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牛肉,据闻是四川达州市通川区特产,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东北与宣汉县相邻,西南与达川区毗邻,西北与平昌县接壤。
相传唐乾符二年(875年),大诗人元稹左迁四川通州(今四川达州)任司马,傍晚在途经通州落花溪一乡间酒店饮酒时,店家以烤制极薄的牛肉香脆片奉之。元稹见此牛肉片体薄张大,透明如纸,奉于灯前,影随约而见,颇为赞叹。再入口,麻辣香脆,味道无穷。元稹借物生情,联想起当时京城长安里流行的灯影戏,脱口而出,称赞该牛肉片“若影戏然”。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达州人刘仲贵以经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生意清淡。后来,刘氏结合民间配方逐步加以改进,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牛肉片制作方法,做出牛肉片薄、色鲜、味美、酥脆,遂起名为“灯影牛肉”。同时,又将牛肉片用细绳一张张串起,挂在店前,以此招揽顾客,来往客商见了甚觉稀奇,取一片品尝,香酥可口,味美化渣,刘仲贵也因此声誉大振,被后人尊称为灯影牛肉始祖。
而我印象中的灯影牛肉,并不好吃。
记忆中,是在旅途中,去哪里,为了看什么,不记得了,早年不写游记。
虽然是四川特产,但是记忆中的灯影牛肉,似乎是在去河南或者陕西的途中,也许是记忆出了错,不管怎样,是在一个荒凉的黄昏下的北方小镇,有黄土的小街,一个小摊,在那里没有太多其他的食物,就看见了这摊灯影牛肉。
我年少的时候并不宽裕,但是旅费还是有的,比起北方的一穷二白毕竟要稍微好些。我饿了,也不问价钱,心想这灯影牛肉有什么典故么?姑且勿论,这个名字还是有点浪漫的色彩。于是就买了些许。
一口咬下去,就后悔自己又轻信了北方的食物。这牛肉虽然没有坏,但有点霉,硬,毫无肉香,只有是硬和咸。颇有梁实秋在台湾得了所谓的金华火腿的感觉,“一股死尸味”,和真正的金华火腿失之千里。
我一向对北方的食物保有戒备之心,这个美好而又带着一点遐想的名字,让我上当了。到底为啥叫灯影牛肉,我在相当长的以后,才哑然失笑。
阿呆是从来不犯险的,对于未知的食物,从来不染指。我到底还是有冒险精神,所以时不时也会栽在骗子手里——准确地说,是骗名手里。
这就是灯影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