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臭豆腐-評《全球化的臭豆腐》的第一句話 |
送交者: 鐵獅子` 2006年05月17日09:38:5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就是這句話,“全球化似乎是無所不能的,眼看中華大國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正在與美國文化激烈而持久地雜交,在頻頻回首的痛苦中生出麥當勞吃得津津有味,星巴克喝得如醉如痴,耐克鞋穿得風塵僕僕的,從三歲到四十歲只呱呱卻不墜地的新一代。” 我看了好幾遍都沒看明白,這還不說,還覺得看出了些毛病。 開始看了兩遍全句子沒看明白後,就先把那些零七八碎的去掉後再看。句子就成了“眼看…..,在頻頻回首的痛苦中生出…..,從三歲到四十歲只呱呱卻不墜地的新一代。” 化簡後還是沒看明白。但是毛病好像就出來了。 1. “在頻頻回首的痛苦中”。不知作者是否想說往事不堪回首?那這不堪回首的痛苦又是什麼哪?作者沒交代。是“全球化似乎是無所不能的”呢?,還是中美“文化激烈而持久地雜交”呢?這些好像都還沒成其為往事哪。即便成了往事,也看不出一個產婦在生產時有什麼理由要為此而痛苦。莫非能減輕生理上的疼痛? 2.“ 只呱呱卻不墜地”。不落地如何“麥當勞吃得津津有味,星巴克喝得如醉如痴,耐克鞋穿得風塵僕僕”。 我揣摸作者可能是想說他們精神上還沒落地。那麼精神上為何不落地哪?是因為 “全球化似乎是無所不能的”,而其實並非如此,因此就把他們這“新一代”給懸在那了。那麼怎樣才能算落地了哪? 3. “從三歲到四十歲……的新一代” 。這一代的跨度也太大了。從生理角度來說, 要是早個40年左右就有三代人了。就是現在,再怎麼勉強也是兩代人了。證據是現在35-40歲的已婚者絕大多數已有下一代了,而且這下一代中的一多半也不止3歲了。 4. “新一代”的說法也費猜想。 麥當勞進入中國是1990年10月第一家在深圳開業,隨後1992年4月在北京開業。 而耐克鞋,我就記得第一雙我是1988年從日本回國探親時在北京友誼商店買的,當時其他商店都還沒得賣,並且還要用外匯券(好像700元左右)。到1991年我去蘇聯旅行時雖說已經假貨遍地了,但是真貨的消費還是很有限的。 星巴克是顆新星,它1999年1月進入北京,次年進入上海,在中國屈指可數也就是6年多。 那麼簡單地算一個加減法。也就是說只有1990年前後出生的,現在16歲左右的一撥兒生出來市面上就有了前兩樣東西。而現年35-40歲的,在他們16-24歲前是享受不到這些東西的。至於3歲那一撥兒,他們享受這些好像是未來的事情。算來算去就是想說算成相同的“新一代”的物質條件不可比。 問題多的這一篇文章我個人覺得就像一塊臭豆腐, 一開始聞着有一股怪怪的臭味,但是實際吃起來還是不錯,別有一番風味。 再有,寫這類冬冬我心裡有點虛,就還想解釋幾句,說點多餘的話給自己撐腰。今兒個我是因為受妄談“直爽”的激勵,才大着膽子寫的。可我同時也欣賞墩子的處世哲學,“婉轉的暗示對方,使得對方既有些醒悟又沒感到任何傷害。”但是我又沒有墩子“道貌岸然的,儼然像個君子” 的本事。就只能……嘿嘿了。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局外人 | |
2005: | (詩) 申時行:那一晚流星為雨(天皇和天 | |
2004: | 也說說武漢 | |
2004: | 看《間香識女人》談大義滅親和出賣 | |
2003: | 一幅最最簡單的動人畫卷--觀《千與千尋 | |
2003: | 阿七的愛情流水帳 | |
2002: | 提上來,綠茶的心境 (fny版) | |
2002: | 如今最恨四川人z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