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至全球經濟衰退,中國雞的屁一枝獨秀,經濟總規模躍居世界第三,外匯儲備劇增,成為腰纏萬貫的大款,美國國債的海外大買主。一向講究實惠慣於訴苦哭窮的西方看不得中國以窮國自居享受福利,遂一齊吹捧中國,不能當飯吃的高帽子滿天飛。這一招對重面子的內心從來就沒有放棄過莫明其妙的優越感的以中央老大帝國自居的中國人屢試不爽。於是韜光養誨什麼的古訓馬上拋到腦後去了,紅朝樂顛顛地為北朝鮮、伊朗這樣的流氓國家出頭辦事,甘為槍使。
與此同時,華爾街見利忘義的經濟流氓們見美國國內暴利機會越來越少,錢越來越不好賺,更是竭力吹捧中國經濟,騙取熱錢湧向中國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一心想將中國經濟的氣球吹暴起來可以坐收漁利。儘管搞得普通小屁民窮盡平生積蓄也一房難求,苦不堪言,華爾街的投機者卻受到紅朝權貴歡迎,因為中國權貴太子黨們除了做莊家本來就有抽頭,中國特色的官商勾結更有其它可觀的銀子可賺。此外,這種來自洋人的吹捧,無論多麼廉價,不僅可以大大增加紅朝搞經濟有方的政治資本和繼續一黨專政的合法性,而且可能用來鼓舞民族自豪感,為宣傳愛國主義添磚加瓦,大有好處。當然是樂觀其成。於是互相唱和,不亦樂乎。
關於這點,國內人民倒好像見怪不怪,心知肚明。比較難理解的是分點碎銀子銅板都沒有份的海外愛國屁民們,也糊裡糊塗地就此high起來,儼然以為經濟幾被榨乾、政治倒退、環境被破壞得按西方標準幾乎不適合人類居住、在綜合競爭力上日益淪為西方跨國公司的附庸的中國為世界的未來希望,以為美國真的不行了。當然,必須補充說明一句,這些同學大部分還是頭腦清醒的,是動嘴皮子理性愛國,大部分還是立志紮根曹營的。
這次社會上海舉辦世博會,五味竟然有同學頭腦一熱,產生錯覺以為全世界都到中國朝聖去了。說什麼美國有什麼科技、產品可以在世博展示的,產品嘛到Walmart看看就是了,言下之意是美國已經不會生產產品了,完全依賴中國了。簡直夜郎自大得要讓人撫摸一下額頭表示同情。另外還有不少同學由於美國這次金融風波引起的經濟衰退,和美國政客,無論左右,或為打仗、或為忽悠窮人,繼續大舉借錢,使本來就債台高築的政府收支雪上加霜等原因,對美國經濟產生了懷疑,直以為中國已經取代美國,已經變成了人類未來的希望。
美國承自英國文化,長於長線戰略謀略,重實際利益而無面子觀念。涉及根本利益時寸土必爭、用咱們紅朝的話說就是敢於鬥爭而且善於鬥爭,深通內斂的好處,沒有實際利益時是很淡定的。所以大家一般看不到美國公司、政府、輿論出來浪費口水來爭美國的實力這個不能當飯吃的空名頭。
由於政客們出於美國政治需要的宣傳,許多同學不知道的是,美國在近幾年失去的僅僅是一些沒有戰略重要性的製造產業,儘管這在國內政治上是一大負擔,但美國的綜合實力絲毫沒有受實質損害。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本質是其創新能力(包含判斷未來人類社會、科技走向的洞察力)、整合能力、能對社會長期穩定提供保障的政治典章制度和合理健全的教育體制。而這些不僅曾經是、而且仍然是美國的長處。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的評比,美國綜合競爭力一直高舉全球之首,今年才由於金融市場的混亂和宏觀經濟的走弱而屈居瑞士之後(見: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0)。
自從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美國已經產生超過320位獲獎者,遙遙領先於總數處於第二名的英國的116位(總數排名第三的德國為103,第四的法國為57,日本為16)。從1914年到2009年,美國人占諾貝爾獎總數的39%,在科學、醫學、經濟學類別里更是占總數高達47%。
在科技開發實際運用上,美國更是幾乎獨步天下,在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包括互聯網、手機、個人電腦等二十五項科技發明中,美國竟占了其中二十一項,比例達84%。
有沒有什麼跡象說明二十一世紀情況會發生實質的變化呢?從世界經濟論壇的分析中好像看不出。由於美國金融界胡來導致的美國國內消費市場萎縮而遭受無妄之災的歐洲日本,儘管對美國的任性自私怏怏不樂,怨氣滿腹,好像也沒有野心和實力取而代之,真正的興趣好像還是在美國的巨傘下太太平平經營好自己的三分自留地,當美國大象在叢林中踩出一條路時卡對位置謀取最大的分紅。
至於中國,只要看看至今與中國人絕緣的諾貝爾獎,中國目前現實的目標遠不是美國,而是同為亞洲國家的分別產生過9位和2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印度和韓國。諾貝爾獎當然不是一切,但卻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發達程度的指標,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科學的積累和創新綜合實力。在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產業化了的科技發明中,中國所占的比例為零,也就是說,中國對二十世紀人類生活方式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影響。在尖端創新製造能力方面,至今沒有開發晶片能力的中國追趕目標也不是幾乎壟斷晶片頂端技術的美國。
平心靜氣地說,中國要取代美國在目前階段看來還是個純理論的課題。為什麼不少同學會那麼超前恨不得已經感到中國已經和美國平起平坐了,如果不是已經超越的話了呢?除了西方政客、金融騙子的炒作外,中國的被過度渲染的、常常被taken out of context的高經濟增長率可能是個重要原因。如果換一個角度看,中國在改革開放時的1978年GDP占全世界比例為2.3%,三十年後的2008年,這一比例不過就是7.2% ,僅僅增加了不到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美國GDP的份額為24.7%和23.3%,僅僅下滑了1.3個百分點。至于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人均GDP,美國在2008年為中國的14倍,接近中美之間在韓戰初期1950年的差距(16倍)。日本人均GDP在2008年為中國的12倍,而在1950年時,日本人均GDP僅僅是中國的3倍,1960年時是中國的5倍。更麻煩的是,中國追趕的絕對速度很可能會緩下來,如果你相信這三十年的高增長率不可能長期持續的話。
其實,對美國是否能保持絕對的優勢引領全球經濟懷疑不是這幾年才有的新話題。大概始於朝鮮戰爭與中國打成平手之後就沒有停過。直至越戰、民權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伊朗人質危機、日本價廉物美的產品包括汽車全面挑戰美國貨和日元升值大肆收購美國地標性房地產的八十年代。。。就不斷被提起被重複。之所以不斷地叫狼來了,除了美國人民深具憂患意識的優良傳統外,大部分是宣傳,對外配合美國政府對其他國家twist arm的討價還價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對內則可分為政客為選戰需要互相攻擊揭短、公司產業向公眾哭窮訴苦推卸自己管理失誤的責任和要求政府給與稅收及貿易保護政策等等。
如果你仔細對照時間的話,上世紀末葉美國國力衰弱呼聲最高的時候,恰恰是美國全面開創IT時代。當歐洲人日本人數錢數得手酸在曼哈頓瘋狂購物大舉買地產不亦樂乎的時候,美國人一面叫着狼來了,一面就像個圍棋高手,不動聲色地新開了一盤棋局,悄悄地占據了所有的角和邊,穩操勝捲地又贏得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