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戰爭文學比較
牆內學長好友評論:最近電影《長津湖》的熱映,使我想起了中國的戰爭文學與蘇聯戰爭文學的比較。
蘇聯衛國戰爭僅打了4年,有關文學作品浩如煙海、不計其數。但是,戰後蘇聯衛國戰爭文學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50年代的宣傳文學,宣傳蘇軍的偉大光榮英勇善戰,代表作:西蒙諾夫《日日夜夜》;
60年代的“真實戰壕”文學,主要描寫戰爭的慘烈與殘酷,代表作是巴克拉諾夫《一寸土》;
70年代的“全景戰爭”,描寫從最高指揮官到最下層士兵的戰爭宏觀場景,代表作恰科夫斯基的《圍困》;
80年代的戰爭道德反思文學,主要思考為什麼要戰爭以及戰爭與人性的糾纏與矛盾,代表作貝科夫的《方尖碑 》、拉普斯京的《活着要記住》等等。蘇聯作家繼承了托爾斯泰與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哲學思考,一直保持着文學的思想深度。
中國戰爭文學依舊還是在第一階段的宣傳文學。
中國與俄羅斯的這種戰爭文學差異,體現出了兩國作家文化思想上的大差異。
長津湖和長春圍城
群友轉來:作為一個最喜歡拍戰爭片的國家,每一個中國人從小都是在各種讚美偉大戰爭的電影中成長起來。但是如果你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即便是在逢美必反對的極左年代,有些戰爭題材他們也是不會拍或者說不好意思拍的。長津湖戰役就是。劉伯承在南京軍事學院上課的時候,是把長津湖戰役作為極為失敗的反面教材專門講述,為此與彭交惡。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寧願不斷播上甘嶺。
與此類似的還有長春圍城戰,作為遼瀋戰役最重要的戰鬥,他們為什麼從來不敢拍?因為活活餓死了城中三十多萬普通百姓......而今居然有臉拍長津湖,是不是很快也會有臉拍長春之戰?
【逸草:六十年代出的電影《兵臨城下》拍的就是長春之戰。不過它沒臉拍出真相,沒臉拍出活活餓死了城中幾十萬普通百姓的慘絕人寰場景。】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