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幼河:只活在自我中--感嘆詩人海子
送交者: 幼河 2013年08月19日00:00:4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只活在自我中--感嘆詩人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1989.1.13

 

兩個月後詩人在山海關臥軌自殺。

   

    海子(1964326日-1989326日),男,原名查海生,中國當代詩人,生前為中國政法大學教師。他是中國20世紀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等。其被流傳最廣的詩句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不懂詩歌,但海子還是聽說過的。他一走竟然有二十多年了。提到他是個“當不當,正不正”的日子,僅僅是因為一幅我老伴兒照的海邊。那照片表現着加州的海岸,可以說是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因此我想到了當年25歲的海子的滿懷激情。然而他走了,毅然決然……


           (點擊看大圖)


    從介紹上來看,孩子出生在很普通的安徽省一個農民家庭,然而他卻絕頂的聰明,在197915歲時考上了北大法律系。19歲他畢業後,被分配到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從1982年到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裡,海子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其詩歌出類拔萃。海子詩歌有着寬博的精神世界。

    1989326日,他在秦皇島和山海關間的龍家營站附近臥軌自殺,年僅25歲;遺言是“我是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教師,我叫查海生,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當時他帶有四本書:《聖經》、梭羅的《瓦爾登湖》、海涯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得小說選》。竟然是那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站。


    不難猜測,他的辭世與其失意的愛情有關。下面是我在網上下載的有關資料,摘編了一下。

 

    據說在他自殺前的那個星期五,海子見到了他初戀的女朋友。這個女孩子1987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在做學生時喜歡海子的詩。她是海子一生所深愛的人,海子為她寫過許多愛情詩,發起瘋來一封情書可以寫到兩萬字以上。至於他們到底是因為什麼分手的,不得而知。在海子最後一次見到她時,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有火一般的愛。說他愛的姑娘是“葉公”?問題是海子超脫於塵世的愛叫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太難接受。

    從海子留下的五封遺書當中可以發現,生命最後階段的海子不僅聽覺出現了問題,而且頭腦中經常產生大量可怕的幻覺。海子自殺後醫生對海子的死亡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我覺得有詩人都有着常人難以具備的激情;然而正是這種亢奮的狀態導致精神失常。

    海子作為詩人是傑出的。作為20世紀80年代後期新詩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國詩壇占有十分獨特的地位,他的詩不但影響了一代人的寫作,也徹底改變了一個時代的詩歌概念,成為中國詩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的優秀抒情短詩是繼“朦朧詩”之後獨特而又詩藝出眾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誦性和先鋒性風格,在當時極為罕見。

    海子去世後,其作品很快得到詩壇承認並給予極高評價,有關海子詩歌的深度研究已經成為學術界的關注熱點之一。從20世紀九十年代至21世紀初,關於海子詩歌的解讀和評論不斷出現於各種書刊雜誌,在中國詩壇,海子常常被評價為“一個詩歌時代的象徵”和“我們祖國給世界文學奉獻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詩人”。

    海子的去世被認為是一個崇尚理想和自由的“詩歌時代的終結”。海子之死也被評論者提高到與屈原、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中西方名人同等的研究地位。其後的90年代,海子詩歌獲得廣泛好評,一度引發全國範圍的海子詩歌熱潮,贏得了超乎尋常的關注和數量巨大的追隨者,其中包括大量仿作和專門舉辦的海子抒情詩朗誦會,使海子的詩處於“母詩”地位,產生了巨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大部分熟讀海子詩歌的人認為海子是在生命歷程探索中,為了自己產生的一種信仰而自殺。這應該是很客觀的看法。因此有詩人認為,“詩人海子的死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之一。”“海子,必將在其詩歌中獲得永生。”海子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田園詩人,海子對中國詩歌乃至文學的貢獻,在於能夠“我手寫我心”,而不是譁眾取寵的噱頭。他過於真誠了,因而無法在現實的社會中生活。

 

關於海子的愛情

 

  詩人海子說過“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你一定要成為我的王冠”。

  關於海子的愛情故事,很多人或許都不知道。認識海子的人都是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開始的,一個憂鬱,靦腆的男孩,然而海子的愛情故事卻鮮為人知,我也只是從海子的詩歌裡面看得一點,對於不對只能由事實說話。海子83年從北大法律專業畢業後,便去中國政法大學任教,並結識了第一個女友。女友系政法大學83級的學生,至於海子女友的姓名,我是無法考證的,或許海子的朋友西川和藏棣知道。我只是知道海子寫過一首詩《給 B的生日》,而此中B 便是海子的初戀女友。詩歌 寫於1986.9,距詩人89年山海關臥軌整整三年,詩人寫這首詩歌的時候或許詩人早已和B 分手了。全詩為

  《給B 的生日》

  天亮我夢見你的生日

  好像羊羔滾向東方

  -——那太陽升起的地方

 

  黃昏我夢見自己的死亡

  好像羊羔滾向西方

  ——那太陽落下的地方

 

  秋天來到,一切難忘

  好像兩隻羊羔在途中相遇

  在運送太陽的途中相遇

  碰碰鼻子和嘴唇

  ——那友愛的地方

  那秋風吹涼的地方

  那片我曾經吻過的地方

  其中寫到“黃昏我夢見自己的死亡和那秋風吹涼的地方,那片我曾經吻過的地方”。作為一個詩人來講,一般是不會在心愛的人的生日時寫到“死亡”的,尤其是“我夢見自己的死亡”除非那個女人和詩人已經分手,可見詩人當時正處於女友離開之痛苦。詩人留戀那“那秋風吹涼的地方,那片我曾經吻過的地方”。同時詩人在以後的詩中又寫到“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你一定要成為我的王冠”。

  89年,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詩中寫到“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你”是誰?但可以知道海子是多麼渴望自己能過正常人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愛,平平淡淡的活,在海邊擁有一個自己的房子,一個心愛的女孩,天天看海,天天看滿山的花開。然而這一切都不能了。

    或許詩人對待愛情是忠貞的,也或許詩人在感情方面是豐富。然而現實生活中哪個姑娘有勇氣接受他的愛?又有人說,詩人是花心的,但他們又怎麼知道,當詩人愛上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孩時,會是怎樣的虔誠與認真,他們一生只有一個真正愛的人。海子說“以前的夜裡我們靜靜地坐着/我們雙膝如木/我們支起了耳朵/我們聽得見平原上的詩歌/這是我們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詩歌”。

  他初戀的小武第一次出現在海子宿舍,大夥揶揄他:“行啊,有女孩兒了。”那年海子20歲。小武是外語系大一新生,身材玲瓏、活潑伶俐、通得人情世故。關於他們的相識,有個甜美的傳說:海子上課問學生喜歡哪些詩人,小武站起來答:海子,引來鬨笑和一段戀情。沒有人確認這個說法。在他們相戀的1983-1985年,海子創作了數量驚人的愉快的愛情詩———“一匹跛了多年的/紅色小馬/躺在我的小籃里”,“我們合着眼睛共同啜飲/像萬里潔白的羊群共同啜飲”,“兩片抖動的小紅帆/含在我的唇間”……煩擾也許像甜蜜一樣不為人所道,有個同事記起政法大學發生過一起跳樓事件,小武得知後萬分緊張,誤以為是海子。臨近畢業,他們分開,她去了南方。海子的這次戀情無疾而終。

  之後出現了小劉,一位昌平文化館的樸實女子,她到西環里參加了幾次聚會,便經常留在這裡洗衣做飯,時間不長,又不見再來,孫理波問起,海子敷衍說:“她總想成家。”

  海子的最後一位戀人,直到海子去世前夕才為人所知。她是政法大學的一位女教師,已經成家,她在不被知曉中陪伴海子走完人生,有張流傳廣泛的海子照片,印在《海子詩全集》的書脊上:他眼睛半彎盯住鏡頭,手舉在半空,愉快地笑着。照片正是那位戀人所拍。

  海子在去西藏時,還曾愛戀上一位西藏女詩人。

  19892月,海子曾寫下《四姐妹》,像是對那些匆匆戀情的惋悼。“海子的目光不聚焦,與你四目相對,卻覺得沒有在看你,而是穿過你,投向更遠的地方。他的目光散漫、迷茫,他又在人多的場合不急着成為話語中心,更像‘性格詩人’,游移不定,心不在焉。”

 

來自原野的海子

 

    海子是農村孩子,短暫的25年生命中有15年在農村度過。從孩童時期開始,因為家中困難,海子開始了課外的務農。農村,給他日後的創作留下了無窮的題材。

    海子帶了些與荒蕪粗糙的鄉村生活格格不入的特質。他愛乾淨,穿着父親縫製的的確良小套裝,背一小布包,裡面裝着毛主席語錄,是個孩子頭兒,在街上跑了一整天,鞋上一點泥巴都沒有。念過私塾的母親操採菊老早教他識字,隨手抄起手邊一本《安徽文學》,就教他念起這四個字。他喜歡看連環畫,《西遊記》、《三國演義》,看完了就拿一芭蕉扇再講給小夥伴聽。

  5歲那年,查灣村的“背誦毛主席語錄”大賽上,海子作為個頭最矮、年紀最小的選手,登台背誦毛主席語錄48條;下半年他就被牽着手坐進了查灣小學的課堂。10歲跳級轉入高河中學。

  1979年夏天,海子到北京大學法律系報到,那年海子15歲。那一年,《今天》創刊,油印的冊子傳遍了北大的校園,朦朧詩爬進了學生的宿舍,北島、顧城等人是青春偶像。少年海子開始接觸文學了。他像當時其他學生一樣,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進來的西方現代派文學、哲學,同時,他結識了北大五四文學社的駱一禾和西川。海子開始寫越來越多的詩,三個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後來,人們將他們稱為“北大三詩人”。

  1983年,海子剃了個光頭。已是大四,他只有19歲,娃娃臉,架了副眼鏡,總被當成小孩,就像他日記里寫的“我過早失去童年”,又有了與年紀不相稱的老成持重。大約為了掙脫那個令他不滿意的孩童的殼。那時候他還被稱為“查海生”,他驕傲的詩歌理想暫時蟄伏,他不夠瘋狂,過于謙遜,在回憶畫面里近乎透明。被叫做“海子”,是後來的事了。

  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校刊做編輯的海子,像許多80年代青年一樣接受了時代在他身上的複製,既沒有選擇權利,也不必擔憂未來,校園生涯結束了,社會生活拉開序幕;作為一個頭腦嗡聲作響的詩人,他又習慣了這樣的猜測:昌平隔絕了詩人期望交流的靈魂,增添了詩人的孤獨。1984-1989年,20-25歲的海子在這裡度過。

  一群“文藝青年”在食堂里熟識起來。他們是北大詩人海子、華東政法詩人吳霖、愛畫畫的孫理波,還有住海子樓上的常遠,他的本領是“人體特異功能”。海子年紀最小,個頭不高,被當成靦腆好玩的小兄弟。起初在校刊發表詩歌時,海子用了個筆名“扎卡”,沒過多久,便自稱“海子”,取意青海的高原湖泊。

    從表面上看,海子還是那個沒有過多強烈傾向的小伙子,他沉默寡言,舉止有點笨拙,然而有時候——— 而且準是在跟誰單獨面對面的時候,他會突然特別愛說話,舉止急躁,動不動就笑,那興奮又會像它突然出現那樣,突然很快地消失。

 

海子自殺細節

 

  海子的詩歌創作被分成兩部分:1983年開始創作的抒情短詩,和1984年開始創作的長詩,其中包括未完成的《太陽·七部書》,前一類宛若“人間少女”,有母性水質的愛,後一類卻是“天堂中歌唱的持國和荷馬”,轉向父性、烈火般的復仇。海子除了他所享受的青春之外,還需要信仰和儀式,僅僅有詩是不夠的,他需要超出詩的東西,一種能讓他頂禮膜拜的超越物質世界的象徵。

  他選擇了太陽。他熟記那些太陽神的名字,“對生命的謳歌、對生命的熱情,還有一些悲傷和真摯,是海子的詩最可貴的地方。”

  198888日,詩人唐曉渡前往西藏參加詩會,在拉薩偶遇已經雲遊了半個多月的海子。詩人一平與海子同行,倆人背着大包,講起一路蹭火車的經歷,十分歡快。他們在拉薩途經瑪尼堆,每人都拾了些碎片,惟獨海子一定要背兩尊巨大的石頭佛像,唐曉渡勸他,六字箴言自有深意,不過是個象徵,不必勞神背這麼重的東西回北京,海子堅持說他那兩尊佛像有特別的故事。他對藏域文明與神秘主義有着偏執的迷戀。

 

  1989325日,海子自殺的前一天,他清晨6點半坐上了從昌平開往北京市裡的班車,穿着那件被校領導批評太花哨的紅毛衣,外面套着灰夾克,背包里放了四本書:《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還有幾隻橘子。

  海子到達學院路後,步行去西直門火車站坐火車。好多人努力回憶,說那天早晨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是那個季節中典型的美好三月風光;也有人堅持天色陰沉,周圍散發出一股沉重的氣味,在不幸即將來臨的時刻,飄着濛濛細雨。海子的目的地是河北山海關,作為北京周邊少有的慢行火車道,那裡已經有過幾次臥軌事件。有一次,海子跟昌平詩人葦岸討論怎樣死去才有尊嚴,葦岸說上吊太難看,海子說最體面的死法是從飛機上往下跳。

  海子1989325號中午抵達山海關。他在街上閒逛,太陽熾熱,他只吃了幾瓣橘子。

  海子躺到火車慢行道之前,把外套脫了,疊好,放在一旁,下面墊着書包,裡面有最後一封遺書,他否認了前5封“遺書”,寫道:“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在後來不斷衍生的神話里,海子腸胃裡僅有的幾瓣橘子成為太陽的象徵。神話里說,橘子在他手上,不偏不倚被火車斬為兩半,就像海子的身體一樣。

  學校接到警方的電話時,已是26日深夜,電報迅速發到安徽:“海子病重,父母雙方速來。”海子的父親查正全說,這叫“騙”。在山海關,他們見到的是冰凍過,整理過遺容的兒子。有張追悼會的照片,海子躺在花簇中,穿一身藏藍色中山裝,臉被抹得灰白,頭髮往後背,神色,有一點窘迫。他以一種全中國的殯儀館都極為擅長的弱化個性的方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海子的父親查正全和母親操採菊穿着土布棉襖,為防昏倒,被眾人架在一旁。

  海子的父母在北京只呆了4天,走時帶着海子班駁的小皮箱、亮黃色的絨毛小狗、藍格子床單、行軍水壺、綠色挎包……還有2000多冊藏書。

 

海子的作品

 

代表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五月的麥地》;《四姐妹》;《山楂樹》;《秋日黃昏》

 

詩集

 

《河流》

《海子、駱一禾作品集》

《傳說》

《但是水、水》

《麥地之翁》(與西川合印)

《太陽,斷頭篇》

《太陽,天堂選幕》

《土地》

《太陽,天堂和唱》

 

 二百五十餘首優秀抒情短詩;

《太陽七部書》,即詩劇《太陽》;

詩劇《斷頭篇》;

第一合唱劇《彌賽亞》;

儀式和祭祀劇《弒》;

詩體小說《你是父親的好女兒》。

 

經典詩句

 

1、從此再不提起過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秋日黃昏》

2、今天,我什麼也不說,讓別人去說。——《新娘》

3、今夜我不會遇見你,今夜我遇見了世上的一切,但不會遇見你。——《情詩一束/山楂樹》

4、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麥地與詩人/答覆》

5、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遠方》

6、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西藏》

7、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九月》

8、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黑夜的獻詩》      

9、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秋》

10、誰的聲音能抵達秋子之夜,長久喧響,掩蓋我們橫陳於地的骸骨。——《秋》

11、風后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還是道路。——《四姐妹》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居然還有傻X,坐飛機幾個小時,對鄰座
2012: 為什麼除去薄熙來是中國人的福音?
2011: 蘇哥拉帝到底是因為他的婦太悍而成就其
2011: 從電飯鍋看幼幼同學
2010: 看看龍應台的又1篇奇文
2010: bci:秀秀俺的小女兒。
2009: 東城:也聊兩句回國感受
2009: 既然不比活不了,那我也比比:
2008: 好像跳高紀錄很難破啊,到現在也沒超過
2008: 回京小記----承德普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