2E77E4C7A.jpeg


0%(0)
0%(0)
  好文!  /無內容 - 淡紫 09/21/20 (62)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李嘉誠公開回復國人:不要用空洞的道德
2019: 李嘉誠做的是合法的權錢交易
2018: 通過制裁對抗美國的對手的法案
2018: xpt美國開始制裁中國軍隊
2017: 從傑弗遜和女奴情史看國父與美國奴隸制
2017: 三胖子如果不再搗蛋, 唐老鴨就不再喊
2016: 武松有權執行死刑。按照西洋的法律觀,
2016: 抗戰「匯總表」國際縱橫
2015: 在中國導彈面前,任何海軍艦船都是活棺
2015: 好戲連台:人大教授發公開信與弟子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