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一個“精神”失落者 |
送交者: 韓雨亭 2004年06月18日15:31:3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羅大佑的49歲,一個“教父”決定 如果羅大佑不從醫生的行列中走出來,49歲對於他來說可能正是一個“花好月圓”的年齡,一個主治大夫,一個台灣醫學界的學術權威或者某家大型醫院的院長……,但對於一名藝人來說,尤其是在創造力和年輕都喪失的人來說,可能49,是觸動他神經的一個數字。他的成名曲是與那首具有搖滾風格《之乎者也》,也是因為這一首歌,他才奠定了反傳統的高大形象,已至於台灣文化管理部門為此還專門去審核他所的歌詞。由於反叛,他深受台灣學生的頂禮膜拜,尊封他為“音樂教父”,他特樂意這個稱號。特立獨行是他的天性,這種天性的展現主要是體現在針對娛樂記者上,他不止一次用“國罵”來回敬採訪他的記者,理由是他不喜歡記者這個職業。由於對媒體記者的討厭,以致於,1984年除夕,在台灣中華體育館的舞台上,在眾多青年朋友的掌聲與呼聲中宣布退出歌壇,羅的歌迷,傷心之極。有趣的是,四年之後,羅終於耐不住寂寞,又於1988年重返歌壇。依然的一襲黑衣和一架墨鏡,帶着對社會現象的不平與憤恨,對病態的社會現實進行高密度的抨擊。據說他砭時弊的歌,大概有上百首,著名的有《亞細亞的孤兒》、《未來的主人翁》、《盲聾》、《現象七十二變》等。因為這種定位十分符合台灣學生的口味,尤其是大學生。 其實,有時候聽音樂未必是在聽音樂本身,可能更多是在利用音樂這個媒介,去尋找一些逝去的年華和曾經的氣息。非典期間,買了幾張懷舊的CD,其中一盤是羅大佑的,熟悉的音樂將我從一個時空拉回了另外一個時空,甚至,索性一股腦的將過去很多事情全部勾了出來。有時候,“懷舊“也是一種習慣。不經意間,掐算了一下羅大佑的年齡,才發覺那個清瘦並戴着黑邊眼鏡的“憤青”已經是49歲了。49歲,再過一年就是五十歲……,再過……不能再算了,因為算的本身就是間接的對自己的重新打量,裡面還夾雜着對年齡這個數字的恐慌。可能很多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思考自己年齡和未來之間的微妙關係,羅也在思考,國罵“xxxx”可能就是一個焦灼之後的產物,用“xxxx”來證明自己還擁有年輕和打群架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其實也活得也挺不容易,被事業和情感折磨雙重折磨,於是,狠下決心地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永遠不結婚,成為一個“高山上的孤獨者”。 娛樂需要精神,但不需要強打精神 音樂,首先是它的思想,然後才是它的本原。巴爾扎克說:野蠻人與文明人的區別,野蠻人只有情感,而文明人不但有情感,還有思想。羅大佑在“思想家”的稱讚聲中,開始虛幻的認為自己已經是歌壇的“魯迅”了。經過他不停的“懷舊”,人們終於忍不住的開始質疑這位所謂華語樂壇“精神領袖”的年齡和 “懷舊”的必要。曾經反傳統的新銳,在時代的變幻中成為了保守勢力的中堅力量,試圖將一撥又一撥的青年引入已經消失在時空隧道中,去體味那本不屬於他們的時代的傷感和溫情。劉德華在紀念自己從藝二十年的演唱會上說的話,他說:二十年了,為什麼我還能保持現在這種狀態?那是因為我希望你們的女兒還是喜歡我的。我們在佩服華仔的敬業和精力充沛同時,也開始為他的過度的留念舞台而捏一把汗,尤其是那些挖空心思尋找機會去展露拳腳的藝壇新秀們,內心可能更是叫苦不堪。從這個角度上講,49歲對於從藝的人來說,本身就是一個不能避諱的保守的勢力,儘管他曾經也是一個反叛的核心甚至某種意義上的“領袖”。對於中國兩岸三地的來說,這股勢力相當的大。正大光明“懷舊”的,以“告別”的名義來懷舊的變相演唱會,充斥着人們的耳目。通常老歌手的資金雄厚,人緣良好,擁有自己的固定的“勢力”範圍,於是,這幫逐漸消失的勢力又重新的糾集一團,進行第N次創業。他們並非江郎才盡,相反在“老歌新唱”方面他們還很有“創意”。在這方面,羅大佑當之無愧,十幾年前創作的歌曲在他的嘴裡都已成為了“爛棉絮”,但他還是咬住不放。可能,直到自己有一天都噁心得要吐了,他才肯鬆口。 在人們傳統的思想意識中,娛樂是不能構成一種力量和精神的產物。這從新浪網評選的“20世紀中國十大文化偶像”的活動中,王菲和張國榮的落選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娛樂算是一種文化,也輪不到他倆頭上。)人們從骨子裡對娛樂界的鄙視讓人心寒,儘管他們對這個社會的貢獻不可估量,習慣性思維的頑固不化比什麼都可怕。造成這種現狀,除了這些傳統觀念外,可能還有一些娛樂圈自身的原因。娛樂圈,在人們印象中無非就是“誹聞”“性”“財富”“自殺” “他殺”……這些訊息也慢慢地變成了人們理解中的“娛樂精神”。 羅大佑是文化人嗎?他是,但他不巧的走進了娛樂圈,於是,他就成為了娛樂圈的文化人,作為一個真有知識和思想的人在娛樂圈,是很容易就可以混個“領袖”頭銜的。羅大佑便是在那個人們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精神玩物,所謂的“精神”也只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娛樂精神”是無法嫁接的,於是,羅大佑成為一個即將被時代和自己拋棄的人,事實上他也感覺到了。無論他多麼留念舞台,也無論他採用了多少手段來增強自己“新鮮感”和“熱度”,也無論他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甚至是用終身不娶的豪言壯語都不頂事。娛樂界的確需要精神,但不需要強打的精神。因為,娛樂界的真正精神是“娛樂”兩個字,而“娛樂”兩個字的內涵又是“新鮮”,不新鮮的菜,最終的命運歸宿就是垃圾桶。所以,從哪裡來再到哪裡去,可能是羅大佑最佳的選擇,普通人與平凡人的生活,也都只是你內心的一種觀念。婚姻還得繼續,音樂還得繼續,沒誰告訴你有了婚姻就會沒有音樂。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