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79年對越戰解放軍大量傷亡原因
送交者: 底兒掉 2005年09月06日14:04:5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正式開戰兩個多星期,從2月17日到3月5日,共十多天,中國就損失了兩三萬士兵,平均一天就死了兩三千人。這樣的代價,在現代戰爭里,是一個天文數字的,一個大國和一個小國打,竟然要付出這樣的代價?中國應該思考,為什麼我們打贏了,但代價卻是那麼大。中國比越南大很多啊,軍隊龐大很多啊,我們每人吐一口唾液都可以淹死他們,但這一仗,我們贏了,但贏得很丟臉,用牛刀,還費了好大力氣,才殺了一隻雞。從各方面的原因分析,是由以下這些原因造成的:

  從中國軍隊方面看,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軍隊是政治掛帥,不注重科技練兵,戰鬥力很差,軍隊過分突出政治學習,使得軍事荒疏戰鬥力嚴重下降,文革的動亂波動到了軍隊,一大批有能力的人才被打倒,軍隊一片混亂,只剩下表面的穩定,加上中國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打過大仗了,軍隊缺乏磨練。軍事技術不過硬,戰場上傷亡越是多。廣州軍區某軍標兵團尖兵營有一次遭遇越方9人游擊隊(屬於民兵)騷擾性伏擊,300餘人居然以密集隊形暴露在越方火力之下造成嚴重傷亡損失,這看得出軍隊的軍事素質。精神裝備畢竟硬不過實實在在的硬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對越作戰中使用的是50、60年代的技術和已被實踐證明不適用的蘇式裝備。以前為了幫助越南,中國人自己製造的新式常規武器,先前已經大部分給了越南,自己都不用或很少用,可以這樣說,越南軍隊是中國軍隊一手訓練和裝備起來的,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和游擊戰術,越南人得到了真傳,這場戰爭,是徒弟打老師。

  中國軍隊後勤供應不足,機動性能差,可能與缺少運送軍需品和人員的卡車有關,還有中越邊境惡劣的地理條件大大限制後勤補給了。假如中國人裝備有進行反擊所必需的現代化自行火炮或遠程大炮,越軍火炮造成的威脅無疑會大大減小。據戰後統計,中國軍隊的傷亡80%多的敵人炮火導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平時訓練的重點是拼刺刀和投彈等基本軍事技能。他們的訓練同其他各項活動一樣,都是為適應步兵戰術和游擊戰開展的。中國軍隊訓練的目的是培養戰士而不是指揮員,當時的對指揮官的訓練側重於政治而非軍事。雖然中國在1979年以前就有軍事院校,但它們作為訓練機構的作用卻由於“文化大革命”而受到嚴重削弱。中國軍隊缺乏訓練是在這次戰爭中暴露的主要問題之一。

  還有,本次戰爭中,中國還大量使用了新兵參戰,有些士兵從參軍到犧牲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俺有個親人就是1979年2月19日為國光榮的,聽說當時是坐在坦克上乘搭坦克衝鋒開進時被炮彈擊中而犧牲的,他還是個新兵,參軍還不夠一個月,從廣東茂名出發,這撥那調的,去到戰場也得好幾天啊,還沒有得到怎麼訓練,槍還怎麼會用啊,瞄準、投彈、刺殺,這些戰場基本技能都不會,一個天天跟鋤頭打交道的農村青年,跟訓練有素的越軍作戰,犧牲的比例是可想而知的。此外,自抗美援朝以後,中國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打大仗了,打的只是幾場小戰役,對於和平慣了的中國人來說,對這場戰爭也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顯得很倉促。

 從越南方面看,當時的越軍呢?他們的軍隊整整打了一百年戰爭,二戰以後,打敗了法國、美國(固然有中國等的支持),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戰鬥人員和國民的素質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提高,裝備也比中國軍隊好。這是真的,因為他們當時打敗美軍後,繳獲了很多美軍的精良裝備。但就中國此前對它的援助來看,在援越抗美時越南得到了中國支援的很多裝備,中國對越的軍援是巨大而無私的,越南抗美戰爭期間,中國新生產出的大型武器裝備,許多都供應了越南,中國人民解放軍換裝需要的坦克和一部分大口徑火炮都很少得到補充,儲備數量也很少。許多新型裝備研製成功後,人民解放軍常常尚沒有配備使用,就優先大量向越南提供,以保證越南抗美救國之急需。中國對越軍援的無私性還表現在:當越南提出的要求超過中國的生產能力時,人民解放軍不僅動用庫存,甚至抽調現役裝備滿足越南的急需。 1975年5月1日,越南南方完全解放。由於形勢的變化,中國逐步減少、停止了對越軍支援。但中國援建的魚雷快艇修理廠、輕重機槍廠、高射機槍廠以及槍械廠擴建、槍彈廠擴建等工程仍在繼續進行中,其後來產生的作用是不容低估也是難以估量的。戰爭時,可以毫不誇張地這樣說,越南人是吃着中國的大米,穿着中國的衣服,用中國的槍支大炮,反過來打中國人。

  當時,越南宣稱自己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就是說他們認為,除了美國,蘇聯,就是它了。的確,在人員素質、裝備、士氣等方面,越軍要略高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況且,當時他們還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支持。

  從國際形勢上看,妨礙中國打擊越南的,不是國際輿論,主要是蘇聯牽制了中國。70年代,是中蘇關係最惡化的時期,蘇聯扶越反華,牽制中國,把越南當作南北夾擊中國的一個棋子,蘇越簽訂了《蘇越合作條約》。戰爭前,蘇聯一再叫囂:“假如中國對越南動武,蘇聯決不會坐視不理”,為越南人壯膽、打氣。蘇聯在中蘇邊界陳兵百萬,不時恐嚇,隨時有入侵的可能,中國很怕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那樣的話,中國將很被動,很艱難。戰爭期間,蘇聯的航空母艦“明斯克”號以“訪問”越南港口的名義,抵達越南,並“借道”中國南海,威脅中國,艦上的飛機隨時待命起飛,準備襲擊中國的軍隊及物資集結地,艦上的導彈一度對準中國。

  在北部邊境,蘇聯加大了威脅的力度。所以,在對越作戰的前、戰時,中國都得把主要的精銳部隊防守北邊,畢竟這隻北極熊比小越南要厲害很多,蘇聯很大程度吸引了中國軍隊的注意力,使它不能夠全副精神對付越南。中國軍隊雖然龐大,卻像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教訓一下這個搗亂的小孩子的時候,但又擔心這個孩子的父母會來幫孩子,反過來打自己。在一邊和越南開戰的同時,中央軍委命令,華北、東北、西北的軍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抵禦蘇聯入侵。蘇聯雖然沒動手,但拖住了中國的手腳。

從作戰策略上看,中國軍隊是各軍區派部隊輪戰,各軍區派部隊臨時組成兵團對越作戰,這有必要,但也有很多弊端。深層次地分析,這是由於中國軍隊情況、國內形勢和今後的發展需要決定的。對於中國軍隊遭受重大損失,當時高層決策者是明知如此而有意為之。除了中越一戰是無法選擇的選擇之外,鄧小平也有意要讓中國軍隊受一下挫折,碰一碰石頭,吃點苦頭。坦率地直說,當時,鄧小平對軍隊並不抱有好感。完全有理由相信,軍隊在文革中所扮演的那種角色,令他當時對軍隊十分不滿。軍隊在文革中的特殊地位和表現,使全軍上下有一種優越的飄然感。此外大批高幹紈絝子弟為逃避上山下鄉流入軍隊,也給軍隊造成非常不良的風氣影響,這種情況在《高山下的花環》小說中也得到了如實的再現。鄧小平是個卓越的軍事家,很年輕就開始搞革命,戎馬幾十載,當然也知道,當時這樣的軍隊能有多少的戰鬥力,怕連當年他領導下的八路軍也比不上(事實證明,就是當年八路軍、新四軍這樣弱小的力量,打驍勇善戰、不怕死的日本人,傷亡比例也沒這樣大)。讓這種素質的軍隊突然要去流血打仗,無疑是在“整”軍,也是掂軍隊的份量,用時髦的話講就是“接受考驗”。作為一個軍事家,他想利用這個機會滅一滅軍隊在文革中養成的盲目自大的傲氣和文革養成的官僚習氣,中國人往往都這樣,沒有沉痛的教訓,就往往會沉睡下去,不知道覺醒,這次機會可以重新整頓、鍛煉一下這支龐大(當時陸軍近400萬,是世界最龐大的軍隊)卻笨重的軍隊,激發他們的危機意識,同時又排除軍隊對今後改革開放可能會有的阻礙作用。

  總之,他的策略可謂是一箭雙鵰。表面上看,各軍區部隊輪戰,為了讓各個軍區的部隊都得到鍛煉(當然,這也很有必要),按中央軍委的部署,各軍區都有部隊參戰,這種臨時組合上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不科學的,協同上有一定困難的,是不夠默契的。而且,北方的軍隊根本就不熟悉南方的山地環境和氣候,水土不服,曹操的赤壁之敗就是例子,軍隊本來是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期的,但比較倉促,戰鬥力就打了折扣。鄧小平當然知道這一點,當然想到這一點。但主要的是,鄧小平是為了讓各個軍區都有血的教訓,讓各大軍區的領導們知道自己安於目前這樣的情況真是很危險的,軍隊的危機是很大的,必須進行馬上進行改革、整頓,不整頓,就是死路一條,軍隊的數量代替不了質量,各軍區的參戰部隊都有很大的損失,慘痛的教訓,這足以讓那批沉睡於老一套思想的高層官員們驚醒。

  所以,他不讓只是一兩個軍區受到重大損失,而是要個個軍區都有血的教訓。鄧小平這樣做,也為了最深刻最靈活最巧妙地教育了黨政軍的高層。這樣,對他下一步實行的改革開放,阻力就自然小很多。由於中國與資本主義長期處於對立狀態和封鎖,又和蘇聯關係惡化,加上十年動亂,在當時國內不管是高層還是人民思想都陷入相當僵化的情況里,面對一幫習慣於空着肚子大談政治的人來說,改革那是洪水猛獸,在天天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裡養成的思維,很難接受這個這樣陌生、這樣大膽的名詞的。鄧小平知道他提出的改革開放,阻力可能會有多大。他認識到,沒有高層的統一和人民的支持,就會一事無成,什麼也做不了,他太熟悉在中國實行政治改革的難度了。

  要讓大家驚醒,血的教訓最有效。只有付出代價,別無他法,這叫做投資。戰爭後,鄧小平馬上就宣布裁撤100萬軍隊,沒有手下留情,對軍隊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的改革開放,也得到了很大支持,因為很多人從戰爭的結果看到,不改變現狀,繼續閉關鎖國,我們就會和清政府一樣沒落。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場戰爭是中國20世紀的鴉片戰爭,是中國由封閉到走向世界、由衰而盛的轉折點。

  在戰術方面,指揮高層也出現問題。1971年鄧小平向毛澤東建議的為防止出現軍閥割據局面而實行的進行了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的策略,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但這種弱將強兵策略的副作用倒是漸漸充分顯露了出來。南京調來不久的許世友將軍根本不熟悉兩廣的部隊和中越邊境的地形、氣候,雖然許將軍還是有一番非同尋常的表演,但最後還是於事無補。怎麼不在我們南方的軍區(廣東、廣西、四川或雲南)派本地的將領指揮?我們熟悉中越邊境的環境和氣候啊。不但如此,怎麼不找一個稍微年輕一點點的人來指揮?當時在軍中,的確打過仗的高級將領沒有幾個了,死的死了,老的老了,青黃不接,但一定要找一個打過仗的人才能夠打贏越南嗎?我看不見得,初生牛犢不怕虎,後生可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敢打敢幹,果斷,靈活,不像一個七老八十的老人來指揮,廖錫龍就是個不錯的將才。戰場瞬息萬變,一個老人怎麼行?最後是秦基偉將軍勉強維持了局面。不過瘦死駱駝比馬大,儘管付出慘重代價,還好,最後還是算完成了任務。一開始的實行的人海戰術,死了很多人。

  從初期的戰場態勢來看,這十多天裡,中國軍隊打的都是反擊的攻堅戰,收復敵人先前占領的陣地,都是人家擺好了陣勢,我們的大部隊就對着人家的炮彈、槍口和地雷陣衝鋒,怎麼能夠不死那麼多人?搞人海戰術,在中越邊境這樣的山地,註定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往往一個山頭,一個陣地,只要上面有幾個人,有足夠的槍炮彈藥,修好掩體和工事,還在陣地前沿埋設了地雷,沒幾百人,可能你就拿不下來,你會玩“搶灘登陸”的遊戲的話,就可以親身體驗一下這種境況。結果中國軍人被人家像割韭菜一樣,一排又一排地倒下。

  因此,在戰場上,應該充分發揮我軍輕便靈活的游擊戰術和突然襲擊的優勢,以大兵團(當時參戰的有17個師,約計20萬人)在後穩健推進,步步為營(贏),小部隊在前襲擊敵人,偵察敵人陣地、兵力集結和後勤補給的情報,給炮兵長眼睛,先拔釘子,再掃地,掃得乾乾淨淨,戒急戒躁,減少我軍人員損失,一步一步地把敵人壓出去。在敵後方,可以採取宣傳攻勢及其他非常規手段(特別在經濟及交通方面),破壞敵人,瓦解敵人,拖住敵人後退。前打後拖,使越南無還手之力。

  從戰地環境看,中越邊境自然條件很惡劣,多山,崎嶇不堪,根本不利於大部隊和機械化部隊(當然,當時中國軍隊也算不得機械化部隊,但多山、交通不便卻給後勤補給、支援帶來很大困難)展開作戰,春夏季多雨(二、三月在南方正是初春常常下牛毛雨的季節),常常大霧蔽日,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濕熱(即古書說的毒氣、瘴氣),多毒蟲、毒蛇,嚴重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唐朝的韓愈對南方邊地的環境、氣候是竭盡全力來形容其惡劣的。我是南方山區人,在這種環境時候了二十年,對這種自然環境非常熟悉。這樣的環境,給偵察、行軍、戰鬥、支援、補給都帶來很大困難。

  從多方面看,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付出慘重代價,這是必然的。中國古代,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占有的都不多。有些本來是可以占有的,但尤其自己這方面那方面的原因,沒有把握住,或者雖然把握住了機會但沒有發揮好優勢。進入八十年代以來,越南的情況差很多了,中國的情況好很多了,兩者在戰場的態勢開始急劇不對稱起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又一次大放光芒。更重要的是,中國在血的教訓中醒來,加快了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不再固執地認為革命化可以代替現代化了,精簡了軍隊,更新了裝備,注重軍官的培養,提倡技術練兵、鼓勵學習軍事思想和理論,這些舉措,使中國軍隊開始漸漸發生了質的變化。當然,這有賴於改革開放的經濟成就作為堅固可靠的保障。而越南,經濟,軍事卻在走下坡路,正在自己品嘗自己親手種下的窮兵黷武的苦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我們是兄弟
2003: 無聲的愛
2002: 香濃咖喱
2002: 我在美國作醫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