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的差別是顯著的。西方文化強調平等、分權和對權力的制約,任何人也不能享受至高無上不受約束的絕對權力;東方文化則相反,強調等級、集權,身居高位的肉食者可以享有幾乎不受制約的權力。這是民主和專制兩截然不同的社會制度的文化基礎。
東方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一般來說,個人利益高於集體利益。
東西方看問題的角度有很大差異。東方人比較重視外部環境,而西方人比較注重環境的主體。比如,當魚在布滿石頭和水草的區域游來游去的時候,東方人一般來說更注重岩石和水草,而西方人則把注意力放在魚身上。這種區別從中國山水畫和西洋畫的對比中體現得更明顯,在中國山水畫中,人物只是環境的一小部分,往往寥寥幾筆帶過,而在西洋畫中,人物則是重彩描繪的,形象高大,環境只是襯托。
在個人主義文化中浸淫的人們傾向於把個體行為歸為內因的作用,諸如個人的態度、 能力、性格和習慣等。而在集體主義文化中薰陶的人們則傾向於認為個體行為是由外因引起的,比如團體規範、社會價值觀以及社會環境的壓力等。
西方文化一般來說屬於陽性文化,外向,重視對自然的征服,對物質和金錢的占有,強調個人目標的實現;其特點是負責、果斷、活躍、有進取心,德國、 英國、 日本、 墨西哥、 菲律賓等文化都屬於陽性文化。
東方文化本質上屬於陰性文化,內向,重視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強調平和中庸,重視社會關係、生活質量,以及對他人的關心。但這種文化特點並不為東方文化所獨有,荷蘭、 法國、 葡萄牙、 哥斯達黎加等都屬於陰性文化。
東方文化的特點是關心別人,尊重傳統和價值,尋求共識,傾向於用和平手段解決衝突。而西方文化的特點是關心自我以及和自己關係密切的小團體,喜歡競爭。
集體主義文化強調幫助他人,當然也期望從他人那裡得到幫助,雙方是互相依賴的關係。
集體主義文化的重要價值觀是愛國主義 (例如,為國獻身),英勇行為 (例如,冒着生命危險保護集體利益)、 忠誠 (例如,犧牲個人愛好維護集體利益),自我犧牲(例如,不惜代價幫助別人)。中國的集體主義傳統價值觀的一種表現是孝道 (例如,不惜代價照顧父母)。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有孝子甚至割股療親,割掉自己腿上的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
個人主義文化不強調幫助別人,當然也不期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幫助。強調個人獨立以促進競爭。在個人主義文化中,人們往往不關心別人,甚至連自己的親人也不關心。在新加坡,政府不得不通過一項法律,要求兒女贍養自己的父母。在 2003 年法國夏天的熱浪中,年輕一代忙着去涼爽的地方度假,而不管老一輩人,結果有一萬五千老人被熱死。
東西方文化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兩種文化應該可以揚長避短,互相補充,相得益彰。
關於文化、價值觀和身份認同存在兩種典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文化、身分、族裔等是原生的,根深蒂固的,無法改變的,因此,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
另一種觀點是屬於“社會建構主義”觀點,認為文化、身份認同、種族認同是可以改變的,不僅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而且會隨着社會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人們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會表現出不同的身份認同,比如中國移民加入美國國籍後改變身份認同。身份認同也可能在消失一段時間以後被重新尋回,比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和中國開封猶太人都是在種族認同失去後又開始確立自己的種族身份認同。政治和社會環境的進程既能夠塑造身份認同,也可以改變身份認同。
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文化曾不斷吸收異類文化,顯示了相當大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事實上所謂的中國生活方式中含有大量非中國元素。在思想領域,中國接受過佛教與馬克思主義,完全異於中國傳統的思想體系。所以,中國人接受以自由、民主、人權為代表的文化價值觀也不是什麼難事。接受普世價值並不是要完全拋棄中國文化和價值觀。東方文化中的集體主義、關心別人,尋求共識,溫和謙讓等特點仍應該而且可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