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和希拉瑞克林顿的经济政策,表面看去似乎大同小异,都要普及医疗保险和拯救房产业。但前日在洛杉矶的初选辩论显示出,两人在经济政策上的取向大相迳庭,甚至可说是南辕北辙。笼统地说,奥巴马注重市场杠杆,而克林顿倾向于行政和强制的手段。
在拯救房产业上,克林顿一开口就说要对利率进行管制,譬如设定利率上限。奥巴马立刻反对,主张用提供补助来刺激房产业。
在普及医疗保险上,克林顿主张立法强制每个人都买保险和强制保险公司卖保险给每人 (universal coverage);奥巴马反对行政强制,而主张通过经济补助和削弱医药财团的政治说客来帮穷人买得起医疗保险。
克林顿的强制保险,如果真能强制执行的话,好处是消除了一个‘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的可能:多病的人更愿买保险,而保险公司更愿卖保险给少病的人,结果,想买的人,卖方不愿卖或把保险金抬高到对方买不起,而卖方所愿卖给的那些人,又不愿买;长此以往,市场失败。如果克林顿的强制保险真能执行得通的话,不管病弱还是健康,都得买保险,两种人互相扯平,于是保险业就不会是亏本生意了。但即使这方案执行得通,它有一个致命伤叫‘大安主义’(moral hazard):受保险的民众,倚赖保险,不再努力地避免染病(譬如少了去注重饮食的卫生和平衡),结果更多人得病,增加社会的医疗成本。
就算撇开‘大安主义’不说,克林顿的强制保险的最大问题是它的执行成本很高。明明一个生蹦活跳十八廿二的小伙少女,你要强制他去保险,明明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头,你要强制保险公司卖保险给他,而保险金都是政府限定的(否则保险公司可以按人定价,‘逆向选择’又回来了),这需要加一笔庞大的监控成本。而由于政府对价格的管制,必从限制保险金而导致对医药医疗进行价格管制,结果打击供方的积极性,再加上受保了的民众的大安主义所造成的对医疗的更大需求,于是供不应求,新药日少,睇医生和去医院都要排长龙了。
总之,希拉瑞克林顿的经济政策比奥巴马左倾得多,更难赢得共和党和中间派的支持。西人一直说她是个divisive的人物,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