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京剧在内的所有旧剧不可能如往日兴旺了, 短期内也不可能一下子死死光. 观众是梨园各大小老板的衣食父母, 观众越来越少, 怎兴旺?
旧时戏剧之所以兴旺, 是因为没有太多其它娱乐, 譬如那时没有电视, 更没有电脑网, 太后时代也无电影, 歌唱, 所以无论车夫走卒, 达官贵人乃至太后都听戏, 而且留声机不普及, 所以戏园子生意特好. 所以<< 霸王别姬 >> 中, 科班班主说:"是人呢, 就听戏; 不听戏呢, 就不是人; 猫啊, 狗啊, 听戏吗? 不听! 它不是人哪" 现如今, 电脑论坛如五味斋, 歌曲,电影,体育分走大部分客户, 愿听戏的还有几人? 虽然政府多少有些扶, 还是难以为继. 前不久, 西安异俗社, 五一剧团, 西安一团, 二团合并为一个, 并裁员一半.
中国戏曲有几特点:
1 民族文化, 地方特性蕴含其中, 讲的多是历史故事或民间故事. 儒家文化价值观体现其中. 譬如忠,孝,义,信 等.
南方戏细腻温柔, 以浙江越剧最为代表, 即便是小生贾宝玉也是极漂亮的女子在演.
以京剧, 豫剧, 秦腔 为代表的北方戏豪放; 须生, 花脸最能体现, 武生英雄阳刚, 太太们多爱看. 京戏行当全面, 相对秦腔细致些, 京剧, 秦腔 不但须生, 花脸好, 青衣唱腔也很好, 花旦真美. ( 嘿嘿, 谁要想娶漂亮姑娘, 戏园子里有, 既漂亮,却不出名,要价不高, 又没多少人跟你抢 ). 要论粗旷, 窃以为, 秦腔更甚京剧. 鲁迅好象较烦支支呀呀的旦角, 但鲁迅看了西安易俗社的秦腔戏, 认为很有味道, 曾题:"古调独弹" 四字. 有不听戏的人说秦腔听着好象打架, 至少象吵架.
2. 戏曲是写虚的艺术,
电影, 话剧, 是写实的, 戏曲是虚拟地表达方式. 有些革命样板戏已经不是正宗的京剧了, 譬如李铁梅的一段:"我家的奶奶数不清..."简直就象唱歌一样. 若把电影比作摄影艺术, 戏曲便可比作油画美术. 漂亮的摄影一眼便看出其美, 戏曲嘛, 要能分辨出唱的好或不好是得一段时间的.
3. 舞台局限性,
时间空间都受限制, <<苏三起解>> , 舞台上几圈, 便从洪洞县到了太原府.
4. 道德教化, 戏曲从来都是扬善, 去恶.
无论戏曲怎样努力改革, 恐难逃少人问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