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狗了一下:
http://www.gzedu.gov.cn/yw/05-23.htm
“首鼠两端”用来形容迟疑不决,动摇不定,又作“首施两端”。对于它的词源,自古就有不同看法。宋陆佃认为是以鼠性多疑设喻,《埤雅·释虫》:“旧说鼠性疑,出穴多不果,故持两端为之首鼠。”王伯祥《史记选》:“鼠将出穴,必探头左右顾望,故以首鼠两端喻心持两端的人,盖亦当时流行的成语。”
清王念孙认为,“首鼠”又作“首施”,即首尾。“首鼠两端”即“首尾两端”。《读书杂志·余编上》:“今案,‘施’读如‘施于中谷’之施。首施,犹首尾也。首尾两端,即今人所云进退无据也。《春秋》鲁公子尾,字施父,是施与尾同意。服虔注《汉书》曰:首鼠,一前一却也。则首鼠亦即首尾之意。”现代学者陆宗达、王宁认为“鼠”当“尾’’讲是因老鼠的形体特征而引申的。在古人眼里,鼠尾最突出。鼠名以尾,鼠也可引申有尾义。①
有不少学者认为“首鼠”(又作“首施”)是联绵词,与“踌躇”为同源词。朱谋玮《骈雅·释训》:“首施、首尾,迟疑也。”刘大白《辞通·序》:“其实,首鼠两端和首施两端,大约是汉魏六朝时代的一句成语。首鼠和首施都是双声词语,由鼠转施,也是双声相转。……踌躇古音在定纽,同于涛涂,……涛涂以叠韵转变,就变为踌著,踌著再以叠韵转变,就变为首鼠,首鼠再以叠韵转变,就变为犹豫,或犹与或游豫,这都是上下两字同变的。如果是下面一字单变,便是首鼠变为首施或者游预变为游移。所以首鼠、首施、游豫、游移都是踌躇的转变字,它们的意义只是一前一却,只是迟疑。首鼠两端或者首施两端都是踌躇两端或游豫两端,或游移两端或前却两端或迟疑两端。”
也有的学者认为“首鼠两端”即“持两端”,“首鼠”为“持”的长言形式。像“不律”为“笔”,“不可”为“叵”等一样,“首鼠”“首施”正是“持”的缓读。古人有听音为字的习惯,常往动物上附会,就写成音近的“首鼠”了。“首”为书纽,“持”为定纽,根据照三归端的原理,属于同一发音部位,即舌音,“首”“持”为准双声;“鼠”属“鱼”韵,“持”属“之”韵,而在两汉时代,“之”“鱼”通押的例证极多,故“鼠”与“持”叠韵。
“首鼠两端”始见于《史记·灌夫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比较各家解释,刘大白认为“首鼠”即“踌躇”的观点似更有道理。认为“首鼠”指老鼠出穴时一前一却,显然是牵强附会。将“首鼠”解作“持”的长言,单从此成语结构自身看,似有道理,然而对只用“首鼠”“首施”的用例便缺乏说服力。例如,《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缓则首鼠,急则狼顾。”《晋书·陆机传》:“首鼠避贼,适所以速祸也。”《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赞》:“二虏首施,鲠我北垂。”至于解“首施”为“首尾”,刘大白在《辞通·序》中已有分析,他认为《辞源》“首尾”条“犹豫、迟疑不决”义项下所引《后汉书·西羌传》:“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忽、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而首尾两端”有误,遍查《后汉书》古今本都作“首施两端”。
张绍麒《汉语流俗词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