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草:文很長,把普京和俄羅斯的方方面面講得比較透徹,但有些囉嗦了。讀後的粗淺感受是,除了對蘇聯時代各種政治迫害的反思還算比較徹底【像蘇聯時期那種大規模、成體系的政治迫害應該很難再重複了】外,其餘各方面普京的作為乏善可陳。
馮玉軍:普京治下俄羅斯的興與衰 ZT
來源:鈍角網
(本文是7月14日“共識國際講壇”馮玉軍教授講座的文字整理稿。馮老師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俄羅斯問題研究專家。)
感謝大家抽出時間參加今天的講座,也非常感謝共識國際講壇和美華書房共同舉辦的這個節目,邀請我來講一講普京治下的俄羅斯究竟是興還是衰。在講之前,我們把講的前提嘮叨一下,因為現在很多對話都不是在一個層面上,不是在一個軌道上;我們談俄羅斯也好,談其他國際問題也好,首先要有一個共同的方法論,在一個共同的框架之下來進行。我今天要講的內容也是我平時研究的主要框架,是一個立體的三維坐標軸,這三個座標軸分別是歷史發展(時間軸)、世界比較(空間軸)、中國國家利益。我們無論是談俄羅斯、美國還是談中國,都一定要把它放在由這個三維坐標組成的三維空間裡進行:不僅要看一時,更要看歷史發展;不僅要看這些國家,更要看它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比較,要看世界發展的大潮;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無論是研究日本、俄羅斯還是其他,最終都要從中國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儘管現在有全球化,但是無論怎麼樣,現在的國際體系仍然是以主權國家為主要行為體的國際體系,所以說中國的國家利益是至關重要的。
從這個坐標體系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看一看今天談的主題:普京治下的俄羅斯。
普京治下俄羅斯的三個階段
1999年12月31日,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已經病入膏肓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把當時並不是非常有名可以說名不見經傳的俄羅斯總理普京請到了克里姆林宮,而且在新年講話的時候發表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那就是把俄羅斯的權力轉交給普京,讓普京代理葉利欽的總統職位。當葉利欽和普京會面的時候,葉利欽對普京講了一句話:珍重俄羅斯,珍惜俄羅斯。中國有一種傳言,說當時普京對葉利欽說了一句“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而實際上普京當時是沒有說這句話的。但是不論怎麼樣,他既然是從葉利欽手裡接過了俄羅斯的權杖,當然也希望把俄羅斯帶向一個強盛的道路;特別是對於俄羅斯這麼一個具有悠久的帝國歷史的傳統國家來講,普京當然希望俄羅斯成為一個強大的世界大國。
從1999年12月31日,或者說是從2000年元旦開始,一直到現在,普京執掌俄羅斯的權力滿滿二十年時間。而且剛剛不久,俄羅斯的憲法改革的修正案,也得到了俄羅斯民眾的支持而通過——但不是全部支持,是百分之七十幾的民眾在投票里支持憲法改革。按照這個憲法修正案,普京原來所有的總統任期都會清零,他有可能再連任兩屆,這樣的話,普京執掌俄羅斯政權會一直達到2036年。36年時間統治俄羅斯,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究竟走向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這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第一階段(2000-2003年):重塑秩序
回顧普京執政二十年的時間,我們可以分成幾個時段。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他剛剛開始執政,一直到2003年。在這個階段,普京剛上台的時候,是和葉利欽有一個約定,葉利欽當政時期的一系列的人不能動,而且簽署了法令,保護首任總統一家的權利不受侵犯。2000-2003年,普京確實沒有動葉利欽手下的這些老臣,包括當時的總統辦公廳主任沃洛申,也包括當時的總理卡西亞諾夫;但是在這三年時間裡,普京還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而且這一系列改革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葉利欽執政晚期俄羅斯幾乎面臨崩潰、經濟凋敝、車臣恐怖主義事件接連不斷的狀況。他推出了哪些改革,採取了哪些動作呢?
第一是強力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借着莫斯科郊區的兩棟居民樓被炸的事件派出大兵進入車臣,而且打得非常慘烈。大家也許都記得普京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要把車臣的匪幫溺死在馬桶里”;這也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硬漢的形象。幾年車臣戰爭下來,給俄羅斯民眾也造成了相當的負擔,很多俄軍戰士戰死,但是通過這種強力行動,也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車臣的混亂狀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俄羅斯國家安全面臨恐怖主義威脅的情況。
第二就是打擊寡頭干政。在葉利欽執政末期,七寡頭,包括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等這些人,藉助手中的金錢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干預俄羅斯政權運行;包括1996年葉利欽參加選舉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些寡頭拿出錢來支持他選舉,他可能都沒有辦法連任,當時很有可能受到俄共主席久加諾夫強有力的挑戰。葉利欽在1996年連任之後,為了報答這些寡頭,在私有化方面也好,在權力分配上也好,確實給了這些寡頭很大利益。新一輪的私有化也讓大量的俄羅斯國有資產流失,這些寡頭通過侵吞國有資產迅速暴富,俄羅斯老百姓並沒有得到私有化的好處,俄羅斯的經濟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出現了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等情況。普京上台以後,通過一系列措施,迫使這些寡頭逐漸交出了手中的企業和掌控的媒體,逐漸把這些寡頭從俄羅斯的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當中排擠出去。古辛斯基被迫流亡,別列佐夫斯基也逃到了英國,最有名的事件就是2003年10月份,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特工在新西伯利亞機場,在尤科斯石油公司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的飛機上抓捕了他,並把他投入了大牢。這個事件是打擊寡頭過程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事件。從此以後,原來的金融工業寡頭在俄羅斯政治經濟生活當中的影響逐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第三個重要的改革舉措就是建立七大聯邦區,而且在七大聯邦區里派駐了總統的全權代表,改變了原來地方上尾大不掉甚至很多地方比如韃靼斯坦、車臣、高加索的一些共和國對中央非常強烈的離心傾向,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俄羅斯的統一。
第四個改革就是他推進了一系列行政改革,降低了政府當中決策的層次和執行的層次,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當時推行了部局署三級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明確了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這也是普京剛剛執政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績。
最後,他推行了土地改革,也是土地進一步私有化,明確了土地上的產權關係,也讓俄羅斯龐大的國土煥發了經濟上的活力。
總結起來,2000-2003年,普京確實做了很多工作,改變了葉利欽執政末期的國家混亂、經濟凋敝的情況。
第二階段(2004-2012年):政經集權
普京執政的第二個階段我覺得可以是從2004年他連任總統,到2012年。在這個階段里,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一系列舉措,普京解決了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一,重塑了垂直權力體系。在幹部政策上,逐漸把卡西亞諾夫、沃洛申這些葉利欽的老人,從整個決策層排擠出去,換上了自己的人馬。普京執政過程中,主要有兩支隊伍是他最為倚重的,第一個叫做“強力幫”,也就是普京在克格勃工作期間他的老戰友和老同事,把他們安插到了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的重要崗位上面。第二個就是“聖彼得堡幫”:蘇聯解體前後,普京從德國德累斯頓結束了克格勃生涯回到聖彼得堡以後,先是在聖彼得堡大學擔任校長外事助理,後面隨着他的導師索布恰克當選聖彼得堡市長,他擔任了副市長等職;他在聖彼得堡期間的這些同事和朋友,構成“聖彼得堡幫”,其中包括梅德韋傑夫,也包括現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等等。普京把一系列自己的親信安插到了各個崗位上,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第二,他在七大聯邦區派駐了自己的總統全權代表,而且總統全權代表對聯邦區所下轄的聯邦主體具有非常重大的監督權。包括各個州、自治共和國、共和國等,如果沒有得到總統全權代表的同意,它們很多決定、政令都是難以實行的。通過這一舉措,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當時地方尾大不掉的狀況。
第三,普京採取了非常重要的動作,改變了俄羅斯聯邦主體地方領導人的選舉辦法。如果說原來地方領導人都是由每個地方(如各個州)的老百姓直接選舉產生的話,普京通過一系列調整,把這個權利從老百姓的手裡悄悄地奪了回來,變成了或者是上面任命,或者是地方議會選舉產生——從原來的直接選舉變成了間接選舉。
通過這些辦法,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1993年憲法當中所確定的聯邦制的原則其實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和損害,聯邦制形同虛設,俄羅斯實際上又重新恢復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這是當代俄羅斯政治體制上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
在經濟上,在這個階段普京所採取的非常重大的措施就是重新國有化:通過不同形式的收購、兼併、重組,把原來老寡頭的企業、那些重要行業和重點企業收回到了國家手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尤科斯石油公司。剛才我已經提到了,2003年把尤科斯總裁投入大牢;之後通過一系列訴訟,把當時在世界上已經非常先進、被西方媒體和西方評級機構認為是管理最好的公司之一的尤科斯公司打掉,通過各種方式把它的資產收回到了國家手裡,尤科斯的繼承者就是現在的“俄羅斯石油公司”。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普京在俄羅斯的經濟體系裡重新恢復了一系列國有企業,把它們作為整個經濟的支柱加以管理。可以說,從2004年以後一直到現在,俄羅斯經濟最重要的管理上的特色就是國家資本主義。當然,它的效果怎麼樣,我們回頭再說。
我們可以看到,普京這些動作,實際上的效果就是打掉了一批老的寡頭,但是隨着他的這些親信、故舊、同事進入到了俄羅斯的權力核心和經濟領域,又出現了一批新的寡頭,而且這些新的寡頭和原來的老寡頭相比,權力更加集中。如果說原來的老寡頭更多的還是私營企業的代表,那麼現在新的寡頭,一方面在政府裡面擔任着高官,另一方面就可以搖身一變又擔任俄羅斯重要國有企業的董事長等職。所以說,倒了一批老寡頭,但是又催生了一批新寡頭;這些人直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俄羅斯無論政界、商界、金融界還是企業界、經濟界當中最有權力的一些人,是他們真正統治着俄羅斯。
在2004-2012年這個階段里,雖然2000-2007年俄羅斯經濟藉助着高油價實現了連續七年比較高速的增長,但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俄羅斯就進入了一個急劇下滑的階段。我還清楚地記得,在2008年,當美國的次貸危機剛剛爆發時,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剛剛召開,普京和梅德韋傑夫也剛剛實現了權力的交接;這種雙簧和二人轉開始上演的時候,無論是普京還是梅德韋傑夫,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都信誓旦旦地說:不管美國經濟怎麼樣,俄羅斯經濟毫無疑問將是世界經濟當中的安全港。因為他們覺得當時有很多外匯儲備,而且國際油價一直呈現出高位運行的狀態。但是沒有想到,2008年底的時候,俄羅斯的經濟其實已經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非常大的衝擊。到2009年,這種情況更加嚴重,我記得俄羅斯GDP2009年一年當中萎縮了9%以上,可以說是進入了急劇衰退期。無論是在當時的八國集團里——當時俄羅斯還是八國集團的成員——還是在新興經濟體金磚國家裡,俄羅斯的跌幅都是最嚴重的。這種經濟上的急劇萎縮,一方面受到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和整個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但是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普京在2000年以後建立起來的這種經濟上的制度,特別是國家資本主義,並沒有成為俄羅斯經濟的安全氣囊,而且在整個經濟和金融危機衝擊面前,它的尾大不掉、過於僵硬的國有企業體制弊端急劇暴露出來。
經濟上的急劇衰退,民眾生活的急劇惡化和下降,也給俄羅斯的政治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從2009年之後,俄羅斯國內各種示威、遊行不斷,和2007年之前普京的那種高昂的人氣相比就形成了鮮明反差。我們還記得,2007年之前,普京在國際上也好,在國內也好,人氣都是相當高的,甚至俄羅斯有人還專門寫了“嫁人必須要嫁普京這樣的人”這種歌。2011年俄羅斯舉行國家杜馬選舉時,以及2012年的總統選舉時,俄羅斯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爆發了大規模反政府甚至直接反普京的示威遊行。可以說,2011年底到2012年再次當選總統的這一期間,普京頭上的光環已經黯然無色,他從前期執政的神壇跌落了下來。2012年3月,普京知道了贏得選舉的那個時候,他和梅德韋傑夫兩個人走上了紅場,向支持他的民眾發表演講,那個時候他的眼睛裡面已經流出了眼淚;他的親信發言人說他是迎風流淚、沙眼,其實那個時候普京確實是感慨萬千,他知道那次的勝利確實是得之不易,因為在那期間,俄羅斯民眾對他失去信任,甚至反對他的聲音是非常強烈的。
第三階段(2012年迄今):對外出擊與國內困境
從2012年以後到現在,這八年時間,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又發生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事件,但是這些事件更多的是體現在他的對外政策上。隨着2013年底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俄羅斯在2014年3月出兵克里米亞,違背了它之前在接收烏克蘭核武器方面和烏克蘭所達成的布達佩斯協定,也就是違背了保證烏克蘭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承諾,把克里米亞這塊在俄羅斯歷史上多少任沙皇夢寐以求的土地、黑海上的明珠——沙俄在向黑海擴張和向地中海擴張當中得來的這塊土地——重新奪回到了自己手中。當然,由於俄羅斯嚴重侵犯了國際法,接下來就是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強有力的制裁,給俄羅斯造成了巨大打擊。然後就是2015年9月30日,普京又出人意料地出兵敘利亞,支持阿薩德政權。俄羅斯在當時那麼困難的情況之下,仍然會採取這種強有力的軍事行動,這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普京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設想就是圍魏救趙,通過出兵敘利亞,迫使美國和歐洲減輕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羅斯的壓力。當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儘管美歐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注意力可能有所轉移,但是對俄羅斯的壓力和制裁併沒有放鬆。2016年,大家回想起來也肯定會記得非常清楚,在美國總統選舉的時候,俄羅斯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特別是通過信息戰、心理戰混合運用的“混合戰爭”,對美國的總統選舉施加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特朗普奪得了總統的寶座。儘管俄羅斯矢口否認,但是穆勒的調查團隊和美國的一系列調查還是毫無疑問地證明了這一點:俄羅斯確實採取了很多行動,對美國2016年的總統選舉進行了強有力的干預。
在西方對俄羅斯採取制裁,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跌入冷戰結束以後最低點的情況下,俄羅斯從烏克蘭危機以後又開始了所謂向東轉的外交行動,特別是着重加強了與中國的關係,試圖改善與日本、韓國的關係。當然,他和印度、越南包括東盟國家的關係在這幾年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在西方所面臨的壓力。
我們如果簡單總結的話,2012-2018年,基本上就是這種情況;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儘管普京採取了非常強硬的對外行動,但是俄羅斯國內的情況並沒有好轉:俄羅斯國內經濟增長持續乏力,受到西方制裁之後,儘管俄羅斯口頭上說我們無所謂、不怕西方的制裁,但是可以確定地講,西方的制裁給俄羅斯帶來了重創。據很多國際評級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包括俄羅斯中央銀行和財政部等權威機構的估算,2014-2018年四年時間,整個俄羅斯經濟衰退了6%,幾何平均下來就是每年衰退約1.53%。如果回顧一下這些年俄羅斯經濟增長的勢頭,有的年份俄羅斯年經濟增長率還不夠平均每年下跌的。西方的制裁,一方面掐住了俄羅斯金融的脖子,使它很難在美歐金融市場上獲得大量、長期融資;另一方面,也掐緊了俄羅斯從西方獲得先進技術包括它寄予重大希望的北極油氣開發的技術裝備方面的可能性。與此同時,西方的制裁也讓俄羅斯很多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難以進行,包括現在的北溪-2。去年年底,北溪-2的天然氣管道都已經鋪得差不多了,就剩一百多公里的時候,美國國會又出台了對俄羅斯新的制裁,迫使參與管道鋪設的其他國家的公司不得不中止作業。根據推算,如果俄羅斯自己來鋪設的話,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才能把這個管道鋪完。但是,如果美國再擴大制裁,所有與這條管道有關的國家和公司都受到美國制裁的話,這個管道未來的運行究竟怎麼樣,還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我們也看到,在這次俄羅斯修憲過程中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儘管由於受到了疫情影響,俄羅斯政府以疫情為藉口禁止大規模示威遊行,但是很多反對的聲音仍然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傳遞出來;而最終還是以70%多的支持率,通過了修憲法案。為什麼能有這麼高的支持率呢?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俄羅斯現在國內政治工具是非常發達的,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和民調機構,包括和中央選舉委員會,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整個這次修憲採取的可以說引起爭議的做法就是打包銷售。憲法修改內容很多,包括最主要的、普京最關心的就是去除他原來所有的總統任期,總統任期清零。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其他內容,比如說俄羅斯領土不允許再被轉交給其他國家,要保持俄羅斯領土的完整,也包括提高俄羅斯民眾的社會福利,等等。這一系列內容統統打包在一起,但是只有同意、棄權和反對三個選項。很多老百姓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保障,當然不能寫反對,所以這種技術上的操作讓這次修憲的全民投票獲得了比較高的支持率。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普京的獨裁專制是怎麼樣的,對於俄羅斯1993年憲法,由於轉型以後的政治體制變化,這個形式還是要有的。
以上是我對普京上台以後的主要經歷做的簡單的總結。
制約俄羅斯未來發展的基礎因素:經濟與科技的落後
未來的俄羅斯將會向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普京目前對俄羅斯發展有什麼樣的設想?他的這些設想是否能夠順利得以實現?我們下面主要關注一下這些問題。
我們都知道,2018年,也就是普京的第四個總統任期開始的時候,他向國民做出了新的承諾,我們簡單講講他的經濟上的許諾。
第一,到2024年第四個總統任期結束的時候,俄羅斯貧困人口要減半,增加居民實際收入、退休金,俄羅斯經濟增長率要高於國內通脹水平,同時要進一步改善至少500萬戶居民的住房條件。
第二,到2024年,俄羅斯GDP總量要進入世界前五強,成為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一,經濟增長速度要超過全球平均經濟增長速度。
第三,通脹率不高於4%。
第四,要實現俄羅斯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要在加工和農工綜合體等基礎產業領域形成以高科技為依託的高效出口導向型部門,改變以靠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作為支撐的經濟結構。
第五,加速數字經濟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的應用。在這方面俄羅斯目前做得還是可以的。
第六,俄羅斯的前沿科技研究水平要躋身世界前五強。
這些目標究竟實現得怎麼樣呢?2018-2020年,已經過了三年時間,他的第四個總統任期幾乎過半,看看他執行得怎麼樣。可以看到,這幾年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根本沒有達到普京承諾的水平。去年美國GDP總量是21.43萬億美元,占到世界總量的接近25%,人均GDP達到了接近6萬美元;中國去年GDP達到了14.36萬億美元,占到世界經濟總量的16.59%,我們的人均GDP是1.03萬美元;俄羅斯去年的GDP總量只有1.69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95%,不到2%,整個俄羅斯經濟總量只占到美國經濟總量的7.8%,人均GDP是1.15萬美元,只有美國的18%,也比中國的人均GDP高不了多少。2017年俄羅斯在世界經濟當中的排名排到了第12位,2019年回復到了第11位。如果按照普京當時的承諾,到2024年俄羅斯經濟要進入世界經濟前五強的話,我曾經做過一個測算,它2018-2024年六年時間,按幾何平均數來算,每年經濟增速要達到9.5%以上,而且是在前面其他經濟體原地踏步的情況下,才能實現進入世界經濟前五強的目標。我們回頭來看一下,這些年俄羅斯經濟增長率不是負增長就是微弱增長,基本上沒有超過2%的速度。所以說,現在完全可以有理由講,到了2024年的時候,普京所做出的進入世界經濟前五強的承諾是完全沒有辦法實現的。更為重要的是,疫情之前,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經濟保持了每年百分之三點幾的年均增長率,世界經濟的年均增長率也基本達到了3%,但是這些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從來沒有超過2%,這意味着什麼?而且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包括俄羅斯中央銀行等的估算,未來幾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最好的情況也不會超過3%。這就意味着,俄羅斯在世界經濟體系當中的地位會進一步下降,這是量方面的情況。
我們再看看它的經濟結構,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經濟仍然是嚴重扭曲的油氣資源出口型經濟。2017年俄羅斯油氣出口收入占到整個出口總收入的50%以上,占到了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40%以上,這都是非常高的數字。
我們再看它所謂的創新經濟。根據這些年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包括世界經濟論壇等這些權威機構所發表的一系列全球重要競爭力報告,俄羅斯基本上都排在接近40位的水平,有的是38位,有的是45位。這些情況說明,俄羅斯經濟和普京承諾的以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還相去甚遠。我們再看一些絕對的數字,2015年的,這個數據舊了一點,但是也基本說明了問題,這些年變化不大。2015年美國全年的研發支出占到了GDP的2.79%,中國占到了2.07%,俄羅斯只有GDP的1.13%,這是占比。如果我們說一下絕對量,大家可能會更加驚詫,從絕對投入上看,美國2015年的研發投入達到了4630億美元,中國達到了3770億美元,俄羅斯只有區區的152億美元。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它是一個世界科技強國、科技大國,但是以區區每年152億美元的科研投入,怎麼能夠保障它的科研產出?我個人是強烈質疑的。這些年以來,無論是俄羅斯科學家科研文章的發表數量,還是被全球科學界引用的數量,都是非常低的。俄羅斯在重要的科技領域的優勢地位正在加速喪失,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俄羅斯本國很多有識之士也看到了這些非常重要的問題。俄羅斯著名經濟學家、非常有名的後工業社會研究中心的主任伊諾澤姆采夫,他的父親也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有家學淵源;伊諾澤姆采夫就曾經對普京執政以來的發展歷程做出一個總結,他認為普京的政策導致了石油泡沫催生的虛幻繁榮,俄羅斯除了石油和天然氣之外,一切都乏善可陳。他也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說在經濟發展領域,2016年年初的時候,以美元計算的GDP與2006年相比,基本上沒有變化,旗鼓相當。平均工資若換成美元的話,甚至2016年初的水平還倒退到了2009年10月份的水平。在幾乎十年時間裡,俄羅斯經濟基本上處於原地踏步的境地。按照他的說法,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2000-2016年,俄羅斯沒有鋪設哪怕一公里的現代化高速鐵路;2014-2015年,在烏克蘭危機以後,俄羅斯開始遭受西方制裁的情況下,每年新修的公路只有1200公里;2000-2016年的16年時間裡,俄羅斯所有港口的吞吐量,無論是黑海、太平洋,再加上北極航道、巴倫支海等,所有港口的吞吐量不到中國上海港的一半。在經濟結構方面,國民經濟的能源依賴不降反升,石油天然氣在出口當中的占比,1999年是39.7%,而到了2014年則上升到了69.5%。所以說整個俄羅斯經濟對油氣行業的依賴仍然是非常高的。按照他的看法,俄羅斯這些年以來,沒有實施任何重大的工業改革,普京時代的俄羅斯工業增長速度要低於GDP增長速度。這就意味着——用我的話講——俄羅斯現在正在經歷着一個嚴重的“去工業化”的進程。蘇聯時期的那種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當然也有畸形,重工業占比過高,輕工業不足,等等——正在加速衰敗,很多工廠設備老化,工人退休,沒有年輕的技術人員、工程師,沒有技術更新和設備更新……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沒有趕上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可以說,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中,除了特定的軍工行業和企業之外,它基本上被遠遠地甩在後面。這意味着整個俄羅斯的工業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淪為了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和境地,很難再講俄羅斯是一個工業發達國家,甚至連工業國家都算不上,而是“去工業化”的國家。這就是俄羅斯目前的現實。按照伊諾澤姆采夫的說法,在社會領域,免費醫療幾乎消失;教育水平嚴重滑坡,現在俄羅斯只有一家高校進入QS世界高校排名前一百之列,就是莫斯科大學,但只排在九十位左右;貪污、腐敗盛行。
儘管有了2007年之前經濟的相對高速增長,但是俄羅斯經濟面臨的問題仍然非常嚴峻。
7月11日,原來任俄羅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現在是俄羅斯審計署署長的庫德林有一個說法——我覺得他是俄羅斯經濟界現在比較講真話的人,並不是那種滿天吹牛、滿天忽悠的人,我覺得他說的還是比較符合現實——他說俄羅斯經濟目前處於停滯狀態,如果官方今年經濟預測得到實現的話,那麼2020年俄羅斯經濟也會衰退5%,是-5%的增長。最近十年以來,平均經濟增長將是1%——從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俄羅斯每年的經濟增長率算下來只有1%。他還有一個數字,如果從上世紀90年代初,也就是蘇聯解體的時候開始算,到現在也就三十年時間,俄羅斯經濟也總共增長了30%,幾何平均算下來是每年不到1%的增長率。從全球經濟體的角度來講,這都是非常低的。普京執政二十年,在經濟上我們看到,基本上每年增長1%的水平。
普京模式的特點
普京模式的內容:經濟、政治與意識形態
總結一下,普京執政二十年,俄羅斯是什麼樣的國家治理模式呢?經濟上,我剛才也多少涉及,實行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國家資本主義占據了主導地位,國企和國家在國民經濟當中占據核心地位。但是它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國際競爭力也相對比較弱,更為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種內部人的治理方式——政府高官可以同時擔任大型國有企業的董事長,儘管他們的工資可能不高,但是他們從企業當中所獲得的分紅都是天價。企業和政府是這種內部人交易的關係,對於俄羅斯的私有企業,包括外國企業在俄羅斯的競爭環境來講,大家就應該很清楚,它的競爭環境是非常惡劣的;俄羅斯的營商環境,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政治上實行的是超級總統制,可以說普京是大權獨攬,名義上的分權其實基本上不太發揮作用,只是一個表面上的空架子而已;儘管有國家杜馬和聯邦委員會,儘管有聯邦法院、最高法院等,但是最重要的決策基本上都是普京和他的小圈子做出。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無論怎麼樣,俄羅斯還是有1993年憲法在那裡的,俄羅斯基本上還是一個憲政國家;儘管實際上的權力運行是中央集權,甚至是普京專權,但是在很多層面上的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公民的一些基本權利在表面上也還是可以有的。
在意識形態方面,普京這些年以來,其實堅持的是以威權民主和主權民主為核心的思想體系。說白了,也就是所謂的“中派保守主義”。什麼是“中派保守主義”? 我們接下來還會細講。
普京執政已經二十年,西方對他的總結也有很多,西方的學界、政界都有很多對普京的批評聲音,他們認為普京主義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是普京的集權體制;二是普京對外政策方面的帝國思維;三是反西方主義,特別是反美主義。這三個要素構成了普京主義的核心。中國學者對普京主義也曾有過自己的總結,根據普京的發言、講話、國情咨文等,我們總結了四個要素:一是歷史傳統。普京非常強調俄羅斯的歷史,強調繼承俄羅斯的歷史傳統。二是愛國主義。三是強國思想。俄羅斯要做大國,而且要做世界上的強國,要成為世界多極體系當中不被忽視的一極、重要的一極。四是社會的團結。我們把普京主義總結為四個要素:歷史傳統、愛國主義、強國思想、社會團結。但是,如果要更加符合俄羅斯的表述的話,我覺得還是用“中派保守主義”更加能夠符合普京思想的原義,因為這幾年以來,普京一直在強調保守主義是俄羅斯的核心價值觀。
普京意識形態的核心:中派保守主義
普京的俄羅斯中派保守主義,我覺得主要有四個要素:
一是在政治上,既要堅持俄羅斯選擇的民主道路——那就是蘇聯解體以後,通過民主化改革,特別是1993年憲法的確立,俄羅斯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同時又要將民主道路賦以主權民主的原則和俄羅斯的傳統特色。主權民主就是不受其他國家干涉的民主,俄羅斯的傳統特色基本上還是權力比較集中的特色。
二是在價值觀方面,普京一直強調中派保守主義立足於俄羅斯人民在千年歷史當中創造的基本道德精神價值觀,也就是俄羅斯的傳統價值觀。這種傳統價值觀的核心是什麼呢?普京曾經引用過俄羅斯著名神學哲學家、宗教哲學家別爾嘉耶夫的一句話,說得比較透徹,那就是:所謂的保守主義,不是影響向前和向上運動的力量,不是說要把這個國家推向前進和推向上升,但是它是防止後退和防止向下墜落的力量。可能很多人比較費解,為什麼不去追求進步?為什麼不追求崛起、前進?我覺得,這可能是俄羅斯這些年以來,通過總結它的歷史經驗得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判斷:“我們即使不前進,但是不後退,我們哪怕不崛起,但是不墜落,保持最低的基本的目標。”我覺得這是今天俄羅斯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判斷和價值觀。
三是,這種保守主義其實也就是要強調俄羅斯的歷史,每一段歷史都是俄羅斯曾經擁有的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可以說,普京始終強調要吸收俄羅斯歷史上的寶貴經驗和傳統,包括蘇聯時期的帝國因素;當然,對蘇聯時期的共產主義,他現在是堅決排斥的。也就是強調強國思想、傳統的愛國主義和鐵腕的治國理念。他為什麼要強調每一個時期都是俄羅斯歷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去批判?他認為這都是俄羅斯人應該時刻銘記的歷史篇章,他說:只有不否定俄羅斯歷史的每一個時期,才能把當前俄羅斯的各階層人民團結在一起,共同致力於國家的強大和復興。不是說,推翻了原來的王朝,就使勁給前面的王朝抹黑,就說這個王朝、這個階段全部都是黑暗。我覺得,這一點也是普京這些年始終強調的,其實也是很多人應該關注和重視的。
四是新帝國主義的思想。這些年以來,我們去看普京和俄羅斯學術界、政界關於俄羅斯歷史的討論,他們始終強調帝國的價值,把帝國概念看成了偉大強國的推進器,而且通過對帝國歷史的研究,確認了俄羅斯帝國對國際政治的參與,認為這是俄羅斯國家領土廣袤的決定性因素,這樣也就把俄羅斯帝國視作由歷史、文化、宗教和語言傳統結合而成的各種種族集團組成的社會,因而有了它的龐大的疆域、多民族構成和多種文化元素。帝國意識在俄羅斯社會的復興也是俄羅斯保守主義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所說的帝國意識和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不是同一個概念。一方面,當然他有美化俄羅斯歷史侵略擴張傳統的因素,但是與此同時,他其實是把帝國作為一種國家治理的方式,和單純的民族國家是相對的。也就是說,俄羅斯不是一個由單一民族構成的民族國家,而是由不同民族、多種文化、不同價值觀和傳統甚至宗教,共同組成的一個多元的政治和文化價值的存在。這是普京這些年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包括在歷史領域做出的非常重要的判斷和總結,而且對於俄羅斯未來發展也將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這些年以來,普京為了推行他的中派保守主義,採取了很多動作。這些年俄羅斯舉行了一系列重大國家紀念活動,包括紀念俄羅斯立國1150周年,羅曼諾夫王朝建立400周年,俄羅斯“偉大的改革家”、羅曼諾夫王朝末代時期的首相斯托雷平誕辰15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和結束100周年,“偉大衛國戰爭”(二戰)勝利70周年——今年是75周年。這些重大活動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和重構俄羅斯傳統歷史價值觀。
我覺得,這些年普京對俄羅斯歷史包括蘇聯時期的歷史進行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反思,我總結為三個反思,同時有三個反對。三個反思,一是反思大革命,包括1905年的革命,包括1917年的二月革命,特別是十月革命。通過這些反思,普京和他的權威理論家、俄羅斯主流意識形態工作者,都強調反對政治激進主義。其實某種程度上講,保守主義也是和激進主義相對立的,它不是試圖通過激烈的變革、革命去讓社會發生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是強調通過漸進的甚至哪怕不前進而保持穩定的方式來維繫社會的平穩、維繫傳統的價值觀,避免屠戮、屠殺,避免激進激烈的重大變化。二是反思國內戰爭,就是十月革命以後在俄羅斯國內,大家都知道,紅軍和白匪軍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給蘇俄帶來了巨大損失,很多人被屠殺。在普京看來,當時這種國內戰爭也導致了俄羅斯帝國的解體,失去很多領土。反思國內戰爭的一個重要結論就是反對國內自相殘殺,他們現在強調:無論是紅軍也好,還是白匪軍也好,都是俄羅斯的公民,都是俄羅斯的一分子;反對暴力,反對自相殘殺。最近這些年,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對歷史重新反思,進行新的評價;很多在蘇聯時期受到批判的白匪軍,包括高爾察克等,都在獲得平反。前些年還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電影《無畏上將高爾察克》,大家如果找的話也可以看到。這個也是俄羅斯吸取了血的教訓之後,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性的檢討。三是反思大清洗。這種反思從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就開始,甚至從赫魯曉夫時期就開始了;蘇聯解體以後,又在持續不斷進行。很多被迫害者的檔案被解密,他們的名譽被恢復,也對他們進行了相應的精神上的追思,等等。重要的結論就是,無論怎麼樣,俄羅斯國內要反對大規模、成體系的政治迫害。儘管現在俄羅斯國內也在對反對派進行相應的打壓,通過一些措施削弱他們的影響,但是像蘇聯時期那種大規模、成體系的政治迫害應該很難再重複了。
前不久普京的高參蘇爾科夫曾經有一篇文章,對普京的治國進行了總結,認為普京無論怎麼樣,會得到“深層人民”的支持——他們在內心裡始終是支持強大的國家領導人的。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講,其實所謂的“深層人民”,也來源於俄羅斯長期的歷史傳統,那就是沙皇專制的歷史傳統,很多人還有一種“好沙皇”情結:沙皇是好沙皇,大臣是壞大臣,所有壞的事情都是大臣們做的,無論怎麼樣沙皇都是熱愛人民,而且要為人民謀幸福的。這在俄羅斯人的心裡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基因。
普京模式的手段
總結起來,普京這二十年以來的治國理政,主要有四個重要的手段:
第一,對國家權力的絕對控制。當然,這種絕對控制和沙皇時期、蘇聯時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為無論怎麼樣,它還是一個憲政國家,但實質上還是把政治權力、經濟權力牢牢掌握在普京和他身邊這些人構成的執政集團手中。
第二,要保持居民基本生活的穩定。如果說2000-2007年這種高油價時期比較順利、沒有太多顧慮的話,現在當然遇到了相應困難,但是不管怎麼樣,普京還是要千方百計地滿足俄羅斯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保持社會穩定。說白了就是用這種基本的社會保障來購買俄羅斯老百姓手裡的選票。
第三,實現經濟的有限增長。當然,這種實現現代化、實現工業革命和科技創新都是零星、局部的,但是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建立斯科爾科沃創新中心等。
第四,對外強勢。通過渲染和煽動俄羅斯的愛國主義情緒、民族主義情緒,來維繫普京的執政地位,這當然是他最好使的一個手段。
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國際環境實情與普京對世界的認知誤區
我們剛才講了俄羅斯的經濟和普京的治國理念,包括他的思想。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東西。俄羅斯經濟很差,但是不管怎麼樣,俄羅斯的木桶上有一塊長板就是它的軍事力量。可以說,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世界第二,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和美國比較起來,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也仍然呈現出衰退的態勢。我們看到,這些年美國的軍費開支每年都是保持在5%左右的增長,特別是特朗普上台以後,美國每年的軍費預算基本上都達到了7000億美元以上,而俄羅斯的軍費開支,每年基本上也就是500、600億美元的水平。2017年的預算,俄羅斯的軍費開支只有663億美元,2018年銳減到了471億美元。以不到美國軍事預算十分之一的水平,想要保持和美國在軍事上平起平坐的超級軍事大國的地位,我覺得是非常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看到,甚至中國的軍費開支,這些年也都遠遠超過俄羅斯:按照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這幾年我們每年的軍費開支都達到了2000億美元以上,基本上也是俄羅斯軍費開支的三倍到四倍。可以說,在軍事領域,俄羅斯如果和美國相比的話,它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在逐漸下降;儘管這些年包括普京也好,包括紅場閱兵也好,展示了一系列所謂的先進武器,但是總體的軍事實力上,美俄之間的力量對比呈現出了一個日益失衡的狀態。
俄羅斯的國際環境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特別是普京2014年在克里米亞危機當中奪回了克里米亞半島之後,俄羅斯的國際環境在迅速惡化,與西方的關係已經跌入了冷戰結束以來的冰點。“向東轉”,儘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是三心二意的,俄羅斯也不可能以一個東方國家的身份參與到東方的事務當中來。更為重要的是,對於俄羅斯來講,後蘇聯空間日益鬆散。儘管俄羅斯這些年搞了歐亞經濟聯盟,在軍事上的同盟體系也有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但是這些年,烏克蘭已經退出了獨聯體,哈薩克斯坦也在搞自我的拉丁化,特別是最近一個階段以來,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分歧和矛盾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白俄羅斯在和歐盟,包括和美國加緊互動。白俄羅斯對於俄羅斯意味着什麼?這是一個親兄弟,如果白俄羅斯都和俄羅斯漸行漸遠,離心力不斷增強的話,那麼俄羅斯所期望的大歐亞也好,恢復帝國也好,都會面臨很多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在全球治理體系當中的地位和影響也在衰落。現在可以說,除了在聯合國安理會當中的席位這至關重要的否決權之外,俄羅斯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其實是非常弱的,體現在全球金融體系、氣候變化、世界經濟體系,包括WTO等方面——儘管這些體系現在也在面臨着動搖;其實在WTO裡面,俄羅斯的地位和影響也是非常小的。等會兒我們還會說俄羅斯對未來的國際地位的考慮。更為重要的是,身份認同搖擺不定。俄羅斯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究竟是一個西方國家、東方國家、歐亞國家、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一個新興經濟體?這些選擇對俄羅斯來講是非常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歷史上,俄羅斯始終是在東西方之間搖擺。到今天為止,可以說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我是誰”這個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很多戰略、政策都是難以制定和實施的。
我這些年的基本觀點就是,俄羅斯儘管仍然是世界大國當中的一員,但是它在全球治理當中的地位和影響在下降,而且它的國際環境在惡化。為什麼會出現今天的結果?和普京執政二十年有什麼樣的關係?我覺得還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的。我們看2007、2008年的時候,俄羅斯的國際環境其實是非常好的,加入了八國集團,和歐盟、美國的關係,包括和中國的關係都非常好;但是2008年發生了俄格戰爭,我們開奧運會的那天,8月8日,之後,又發生了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的國際環境迅速惡化。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主要是和普京的國際戰略觀的誤區有關係。所謂的國際戰略觀就是對整個國際戰略形勢、世界體系、國際秩序、大國關係的判斷和看法。我覺得他有幾個失誤:
第一,對大國戰略競爭的認識存在誤區,把戰略關注的焦點更多地放在傳統的地緣政治博弈,而不是全方位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上面。今天的大國博弈,絕不僅僅是誰占了多少領土,絕不僅僅是誰的拳頭有多硬,更多的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包括科技力量、經濟實力、軟實力的競爭;更重要的是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競爭,看是不是能夠把國民的聰明才智有效發揮出來——我覺得這點是今天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裡至關重要的,你是讓你的國民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智慧,表現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造力,還是讓他們默默無聞、渾渾噩噩,甚至用腳投票逃離這個國家?這些年俄羅斯大量的財富和知識精英外逃,逃到美國、歐洲甚至以色列,包括中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二,對於自身國力變化的判斷以及對於多極化格局的認知存在偏差。我開篇的時候就講到,在2008年的時候,當美國遇到了金融危機,普京和梅德韋傑夫都信心滿滿,他們認為美國正在加速衰落,而俄羅斯正在迅速崛起;他們認為美國的一超獨霸的地位已經喪失,多極化格局已經成為現實。正是在這種美國衰落、俄羅斯崛起的判斷之下,才有了2008年的俄格戰爭,也才有了以後俄羅斯在一系列對外行動上的咄咄逼人的做法,但是結果怎麼樣呢?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急劇惡化,遭受了西方強有力的制裁;國際環境急劇惡化,經濟發展止步不前,而俄羅斯民眾的生活也大打折扣。
第三,俄羅斯在國際秩序當中的角色和作用,他始終認為自己應該成為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顛覆者,因為他們認為蘇聯解體就是一個地緣政治的悲劇——這是普京講的。他們認為,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里,始終處於邊緣的位置,始終是被排擠的角色,所以他要採取一系列動作來顛覆這個秩序。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他做的一系列行動,例如普京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講話,他說“狼來了”,把美國比成了狼;包括俄格戰爭、克里米亞危機,包括干涉美國選舉,等等,一系列都是這麼做的。但結果怎麼樣,我們現在看得非常清楚。
第四,由於俄羅斯在整個全球勞動分工體系當中始終處於邊緣位置,所以說普京對於全球化始終是非常悲觀的認知。說白了,俄羅斯與世界經濟的關係就是一個賣石油、賣天然氣、賣鐵礦石、賣木材的關係,與整個世界產業鏈、價值鏈、生產鏈的捆綁和融入度是非常低的,所以普京覺得全球化怎麼樣也無所謂,再全球化我也是賣油的,油價高對我最好,油價低對我就有影響。他對國際油價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要遠遠高於他對全球化的興趣和水平。
第五,對全球能源戰略格局的變化和世界新能源革命的看法是嚴重滯後的。他們認為,美國的頁岩油革命就是陰謀論而已,就是為了打壓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影響力和地位;但是我們看到,這幾年美國的頁岩油革命已經讓美國超越了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對整個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是歷史性的,甚至是顛覆性的。去年以來國際油價的急劇下跌,就是這點的一個表現。
另外,俄羅斯對原蘇聯國家,始終把它們認為是自己的小兄弟,實際上並沒有採取對等的態度和這些國家發展平等互利的合作,無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在安全層面都是這樣,導致這些國家和它漸行漸遠。儘管由於各種原因,比如哈薩克、白俄羅斯現在仍然留在歐亞經濟聯盟裡面,但是它們心裡對俄羅斯是一種既怕又恨的感覺,它們都在採取多元平衡的手段,把更多的力量拉進來,來批評俄羅斯對它們的壓力。
上述是普京這些年以來國際戰略觀的一些失誤。
未來前景,俄羅斯會走向何方?我覺得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國雄心,俄羅斯的大國雄心和自身實力不足之間的張力究竟會給俄羅斯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種張力有多大?理想很豐滿——俄羅斯要成為世界大國,但是實力並不夠,怎麼辦?如果我們回顧一下俄國的歷史——我開篇就講到了,我們要把它放在歷史的長河裡看——可以看到,俄國的發展經常是大起大落的波浪式的軌跡:1856年在克里米亞戰爭當中失敗以後,就引發了沙俄國內的不穩定,也最終才導致了1861年俄羅斯的農奴制度改革;1904、1905年俄國在日俄戰爭當中的失敗引發了國內1905年的革命;俄羅斯在一戰當中的失敗也引發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最終導致了羅曼諾夫王朝的垮台和俄羅斯帝國的分崩離析;而冷戰的結束,俄羅斯在冷戰當中的失敗,也導致了蘇聯解體。未來俄羅斯會向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普京執政的二十年,被越來越多的俄羅斯知識分子比喻成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統治。勃列日涅夫就是長期執政的一個領導人,儘管當時蘇聯曾經一度如日中天,與美國並稱為兩個超級大國,在全球和美國展開了地緣政治競爭,甚至入侵了阿富汗,在拉美、亞洲、非洲都有自己的軍事基地和存在,但是勃列日涅夫執政之後接着的就是蘇聯的急劇變革。所以說,未來俄羅斯的發展,我們還是要拭目以待,我個人是持比較悲觀的態度的。
俄羅斯的對外戰略能力不容小覷
除了講俄羅斯的這些弱點之外,我覺得我們還要看到問題的另外一面,俄羅斯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也還有它強的地方:經濟不行,全球治理水平在下降,軟實力不行,但是俄羅斯在它的綜合國力里也有優勢,就是軍事實力、外交手腕和戰略意識。俄羅斯在今天這個特殊環境下,把軍事力量、外交手段和混合戰爭綜合運用的意志和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它有哪些意識形態工具?比如說俄式的保守主義,我們剛才講到了它對內的那四點,對外它又強調,一是主權民主論:我是搞民主體制,但是我怎麼搞是我自己的事情,別人不要來干涉。二是主權高於人權,這也是他這麼多年以來所宣揚的“保守主義”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三是國家主義高於國際主義。當然,更加吸引部分人的地方,是俄羅斯的反美主義。俄羅斯一度是世界上反美主義的旗手,它把反美主義作為拉攏朋友和夥伴抗衡美國對它的壓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而使用。另外,從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到2016年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包括在歐盟的一系列危機,如難民危機、主權債務危機和其他近來的危機里,俄羅斯始終在用一種混合戰爭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信息戰、網絡戰、心理戰還有特種戰相結合,以避免大規模武裝衝突的形式,實現自己的地緣政治目的,是俄羅斯現在對外政策當中一個非常常用的工具。
所以說,我一直認為,我們不要小瞧俄羅斯,俄羅斯儘管經濟不行,但是有它的強項;俄羅斯的能力不在於它的建構能力,而在於它的解構能力。什麼叫建構能力?你想和它搞合作,或者讓俄羅斯在全球合作過程中,全球化、一體化過程中,發揮領導性的角色、建設性的作用,帶動大家一起發財致富,很難,但是俄羅斯有解構的能力,有破壞的能力,而且它的破壞力有時候還是非常強大的。這是這些年的國際政治經濟生活當中的實踐所證明了的。
俄羅斯對新冠疫情全球影響的判斷:給自己帶來重要的戰略機遇
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了重大衝擊,全球化在退潮,中美關係在急劇惡化,甚至有滑向新冷戰的可能。但是,在俄國人看來,新冠疫情卻給他們帶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我前幾天在《世界知識》上有篇文章,我再把要點和大家交流一下。新冠疫情給俄羅斯帶來了哪些好處?
第一,對於它的主權民主、治理方式,它認為新冠疫情給它帶來了很好的藉口,就是有了非常好的合法性依據和藉口來加強管控;包括在這次修憲過程中,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總統辦公廳所在的“老廣場”——我們用“老廣場”來代指俄羅斯總統——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新冠疫情,為這次修憲提供保障。
第二,在全球化層面,我們剛才講到,俄羅斯參與全球化的力度是非常弱的,它在全球化中基本處於邊緣狀態,與全球化是若即若離的關係。但是當這種全球化遇到了新冠疫情打擊在加速退潮的時候,當美國的退群行為不斷,包括對WHO的質疑日益高漲的時候,當中美日益脫鈎的時候,俄羅斯覺得它自身的優勢出來了,全球化退潮越早,對俄羅斯越有利;一方面,俄羅斯基本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另外一個方面,全球化和中美脫鈎,會讓俄羅斯的優勢更加發揮出來,而中國和美國的優勢正在加速失去,這是它樂見的,因為在俄國人的國際政治觀里始終是這種零和博弈:別人所失去的就是我得到的,哪怕我實際上並沒有得到什麼東西,但是對你壞的就是對我好的。
第三,在國際格局層面,俄國人看來對它也是非常有利的;美國受到了重創,歐洲受到了重創,中國受到了重創,它認為其他國際行為體都在受損,來自美歐的壓力毫無疑問會減輕,中國迅速崛起對俄羅斯構成的壓力也在減輕。當然,俄羅斯非常願意看到這一點。東西方的戰略壓力都在緩解,在俄羅斯人看來,它的國際環境就會大大改善。
第四,從國際秩序的角度來講,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正在加速走向失序,甚至美國人現在都開始主動地瓦解它自己主導的秩序。因為美國認為,在這個秩序之下,中國是得利最多的,中國不僅在這個秩序當中得利最多,而且在利用這個秩序和美國搶奪國際領導的地位,所以,美國在加速退群,退出伊核協定、巴黎氣候協定,甚至退出聯合國一系列機制——現在美國人對聯合國安理會的機制都十分不滿——7月1日美國退出WHO,對WTO美國也非常不滿。現在美國人正在加速建立一個新的國際體系,儘管國內並沒有給予太多關注,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去年就在《世界知識》上發表文章——美國人正在加速建立新的世界經濟和國際安全秩序。在經濟方面,美國人搞了美加墨的新的自由貿易區,還有美日自貿協定、美韓自貿協定,美英自貿協定正在加速談判,未來美國和歐洲也會達成自貿協定,甚至不排除美國未來“收購”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可能——如果達成的話,以美國為核心的高度一體化的經濟體就會出現在世人面前。那麼,中國在這裡是什麼樣的位置?……這些對俄羅斯來講都是好消息,一個更加碎片化、更加失序的秩序,在俄國人看來,恰恰是為他們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更有利於他們凸顯自己的大國位置,也更有利於他們運用自己的銳實力在國際上縱橫捭闔。在大國關係方面,中美關係的急劇惡化,甚至有可能滑向新的“次冷戰”,對俄羅斯來講是天大的好消息。俄國人原來講:蘇聯的解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們中國人和美國人聯手催生的結果。現在中美關係正在發生四十年以來歷史性變化的時候,俄國人認為,他們終於可以做聰明的猴子,坐山觀虎鬥;而且,如果我們認真回顧歷史,會發現,中美關係的惡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俄羅斯使用了很多外交謀略的結果,它主動地挑動中美之間的相互質疑、敵對、恐懼,有很多表現。
所以說,基於上述判斷,俄國人認為,他們迎來了自從烏克蘭危機甚至冷戰結束以來最好的戰略機遇,他們就要充分利用這個戰略機遇實現自己的目標,有幾個做法:
第一,進一步貫徹普京的中派保守主義的思想理念,維護俄羅斯國內的穩定、團結。
第二,宣揚西方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垮台,為俄羅斯的俄式保守主義贏得更多的思想空間和支持者。
第三,巧妙地運籌中美俄三邊關係,站穩腳跟,保持獨立,坐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最近一個階段以來,美俄之間的互動非常頻繁,兩國發布了紀念易北河會師的聯合聲明,重申要聯手應對新的威脅。誰是新的威脅?最近疫情期間,特朗普和普京六七次通電話,兩國外長互動也非常頻繁。
第四,藉助抗擊疫情的機會,要求西方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要與美國共同干預國際石油市場。最近達成的OPEC 的減產協議,不僅僅是沙特這些OPEC成員和俄羅斯參加,美國也參與進來,連加拿大也參與進來,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說美俄已經開始在干預國際石油市場方面採取了實際行動。儘管俄國人知道俄美關係不可能迅速改善,但是要為未來的合作尋找新的支點。
第五,利用疫情機會來進一步推動俄羅斯所主導的歐亞一體化,無論是在經濟層面的歐亞經濟聯盟,還是在安全層面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最近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事件就是俄羅斯邀請蒙古加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而且據目前公開報道,蒙古也表達了樂觀、積極的意願。這又會對整個歐亞大陸的安全形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都是值得關注的。
【問答】
提問:東正教思想傳統在當今俄國發展中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
馮玉軍:普京上台以後特別注重歷史傳統,對東正教也特別關注,特別強調東正教在維繫俄羅斯國內團結、保持俄羅斯傳統價值觀中的作用;甚至在對外政策中,東正教會都在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在對烏克蘭的關係,包括對巴爾幹半島、對希臘,特別是對塞爾維亞這些和俄羅斯有着共同宗教信仰的國家的關係方面,東正教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有一點我們需要清楚,在俄羅斯的政教關係當中,教會從古至今都是服從於世俗權力的;如果說在沙皇時期教會是沙皇的工具的話,那麼在今天,東正教會更大程度上是俄羅斯政權的一個左膀右臂,當然,這種左膀右臂使用起來,特別是在國內,就有了一種對俄羅斯民眾而言更加可接受的可能。所以說,儘管現在俄羅斯沒有官方意識形態,也沒有原來蘇共中央宣傳部之類的那些官方機構,但是教會在貫徹俄羅斯政府包括普京的思想方面其實是發揮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提問:能否談談中俄關係的一些歷史問題?
馮玉軍:在歷史上,中俄關係即使說不是最重要的,也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深入骨髓的。在國家安全方面,近代以來俄國是從中國攫取領土最多的國家,通過不平等條約划走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通過各種卑劣的手段促使唐努烏梁海加入蘇聯,鼓動外蒙古獨立,等等,可以說俄國讓中國喪失了接近4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對中國來講可以說是重大的安全威脅。當然,今天我們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個條約,不管出台的背景怎麼樣,但是已經簽字了,在條約里明確規定了中俄兩國相互沒有領土主張,兩國之間不存在領土爭議,在國際法上可以說是劃上了一個句號。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覺得歷史不能抹煞,我們在國際法上,今天對俄羅斯沒有領土要求,但是這段歷史要始終銘記在中國人的心裡、腦海里。歷史不能選擇性地記憶,不能這邊對一些國家就強調對自己的侵略,那邊對其他國家就完全淡忘、漠視,選擇性地強調和選擇性地失憶,最終受害的仍然還是中國。最近幾年中國的一些中學歷史教科書甚至刪除了沙俄侵華的內容,我覺得這樣做是極其不適當的。我們可以按照現行的國際法,在現實國際政治當中遵守國際法,遵守中俄兩國之間的條約,但是如果這種歷史記憶被抹去的話,對中國人來講將是一個歷史性的災難。這是一方面。
第二個方面,近代以來,蘇聯也好,俄國也好,對於中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我們都知道共產國際在國民黨改組和中國共產黨建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我們也都知道,1949年以後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實行的是全盤蘇化,從政治制度、經濟體制、軍事、文化、思想各個層面全都是全盤蘇化,這對中國的影響可以說是深入骨髓的。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就是去蘇聯化。但是,這個任務是異常艱巨的,同時也將是長期的。所以說,對蘇聯、對俄國,我們應該有更多的研究,有更多的清醒的認識;但是非常可惜,我們的研究也還不到位,我們的認識也還有很多停留在表面的地方,這是我們學者應該反省的,也是希望能夠得到國家和社會更多支持的地方。
提問:聽說俄羅斯人的人均收入挺低的。實際情況如何?
馮玉軍:俄羅斯的人均收入,按照去年的數據的話,官方統計是每個月3000多人民幣。我的一些朋友也都是俄國的高級知識分子,有莫斯科大學的,有科學院系統的;他們中一個教授,每個月單純地從單位拿的工資也就是5000多人民幣,所以很多人也迫不得已要有第二份、第三份兼職——除了自己的本職收入之外,也還要去外面講課、當翻譯、做導遊之類的,來彌補家用。實際情況也確實不容易,我去年去遠東,遇到一個小伙子,他是做導遊的——在遼寧大學學過四年漢語,可以給中國人做導遊。他跟我講,他一個月可以拿到10000塊人民幣的收入,他的父母親一個是醫生,一個是律師,但是父母親每個人每個月只有四五千人民幣的收入。俄羅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也就是巨大的貧富差距,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收入差別是非常巨大的,有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嚇人的。所以我剛才也講到,這些年很多俄羅斯大學畢業生,包括一些中青年可以走得動的知識分子,也都在選擇出國;現在很多去德國、歐盟國家,在以色列現在有上百萬俄羅斯的猶太人,當然一方面是經濟狀況的原因,另一方面還和歷史上俄羅斯的排猶運動有關係。總之,能走的一些人在加速離開,這對俄羅斯來講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俄羅斯一方面人口數量在減少,另一方面人口結構也在惡化,知識精英、財富精英在外逃,而斯拉夫人的出生率在降低,其他少數民族的出生率保持高位,這對俄羅斯來講確實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戰略問題。所以普京這些年也是很關注這個問題,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收效甚微。
提問:俄羅斯為什麼不發展輕工業?
馮玉軍:他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但在輕工業方面,俄羅斯沒有比較優勢。另外,農業方面,俄羅斯馬鈴薯種子有70%是要從荷蘭進口的,這是很難以令人想象的。很多藥品也從國外進口。俄羅斯試圖推進輕工業發展,這些年也還是有一些改觀,但是想讓它再恢復到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很困難的。
提問:如果俄羅斯在中美之間站隊,俄羅斯會選擇中國還是美國?
馮玉軍:這個問題我們也要看歷史。首先,俄美關係不會因為中美關係惡化而迅速走近。為什麼?因為俄美關係本身有問題,特別是俄羅斯國內的政治,美國人對它的看法,俄羅斯這些年激烈的對外行動,克里米亞問題、敘利亞問題,包括利比亞問題,等等,都制約着俄美關係。更為重要的是,美國人特別看重俄羅斯對於美國大選的干涉,對於美國國內政治的干預。這些問題不解決,俄美關係很難有一個迅速的好轉。俄羅斯不會選邊站隊。俄羅斯對待中國方面,歷來都是在別人和中國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俄羅斯打着調停的名義,打着幫助中國的旗號,來從中獲得最大利益的。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進北京的時候,俄國人一方面把中國的軍事地圖給了英法聯軍,另一方面借着調停的藉口,從中國獲得了巨大好處,簽署了1860年的《北京條約》,使清政府承認了1858年的《璦琿條約》,等等。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基本上被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就收入囊中。我覺得歷史不可能百分之百重演,但是會給我們很多的借鑑和警示。在今天的中美俄關係中,俄國也不會選邊站隊,但是它會極力地利用目前的機會,為它創造最大的價值。
提問:有一種觀點認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所推行的“休克療法”是西方實施的陰謀。您怎麼看?
馮玉軍:將俄羅斯民主轉型和經濟改革全然認為是歐美的國內陰謀,我覺得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因為蘇聯的模式到了最後,蘇聯之所以解體,是因為它的模式難以持續下去。最近俄國政治人物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針對這次修改憲法,他做了三點非常重要的判斷,第一,他否定了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條約》當中的民族自決權(即加盟共和國退出聯盟的權利),他認為這種民族自決權導致了蘇聯解體;第二,他否定了蘇聯憲法和蘇共在政治生活當中的壟斷地位;第三,他就否定了蘇聯解體是外來因素強加的這種結論,他認為蘇聯解體根本原因還是內部出了問題。蘇聯模式走不下去,當時整個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東歐國家選擇了自由主義的道路,經歷了經濟縮水,這不完全是由私有化本身造成的,更大程度上是由於蘇聯解體,傳統的經濟聯繫斷裂所造成的經濟危機。關於私有化本身,確實俄羅斯的私有化也有問題,這種休克療法過於激進,而且當時將國有資產分配全民而發行的私有化債券很多並沒有成為普通民眾的資本,而是被聚集到一些寡頭手裡,成為他們攫取國有資產的手段。但是私有化本身,從根本上還是明確了當代俄羅斯比較清晰的產權制度,在經歷了1990年代葉利欽時期的經濟衰敗以後,普京執政,2000-2007年經濟比較高速的增長,一方面得益於高油價,另一方面和私有化改革也有巨大關係。剛才我們講到,這些年俄羅斯經濟的困境,一方面和國際上的金融危機及外部制裁有關,另外一個根本問題是它的國家資本主義導致的產權混亂和國有企業的效率低下,包括內部人交易這些問題。所以說,把所有問題都歸結於私有化,我覺得是有失偏頗的。私有化是有問題,但俄羅斯經濟的困難從根本上是它的體制和內外戰略導致的。
提問:能談談普京的任期問題嗎?
馮玉軍:這次憲法修正案通過以後,他就從法理上消除了連任的障礙,在2024年他可以參選,而且連任兩屆,到2036年,這是從理論上推的。而且現在普京也有講話說,他不排除到時候再參選總統。可以說,從憲法上,他已經掃除了制約他連任的障礙,理論上他有可能執政到2036年。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究竟能執政到多久,也受很多因素影響。首要問題就是普京身體究竟怎麼樣,當然現在普京還是非常精神,但是到2036年的時候會怎樣呢?能不能到2036年,也是一個問題。另外就是俄羅斯國內各種因素,經濟的變化、社會的變化,還有目前激烈的國內外互動。所以說,這種問題沒有人能夠準確判斷。我們拭目以待,看他執政到什麼時候,而且執政效果怎麼樣。
提問:如果俄羅斯是不在中美間選邊站隊,中國如何發展中俄關係?對於中方一直強調的不斷提升的中俄關係,利弊如何?
馮玉軍:我覺得最關鍵的不在於俄羅斯;對於任何一組雙邊關係來講,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中國自身。我們究竟怎麼樣看待自己?我們的身份——中國是誰?中國的利益在什麼地方?中國在國際體系裡要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中國要把自己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些是我覺得最核心的因素。只有這些都想清楚了之後,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我們才能真正心裡有數。今天中俄關係被稱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但是我們要想一想,“全面戰略協作”是不是像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改善了中國的周邊環境、國際環境,是不是像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減輕了美國對中國的壓力。如果大家回顧這些年中美關係的變化、中俄關係的變化,可能我們會得出非常清晰的結論。
我覺得對於中俄兩個國家來講,和則兩利,斗則兩傷,關係絕對不能搞壞,必須保持睦鄰友好的關係,因為這是我們通過慘痛的歷史經驗教訓得出的經驗。中俄不能搞壞關係,如果中俄關係惡化,再恢復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兩國在邊境上陳兵百萬,迫使我們深挖洞、廣積糧,搞大小三線建設,痛失一個實現現代化機會的話,我覺得是不明智、不清醒的。但是關鍵是度;中俄關係要好,好到什麼程度,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個人的理解里,以我這些年的研究,我的一個體會是,中俄保持睦鄰友好關係——長期穩定、平等尊重、互利合作的睦鄰友好關係,對中國來講是最合適的。中俄關係發展一定要遵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裡的“三不”原則,即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還要加上一點,不意識形態化。我們千萬不要有那種想法——要拉着俄羅斯和誰誰對抗。中國發展到今天,我們的安全需要自己來保衛,沒有人能夠幫助我們,說實話,也沒有人打心眼裡真的想要幫。在經濟問題上,我們要更清楚地明白: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成功,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得益於融入國際體系,和所有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建立起了平等互利的關係,開展了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這是我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
有的人講:中美貿易戰,我們和美國貿易戰打起來無所謂,美國人不向我們出口大豆,我們可以從俄羅斯買;美國人不向我們出口芯片,我們可以從俄羅斯買。我說:你認真算過一筆賬沒有,這都是結構性問題,是要從實際出發的;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3700萬噸大豆,而俄羅斯2017年全年的大豆總產量——不要看它的領土面積多大——不過600多萬噸,連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一個零頭都不夠,你怎麼樣實現對美國的替代?高科技同樣如此,我們每年從美國進口幾百億美元的芯片,俄羅斯能夠生產嗎?不可能的事情,俄羅斯還需要從中國進口芯片呢,它現在很多航天的東西都需要從中國進口電子元器件。剛才我講了它的科技發展水平,特定領域——可能在核能領域、原子能領域,它有自己的一些東西,在戰鬥機發動機等方面有自己的優勢——之外,在很多層面,我覺得它的整體科技水平和工業製造能力,和中國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我們難道還希望在中美關係惡化以後,能從俄羅斯取得什麼樣的科技支持嗎?我覺得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美國人看得嚴,俄國人看得比美國人還嚴,中國在俄羅斯最好的工科大學鮑曼莫斯科技術大學學習的學生,它的核心實驗室從來都是對中國學生關閉的。所以說,我覺得不在於俄羅斯怎麼樣,而在於我們是不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想清楚了:中國是誰?我們要什麼?俄羅斯對中國意味着什麼?美國對中國意味着什麼?我們心裡是不是有一筆清楚的賬,如果這個賬算清楚了,自然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提問:今天俄羅斯有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嗎?
馮玉軍:還是有的,但是水平很低。如果得一個頭疼腦熱,可能會從免費醫療里拿一點藥,但是如果真得了大病,從它的免費醫療體系裡要得到救助,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教育分為兩種,有付費的,有國家免費的,但是相比較而言,這種雙軌制下,付費的教育質量更高,免費的教育水平比較低。
提問:俄印關係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馮玉軍:最近網上一直在傳,在中印發生了邊界對峙的情況之下,印度國防部長跑到了俄國;中國國防部長也到了俄羅斯,參加俄羅斯今年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閱兵式。俄羅斯向印度出售了33架先進戰機,也有大量先進坦克,戰機合同已經簽署了;S400防空系統,印度人也要求俄國提前交付,似乎俄羅斯也答應了。但是,不要就看這幾天的事情,我開篇就講了方法論,我們一定要在一個長時段里看問題。其實這些年來,甚至在冷戰時期,蘇聯和印度就是接近於盟友的關係。蘇聯解體以後,印度和俄羅斯的軍事技術合作水平是非常高的,不僅俄羅斯大量地向印度出口先進的軍事裝備,而且兩國也在共同研發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說布拉莫斯導彈,無論是陸基的還是海基的、天基的;包括第五代戰機,現在叫做蘇-57,包括印度從俄羅斯租賃航空母艦和核動力潛艇,雙方的軍事技術裝備合作層次、力度、金額、水平其實一直是高於俄中之間的。
不僅俄印之間是這樣,俄羅斯和越南之間的軍事技術裝備合作也都是非常密切的。俄羅斯向越南出口先進的反艦導彈,如“花崗岩”反艦導彈,向越南出口基洛級潛艇、蘇-30戰機,等等;這些都是有着深刻地緣政治考慮的,不僅僅是圍繞掙錢,還有它的地緣政治目的。所以說,俄羅斯的外交是非常成熟的,在世界局勢發生急劇變化,包括中俄之間的力量對比也在經歷着歷史性變化的情況之下,俄羅斯對華政策的考慮是多面、多元的。我想大家對這點其實也很清楚。
提問:能談談中俄油氣合作問題嗎?
馮玉軍:社會上傳言,中俄油氣合作長期協議是固定價格,在國際油價急劇下跌的情況下,中國從俄羅斯買油是付高價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家如果看一看已故的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先生寫的書,包括在《新民周刊》上發表的文章,包括對中俄的定價公式有過一個非常好的說明;不存在固定價格的問題,中俄之間的石油長期貿易是隨行就市的,是根據國際石油市場變化調節的。在今年國際油價下跌特別厲害的時候,我在“今日頭條”上發過一個小短文,對這個問題也有過一個說明。我根據這幾年查到的中國海關公開數據,對比了中國從沙特和俄羅斯進口的原油的量和總價,進行了計算,單價基本上是持平的;也就是說,2016-2018年,中國從沙特和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基本上都維持在60美元/桶的水平上,有的年份俄羅斯稍高一點,有的年份沙特稍高一點,沒有特別大的差別。實際情況也是這樣,我們從俄羅斯買油,不存在高價買油的問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要看,中俄的能源合作領域其實很多。在石油領域,我們有和俄羅斯的長期石油貿易協定,有管道的建設,有中國在俄羅斯上游的勘探開發投資;在天然氣領域,我們也要建東線天然氣管道,而且已經建成,實現了輸氣,我們也在俄羅斯亞馬爾項目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也從俄羅斯購買液化天然氣。總體上來講,中俄能源合作是一個互利雙贏的領域,我們從俄羅斯獲得了資源,俄羅斯獲得了中國的投資,獲得了中國購買石油和天然氣的貨款,同時也獲得了技術和市場。但是,如果我們看的範圍放得更大,放到我剛才講的世界能源革命,放到新能源革命、頁岩革命和智慧能源革命三場革命的大的視角上來看,我覺得,和俄羅斯相比,中國在市場上占有的地位更加有利:我們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同時我們也有資源——中國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我們有知識。在整個能源產業的鏈條里,我們所擁有的優勢要比俄羅斯大,而且現在國際石油市場正在經歷着歷史性變化,正在從原來的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俄羅斯拓展中國市場的需求、渴望,要比中國從俄羅斯買油、買氣的需求更大。所以說,在未來的中俄能源合作過程中,怎麼樣更好地發揮我們手中所擁有的優勢,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我們把眼界放得更開,從全球角度來講,怎麼樣獲得中國所需要的能源、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我覺得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總體來講,我們討價還價的資本要遠遠大於俄羅斯,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