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她用血肉之躯守护北京四合院
送交者: 鹰击长空 2005年12月10日12:08:30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她用血肉之躯守护北京四合院
2005年12月10日22:1:51(京港台时间)

纪硕鸣 欧洲血统的北京女性华新民,自九七年起,以各种方式阻止发展商对四合院与胡同的毁灭性清拆,甚至以血肉之躯阻挡推土机,被坊间称为北京胡同与四合院的守护神,但她连极具北京文化特色的祖业也没能守住。

在建设新北京的号召下,推土机把一片片的北京旧胡同推倒,也铲去一幢幢具有浓厚京味的四合院。当住上高楼的北京人对逐步消失的四合院渐渐陌生时,一位北京生、北京长、名叫华新民的法国女子,为了留下北京的文化记忆,四处奔走呼喊,她上规划局,去文物局,用笔撰文,为的是可以将这些具文物价值的北京建筑保留下来。

其实,华新民也是中国女子,她的父亲华揽洪是中国着名建筑师。怀着父辈传给她的对中国古建筑的深深眷恋,华新民把北京四合院看作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中国人感情深处的记忆。华新民说:「保留了北京胡同、四合院,就是保留老北京的文化。」六十年代前,北京人一直生活在四合院中,那个冬暖夏凉的小院子是北京人生存的围墙。

文化大革命时,这座小院子被毁过一次,还没有从毁损的痛楚中恢复过来,现在北京旧城改造大兴土木,四合院仍难以幸免。「四合院拆了,传统的京城文化还存在吗?」

华新民忿忿不平地向亚洲周刊表示:「小院子就不能现代化了吗?那些利益集团考虑的仅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从一九九七年起,华新民就用各种方式阻止那些毁灭性的清拆,因此被称为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民间守护神。

但这位守护神最近连极具北京文化特色的祖业都没能守住。今年初,华家在北京红星胡同(原无量大人胡同)的祖宅开进一队扛着镐的民工,他们爬上房顶扒屋,推倒围墙,整条胡同几乎变成废墟。华新民闻讯赶往现场,要求民工不得侵犯私产停下镐头时,一位发展商的代表竟冲进院子,扬言华新民不离开就报警。

华新民几乎被气疯了,「我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我的中国祖父和波兰祖母生活过几十年的地方,我父亲华揽洪和姑姑叔叔长大成人的地方,我自己小时候全家搬进邻院去住以后几乎天天过来玩耍的地方。」华新民叫了起来:「到底是谁该叫警察!」但她还是无法阻挡私权被开发商富华国际集团侵占的事实。

最近,受身在法国的父亲华揽洪委托,华新民一书行政诉状,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陈刚告上法庭,要求法庭判令被告撤消于二零零五年一月十八日给华富金宝房地产开发公司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该许可准予办理徵用划拨的六万多平方米土地建「金宝街项目」,不在国土资源部九号令的「划拨用地目录」,也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范围内。

重要的是,华新民家的两处私宅都处于此许可所涉及的土地上,华家有民国时期的房契,也有北京市人民政府换发的「房地产所有证」,都显示,无论是这座外观极富艺术的八角洋房,还是整座院落所占的土地都属私有而神圣不可侵犯。华新民在起诉书中指出,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行为,也与今年一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旧城整体保护」条款相违背。

九十年前,华新民的祖父在北京东城区红星胡同买下一块土地,并为自己的家族设计和建造了一所花园洋房,洋房分别为五十一、五十三和五十五号,令华家在北京有了落脚之处。五五年,华家将其中五十三号租给了北京市委,于是几位市领导人入住。

北京市委成了华家的房客,月月都交房租。一九五八年,政府规定超过若干间的私有出租房屋都要让政府帮着经营修缮,再与国家分享房租。每月三百元的房租,在当时也算不小的收入。文化大革命中,居住的干部都被批斗,没有人再向华家交房租,洋房被房管局「保存」了。华家和他们邻居的私有财产,在中国历次的政治运动中被「出让」、「抵押」、进而「毁灭」。

华新民说,在北京旧城改造的疯狂中,东堂子胡同和无量大人胡同的一部分土地中,不少属私有祖产土地,竟被北京市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擅自出让给了富华国际集团所属的房地产项目公司,由它去开发房地产继而又抵押给银行换取现金。

在开发大拆卸铲除中,活生生地破坏了世界规划史上的元大都规划杰作,毁灭了本身就是文物的有逾八百年历史的遂安伯胡同,拆除了无量大人胡同西口和东口的几座壮观的大宅子。华新民说,北京人痛心疾首,尤其是如今已经压在「华丽大厦」下面的梅兰芳故居,那是北京梅兰芳故居中建筑最好、故事最多的一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条被毁的无量大人胡同开了两个文化沙龙,一个在华新民家,另一个在梅兰芳家,许多中外人士在胡同里穿梭来往,多少中西文化交往的故事在这里织成。华新民说:「尤其是梅家,据梅葆玖等人文章中的介绍,它根本就是当时的一个对外宣扬中国文化的视窗:成百上千个异乡来客是在这里第一次发现了中国的京戏、中国的绘画、中国的手工艺品等,包括像瑞典皇太子和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的贵宾。而我家则是一个文学沙龙,是勤于笔耕的祖母主办的,她就在这里搭建着中西文化的桥梁。」

紧挨无量大人胡同,也在被拆的东堂子胡同,同样记载着近代史上中西文化的碰撞:其中四十七号和四十九号的部分建筑是包括同文馆在内的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此发生的事件写成的书能够摆满几十个书架,这里还是最集中住过大学教授和着名医师的地方:沈从文、蔡元培、吴阶平、林巧稚、丁西林……几乎在每一扇院门后面都是一个名人故居。

几年以来,华新民经常试图去保护那些遭到破坏的美丽四合院,或者一个正在受到某开发商伤害的四合院主人,也经常写一些文章,来宣传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价值,解释爱惜中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道理。她很少提到自己无量大人胡同的祖屋,因为不喜欢让自家的私事成为一个公众话题。华新民说:「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当我父亲的权利遭到富华国际集团如此践踏的时候,当我家的院子在一瞬间被砸成残墙断壁的时候,当我站在自家院子里却受到一个陌生人侮辱和威胁的时候,我家的私事便不再是私事,便自然和必须成为一个公众话题了,并且是一个中外人士共同的话题。」

这些年,华新民没做什么「大事」,东奔西跑都为了北京老胡同中的四合院,为了让那些拆卸者手下留情,华新民甚至以血肉之躯去阻挡推土机。她拍摄了大量的图片,有的已经被拆成为永久的纪念。在北京追逐城市价值、要洋气的旋风中,代表北京文化底蕴的四合院还是相继倒下,华新民却仍然坚持着,她追逐的是一座京城文化的丰碑,她希望感动上帝,希望推土机可以不再在四合院中碾过。

华新民小档案 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华新民,生于北京,在四合院长大。住过法国和香港,九十年代回到北京。现在为作家。祖父华南圭早年留学法国,专攻土木工程;祖母波兰籍。父亲华揽洪十四岁就留学巴黎学习建筑,后学成在法国成家立业。四九年后,华氏父子都回中国,在首都规划委员会任职。自九七年起,华新民成为「北京胡同保卫者」在北京走街穿巷在胡同里实地调查,曾挨家挨户搜集资料,向政府上书,发表文章,唤起社会的关注,没日没夜与拆迁工程周旋。

亚洲周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墩体小说之五:装不下
2004: 敦体小说--记三好学生敦子的一件小事(1
2003: 不是初恋的怀念
2003: 周岁的天使
2001: 从巴金到余杰 盘点“悠闲”的成都文人
2001: 中国男人:达则分手 美国男人:穷则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