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常回家看看 (2)
送交者: bluestar 2002年12月23日01:09:0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常回家看看 (2)
瞿德霖

深圳美國, 上海英國?

聽說有人比喻,深圳象美國,因為這裡充滿了機會和各方來闖蕩的人士,上海象英國,因為這裡有紮實的經濟文化基礎而使外人很難擠進。去了兩地後,我覺得深圳象過去的香港, 上海象轉變中的上海。

此次在上海,儘管一出浦東機場就能覺得空氣的污染,但稍留意,畢竟有值得欣慰的有很大改進的地方,那就是幾乎每輛出租車的座墊套都是很乾淨,潔白無污。一打聽,原來是政府規定出租車司機,無論私有公有,每輛車每月繳納40元洗滌費,無論洗多少次座墊套,果然立竿見影。另外在大小商場購物,營業員也不象過去那樣死乞白賴地纏着了。 商場裡井然有序, 擺設雅致, 比美國商場還要服務得好。

深圳是一個欣欣向榮但又辛辛苦苦的地方,在街上和在商場,就和在香港的感覺一樣,亂鬨鬨的。朋友特地帶我去看羅湖火車站,星期天上午,全是港民潮水般地湧入深圳。四五層的商場小商小販鱗次櫛比。那裡還有真正的地下商場,位於地下停車場裡,漆黑一片,但打開一間間木板房的門,裡面燈火通明,眼睛都一亮。世界上各種冒充名牌的東西全有,尤其是皮飾,質量完全不比真牌差。開價100的話,還價到成交大約是10左右, 這些商販也蠻黑的。

上海浦東新區也有大批類似的地下商店,專賣冒充名牌。回想一下,當時的港台經濟發展,不就是有一部份建於同樣的冒牌製成品上嗎?盜版冒牌,實質是一種原始積累和競爭。我98年在和中國專利局談到盜版碟片泛濫時,就了解到由於盜版廉價,生意好, 在資金再投資的基礎上購買了最好的設備, 而不盜版的廠商沒法更新設備, 結果是盜版片的質量比正版的要好。

我比較下來,確實是這樣,不但是碟,就是上述皮飾,假貨里外都比真貨質量高。靠的就是廉價勞動力和無法無天。據我了解, 上海的盜版貨基本不是在上海生產的。 就拿碟片進貨來說,每天都有外地,尤其是廣東的商販飛到上海,帶大批的貨樣供上海商販挑選批發。

航空母艦,大將風度

深圳的朋友常會介紹外來客人去遊覽世界之窗和中華景觀,兩者都是仿製的各國各民族的雕塑或建築。我想介紹的是參觀明斯克航空母艦。家父是退休的二戰海軍人士和商船人士, 故我對船艦特別衷情,平時收集了很多海軍書刊。每有機會,就要參觀, 而且最喜航空母艦, 因為它浩浩蕩蕩, 氣勢不凡,即使在敵方猛烈攻擊的情況下, 都能保持公平遊戲的大將風度。每登上一艘航空母艦,我總是留連忘返。

相比之下,潛艇給人的印象,是偷雞摸狗的賊相。我在加州長灘參觀過蘇聯的潛艇,也在康州新港參觀過美國的潛艇,怎麼樣也沒有留戀之意,而且還真想象不出當年的潛艇艇員生活有多難熬。中國海軍正在航空母艦為主還是核潛艇為主的十字路口,看來是傾向後者。從經濟和戰略意義上講, 這種選擇可能是有道理的。

實際上,蘇聯第一代航空母艦是莫斯科型直升飛機母艦,直到蘇聯建造第三代航空母艦庫滋涅佐夫型,才和美國的航空母艦外形有接近。而明斯克是蘇聯第二代航空母艦基輔型中的一艘, 本質上是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的混合體。明斯克艦首全是火力裝備, 飛機起落用中後甲板,不象我們通常看到的美國航空母艦是前中後全部敞開供飛機起落的。

明斯克裡面安排布置得比我在美國參觀過的退役航空母艦更要合理又有意思,中國人會動腦筋,想象力比那些壟斷退役航空母艦參觀項目的美國老兵們要豐富的多。中國過去曾買過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不知現在哪裡?近來又購買了另外一艘沒有完工的蘇聯航空母艦“瓦良格”號(第三代庫滋涅佐夫型),聽說正在大連海軍船廠,不知何日可以修繕完畢供眾人參觀。明斯克艦上還安排了俄羅斯舞蹈演員表演的節目,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我是外行, 看看蠻熱鬧。

和L弟兄站在明斯克艦橋上,了望對面,夕陽西下,青水青山。深港一水之隔,不到五百米。我告訴L弟兄,中學時我就想偷渡離境,當時我父親在廣州的朋友有三個兒女就是在深圳下水,一舉成功,轉轉來美,如今都是華爾街金融人士。我為沒有跟他們一起投奔怒海而後悔不已,今天親眼看到這裡遊程竟然這麼短,水流也不激,更是惋惜。

國語普遍, 面向全國

信不信由你,上海話在上海的公共場所正漸漸消逝。我妻子是北京人,平時我在家普通話聽說慣了, 本以為回上海一定會處處鄉音, 我想象錯了。

我發覺這個變化是在一家私立醫院看病時。在美國我基本不生病,而每次在中國都要病倒。那天發燒,醫生護士都是外地遷移到上海的,都說普通話,那也不奇怪。等到接班的醫生來查房,她剛說了一句上海話,就轉說普通話了,我聽得到別的病人也不說上海話。

在賓館和飯店,細心一聽,竟然全是普通話。最奇怪的是大學中學同學聚會,難得剛開始全是上海話,過不久,竟然也全變成普通話了。幸虧我平時操練得還可以,否則真下不了台。通過市民適用語言的變化這個現像,我看到上海是真正的對內對外開放了。

說到私立醫院,現在中國到處都有。我去的那家叫仁愛醫院,吊鹽水的觀察室特別乾淨,我細看床單被單,都是沒有用過的,還有肥皂香味。化驗室設備先進,全部電腦紀錄和打印出單。和我經歷過的中國過去的醫院,真有天壤之別。照料我的醫生來自河南省醫學院,護士好像來自安徽,醫院不知是海歸人士還是台灣人士開的。我在那裡呆了5個小時,包括急診,驗血,吊三大瓶鹽水,加上處方藥品,一共60人民幣不到, 按照人們的平均收入, 也是非常或者是過份合理,不知他們虧本不虧本。

除了醫院,其他專業人士也都表現得和時代齊步。我在下榻的賓館都看到有白種人和本地人一起在做前台服務或在打理餐飲,或有白種人和菲律賓人獻唱。旅館的管理效應相當高,生病了,經理還親自問侯,要什麼服務,迅速到位。接待人員都彬彬有禮,很多能說不錯的英語日語。虹橋國賓館更是裝飾得高雅有格調,花園裡還飄揚着桂花香, 令人想起當時在大學校園及周圍的一片桂林,久違了。

洋不洋, 土不土

我這次和W律師抽空去過當年上海最有名的法式菜館紅房子。昔日紅房子是在長樂路離錦江飯店很近的地方,本是住家鋪面,擴不大。今日紅房子在淮海路上原來上海西餐館的店面。W律師要的是牛尾湯,我要蘑菇雞絲湯,以及各人都要的鐵扒昌魚和葡國雞。

我湯里的雞絲只要看一看, 甚至不用嘗,就知道是從雞塊上切下來而不是撕下來的, 干呼呼的一點味道也沒有。那份魚弄得好像江浙菜的紅燒魚,咸而爛,不知到到底鐵扒過沒有。幸虧葡國雞還可以,和回憶中及想象中的差不多,遺憾的是如今一個玻璃碗代替了昔日陶土罐, 沒有了風味。

紅房子其實是上海變化的一個縮影。過去幾代有品味的人不復存在,人去樓空;當代的中產階級,正從昏天黑地的掙錢努力中漸漸喘過氣來,還沒有意識到有錢不等於有品位,就象有高智商不一定就是素質好;年輕人生活在變化千萬的世界裡,各種味道品得太多了, 無所適從,就失去了自己的品味。

就拿我最耿耿於懷的衡山路的丑變來說,真是很可惜。原來一條滿是參天梧桐,乾乾淨淨, 鴉雀無聲的林蔭道,現在成了到處是餐飲招牌,人聲喧譁,自以為是的馬路。 有幾個本地人在給國外來客介紹時說這裡的風情和國外一樣,我聽了哭笑不得,這些人不知是臆語還是憧憬。 假想宣傳多了竟然在無知的人心中變成真的了。

在有開暢落地玻璃窗的香樟花園坐下來休息,菜單如同很多港式餐廳, 中西式合併。 憑良心,整個餐館裝飾得很間潔明快,我很喜歡,但是我要的水果和冰淇淋杯子上都黏手, 令人失望。

回國前,曾給朋友們傳過若干份網上下載的文章羅列上海吃喝玩樂之處,其中大部份是介紹吃喝的地方。我還真特地去探訪了幾家,發現網文很不可信。有的是因為各人的標準不同,有的是因為人云亦云。紹興路上的漢源書店在網上被稱為上海相當有品位的,是由哪個藝術攝影家主持的沙龍性質的書店,我去的那天下午,人不多,陳列的書新舊不齊,店裡的裝飾有老的泊來品,如洋槍,板煙斗,留聲機等,還有中式的桌椅, 破舊的沙發等, 不倫不類還算, 還有一股霉味, 叫人受不了。

淮海路我家附近的棉花夜總會,是網上號稱上海最好的爵士樂夜總會,我也去光顧了,因為我喜歡爵士樂和好酒。我在晚上九點半到,應該是現場爵士樂開始表演的時候,台上只有一個非洲人吉他手在等着。後來磨磨蹭蹭地來了另一個吉他手,是個傻乎乎的歐洲人,最後來了瘦如筋骨的小號手和薩克斯風手,我已懷疑這兩位既抽煙又喝酒的中國人吹得動吹不動。等到開始表演,已遲了近一個小時,連一聲解釋或道歉也沒有,更不用說這個爵士樂隊連個鼓手也沒有,成何爵士樂?整個就是矇騙。而且我要的酒那個小酒保都不會調。

再說如今在上海和在網上都已很出名的新天地,打出的口號很不錯,“昨天明天相會在今天”。我這次特地慕名而去,大失所望。新天地和中共一大會址在同一條馬路上,一邊是花天酒地金錢為上,另一邊是80來年前,幾個共產黨人在那裡暗中策劃推翻類似如今的“准資本主義社會”, 何等諷刺。

據說新天地是哪位或哪幾位藝術家在海外掙了點錢跑回上海搞的,他(們)插手電影服裝旅遊等,大有一通百通的氣勢。其實這裡沒有任何新意,就是將過去的石庫門弄堂里的房子裡外整修並保持外形不變,然後再將咖啡館酒吧餐廳服飾店搬到石庫門房子裡,招攬遊客,和上面提到的衡山路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倒是將原有的意境全破壞了。

唯一可以看的是那裡的石庫門博物館,我去時剛開張了兩個月。我的祖母和外祖父母就是住的此類房子,所以我還有興趣買張票進去看看並回憶回憶。裡面基本上保留了當時人們在這種房子內生活的情形,不過有點誇張和理想化。我只看出一個破綻,就是那個廚房和我見過的完全不一樣, 倒是象江南農村人家的廚房。

我問管理人員是怎麼回事,她們說,因為原來的那家住戶是從浙江寧波一帶遷移到上海的, 所以他們保留的廚房和當時上海主流石庫門建築的廚房不同。 她們大叫 “老大哥, 真玩不過你!”我好不得意,暗想,早着呢!其實我對任何人家的廚房, 無論在美國中國,都很留意很感興趣。

轉了一圈,只看到一家意大利諮詢公司在此有辦公室,也不知道它為什麼要開在這裡。大概是下午三點左右,整個地方播放的是不男不女的港台小調,露天坐着的大有萎靡不振的中外人士,餐廳酒店全是暗兮兮的,讓我覺得,用一句上海老話,就是“吊兒郎當, 無所作為。”

中國文明, 禮貌周到

除了中國專業人士的高質量和國際化,公共環境整潔度的漸漸改進,民眾言論的自由開放(比如對廣大法輪功人士的同情理解態度),社會消費程度的直線上升,商品藝術的品味有待培養和提高等,此次旅行的另一深刻印象是普通政府勤務人員素質的改善。

過去的經歷和網上文章,常令人覺得中國海關和安檢人員的麻木不仁或對待國內外人士態度不一。我這次看到的和遇到的執勤人員,都衣着筆挺,絕對的不卑不亢,絕對的大國風度,我為他們驕傲。海外華裔社區里常見的萎靡不振着裝不齊或是傻臉陪笑點頭哈腰的樣子,這次在中國反而很少見到。幾乎在此旅途的每一停留處,我的行李都被檢查,在中國日本美國無一倖免,不知道是因為防範恐怖活動,還是關檢人員看到我一貫的趾高氣揚感到不舒服而有意刁難。

我在明斯克航空母艦的商店裡買了把打火機手槍,覺得很好玩,因其尺寸外形和美國槍店裡的貝雷塔手槍一模一樣。我特地帶着發票,想帶回美國,沒料到在深圳機場就被攔住。我被帶到機場警察值班室里,警官着裝整齊,很有禮貌,給我解釋了為什麼不能帶,為什麼要沒收,為什麼不罰我款,我心服口服。歷時15分鐘也不到就完事後,警官還陪我免檢回到候機室。我看到值班室里另有兩位旅客不知道為什麼在寫檢討書,警官有幾聲吆喝, 但也沒有過份。

過一不過三,離開上海時,又被請進上海浦東機場警察值班室。這次是我帶的一個家用噴灑管在屏幕上看好像雷管。警官同樣地有禮貌,讓我自己看屏幕,問我那個東西是什麼,請打開行李。他一點也沒有浪費時間,看到實物後,馬上就幫我收拾好行李,告訴其他安檢人員,檢查通過,沒事。我特別感動的是,空港勤務人員非常善解人意。我帶的自以為不算太多的書和吃的東西,卻也將行李超重,而空港勤務人員一邊幫我設法安置好行李,一邊還和我隨意聊天。她完全可以罰款也可以催我或吆喝我嫌我麻煩。

還是過一不過三,在日本機場,我的隨身行李又被攔下來檢查,裡面全是書報,日本安檢小姐又是點頭又是哈腰地,英語也不倫不類,真該向中國機場的安全勤務人員學習。我看到日本人就要挑剔,可能是因為我父母在上海的家族財產房產都在抗戰時被日軍搗毀過, 更不用說被屠殺的無數同胞。

再是過一不過三,在西雅圖進關,又被攔住,問我一個人為什麼有五件行李。到了美國,我可不怕任何人任何事,我回答那個海關警察,如果需要的話你儘管行使你的權力檢查。他看我不客氣,真的讓我走檢查通道。我拿出事先打印好的海關通行物品條例,準備過檢時需要理論時用,結果檢查人員早上剛上班,懶得查,五件行李過了一下屏幕就放行了。

美味佳餚, 豐簡由人

在明州,中國餐館也不少。我從加州吃遍後移回明州,無論去那家中餐館我都無所謂了。朋友們說這是因為我從小嘴巴弄刁了,其實不然。我最欣賞和最挑剔的恰恰是最簡單的菜餚或主食, 如果這也不能勝任, 別的就全不用說了。

這次回到美國,大吃了一星期的爆玉米,熱狗,意大利麵條和餅,和牛排,可見在中國時都吃了些什麼。我有意識地將記得的美味佳餚按人均消費額分類如下,一舉兩得,既可殺殺各位的饞蟲, 又可和美國的價位比較一下。我記得的菜都是特別喜歡的, 或是特便宜, 或是特貴的,其實有好幾次和朋友們聊得起勁,連吃了什麼都沒注意。

一,每人10元左右的消費:我最津津樂道的是,2元一碗的小餛飩,配着蛋皮絲蔥絲榨菜絲,又燙又香。記得在中學裡每天和同學一起游泳後,總是要去一家茅草棚下的小攤,吃類似的小餛飩,那時是1角2分錢一碗。我平時最喜歡麵條,這次吃得最舒服的是淮海路上滄浪亭麵店的蔥油開洋面。我說要陽春麵,店家告之,最便宜的是蔥油開洋面6元,陽春麵早已沒人吃了。好吧,我要硬爽,端出來果然硬爽,好吃得不想回美國。後來還拉W律師一起去,他也大稱爽快。第三次是啟程返美在浦東機場候機室滄浪亭麵店的分店,同樣的面, 是46元, 比搶還厲害, 但也好吃。

其他典型的上海小吃點心,比如豐裕或裕豐生煎包(在新錦江飯店附近,諸位千萬千萬不要錯過!),王家沙蟹粉小籠(蟹得新鮮),油豆腐線粉湯雞鴨血湯(都稍微油了一點),咸豆漿(可以),桂花酒釀圓子(湯要多才好喝),豆腐花(沒有辣油可不行),糖炒栗子(現炒現吃),高橋鬆餅(細豆沙和鮮肉的最好,出爐就吃)等等等等,就不一一細訴了。 這些價廉物美的美食, 是上海普通人生活的必須, 也是我的最最最最愛。

二,每人200左右的消費:L弟兄請我有一餐在深圳華強北的北海漁村,吃得渾身出汗,特爽。魚翅木瓜盅滾燙,絲瓜煲香熱,清蒸東星斑鮮美,蒜茸油麥菜爽口。可惜沒時間品嘗路上看到的罐罐面和網上讀到的燒鵝。說起斑,在深圳富菀酒店的雅仟餐廳也吃到一種七星斑,我實在分不清這斑和那斑,不過都很新鮮,都是清蒸,廣東吃法。

三,每人 200 - 400 元的消費:從深圳回上海已是萬家燈火,入住上海虹橋國賓館, 懶得出去找地方吃飯,就在賓館的東湖飯店,一進餐廳,看到就我一個客人,就知道要給宰了,但我的性格是明知道走錯也要走一走經驗一下。結果單是一份火腿魚翅湯就是200元(味道一般),茄汁明蝦86元一隻(在上面提到的金豐飯店,干燒或茄汁明蝦才18元一隻),上湯豆苗(很嫩),餛飩麵(碧綠青菜粉紅燒臘配的,很好看但味道一般),和兩小支青島啤酒, 一共敲詐我450大洋。

同樣敲詐的有上海港匯廣場的樂福居,據說是一位影星嫁了港商後再離婚,然後用離婚時分得的資金開了這家非常奢侈的飯店,暗色調但又不昏暗,看來是化了不少功夫和金錢。全部餐具紅邊燙金,餐巾也漿洗的雪白筆挺。一眼望去,就可知老闆是敲了前夫再來敲客人。

頭道是煙熏河鰻(肉太酥,沒有咬勁),蝦子茭白(嫩得可以),蝦油蘑菇(稍淡),豆腐火腿湯(嫩豆腐竟然被切成絲,我剛在旅館電視上見過報道),清炒河蝦仁(一般,不過在美國吃了這麼多年的海蝦,看到如此大個的河蝦,還是很喜歡),上湯塌棵菜(18年前離開中國後就一直沒有吃到過,真是久違了)。結賬600多大洋,款友款待,我口領心領。

四,每人750到1000元的消費:在深圳聖庭苑鳳凰樓,包房內帶獨用衛生間,大概是供客人吃了可以吐或瀉。單澳洲大鮑魚就是每人500大洋,把我這個鄉巴佬嚇一跳,再加上火腿魚翅湯,一道記不起的蔬菜,豉油皇炒麵等,三人化了近3000大洋,L弟兄款待。今後只有在美國請他夫婦吃鄉下人牛排的份,記得在拉斯維加斯最貴的餐廳,兩個人的消費帶葡萄酒,是400美元左右,有機會我也要開一家全美國最貴的中國海派餐館或夜總會。

海派菜匯, 各方精萃

上海的餐館千千萬萬,不過現在在上海如果還要討論菜系流派,那就太過時了。所有我去過的飯店都沒有派系,但又都自稱海派菜匯。就是以上海廚師特有的細膩來搗和無論哪派菜系的精萃, 無論家常菜還是特色菜, 都講究顏色, 味道,餐廳的氣氛, 和服務質量。

五,每人50到100元的消費:上海人們消費的很多飯店是在這個價位上,所以是上海海派飯店的主流。這些飯店每晚爆滿,我在此提到的每家店都很乾淨,有的甚至是金碧輝煌,不象美國許多飯店昏昏暗暗的。在前面提到的保羅飯店,我最欣賞的是絲瓜番茄炒筍尖,黃紅綠搭配得好,色香味皆具,還有扁尖老母雞湯放在深桶砂鍋里滾燙滾燙,竹籠煎魚也是此店特色,魚包在青蔥里煎烤。美中不足的是飯店的裝飾是在國內比較典型的洋中帶土, 說明老闆的底氣不足。

妹妹家附近的金豐是家人團聚的好地方,記得有干煎小黃魚,干燒明蝦,水煮鴨血等都不錯。同學老師聚在母校承包給學校員工的餐廳,比外面飯店絲毫不差,香辣雞翅比美國的都好吃。所謂的台灣蔡家菜不知怎麼也在上海硬擠熱鬧, 味道和價錢全不配。

妹妹還喜歡美林閣,每次去總是椒鹽大皇蛇,我在9798年去時,美林閣店面還不太大,就在我淮海路老家附近。如今美林閣已發財發得暈過去,每家分店都是象皇宮一般,人頭濟濟。尤其值得一提的還有蘇浙匯,據說是一荷蘭海歸人士開的,裝飾絕對豪華但價錢卻絕對公道,我記得那天有吃清蒸鰣魚(是我媽媽的最愛,我代吃了),樟茶鴨和苔條黃魚。美林閣和蘇浙匯這兩家店根本不用擔心會沒有回頭客。

我一直喜歡吃也喜歡做廣東菜,所以在天天漁港聚了兩次,吃海派的廣東菜,什麼都有,吃得天昏地暗,我偷偷地對同學說,記得歷史書上提到羅馬帝國崩潰前人們是如何地吃了吐吐了再吃的嗎?結果報應,我回到旅館就不行了。還有次和一批中國同行在上海梅園村,第一次嘗試椒鹽雞膝蓋喝雲南葡萄酒,雞膝蓋沒吃出味道來,酒比煙臺張裕金獎差得遠了。

我祖母嗜酒,那時她每次來看望我們,總以張裕招待,其實她不在,我也常偷喝我父親從青島帶回的成箱成箱的張裕葡萄酒。現在在中國,煙臺張裕好像已被無數新品種淹沒,人們談到國產葡萄酒,開口不是王朝就是長城,好不氣派。我大概是比較土的了,儘管有朋友認為張裕和平時在美國喝的紅白葡萄酒相比太甜了一點,但我直到如今還在所有的酒中鍾情於此。

我老家附近還有一家餐廳不錯,店名忘了,賣100多元1人的大閘蟹自助餐,卻是西式裝飾,乾淨利落,所以全是工薪白領在那裡享受。中午點一道50到75元的菜,可以同時享受所有中日美式自助午餐,我那天請敞開廚房的師傅為我燙了一大碗日本蕎麥麵, 過足了本來以為在西北航上可以吃到但沒有吃到的喬麥麵的癮, 下次還要去。

寫寫聊聊, 才是樂趣

我喜歡讀和寫大眾文字,這次在上海一家嚴肅文學的出版社,和朋友在蠻有品味的茶室兼圖書零售部里喝茶,聆聽了中國作家和出版業的情況,得益不淺。朋友勸我寫留學生事務,我確實積累了不少的故事,也有留學生文學作家要挖我的故事(這我可助人為樂不了),或找我合作,但我這個人是天馬行空慣了,而且心有餘而力不足。我還是寫寫得意洋洋的大眾文字, 知足長樂麼。

去年聖誕節和春節期間,我有“網上網下,海闊天空”和“新年舊年,一年又一年”相繼兩篇文章和各位共享同樂,謝謝各界朋友們如潮的好評。至今還有很多讀者,包括東西兩岸和中西部,到本專欄看這兩篇原文。有陌生的朋友們還保留着印有上述二文的報紙讓我簽字,很不好意思。我建議各位也不要錯過我網站(www.teamtalentlawqu.net)的每日“名案要聞精評”,那是我為大家在美國闖蕩立足貢獻一份力量,也是我自得其樂的場所,更為廣大讀者喜歡。

很多中國的作家和撰稿人在國外訪問逗留,寫了大批的報告文學類作品,無論網上還是印刷出來,我認為比較值得讀,因為中國作家的洞察力很強,有很多寫得比較客觀。我僅是班門弄斧,湊湊熱鬧。這次中國短暫訪問,感慨萬千,借用“常回家看看”的歌名,和讀者分享我的觀察和感想。回中國訪問的人很多,由於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信仰立場,趣味標準或生活標準不同,如果能交換相同或不同的觀感,如果能抱着好壞都樂的態度,無疑會受益無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1: 成都的回憶
2001: 懷想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