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頭有篇隨筆講的是他讀書的事,文字平實老到,下面是很多的跟貼。http://bbs.creaders.net/life/bbsviewer.php?trd_id=310601。 文中講到少年時讀書, 讀到《青春之歌》時的細節和情緒, 讓我想起自己那個年齡時的記憶,真有點感同身受。牢頭談到書中的余永澤和現實中的原型張中行先生,以及張中行先生的書《《負暄瑣話》。牢頭最後說: 剛要上貼,想起還有幾句話要說,張老在《負暄瑣話》完稿後,有感而發吟哦了一首七絕:
姑妄言之姑聽之,
夕陽籬下雨如絲。
阿誰會得西來意,
燭冷香銷掩淚時。
曾仔細八卦了半宿,他這阿誰說的是誰呢?:))
老本很喜歡這首詩, 在這裡說幾句,可算是一點注釋, 有不準確的地方請牢頭教正。
“姑妄言之姑聽之”是張先生自謙的說法, 也透着一分長者的從容。紀曉嵐《閱微草堂記》中就有《姑妄聽之》的章節。所謂“西來意”是禪宗公案里有名的故事, 原話是“何是祖師西來意?”。 也見過“佛祖西來意” 的說法, 我這個外行覺得該是“祖師” 也就是達摩禪師。 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說:“這個達摩老先生不在印度呆着跑到中國來做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 歷代的高僧有很多莫測高深的回答, 例如“庭前柏樹子” 和“空中一片石”。答案看起來相去甚遠, 不着邊際, 我理解大約是道至大則可悟不可言的意思。 宗教從來不標榜是為了中國人民的什麼事業, 這種謙虛和誠實讓人頓生尊重之感。
“阿誰會得西來意”, 我覺得這個阿誰大約就是作者張中行先生。一個年逾七旬的老人, 經歷了中國半個多世紀的種種亂世而得以苟活, 慶幸之外,其中的委屈辛勞可想而知。 曾經滄海, 閱歷滄桑, 對人生世故的感悟不同了, 自是可以感悟不可言的大道了。 “燭冷香銷掩淚時”,其書成之時, 楊沫也已作古, 往事如煙, 唏噓空留。老人的書, 有些陳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