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跟帖
俞麗拿二三事
送交者: 淡紫 2021月04月06日10:46:1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全伊的貼子:淡紫 於 2021-04-06 10:39:46

littelfat: 俞麗拿二三事

送交者: littelfat 2009年06月22日08:12:1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提起俞麗拿,但凡喜歡小提琴音樂作品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尤其是一曲《梁祝》更使俞麗拿幾乎成了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字。的確,俞麗拿是第一個將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介紹給千家萬戶的小提琴演奏家。《梁祝》誕生50年來,國內外已有許多人演奏過它。這其中包盛中國和括旅居海外的呂思清以及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但許多音樂愛好者仍然偏愛俞麗拿演奏的“原汁原味” 的《梁祝》版本。認為這才是蝴蝶雙飛的愛情故事的最佳描繪和傾訴。


然而,俞麗拿的成名,與其說是因為她的小提琴技術,不如說是因為時事和政治原因。作為《梁祝》的首演者,她在許多音樂愛好者中自然而然在地獲得了某種特殊的地位。再加上當時上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下到文化部和音樂學院各級黨委領導對宏揚民族音樂的重視,俞麗拿更是在政治上得到某種恩寵。她一時的走紅也就成了理所當然。至於她的小提琴藝術水平,內行人都知道,其實是乏善可陳。無論在小提琴的發聲技術,各種技巧和對音樂作品理解和表現能力上的確找不到什麼亮點。也許,在中國早期五、六十年代成名的那一批小提琴演奏家裡,俞麗拿也算是個佼佼者,以至於當斯特恩在1979年仿華交流時問到為什麼大陸小提琴界是老的不如中的,中的不如小的,音樂學院的老師水平不如音樂學院附中的畢業生水平時,俞麗拿的老師竇德勛急忙將俞麗拿象寶貝一樣抬出來反駁說我們提琴界的第一批演奏家中也有非常傑出的云云,弄得斯特恩有點不如何回答才好。其實斯特恩說得沒錯。當時音樂學院附中畢業的潘寅林的演奏水平就遠在俞麗拿之上。不過,當時俞麗拿的確已經在提琴演奏舞台上消失,被潘寅林取代。潘寅林不僅是當時中國大陸最當紅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作曲家陳綱最願意與之合作的演奏者之一。而且,這兩位有天生的急就章才能。領導一個任務下來,陳鋼一個晚上作完曲,潘寅林第二天上午排練一下,下午就在音樂廳正式演奏。最典型的就是那首根據歌曲改編的小提琴獨奏曲《台灣人民我的骨肉同胞》,完全是文化部領導作為對台宣傳的政治任務突然下達的。陳鋼和潘寅林花了一個上午邊作曲邊試奏,下午就登台演奏了。


那麼,以《梁祝》一炮走紅的俞麗拿是什麼原因使她從小提琴獨奏舞台上隱退,直至最後和她的俞麗拿四重奏樂隊一起從舞台上銷聲匿跡的呢?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有一個重要原因恐怕是俞麗拿自己難以啟齒的。今年春天筆者回大陸探親。閒時打開電視適,適逢時事訪談節目為紀念《梁祝》50周年採訪俞麗拿。其中談到了她的家庭生活,她的丈夫和兒子。節目主持人竭力向大家展現年近70的俞麗拿有着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兒子事業有成。丈夫和她更是相親相愛,白頭諧老。想必是《梁祝》之花在她的家庭中紮根發芽開花結果。看到此,我不禁撲哧一聲,把喝到嘴邊的咖啡給一口吐了出來。我隔着電視屏幕對着主持人說道:你可真是拿壺不開提拿壺啊。你難道不知道當初俞麗拿含恨隱退演奏界,不正是因為她的丈夫紅杏出牆,把一劇蝴蝶之戀上演在另一個家庭里的原因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究竟是誰幹的?
2020: 你們個個都是蠢逼.天天在這裡胡扯
2019: 在大功率微波發射塔附近,人腦會被擾動
2019: 主流媒體在國家利益和他們的收視率之間
2018: 淺談毛詩
2018: 中美貿易戰的終極版是不是斷絕貿易往來
2017: 國內心愛的物件終於安全送到了雨雪中的
2017: 土共早期領導人自述土共武裝起家來自蘇
2016: 我不上班的時候,早晨起來出去走了半小
2016: Joshua,新西蘭的馬桶沖水是逆時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