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乐僔在鸣沙山的悬崖断壁上开窟的事迹很快在远近传开了,有关和尚在山上看到千佛现身的神迹也被添油加醋地广为流传。当时的西域佛教流行,有此神僧在此虔诚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瞻仰朝拜,周围地区信佛的人口也大为增加。又过了几年有个叫法良的禅师来到此地开凿了第二石窟。荒凉的鸣沙,三危地区日渐热闹起来。莫高窟“咖蓝之起,滥觞于二僧”,这一说法目前为敦煌学研究主流所认可。
此后1000年,几乎没有间断的,不份贵贱善男信女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数十米高的悬崖断壁上接二连三地开凿洞窟。以当时的技术在几十米高的断崖绝壁上打洞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相当可观。好在当时西域一带不论平民还是富家大户信佛者众奉献可观。从前秦到西夏,元代为止千年之间敦煌建窟不断。许多崇信佛教的王公贵族,富商巨贾,甚至中亚诸国的国王公主都远道而来出资造窟。
有确实史料记载的捐赠者(又称供养人)中有北朝时期的敦煌统治者东阳王元容和建平公于义 ,两位都是笃信的佛徒。东阳王在位十六年出巨资挖了N个洞。其中莫高#285窟,又名东阳王窟,号称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的现存早期洞窟。此后的建平公则留下了#428窟,为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壁画内容非常丰富,内有佛本生故事萨棰太子舍身饲虎图,建造年代应为北周时期。也是大约从这一时期开始,莫高窟出现了许多当时代供养人的题记,画像和彩塑,均为出资赞助的佛徒或信者。与如今庙里和尚把供奉人的名字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差不多意思吧。但千年之后即使是当时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也为后世发现古时文化演变,西域的风土人情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
莫高窟南北跨度1700米,为现有敦煌石窟中规模最巨,内容最丰富,相对最完整地保存了历朝历代洞窟建筑,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宝库。现存洞窟735个,内有壁画雕塑等宗教遗迹的492窟,彩塑24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堪称沙漠中的巨大画廊。
隋唐时代是莫高窟开窟发展的鼎盛时期,据说高峰期时鸣沙山的断崖上有洞窟千口,故莫高窟也有千佛洞之称。现存的石窟中以唐代的225座最多,隋朝97次之,北宋末年敦煌进入西夏支配期时敦煌石窟逐渐式微但仍有20座留世,到了元朝近200年的岁月仅建窟7座。
5)
莫高窟的成就除了历经千年人类的不懈努力,地理上的优势也为这段文化成果的保存延续提供了必要条件。敦煌属于极干旱大陆性气候,大漠里的干燥空气为史迹保存提供良好媒介。在选址上也充分体现智慧,位于东麓的莫高窟最高层不超过50米。冬季,西面的风沙基本为鸣沙山挡住;夏季,敦煌地区东风盛行,隔河东望祁连山支脉的三危最高峰如一道屏障使风沙无法直接威胁到洞窟。宕泉河的所在为开窟提供大量水源,如果要去数公里外的月牙泉取水开窟则难度就大了。虽然如今宕泉河宛如小溪,但据地方志记载,古时候的宕泉河是水源相当丰富的河流。另外,考古学家在三危山里发现了一些当年采矿的遗迹,认为是颜料矿,出产杏黄,宝蓝和朱红三种颜料,矿物原料比较后世使用的植物颜料更利于长期的色彩保持,这也许是敦煌洞窟里的壁画历经十六个世纪仍然能够保持相当亮丽色泽的原因吧。
当我在追踪敦煌石窟的一些史料和各种图片的时候,总有一个疑惑萦绕心头:这么长久,这么大的工程难道就没有一个organizer之类的机构吗? 以莫高窟当时的人气怎么地也是一个有名的所在。但我始终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证据,虽然也有些石窟内各类宗教仪式的零散记载,以及许多僧侣修行行迹的发现,比如大部分的石窟内都有一种低矮小门的斗室,内设座坛供僧人禅修,等等 。
前几天在朋友圈和一在上海某传媒做事的哥们聊起此事,他说莫高窟北侧的洞窟多数塌毁或被流沙封堵,除了几个有壁画雕塑的石窟,多数建筑也相对简陋。以前认为不过是些被废弃的工匠憩息场所。80年代末一批考古学家在这里开掘测量废用的洞窟时意外发现大量经卷和各类文书,总数有七万多点。他几年前去那里时经朋友介绍还看到一些真本,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部深蓝底背景上以金色和银色书写的藏语佛经,一见便是相当有价值的宝物。因此现在学界一部分专家认为敦煌莫高窟这里应该原来是一个僧道聚合的大型寺院。
我问他,七万多点古书经文那也算是了不起的发现了,当年藏经洞五万书画文册可是曾经引来举世瞩目,为什么这次在国内外都是无声无息?我朋友表示不是很清楚,可能有水分,也可能在年代分布上和敦煌遗书不能相提并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