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 Rubinstein (piano)
Henryk Szeryng (Violin)
Recorded 195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谢霖弃琴参军,为流亡于英国的波兰政府服务。由于他精通七国文字,他成了波兰与美军的联络官(Liai-son Officer & Inerpreter)同时在医院里、军营里也进行了慰劳演出。为了4000波兰难民移居墨西哥的问题,他被派参予解决这件事。墨西哥老百姓对这批难民的热忱给了他极深刻的印象。1943年当他在墨西哥举行音乐会时,他被邀请为墨西哥大学、主持它的弦乐系,他欣然接受了邀请。此后10年中,他就成了墨西哥的荣誉公民,甘于为事事学子服务,做其默默无名的老师!他乐于从事教学工作,世界乐坛也似乎把他忘了,当时他已三十有五,可能是天生吾才必有用。鲁宾斯坦跑到墨西哥去开肖邦独奏会,听众席上就有谢霖。惊喜于自己同胞的演出成功,他跑去后台向鲁宾斯坦祝贺。后者也想不到在墨西哥会遇到这么一位乡亲,而且知道他会拉琴,就请他献献本事。在听了谢霖几段无伴奏巴赫后,鲁宾斯坦立刻致电他的美国当时最有名的音乐经理人胡洛克(Hurok),说他找到了一颗明星。从此谢霖又回到了世界乐坛。此后他的足迹遍及65个国家,灌了很多唱片,他的曲目包括了几首协奏曲,从巴赫到普罗可菲耶夫、巴托克,无所不能。与鲁宾斯坦灌录了贝多芬奏鸣曲,与海布勒灌了莫扎特奏鸣曲,巴赫6首无伴奏他录了两次,又得到帕格尼尼后代的允许,演出并灌录了他的第三首E大调的协奏曲。大器晚成,他被公认为现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
摘自——短歌行 www.audio100.net
【奏鸣曲】(Sonata)原是意大利文,它是从拉丁文"Sonare"(鸣响)而来,而与"Cantata"(康塔搭,大合唱)一词相对立,是大型声乐套曲体裁之一,原意为"用声乐演唱",一个是"响着的",一个是"唱着的"。起初奏鸣曲是泛指各种结构的器乐曲,到十七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作曲家柯列里的作品才开始用几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套曲型的奏鸣曲。到十八世纪方定型为三个乐章。(海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都是三个乐章的。)后来"奏鸣--交响套曲"又增加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插在第二、三乐章之间,成为四个乐章的"奏鸣--交响套曲"。到贝多芬又用"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后来的作曲家还有用"圆舞曲"作为第三乐章的。奏鸣曲在结构上类似组曲的一套乐曲,但它又和交响曲分不太开,它是一种大型套曲形式的体裁之一。
Sonata No.5 in F, Op.24 'Spring': Alleg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