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 Rubinstein (piano)
Henryk Szeryng (Violin)
Recorded 195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謝霖棄琴參軍,為流亡於英國的波蘭政府服務。由於他精通七國文字,他成了波蘭與美軍的聯絡官(Liai-son Officer & Inerpreter)同時在醫院裡、軍營里也進行了慰勞演出。為了4000波蘭難民移居墨西哥的問題,他被派參予解決這件事。墨西哥老百姓對這批難民的熱忱給了他極深刻的印象。1943年當他在墨西哥舉行音樂會時,他被邀請為墨西哥大學、主持它的弦樂系,他欣然接受了邀請。此後10年中,他就成了墨西哥的榮譽公民,甘於為事事學子服務,做其默默無名的老師!他樂於從事教學工作,世界樂壇也似乎把他忘了,當時他已三十有五,可能是天生吾才必有用。魯賓斯坦跑到墨西哥去開肖邦獨奏會,聽眾席上就有謝霖。驚喜於自己同胞的演出成功,他跑去後台向魯賓斯坦祝賀。後者也想不到在墨西哥會遇到這麼一位鄉親,而且知道他會拉琴,就請他獻獻本事。在聽了謝霖幾段無伴奏巴赫後,魯賓斯坦立刻致電他的美國當時最有名的音樂經理人胡洛克(Hurok),說他找到了一顆明星。從此謝霖又回到了世界樂壇。此後他的足跡遍及65個國家,灌了很多唱片,他的曲目包括了幾首協奏曲,從巴赫到普羅可菲耶夫、巴托克,無所不能。與魯賓斯坦灌錄了貝多芬奏鳴曲,與海布勒灌了莫扎特奏鳴曲,巴赫6首無伴奏他錄了兩次,又得到帕格尼尼後代的允許,演出並灌錄了他的第三首E大調的協奏曲。大器晚成,他被公認為現代最傑出的小提琴家之一。
摘自——短歌行 www.audio100.net
【奏鳴曲】(Sonata)原是意大利文,它是從拉丁文"Sonare"(鳴響)而來,而與"Cantata"(康塔搭,大合唱)一詞相對立,是大型聲樂套曲體裁之一,原意為"用聲樂演唱",一個是"響着的",一個是"唱着的"。起初奏鳴曲是泛指各種結構的器樂曲,到十七世紀後期在意大利作曲家柯列里的作品才開始用幾個互相對比的樂章組成套曲型的奏鳴曲。到十八世紀方定型為三個樂章。(海頓、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都是三個樂章的。)後來"奏鳴--交響套曲"又增加了一個"小步舞曲"樂章,插在第二、三樂章之間,成為四個樂章的"奏鳴--交響套曲"。到貝多芬又用"諧謔曲"代替"小步舞曲",後來的作曲家還有用"圓舞曲"作為第三樂章的。奏鳴曲在結構上類似組曲的一套樂曲,但它又和交響曲分不太開,它是一種大型套曲形式的體裁之一。
Sonata No.5 in F, Op.24 'Spring': Alleg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