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吉普車後面一根繩子拖着小轎車,下盤山公路的景象見過沒有?就像蝸牛爬,還需要儘量沿着路的外沿繞着大彎開。最主要的還不在於此,而是怎麼能讓對面飛馳過來的汽車知道這邊有一個動彈不得的傢伙,就是想躲也躲不開。當然只有用土法子,瘋狂按喇叭。連司機都覺得實在費勁,就在碰到第一個瀑布的地方停下來,讓後面的司機把車前蓋打開,拿礦泉水瓶子接了水,往過熱的引擎上澆,引擎的灌水口冒出一陣又一陣的蒸汽。沒問題說這樣不安全,弄不好就把人燙着了。我說,這是印度人在擺弄印度車,他們肯定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等了半個多小時,吉普車司機也沒有辦法,只能接着拖。吉普車有吉普車的好處,四周幾乎是敞開的,看路邊的風景更真切。我們也就沒了急於趕路的欲望,而是隨便司機帶着我們慢慢地往山下蹭。
到了大路上就能真正感覺到泰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的特色了。這裡和喀拉拉的景觀大不相同。路邊都是大片的稻子和菜地,農業大省的氣氛很濃。路上有人趕着牛車走,牛有黑有白,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粗粗的牛角都給塗上了顏色,有藍的、有白的、有紅的、也有綠的和黃的。路邊上偶爾有小寺廟,外牆裝飾了很多淺藍底色的五彩小神像。在碧綠的田野里頗為引人注目。
泰米爾那都邦的人主信印度教,這個邦的印度教寺廟以在建築外面雕刻無數神像為一大特色。印度教信仰多神,能數得清的就有三萬多個。當然不同的分支對這個數字的理解也有不同。其寓義是神無所不在,信徒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把它們一一記住。不同的寺廟供奉的神也不一樣。但是,無論到了哪個寺廟都能看到樊天(Brahma,造物之神)、毗濕奴(Vishnu,造物的保護神)和毀滅之神(Shiva)。在這一帶的寺廟裡還能看到甘奈施(Ganesha,象頭神)和哈奴曼(Hanuman,猴神)。大路上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人在行走,他們的衣服有的是黑色,有的是橘紅色,有的是綠色,也有棕色和白色。每一隊人的衣服式樣和顏色都是相同的,背上背着簡單的行李,腦門上劃着各種形狀的標記。還有的人腦袋上塗滿了黃色或白色的粉。這些都是去寺廟朝聖的人,據說要走很遠的路,去很多寺廟。朝聖的隊列里多是男人,偶爾也有女人。不過,有一些寺廟不允許生育年齡的女人前往朝聖,女童或者是60歲以上的老太太方能前往。
車子好不容易開到了離目的地Palani只有兩公里的地方,吉普車又停下來。司機碰到了肯幫忙的人。一班人圍上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還是拿水瓶子往車裡面澆水。轎車發動不起來,吉普也沒有要前進的意思。一等又是十幾分鐘,眼看着後面的公共汽車都超過了我們,已經過了兩個多小時了。我們終於沒了耐心,決意要攔下別的車趕路。吉普車司機這才意識到不應該再讓我們多等,留下其他的人,開車送我們到Palani公共汽車站。
公共汽車站根本沒有什麼秩序可言,暴土揚長,人聲鼎沸。和喀拉拉不一樣的是,這裡幾乎看不到任何遊客,到處都是朝聖者。這裡是我第一次對印度人口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人是可以用一個很大而且又籠統的數字來代表的。印度公共汽車的重心特別高,上車時真的要抬高了腿上去,從車窗裡面探出來的人都是高高在上。天氣不冷,很多車都沒有玻璃窗。每輛公共汽車進站都是莽莽撞撞地衝進來把一堆人扔下,又裝滿一堆衝出去。
車站有存包處,我們把行李存好。公共廁所門口排了很長的隊。進廁所前要交費,女廁2盧比一位,男廁只要1盧比。不明白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價。進到廁所里我大吃一驚,這麼繁忙擁擠的地方,廁所竟然是一塵不染,而且沒有一點點臭味。我此次旅行把自己當作廁所巡視員,抱定了印度廁所還不如中國廁所的信念。到這裡算是徹底地給說服了,一路上去了公共廁所、大大小小飯店裡的廁所、山野里的廁所、賓館裡的廁所。除了那家最貴的賓館廁所水箱出了問題以外,個個地方都是乾淨的。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印度的內陸小鎮。周圍人的貧窮是抬眼就能見到的,卻能維持這麼幹淨的廁所,設施雖然簡陋,衛生無可挑剔。我忍不住又想到中國廁所。怎麼說呢,貧窮似乎不是正當的藉口。
Palani最有名的是它的寺廟,就在離車站不遠的山頂上。一出站就有很多自動黃包車和小馬車招呼着要把我們送到山腳下。遠遠望去,那是一座不矮的山,我看着它就有些怵頭了。時間已近正午,沒有一點叢林裡涼爽的感覺。從車站到山下一路排滿了都是小攤位,出售紅紅黃黃的小玩意兒。後來才知道這些是貢品,朝聖者買了到寺廟裡就捐出去。
我們決定步行過去,登山前找家飯館先吃些東西。泰米爾那都是個素食之邦,因為信教的原因,這裡的人都不吃肉。我們在沿路找了一家看着乾淨的飯館坐下來。主人不會講英語。但是這裡素食套餐(meal)最出名,進門就說“meal”,一切就都不用操心了。主人到後面拿來兩大片香蕉葉子鋪在桌上,這就是我們吃飯的盤子了。屋裡有幾個服務的人,一人手裡拎着一兩個小罐子,裡面是不同種類的蔬菜。他們拿着勺子把飯菜加到香蕉葉子上。先是米飯和六種小菜,還有一張薄脆。菜和希安做的風格差不多,清談爽口。吃完了,又會有人接着上菜。我們只顧低頭吃,店主人把旁邊的客人放在一邊不管,直愣愣地盯着我們,還一個勁地招呼夥計們給添菜。等到我終於意識到再吃就該走不動路了,才想起來應該示意他停下來。
餐館看着象學生食堂。食客都是朝聖者。有的人用手直接抓了飯菜送到嘴裡,有的人則是先用手把菜和飯混到一起,然後再吃。根據昨晚希安的講解,這後一種應該是比較粗魯的吃法。正確的方法是用右手中間的三個指頭和拇指把少量和菜捏起來,手掌向內送到嘴邊,用大拇指往裡推。教養好的人不應該把飯菜撒在外面。眼看着飯館裡的食客十個有九個都是吃得桌子上到處是飯菜,估計這應該是低層次的飯店。不過飯菜吃得簡單舒服,我們比較滿意,特別是結賬的時候,兩個人的飯,只要50盧比。
沒問題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