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五月,期待戈多
送交者: 赵州茶 2024年05月13日16:06:07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走出机舱,也没有以前那样的繁忙。以前好几次,一出机舱,通常就有一队清洁卫生的员工已经排队等候了。估计是飞机比较多,任务也比较多。这次基本没看到清洁人员,或许隐蔽的比较好吧。走出机场,接机的人也很少,无论是公司的还是私人接机的,接机处的栏杆上都没有排满人,三三两两的。只能解释为入境时段的飞机不多吧。尽管是中午时分。后来坐二号线地铁,一路开到人民广场,大概是下午二点吧,地铁中的人流量还是不多。友人解释说,一不是上下班高峰,二不是上下学高峰。最后就是说大环境不好。到底是哪个大环境?这个感觉有啥敏感话题。

 

通过闲逛和观察,以前的房屋中介明显少了,本来在任何小区里基本都有好几个房产中介,门口贴着该小区的房型和价格。随便走过也就知道这个小区的价格了。餐厅好像也明显减少了。这个倒不是因为吃的原因,记得以前餐厅门口最多的招聘广告,作为一个偶尔路过的外来人也能知道这个城市的最低的工资收入,或是普通服务员的收入。逛了十几天也才看到二三个招聘服务生的广告,也是很小的店铺,估计是帮工吧。本来各个地铁口铺天盖地的手机贴膜小店这次基本灭绝了。好像手机店手机维修店也比以前少很多。尽管大家都生活在手机上,衣食住行基本依靠手机,是不是更换手机的人不多了?还是华为也推出新品种新款式,应该华为的重点不再是手机了吧。

 

整栋整栋楼的商业楼在转型之中。比较热门的是徐家汇的太平洋百货,第六百货,南京路上的梅陇镇华亭伊斯坦,福州路文化街上的科技书店好像也进入翻新阶段了,外文书店的规模也明显变小了。隔壁的一连串买宣纸的好像也看不到几家了。上海体育场对面的星游城居然整体关闭,看着规模也很大的,大众点评上有好几个吃喝的热门店。那天到了国际芭蕾中心,想找个地方吃饭,发现对面的星空广场也整栋商厦都在重新装修。

 

这次逛街觉得变化比较大的就是各种路边的熟食店。感觉外地的熟食店特别多,上海本地的小吃店和熟食店基本看不到。好不容易看到一家馄饨面店,也不知道他为啥主动帮我放了一堆辣油。早上路边的生煎滩基本就没看到过。旅店门口的一排八家餐饮小店,除了二头的一家面包店,一家咖啡店,当中六家都关闭了。那天坐在第四中学对面吃早饭,想起本来学校门口还有培训学校的牌子,各类夜大学,现在居然啥也没有了。确实教培行业都消失了。不过那天去徐汇书院的路上还是碰到一个教托福的老师,至少培训的地方一个牌子都没有。大规模的没有了,小范围的应该依然还是存在的。

 

临上飞机有看到精彩一幕,那就是机场的餐厅,那家买面条的。因为去的太早,也没啥事就买了杯咖啡。突然发现这些服务生咋都在打情骂俏啊。原来都工作了一天了,早晨六七点就来了,一直要忙到晚上十点多。晚上八点到十点又是没有航班的时候,特别的无聊。那天国际出发的航班估计才二三十班吧。第一班下午二点。后来跟她们一聊天,才知道她们都是昆明某大学学酒店管理的,到这里来实习的。这实习就是当服务生。不完成实习就不发毕业证。感觉她们也是免费的员工。整个候机厅就二个餐厅,免税店也是空荡荡的。灯光昏暗之处,还有几个餐厅遗址。

 

因为是四月份扫墓季节,跟友人聊天才发现,我们这一代应该是最后一代回去扫墓的人了,至于下一代嘛。奔波的不恋爱,恋爱之后不结婚,结婚之后不生娃。这三不未必有多少比例,但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对啊。繁华中的几个主角也不恋爱,没结婚,没有娃。

 

记得繁华最后有二个场景,一个汪小姐仰望东方明珠,那是一九九四年,太平洋百货开张的那年。还有就是阿宝去香港看回归,说来也巧,上海梅陇镇华亭伊斯坦开张的那年。站在二零二四年,也不知道如何展望将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皇军为什么南下冒险?日军南进是无奈之
2023: 偶要是支那领袖,率先搞好关系的3个国
2022: 评注南来客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022: 毛左能跳出胜利者编的教科书禁锢,有独
2021: 本人只负责转贴。中国第一驸马的最新消
2021: 驸马必须年轻、英俊、温柔、没有野心、
2020: 天津与加拿大军事医学院合制疫苗秋季
2020: 西方的Philosophy vs.支那的哲理
2019: 中共加油!千万别怂
2019: 过好当下,该干嘛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