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真假君子小人論總是有一個前提,旁觀者有能力判斷別人心裡想的是什麼。問題是,你真有這個能力嗎?找個鏡子照照,問問你自己,鏡子裡這張面孔是君子還是小人,是偽君子還是真小人?
所謂的真假君子和真假小人論往往反映了被人評論的人和那個貌似“中性”的旁觀者之間的關係。旁觀者比較在乎別人心裡想的什麼,而不滿足於觀察別人做了什麼。旁觀者忙着給人冠上一個偽君子的頭銜,仿佛自己識破了天機。問題是,小人就是小人,裝成君子也是小人。在我看來,說別人是偽君子,只能說明這位旁觀者眼神不好。比如:有人說偽君子是口是心非,說一套做一套。問題是,你沒看見他做,光聽他說得那麼漂亮就判定了他是君子;等你看到他的行為,才發現自己上當了。稱他為偽君子,做恍然大悟狀,只能說明你是受害者,而且無能的成分很大。再舉個例子:有人喜歡形容別人是“披着羊皮的狼”,好像自己的上當受騙都是別人欺騙的結果。問題是,他從來就是狼,不管他披上什麼皮,你沒看出來他是狼那是你的問題,跟狼有什麼關係?
由此涉及到如何評判一個人。我是上帝(嘿嘿),卻不是別人肚子裡的回蟲。我的判斷能力有限,看不出別人心裡想什麼。我對人的判斷就是相互獨立的兩步:1)你做了什麼;2)我看着順不順眼,僅此而已。1)是對你行為的描述;2)是我的判斷,我對此負責。判斷錯了毛病在我,而不在被判斷的人。其他的什麼真偽(包括真君子和假小人;真這個真那個......)都是旁觀者把自己的主觀意志和要判斷的人的行為混在一起,為了給自己暴露無遺的無能找個台階下而已。
因此,要評判別人的真偽,得首先認識自己的無能。
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