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喜歡善良的郭襄? |
送交者: 以氣御刀 2003年11月01日15:41:30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金庸著作中,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因其鮮活而真實,因其真實而使讀者頓感親切。凡讀過金著者,各自會有一個感想、一個判斷、一個大概的定論。喜歡誰,不喜歡誰;或者是哀誰的不幸,怒誰的不爭。但是不論如何,凡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都象斷臂的維納斯一樣,存在着缺憾,並且因其缺憾令人久久難忘。象新女性形象的阿紫,古典女性阿碧, 以及介於阿紫與阿碧之間的阿朱;象貴族氣質的趙敏,象本系貧女但奮鬥不懈的周芷若;象聯明絕頂但有點狹隘的黃蓉,象超塵脫俗又不免自私的小龍女;象孤憤而堅決的李莫愁,象狂叛而迷茫的殷離……個人以為,金著中女性人物,形象設計得最好的一本書是《天龍八部》,不論是天山童姥、李秋水,還是鍾離、木婉清,一個個都是獨立的形象,獨特的性格,生動而且真實的精神;其次便是《倚天屠龍記》。但是,綜觀金著所有著作,我以為,他塑造的郭襄是最精彩最傳神的一個形象。 曾以為,就性格而言,郭襄是女性的郭靖。郭靖木訥淳樸,但其在大方針大理想大事業前,始終堅持如一,縱無蓉兒的智慧狡黠的輔助,以郭靖的品操,他仍然是英雄,而且一定能夠成為英雄。郭靖的二女兒郭襄,繼承了郭靖的本質——俠骨。少女郭襄,置身江湖,頻遭險難,但是她的態度幾乎一直是平靜的,這種平靜態度與因克制而顯得鎮定姿態是不同的。鎮定者,臨危而不亂,盡知險惡艱難,心中不免焦慮恐懼,但是其能夠通過勇敢、智慧來克服,因而鎮定。平靜者,則似司空見慣一般,竟似不知險惡,便是將險惡視若無物。她理解了生活的本色,並且以慈悲的寬容將凶神惡煞者、氣勢洶洶者、氣急敗壞者當作可憐人來看待,因而無慮己身亦不畏形勢。譬如面壁達摩,身後突現一隻猛虎,而達摩端坐不動,這種態度是平靜,還是鎮定?金庸寫出郭襄時,該是他多年修養的一種綜合的,具體化的理想形象吧,因為郭襄的精神中有着超乎了經院理論式的佛的內涵。郭襄是一種境界,而她的故事遮擋了她的本然的特色,因為她愛上了一個人。 楊過在郭襄的生命中,就象郭襄的愛情在郭襄的故事中一樣,令讀者迷茫、遺憾,或者竟至迷失。愛情在少女郭襄的心懷中,究竟有多重要?少女郭襄空有慧劍,但不知心中有魔。浮士德式的苦悶讓她痛苦、彷徨、惆悵、焦慮、或者便是憤慨吧?一副透明的枷鎖,桎梏着她的心思,思緒所到之處,難逃楊過的魘影。即使想要掙脫,也不知如何是好。郭襄只想再見到楊過一次,見到之後呢?她沒有決心和鬥志去靠近他。她讓少女的愛情象春日的雪原一般,逐漸開始它的融化的宿命。孤獨感襲上心頭,她只好漫無目的地去向蒼茫的江湖,去尋覓?則卻是躲避。一個囚徒,一個苦行僧式的女兒郭襄,在飄泊與尋覓間,凸現她的大容忍。因為她是郭襄,所以她並未曾試圖用自己的顏容去捕獲獵物;因為她是郭襄,所以她未曾想通過環境的輔助去征服對手;因為她是郭襄,所以她未曾嫉妒小龍女或者抱怨楊過。曾有些作者宣傳或讚美女人的忍讓服從,並且教男權分子們獲益良多,工於心計,只是潑皮。而郭襄的大容忍,因其大,則令小癟三頓顯小。郭襄崇高之處在於,藉她的性格和行為來參觀楊過小龍女的愛情,是渺小的或者是狹隘的。情痴楊過苦等愛人許多年,只為愛情澎湃,他守貞如一,世界第一等。雖然偉大,卻也是一個偉大的俘虜。郭襄的愛情始如一般形式,但慢慢破殼而出的則是愛的本身,愛情的形式是碎掉的殼。因為愛而產生愛情,許多人則停留在愛情上,不知歸路。或者等而下之,令愛變質為其他感情。就象登山者,試圖征服險峰,直到登上峰頂,便以為事業完成了。戀戀不捨,難於下山。他並未征服險峰,只是變成了山的一個組成部分。郭襄的運命使她成為郭襄,一種近乎理想化的形象。只有俯視,或者才能參悟,郭襄的愛情純真善良而且美好,但是真善美不足矣讓郭襄的愛回歸於她的殼,她只好繼續飄泊。 郭二小姐生日,江湖成名的許多甚至連郭靖的面子都不用照顧的俠客紛紛跑到她的閨房,恭賀郭二小姐生日快樂。這個情節與《笑傲江湖》中,聖姑的走卒們齊集令狐沖身側奉獻忠誠多麼相似,非常俗氣。郭襄沒有因為這種大場面而自我膨脹,她的虛榮感哪裡去了?少女郭襄誠然會因為擁有這種待遇而感動,而心花怒放,但不至於蠢血沸騰。試若換作郭芙或者其他MM,遭遇這種恭維,她的表演會不堪到什麼程度呢?郭襄的脫俗這個被簇擁的小圈子裡呼之欲出,這是一種境界,而不是修養的彰顯。這種境界是學習所不能達到的高端,竟象與生俱來的一般,但是郭襄雖近乎理想但她並不是神,因此猜度:這是一種覺悟所致。 金著中有一點象郭襄的人物,大概算是《笑傲江湖》中的儀琳吧,僅僅是象而已。儀琳的軟弱懦弱的外相下面,一樣是大無畏的,不論是刀槍劍戟還是兒女情長,儀琳總是平靜柔和心懷寬忍。但郭襄不同於儀琳處是郭襄的情感細胞更加活躍,郭襄的悲與喜,善與美更真實深刻。儀琳有暮氣,郭襄則是朝氣。郭襄從迷茫至清醒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象一層晨霧,漸漸銷散後,郭襄便消失掉了。 金庸使她與儀琳一樣,最終作了尼姑。 讀郭襄,或者說想郭襄,不能將她當作一個情竇初開純真善良的少女,似乎應該以“人”這個座標來評價她理解她,或者因此而誤入歧途,或者因此而發現金庸如何去塑造郭襄的。郭襄是真善美的,但是她的真善美如何體現出來的呢?為什麼許多讀她的人會不由自主的喜歡她,懷念她呢?有人因郭襄的生命中充滿遺憾而喜愛她;有人因為郭襄的精神世界不斷完善而喜歡她;有人因為她的性格或者愛情經歷而喜歡她。郭襄的存在,雖不至於令其他角色黯然失色,但是恐怕是任誰也難遮蓋她的光彩的。在小說中,她是一個殘缺的人物。但是,在思想中,她卻是完整的,甚至於比完整還要完美。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