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文天祥:天下大勇 |
送交者: 呼呼文天祥 2005年07月25日10:21:12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看了这位朋友的杭州游记,想起了过去多次去岳王庙的经历。顺便说点题外话。 我总觉得,我们中国人,汉民族民族国家意识太薄弱,而且很变态,比如:
中国人的这种对民族国家意识的极度缺乏,和北中国汉人在北宋,南宋末年,明朝末年被满洲蒙古人灭种90%的事实,就是我们中国这么多人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智商低下的落后现状的根本原因。 最近看新闻,日本队成为了第一个出线进入2006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队伍,另外南朝鲜也出线了。 一个连续三次,另一个连续六次,再想想中国,连续N次都是无比难看地所谓梦断第一轮,第二轮,就输给这个那个国家。 看着日韩足球队痛痛快快地进军独国柏林世界杯,不知是否有很多人像我这样会又会感慨。 中国人其实好像还挺爱和人比的,买房子,买汽车,个人发家致富好像都会和别人比,但是好像换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得红眼病的人就好像不多了。 所以十几年了死活(也许永远)做不出自己的汽车,足球队也永远地因为那三斤半没完没了的心里负担而永远出不了线。 反正我是受够了听所谓中国足球队的傻笔消息了。 我总这么说,从中国的汽车工业和足球队,可以充分认识到,中国人大部份是农民和小商人,没有足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中国文化至少这一百年来,到今天,就是落后。 对于中国足球队和卖国的中国汽车工业官僚来说,与其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如文革,军管。
中国需要更多的浙江民族企业的那种精神,加上湖南人的革命精神,汇合成军歌花道的新中国文化,而摈弃北方农民,河南天津的满蒙庸俗文化。 中国有很多古语,都是在汉文化被消灭之前的,唐宋,特别是更早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经典。
崇洋媚外: 为什么不可以崇洋而不媚外? 日本人崇洋的程度, 在日本的朋友可以来描述一下,但是他们媚外吗? 洋为中用: 实际是这句成语产生的时候,没什么东西不是洋货了,连火柴都是洋火。 比较同样的意思,日本人的“成语”是: 和魂洋才。 同样四个字,力度差距,一目了然。 在杭州有个岳庙,里面跪了几个奸臣,被人唾弃什么的,可说到底那些最多是汉奸,还不是异族死敌,为什么不放个什么鸡乌猪什么的金兵什么的跪着呢? 只有希望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像中国足球队的傻逼们。 是我们的希望! 附: 好文转贴: 天下大勇 按照某些学者的认为,欧洲人考察日本强盛的原因,最终归结在其武士道。所以,洋人们说起武士道的精神,便有浓厚的兴趣和推崇。当然,这其中,黑泽明的作品,对近时的洋人起码近时做电影的洋人,不乏影响。 不过仅仅一百年前,梁启超编录《中国之武士道》,便是针对欧洲和日本人当作口头禅喋喋的“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梁任公于此,果然是耻其言,愤其言。至于题目的意义,则不过觉得其名雅驯,含义甚渊浩而已,并非杨度所忖欲别于日本之武士道。至于任公所选录的人物,开宗明义,说的正是我先民之以武德著闻于太史者。劈头第一的,就是后代尊为大儒而非大武的孔子,他以为,天下之大勇孰有过我孔子者乎。 然而,今天的年轻人,头脑中所知道的武士道,大概更多仅仅局限于游戏天地了。提起来,津津乐道的,可能只是攻略秘笈和必杀技法,这和他们的父辈说起武士道来不免深恶痛绝,恰成对比。 很有意思,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曾有学者著书,描写了屈原、诸葛亮等等的志士故事,把南宋的文天祥尊为“本朝武士之鉴”。据说,在明治维新之前,许多日本武士在冲向敌方阵地或者战败自杀时,就往往喜欢吟颂文大人那著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为亚洲汉文化圈,文化资源的相互借用,在所难免。譬如本来为中国儒家作为修身原则所强调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原来也是日本武士拿来推崇的元素。 尚武之精神,大约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是不该忽略的事情,国家安全的常规基础,的确不能把宝单单押在逞舌辩之快的口水功夫上;霍元甲师傅招呼登门挑战的日本浪人,也不可以仅仅凭温良儒雅的风度就能完成切磋。梁任公所以专门著作那本小册子,其内心出发,自然和其时积贫积弱的国势及其激愤,大有关涉。时人常说,文明其精神,不可不野蛮其体魄。这话,颇有深意存焉。 语言的界定性,当然会令人产生某些时代色彩的联想,譬如要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军国日本,用武士道作为侵略中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精神鸦片,这在抗日救国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心中,自有挥之不去的记忆。尽管那或许未必是武士道的全部面目,但这记忆,总有它的道理。受伤的人自然不该忘记致伤自己的凶器,历史诚然也一样是不可以淡淡忘记的。
汉民族永远不具备的这种天下大勇的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就是永远做不出自己的汽车,永远要惨痛纪念被所有周边民族屠杀PARTIAL灭种的可笑本质。 什么时候中国人可以不用它马的总是纪念这个那个屠杀????????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