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兵先生走了,願他在天堂里得到安息!
蔣先生應該是被多年的心病累積擊垮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家庭與自身發展的矛盾,道德與世俗的矛盾,不斷地、長年累月地折磨着他那孤獨、沒有人溝通的心靈。蔣先生的心真的是太累了。
但蔣先生給我們這些仍然活者的人留下了什麼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討論的問題,以減少、避免更多類似悲劇發生。
第一:人要以我主,在重大自身問題上不可遷就他/她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即使組建了家庭,夫妻、子女都是一個個獨立的人。這是我們生活中的西方世界中最基本的價值觀,其次才是責任,等等。因此,在重大自身問題上要以我為主,不可遷就他人,否則對己、對他人都不好。
蔣先生1979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學習核物理,並經過多年仍未改行,在美國拿的也是核物理博士,並學成後回清華大學任教。在那個時代讀大學的人們應該相信,蔣先生是有着為國做貢獻、畢生從事科學研究的理想的。就是從現實上看,蔣先生也是清楚自己適合於在國內發展的,所以他才撕掉了加拿大的移民紙,在妻子堅決登陸加拿大後,毅然回國任教。
遺憾的是,蔣先生在回國半年後,顧及家庭又登陸加拿大。當然他那時還是抱着繼續在科學研究方面奮鬥的理想,改行攻讀並取得了化工博士。大家知道,加拿大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會非常、非常少,現實中蔣先生的理想行將破滅,還有再次回國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會;但妻子已是堅決地不回國,並毅然買了房,堵住了全家回國的最後機會。相當可能的是,蔣先生自始至終都沒有對他的妻子提出過離婚二字。
第二:人一定要有心靈的溝通,而不僅僅是物質的享受。
人的一生其實是心理發展的一生,當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首先是戰勝自己的心理;而心理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心靈的溝通。道理很簡單,如果大家都把物質生活看得那麼重的話,這世上沒有幾個人是想活的了。
因此,心理的健康是支撐絕大多數人活着的重要力量。同樣遺憾的是,從各種回憶文章中,我們看到蔣先生的心靈是非常孤獨的,所謂所有的問題一個人扛。這樣長時期的心理折磨、心靈的痛苦,是很容易使人與世隔絕,一條道走到黑的。
心理的溝通結果如果雙方能同甘共苦,則是上上策;如果雙方難以從根本上統一,則只能取下策:分道揚鑣,對雙方皆好;否則象蔣先生那樣,就是下下策,對已無可挽回;對她則留下巨大悲痛與負擔。
安息吧,蔣國兵先生!
清醒吧,我們這些活者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