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曲》是郭沫若的一本回憶錄,回憶他抗戰時在國民黨管制區的一段經歷。他認為那不僅是他個人的經歷,也是那段歷史的記錄,可以幫助後來的人們了解當時發生過的事情,銘記歷史的經驗教訓。張治中將軍對這本書很不爽,因為其中有一章節是描述“長沙大火”經過和情景的。張治中認為書中描寫不真實,嚴重歪曲事實真相,對他個人惡意中傷醜化,是可忍孰不可忍,因而兩度寫信給郭沫若憤怒駁斥和指責。
“長沙大火”也叫文夕大火,是長沙市有史以來毀壞規模最大的一次人為火災。當時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相繼失利,武漢淪陷後,大量人員物資湧入長沙,國民政府為了避免大量物資被日軍獲取,決定實行焦土政策,蔣介石電令時任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命令:“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毀,望事前妥密準備,勿誤”。可是由於情報有誤,謠傳日軍已經離長沙近在咫尺,導致長沙軍警張皇失措,未能按照事前計劃實行,在城內百姓未得到有效疏散和安排的情況下就點火焚燒,結果造成毀滅性損失,全城百分之九十以上房屋被燒毀,三萬多百姓葬身火海。
長沙大火之後,身為湖南省最高領導人的張治中雖然自請處分,但蔣介石並沒有給予他非常嚴厲的懲治,卻把張治中下屬的酆悌作為直接責任人,與另外兩個具體執行官員徐昆和文重孚等三人一起經公審槍決於長沙。當時輿論認為酆悌等人明顯是替罪羊,代人受過冤枉而死的。張治中因為長沙大火備受時人詬病,認為他是驚弓之鳥,對人民財產極端不負責任。
張治中與中共一向關係和睦,是國民黨里極少與中共不曾兵戎相見過的高級將領。國共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丟失大陸,張治中作為國共談判的主要代表在談判破裂後留在北京,宣布脫離國民黨,以後成了中共座上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重要職務,文革中在周恩來提議下還受到毛澤東的特殊保護,因而未受到重大衝擊。對於這樣一位與“我黨”長期肝膽相照的人物,郭沫若的《洪波曲》裡卻舊事重提,揭人之短,張治中不爽也是有情可原的了。
《洪波曲》原本是郭沫若寫於新中國建立前夕的舊作,五十年代末重版,裡面關於長沙大火的章節未做刪節或調整改動,原樣照印,因而使得張治中非常不滿。他在回憶錄里說他原本打算報告周總理的,後來為了避‘告御狀’之嫌而直接寫信給郭沫若,對書中諸多描述予以批駁。比如郭沫若書裡說,“放火燒長沙,是張治中,潘功展這一竿之子人的大功德。他們是想建立一次奇勳,模仿庫圖索夫的火燒莫斯科,來他一個火燒長沙市。”
還有:“------他完全是貪圖功名,按照着預定計划行事。他把陳誠蒙着了,------。他把周公蒙着了,竟幾乎使周公葬身火窟。他滿以為敵人在進軍,這樣他便可以一人居功而名標青史,結果是一將功未成萬骨枯”。張治中對此說道:“您這種對我殘酷無情的描述是與當時事實完全不符合的。不知您真是不知實情而出諸推測,還是對我別有成見呢?”“我實在受不了。您的話冤枉人也未免太過分太厲害了!”
郭沫若書裡引用當時世間廣泛流傳的一副對聯和匾額,匾額是“張皇失措”,對聯是,“治湘有方,五大政策一把火;中心何忍,三個人頭十萬元”。張治中指責說這副對聯和匾額是代表地主,官僚,豪紳的知識分子們寫的,這類人也對中共領導的農民運動寫過極其惡毒的對聯,為何不加分析地引用?!郭沫若收到信後回了短信,態度恭敬,立場不變。張治中再去信申辯,郭沫若再回短信表示,他出書時候可以將張治中的長信附加在書內,使得讀者可以看到雙方之詞,也是一個史料。然而後來事情有了不同的變化,郭沫若改變主意,對書中有關章節文字做了修改。張治中回憶錄里說:“
諒是經過黨的系統,仍被周總理知道了,承中共國家機關黨務領導同志,統戰工作領導同志先後告訴我:‘郭這樣寫是不合適的,我們要他改正’還說:‘不過,你的信上措辭也還厲害了些!’”
張治中回憶錄里提到,《洪波曲》後來在國內出版時候,內容刪改不少,然而日本出版的日文版沿用了未作刪改的舊版文稿。語氣里不乏遺憾。
張治中與郭沫若的這一段軼事頗給人留下玩味之處:其一,郭沫若是當做歷史史料來寫那段經歷的,因而並不因為當事人張治中不滿意就放棄,可是一旦“周總理知道”了,“要他改正”,那歷史是真是假就都不重要了,按照黨的要求去改是最正確的。二,黨的領導同志說“郭這樣寫是不合適的,我們要他改正”,那是因為被寫的是與我黨肝膽相照的張治中將軍,如果換一個與“我黨”關係不那麼和睦,甚至是個敵對的人物,是不是那樣寫不僅合適,甚至還不夠呢?三,對於張治中本人而言,與其讓“我黨”用行政力量強行封殺那些文字,是否讓讀者看到雙方的說辭更加好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