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中國的院士你為什麼不退休?
送交者: 周峰 2003年05月26日18:49:2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中國的院士你為什麼不退休?
---從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的SARS衣原體想到的


周峰

從媒體上了解到,現年72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在世界上率先確定了SARS病原是衣原體!這個重大發現通過新華社等中國中央媒體曉示世界,極大地豐富了世界人民的業餘生活!

一,洪濤院士的問題是一般的學術失誤麼?

早在19世紀,微生物學家koch就提出了一個有名的Koch Postulates,被稱為科赫推論。
“Koch的推論”(Koch's postulates)敘述的是西醫如何尋求致病的病因。它強調如果
確定一種微生物的存在和一種疾病的症狀的相關性,首先就需要從感染的組織或器官中分
離這種微生物。分離出來的進行培養,然後把培養物重新感染一種健康的個體的相應的組
織或器官,看能不能誘發相同的症狀。然後重新分離這種微生物並和原先得到的微生物進
行比較,看還是不是原先那一種。若是則可以得出結論為這種微生物和這種疾病是相關的
。而這微生物則是這種疾病的病因(病原)。

那麼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洪濤先生是如何確定SARS病原的呢?“洪濤生於1931年7月,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40年,曾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病毒病理和生物醫學超微結構實驗室,在成人腹瀉輪狀病毒和出血熱病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世界領先成果。”如此的洪濤在確定SARS病原的時候是靠電子顯微鏡觀察!他也真正地做到了”眼見為實”了!

但是從洪濤的工作方式來看卻明顯證明他這樣一個院士就連最基本的專業知識都不具備!

讓我們再看看在衣原體幻象破滅之後這位不專業的專業院士洪濤又是如何感慨萬千的?

“中國工程院洪濤院士認錯
中國青年報劉暢北京5月22日電, 最先認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為衣原體”的科學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首席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今天對記者說,自己一生中遇到很多挫折,作為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遭遇的大多數是失敗,很少遇到成功。為此,他告誡身邊的學人,不要氣餒,遇到挫折、批評,還要繼續走下去。
  今年2月7日開始,洪濤投入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研究。隨後,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到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屍檢肺標本上有衣原體,並於2月18日向社會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

  回顧當時情景,洪濤說,自己曾要求媒體宣布他的發現時“要留有20%的餘地”,但實際發布時“還是餘地留小了”。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權威媒體迅速報道:“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確定為衣原體。”“衣原體”之說從此成為官方“非典不可怕”、“已經得到控制”的一份“醫學證明”。因為,如果該病的病原體確是衣原體的話,患者只需服用紅黴素等已有的普通藥物即有特效。衣原體肺炎一般呈散發性,即零零星星地發生,流行的可能性不大,衣原體肺炎的死亡率也不高。

  但稍後,香港一家研究機構宣布,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是副粘液病毒。3月25日,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宣布,非典病原體是來自豬的“冠狀病毒”。隨後,世界上多個實驗室紛紛宣布找到了冠狀病毒。4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宣布,經過全球科研人員的通力合作,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

  雖然洪濤院士的結論曾獲得官方認可,但由於他僅僅觀察了幾個病例,就確認衣原體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廣東醫療界人士對此並不認可。鍾南山院士就堅決認為:“不可能!”他們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判斷其病原體應是一種特殊的病毒。所以他們並沒有按照衣原體方案進行治療。

  目前,這場中國醫學科研領域最大的公案———衣原體、冠狀病毒之爭已落下帷幕,洪濤院士的結論被證明是錯誤的。今天,他對記者說,冠狀病毒是非典型肺炎的元兇,沒有問題,通過基因分析,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推測,他觀察的非典患者,由於發病後免疫力下降,引發了衣原性繼發感染。當時,通過電子顯微鏡,沒看到冠狀病毒,而分離到了衣原體。他承認電子顯微鏡的觀察結論有局限性,為“一孔之見”。但是,在幾例非典病人的標本試驗中,衣原體是客觀發現,自己“沒有造假”。

  他說,對於此次挫折,別人有怨言、提出批評,是應該的,非典型肺炎在中國報告較早,但病毒、疫苗研究卻落後於國外,確實值得思考。

  洪濤說,這裡有一個學風問題,“很多醫學研究者情緒浮躁,包括我們自己”。為此,洪濤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有浮躁情緒,要冷靜!”

  洪濤院士介紹,目前,對非典型肺炎的研究還在繼續,聯合感染、繼發感染也在研究之列。為此,同樣分離出過衣原體的一家德國科研機構要求合作,繼續對非典(SARS)的衣原體感染進行合作研究。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正致力於診斷試劑及疫苗的研究。洪濤也參與了這項研究。

  目前,對於一些對非典疫苗研究有一些誇大的說法,比如,幾個月就會取得成功等等。洪濤認為,疫苗研究難以速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他希望科學界實事求是,向社會講清真實情況。

  洪濤介紹,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成立不過一年多,中央投資6億元,但新的研究所尚在建設中,預計2008年建成,顯然遠水難解近渴,SARS醫學研究難以借力。在德國、美國訂購的設備,由於非典時期運輸不便,幾個月還沒運到。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適合做動物模型試驗的實驗室,還缺少超速離心機等價值昂貴的醫學研究設備。

  一些媒體質疑,非典時期,醫學研究成果將影響臨床實踐,人命關天,風險加大,醫學研究是否允許“出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學界人士告訴記者,科學家的本職就是從事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是一個從謬誤走向真理的過程,而不必為公共衛生決策負責。科研沒有止境,今天認為對的,明天可能就是錯的,應該對科學家多一分寬容。

  據報道,洪濤生於1931年7月,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40年,曾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病毒病理和生物醫學超微結構實驗室,在成人腹瀉輪狀病毒和出血熱病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世界領先成果。”

在整個報道中,洪院士依然沒有認識到他缺乏專業水準的問題!這是如何使人啼笑皆非的感慨!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七十不打,八十不罵!說人老不講筋骨為能了!你不服老不是你的錯,但是你不應該在沒有基本的專業知識而又如此地占據中國的科研資源!呵呵!我今天不打你,對洪濤之類的中國院士提出質詢並不違中國的倫理道德!


中國的院士為什麼不退休?

這種不退休的院士制度必須廢止!理由很簡單,不外乎如下幾個:

一,不退休的院士制度扼殺科學民主精神。極易形成一言堂,出現學霸和學閥!
二,不退休的院士制度是違背客觀規律的用人制度!這點很容易理解,人都有一個生老病死的過程。伴隨着這個規律的是人的各種能力的演化。人老不講筋骨為能!該退休就退休!這也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三,不退休的院士制度給中國科學技術,乃至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問題(弊端)。有些人趁機拉幫結夥,黨同伐異!對科學發展非常具有危害,也不利於中國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改革!
因為從源頭就施行不民主,不科學的學術制度,你還能期望這樣制度中的得利階層會為中國的科學,民主提供理論的支撐?

鑑於這些方面的問題,我倡議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考慮施行兩院院士退休制度!

(時間關係,待續,24/05/2003年寫於網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少女遇到“鬼子兵”
2002: 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