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英倫小鎮上的外國人》(4)法國女郎
送交者: 語花拾 2021年10月02日16:44:3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法國女郎奧莉薇亞總喜歡騎着她那輛半新不舊的自行車,在我們大學鎮上一陣風似的來來去去。

不管奧莉薇亞的自行車有多麼的不起眼,她本人卻總是很引人注目。不論春夏秋冬,奧莉薇亞總是穿着連衣裙瞪着高跟鞋。夏天的時候,她的連衣裙可以每天不重樣兒,尤其是她腰間繫着的腰帶。她有各式各樣的腰帶,有皮的、花布的,有流蘇式樣的,還有金屬鏈條的。。。腰帶凸出了她的細腰,使她身材看上去更加的苗條;冬天的時候,她會在連衣裙外面罩上件大衣,在脖子上圍上條圍巾,圍巾代替了夏日裡的腰帶,每天變換着不同的款式和色彩,在冬日裡,比對着她那半新不舊的自行車,使她反而顯得更加鮮活明亮。

可能這就是“法國女郎”的特點,因為她們總是顯得與眾不同。

很久以前我就曾被人種草,說要“像法國女人一樣生活”。那是在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以後,由於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務,每天忙的團團轉的我根本沒有時間來打扮自己,所以那時的我土氣的簡直就是個黃臉婆。這讓我那才踏上工作崗位,剛剛成為白領麗人的老妹有點看不過去。老妹一本正經的“勒令”我停止“糟蹋”自己的形象,還特意買了本送給我,書名就叫《像法國女人一樣生活》,讓我跟法國女人學習學習。

我記得那本書裡說,法國女人既美麗又有內涵,她們既懂得追求外在美又懂得追求內在美,還知道如何享受人生。總之,那本書把法國女人說成了全世界女人的榜樣。

而我眼前的法國女郎奧莉薇亞,除了外表美麗以外,又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呢?

認識奧利維亞是從小傢伙兒們的幼兒園開始的,這是因為我們兩家的小朋友在同一所幼兒園,後來上了同一所學校。那一年我們一家剛搬來英國沒多久,有一天接孩子放學,我正門口等,遠遠的便瞧見一位氣質不俗的外國媽媽微笑着向我走來。她自我介紹說她叫奧莉薇亞來自法國。我一聽說她是法國女郎,便立刻心生好感,腦子馬上浮現出多年前那本看過的書。只聽奧莉薇亞微笑着對我說,她家孩子經常在家裡提起我家小寶,說他倆是好朋友,問我他們能不能一起play date此時我發現奧莉薇亞講話的方式和英國人有所不同,英國人有着過分細緻的禮貌,他們說起話來一般彎彎繞繞,半天仍講不到主題,可奧莉薇亞卻比較直截了當,但卻不乏幽默,相比之下,我覺得奧莉薇亞的表達方式對我來說更容易接受。所以,我很爽快的和她約定了play date的時間。於是,我家小朋友的第一個play date就是從奧利維亞家開始的。

第一次帶着小朋友去奧莉薇亞的家,一進門,我就立刻被牆上掛着的一幅現代油畫所吸引。畫中的三個穿紅衣帶斗笠的亞洲(越南)女子在雨中行走,朦朦朧朧的只能從遠處的看到她們的背影,顯得既神秘又浪漫。“法國女郎果然很浪漫而且還很有品位呀!”我心裡嘀咕着,似乎在努力證實許多年前看過的那本書裡頭所講的一切。

後來我又發現,原來騎着破自行車的奧莉薇亞,住的卻是我們鎮上最貴的房子。“這難道是在裝窮嗎?”我有點看不懂了。回想一下以前在國內見到過的有錢人,哪一個不是高調的很,恨不能讓其全世界知道自己有錢了,誰都很不能往自己臉上打個“有錢人“的印兒。相比之下,騎着破自行車來來去去的奧莉薇亞可真的是太低調了。

奧利維亞她和她先生原本都是在金融行業工作而且做的很成功,但後來自打有了孩子後,兩人就告別了城市生活而搬到了郊區,奧莉薇亞從此成為了全職太太。但對比熱鬧的大城市與安靜的鄉下,奧莉薇亞似乎更enjoy鄉居生活。

日漸熟識之後,我和奧莉薇亞之間說話也變得隨便。有一次我半開玩笑的對奧莉薇亞說:“求你快換一輛新自行車吧,你那輛破自行車有損形象啊!”奧莉薇亞聽了後哈哈大笑又調皮的吐了吐舌頭然後說:“你不知道,我們法國人就喜歡用舊東西,還喜歡開破車,這是不是因為我們不喜歡新的,而是。。。你知道嗎?在巴黎,你要是有個豪車新車停在家門口,沒準兒就給人在車上劃一道印子!”確實,我看見奧利維亞家門口也停着一輛半新不舊的豐田汽車。

我聽說過法國人喜歡替窮人抱打不平,卻不曾知道他們竟如此仇富。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說巴黎有幾位中國來髮廊女,因為身份不合法,政府要把她們遣送回中國。政府的這一做法使得一些法國人很反感,他們認為政府這麼做不人道,於是便組織起社團,免費幫這些髮廊女打官司,其中也包括一些專業律師。這些志願者發誓要和政府鬥爭到底,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一定幫這幾位髮廊女爭取到居留權。這則新聞很令人感動,我對法國人民的這種“把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

有一位朋友跟我說,法國人自由散漫不服管,儘管如此但卻特別有人情味。法國人的世俗標準跟別人不一樣,一般人嫌貧愛富,而法國人則嫌富愛貧。我表示疑惑,便問朋友:“難道法國人的思想境界特別高?”朋友見我不信,就拿他自己親身經歷來說事兒。說他曾經在法國一大學任教,記得他剛到法國那會兒窮的叮噹響要啥沒啥,可他周圍的法國同事和朋友們卻並沒有看不起他,反而給了他很多關心和照顧。後來過了幾年,這位朋友托中國經濟增長的福,常常得以利用寒暑假的機會回國開講座掙外快,為此很快的他的錢包便鼓了起來,接下去家裡便忙着換房又換車的,很是熱鬧。這麼一來,他快速致富的事兒被他那群法國哥們兒知道了,人家就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他,不願再和他多來往。“所以,“朋友搖搖頭說:”在法國人面前不能露富,千萬別讓你的法國朋友知道你有錢了,不然小心人家馬上不理你!”

我聽了以後覺得法國人真可愛,這種視金錢如糞土的優良品格,大家都應該好好學習才對。不過也有可能,就是因為法國人的這種仇富情緒,使得近些年來像奧莉薇亞這樣的富人,不少都在想辦法離開法國。不管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針對富人的苛捐雜稅,還是因為害怕有一天有錢人會被像路易十六一樣,突然被暴動的人群送上斷頭台,最近,確實聽說法國政府又要出台什麼稅收新政,旨在打擊富人幫助勞苦大眾,這消息令老百姓拍手稱好的同時,也令富人們人聞風喪膽。為此,越來越多的法國人忍受着吃不到鵝肝,喝不到美酒的痛苦離開了家鄉搬到了歐洲其他國家,比如英國。

英國這島國,素以糟糕的天氣和難吃的食物而“聞名”,喜歡享受生活的法國人,居然也會想到來英國?我帶着疑惑問奧莉薇亞:“你喜歡英國嗎?”  她直截了當的說:“不喜歡,因為沒有好吃的芝士!”我聽了哈哈大笑。“那你為什麼來英國啊?法國多好,又是普羅旺斯又是阿爾卑斯的,我恨不得也搬去法國呢?“   

“因為法國瘋子多而英國紳士多,所以相比之下英國安全些,食物不是主要的!” 奧莉薇亞半真半開玩笑的回答。我聽了若有所思,記得前些年法國頻頻發生的極端組織的恐怖襲擊事件,我當時還在想為什麼受傷害的總是法國,如今聽奧莉薇亞這麼一說,似乎也有點明白其緣故了。

同樣說法國人是瘋子還有瑪格麗特——同一所學校里的另一個法國媽媽,我和奧莉薇亞共同的朋友。

 瑪格麗特說她有一次從倫敦坐火車回巴黎給學生上課,結果一到法國又遇到法國地鐵工人罷工,無奈之下她只好改叫出租車,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一輛坐了上去,可那位司機大哥開到一半又說他事兒不能送她了,叫她自己走去學校,說反正也不遠就半小時路程。。。最後瑪格麗特終於遲到了。這事兒令瑪格麗特很惱火後果很嚴重。“法國這個愚蠢的國家,我再也不想回去了,拜拜了您吶!”瑪格麗特堅決的跟法國說拜拜,從此她搬到我們這個英倫小鎮,搬進了維多利亞式的住宅——對英國人來說,搬進維多利亞式住宅可能就意味着他們再也不想離開了。

 

敢在別人面前說自己祖國愚蠢的瑪格麗特,是我們大家公認的最聰明的媽媽。她於上世紀末90年代從哈弗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從事諮詢工作,後來她離開了諮詢行業改到大學裡任教主講英國文學,如今她又瀟灑的搬到我們這個英倫小鎮居住。瑪格麗特的經歷使我們大家一致認為:超脫的人生,必須建立在提前實現財務自由的基礎上。

實現了財務自由但不再年輕的瑪格麗特,卻依然具有年輕人的反抗精神。記得有一次孩子們學校的新校長準備修改升學制度,他打算以一種新的考試機制來選擇學生升入高年級,意在淘汰一些落後的學生,從而來提高學校的總體成績。消息一出,立刻遭到了許多家長的反對,他們主要認為不該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採用這種無聊的應試機制,因為這樣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瑪格麗特也是反對者之一,儘管她的孩子在學校里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她可以完全用不着操心這事兒。在一次家長會上,持反對意見的瑪格麗特和校長針鋒相對激烈的辯論着,展示了她雄辯的口才和嚴密的邏輯思維,最後幾乎令校長下不了台,當場敗下陣來,令家長們拍手叫好,以至於事後我們都覺得,應該由瑪格麗特去做校長。而當時在一旁觀看激烈論戰的我,真替瑪格麗特捏把汗,想着這事兒如果是放在我親愛的祖國,試問又會有那個家長斗膽敢和校方對着幹?還不都乖乖的趕緊回去給孩子找補習老師啊?

因此,瑪格麗特這位女強人讓我見識了一個內外兼修的法國女郎的魅力。

最近,英國正在逐漸走出疫情的霧霾,各行各業也開始呈現出復甦的跡象,我們的大學鎮又開始忙碌起來,人們開始在大街上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一如從前。

有一天奧莉薇亞告訴我,她又要重新開始工作了,只不過不再是原來的金融行業,而是一個福利組織charity,旨在幫助南美洲貧困地區的人們,而她的主要工作任務是籌款。這份工作聽上去很具有挑戰性,但我相信奧利維亞能做好,因為她是有魅力的“法國女郎”。

而瑪格麗特最近也開始在網上給學生授課,雖然她忙的連來找我們coffee morning的時間都沒有,但卻樂此不疲。用她自己的話說,“不用去擠法國地鐵真是一件幸事!”

於是這又令我又想起國內的一些富婆們,她們如今依舊每天流連於健身房、美容院、購物中心,似乎其人生目標永遠只是減肥和保持容貌,無論疫情前還是疫情後,沒有任何改變。

相比之下,法國人富婆奧利維亞和瑪格麗特,她們沒時間整天去美容、逛街、曬朋友圈兒,她們只是盡力想做自己喜歡做而且有意義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是做給自己看,不是做給別人看。

所以,當我看到奧莉薇亞又開始騎着她那輛半新不舊的自行車在我們鎮上來來去去的時候,我才感到生活原來是如此的真實。



文學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川總的最新情況,兩份醫生報告:
2020: 【西江月】萬維二賊
2019: 阿屁剛露面,就被土豆姐姐用攻擊
2019: 原來這倆人通過他們的兒子把美國財產賣
2018: 我沒說錯吧,中共缺錢了,要的只是范冰
2018: 中共記者是間諜,這事確實是真的。西方
2017: 美國最大槍擊案呼籲認真考慮控槍
2017: "北美華人之聲"就LV慘案無恥造謠辱華人
2016: 南來客:有關“罷工自由”的討論
2016: 龔柏華:十月一日不是“祖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