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夫和这个城市 |
送交者: excel 2003年09月10日19:02:44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我住在浦东,是标准的地铁一族,上班下班,购物游玩,基本都以地铁为轴展开。但是我家与最近的地铁口还是有一点路的,这点路有些尴尬,走路大概要15分钟,而且是连续的中快步幅才行;乘公交车的话二头都要走路,比步行还麻烦;踏自行车应该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因工作需要,我不时要穿个西装,打个领带什么的,这么一身行头踏辆自行车,灰头土脸总觉得形象欠妥,只好作罢。偏偏今年上海夏天又暴热,于是不计成本了,地铁站与蜗居间往返均叫出租了事。好在只是起步费,想着权当自己买车开销,提前享受,心里也就平衡了。 不过出租车也有它的问题,并不是总能及时叫到,尤其在下班回家的时候。补缺的,是地铁站边偶尔可见排队侯客的人力三轮车。这三轮车也不是随便叫的,基本上下午六点以后,我那个小区他们才肯去:因为地铁口到本小区间要过一个大的干道路口,而那里白天一般是有警察的,六点以后则基本没有,算三轮的安全期。 那天天色将晚的时候又上了一辆三轮,“&&花园去不去?”踩车的是个黑瘦的小伙子,稍有犹豫,还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开价:“5块就去”。好,上车成交。小伙子穿双拖鞋,但不妨碍踏车频率,真是一路如飞。 我闲问:“生意如何?” 他喘口气,大大诉苦,“本来还不错啦,一个月能搞到2000左右。但上个月被警察抓了二次,车子罚掉一辆,600元,第二次罚款200,结果就剩1000块左右,房租要400,吃饭抽烟每天15,一个月要500,结果就是混个吃饱!” “那以前干什么?”这小子算帐很快,倒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原来啊,开小建材店,现在被拆了。而且那生意也不好做,装修的老板都赊帐,还是这个好,都是现金。就是和警察玩猫捉老鼠很不爽啊!” 我哈哈大笑,“警察不允许,就不要做嘛!” “没别的干呀,这三轮不挺好吗?短途坐坐多方便,价格便宜,很多老头老太怕晕车的、腿脚不好的,买菜办事,都乘的” 转眼已到了危险地带,他稍稍停车仔细观察了一下,然后发力狂冲过路口,一边嘴巴不停,“这个警察很坏的,一次抓到我,没罚款,却把车的三个气门芯给拔了,我只好把客人放下,推车回去,呵呵”他笑嘻嘻的口气,象说别人的戏剧遭遇,我禁不住又大乐。 到了小区门口,抽5块钱给他,他满意的摇摇,“今天饭钱有了!”我说:“祝你好运!”,他笑笑,掉车头飞也似的去了。 走在小区花园的小路上,想着这个车夫,心头不禁涌出很多感慨:这个城市究竟是给谁造的,给谁住的呢?上海是个大城市,注定要存在不同层面的收入,不同的阶层,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这个城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中下层的人生活居住了。为了做好祖国的大橱窗,为了满足精英阶层(叫既得利益阶层也许更恰当)的需求,这个城市拆迁了大部分原住民到郊区去,把市中心的土地造成平民难以涉足的大剧院、宾馆和写字楼;取消了很多主干道上的自行车道,更不准影响市容的三轮车,以保证有车族的车快速畅通。这个城市都是白领和精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还是升斗小民,甚至为数不少的民工,但这个城市为这些人考虑的实在太少了,他们甚至已经被边缘化了。 富人也好,穷人也罢,大家的生存权,对这个城市的所有权,占有权都是平等的。城市也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层次。但当资源分配者把公共资源的使用权都偏向高端,扼杀低端就业机会与收入可能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城市是谁的?它难道只是金字塔尖而没有底座的空中楼阁吗?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