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林希翎歸葬記-紀念為民主而抗爭的基督徒前輩
送交者: 一草 2020年12月02日19:56:1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轉貼+匯編 

中國最後一位大右派林希翎女士2009年9月21日在巴黎病逝,享年74歲。林希翎1957年被打成右派,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關押十五年,後在上世紀80年代到法國定居,晚年希望落葉歸根未被允許。2010年歸葬在故鄉地處浙東的溫嶺

林希翎作為基督徒,對欺騙和謊言深惡痛絕。她晚年的部分評論和回憶:

我在看守所里醒來全身都是烏青

我是人民大學的學生,還有一個譚天榮,是北京大學的學生。我們兩個被認為是大學生當中的右派領袖。所以毛澤東特別點名,在毛選五卷里有。當時是開除學籍,監督勞動,當反面教員。當時沒有告訴你被捕了。那時做人民內部處理,開除學籍,留在學校裡面。可是他們陰謀,一年以後,大家都把我忘了,一下子半夜三更把你秘密逮捕。逮捕時他還說你違反治安,說是因為我打人,抓到北京市拘留所。當時一個學生,我永遠忘不了這個流氓,這個女人的名字,她把我打得半死,等我在北京市看守所里醒來,全身都是烏青。這樣的情況,反而說我打人、違背治安,居留五天。五天到了以後,說我不認罪,又居留15天。15天以後,就改成逮捕反革命,後來就判15年刑。

血濃於水

有些口號講得好聽,什麼血濃於水,炎黃子孫,中國人,華人… …,你整人的時候,害人的時候,什麼時候想到過血濃於水?血是血,水是水,什麼時候濃過?你把血放到水裡淡化一下罷了,這樣的欺騙宣傳,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老百姓同情老百姓

對國內的封鎖,愚民政策,搞些什麼網民,有些根本就是網警。你說世界上還有....從中央到市、縣下邊都配備一大批網警。有些憤青的文章不就是網警寫的嗎?什麼法國佬滾出去,制裁法國,不是神經病嗎?國際上看得很清楚,包括法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每次起來為中國人權說話的,都是左派,都是民間組織,是國際上的老百姓同情老百姓。懂不懂?人家看不下去了,呼籲中共改善人權。

西藏問題

對西藏問題也是一樣,一邊談判,一邊還要罵人家,還要倒打一耙,說藏獨都是達賴喇嘛做的,完全像當年打我們右派,像過去希特勒搞過的季米特洛夫國會縱火案,完全是那個手法,專門製造冤獄。中國的統治者和那些愚昧的所謂網民,實際上的網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不了解外邊的世界。為什麼在奧運期間有人遊行示威,同情達賴喇嘛,為西藏問題叫?你想想看?我去年在美國待了9個月,接觸了各方面的人士,包括被他們打得狗血噴頭,給你搞臭的,什麼法輪功啊,這些人。共產黨有這一套,什麼罪名,什麼污七八糟的,都往你身上倒,事實恰恰不是那麼一回事情,不讓你說真話。實際上你說達賴喇嘛,本來都是他們捧出來的。過去西藏是農奴制,有他們自己的文化和族群特點。但他們出來這麼多年,在印度這個民主國家,他們整個流亡政府也實行了民主制度。達賴喇嘛水平很高,用英語講學,講經,講課,寫書。曾經我也不理解西藏問題。後來我接觸了一些普通的法國人,一些水平很高的科技人員。我就問他們,你們為什麽支持達賴喇嘛?你們是天主教國家。結果他們跟我講,他們現在反思,覺得天主教、基督教排他性很強。相反,讀了達賴喇嘛一些書,聽他演講,覺得他的宗教有寬容性,包涵性。而且他作為一個宗教領袖,一個很聰明的人,大家很佩服他。諾貝爾獎是白得的嗎?


ZT 林希翎歸葬記 

爐邊史話 Today


    通往太平山公墓的山石小道上,一支圓號、軍鼓組成的鄉村樂隊,吹打着喪歌。緊隨其後的殯葬隊伍中,六位老翁肅穆得讓人側目,他們挺胸直背,卻步態僵硬。他們的帽子清一色托在手上,任銀髮被風吹起。

  這些老人要送別的是,他們青年時代的偶像和難友—被稱為“第一學生右派”林希翎。為送這最後一程,前夜,他們從400多公里之外的杭州、湖州等地趕到溫嶺市箬橫鎮。這些曾經的“右派”,如今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六七個小時的路途顛簸,有人甚至憋濕了褲子。

  沒有哀號,沒有焚香,在地處浙東的溫嶺市—這個講究喪葬排場的地方,這樣的喪禮可算得上簡樸而少見。

  溫嶺箬橫鎮,緊鄰着山靈水秀的雁盪山。一排石壁之下的太平山公墓,頑石歷歷。“青山有幸埋忠骨”,牧師布道說。安葬於此的林希翎,確如頑石一般,她是中國“終生不得平反”的六大“右派”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大學生“右派”。

  這一天,是2010年11月9日,距離林希翎病逝已一年有餘。

    2009年9月21日,林希翎在法國巴黎去世,終年74歲。“頭七”那天,她的一部分骨灰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下葬。剩下的部分,根據林的遺願,由林希翎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葬禮執行人朱毅操辦,安葬於中國。但是,這份骨灰卻轉徙於故土,難得其所。

  一年之後,在多方努力下,從法國歸來的林希翎長子樓信達,終於親手將母親骨灰安放於故鄉的墓室。

  離開中國26年,林希翎終於與故土的青山融為一體。儘管對於這片土地,她曾說,“我看到的是一種愚昧的幸福,很少有所說的智慧的痛苦,可惜我至死不能愚昧。”

  家人的驚惶

  林希翎的靈堂設在溫嶺市殯儀館。11月9日,追思會開始前,一位溫嶺當地的女牧師主持了簡短的宗教儀式。林希翎的老家人,從她的三妹到素未謀面的子孫輩,也都趕來參加。

  她的遺像懸掛在靈堂的中央:一位端莊的灰發老婦,面相開闊,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又隱含着一股痛苦的自嘲。這種姿態,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如墳頭那張攝於60多年前的老照片。當時她還是個小丫頭,一頂綴着紅五星的解放帽,蓋住紮成兩個小辮的烏髮,拗拗的。

  儘管20多年來,林希翎遠隔重洋杳無音訊,她的親人們至今還難以忘記50多年前那場浩劫的創痛。

  與林希翎頗有幾分相像的三妹,也已年逾七旬,是現在家族中最年長的長輩。這個短髮健碩的村婦,噙着淚,望着二姐的遺像。

  1935年出生的林希翎,原名程海果,程家四姐妹三兄弟,原能“坐滿一台子”,但受老二林希翎的牽連,一家人在劫難逃。母親林靜枝丟了工作,又作為反革命家屬和全家“充軍”到寧夏農場,幾乎餓死在那兒;弟弟妹妹也都背着她的“黑鍋”,沒能繼續上書,只能在農村當木工,打打稻草,抬不起頭。“我們的娘苦頭吃足,溫嶺一搞批鬥,就拿她當靶子。台下的人成千上萬,台上漢子揪她頭髮,頭一抬起來,就壓下去。”林希翎的三妹回憶早些年過世的母親,眼淚早已哭干。

  1957年5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繫念四年級的林希翎,響應“大鳴大放”政策,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連續發表6次演講,公然為“胡風反革命集團”鳴不平,大膽直言“毛主席的話又不是金科玉律”,並進一步指出“共產黨內的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很嚴重”。

  她的話在學生當中引發激烈反響,一時成為“勇敢的化身”。1957年6月,林希翎被批為“學生右派領袖”。當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長篇通訊《毒草識別記》,號召人大學生“揭發林希翎及其同黨的反動言行”。短短一個月裡,凡曾經支持或贊同,甚至僅僅同情或接觸過林希翎的人,很多都被劃為“右派”。林希翎說:“單單在北京,因我被打成‘右派’的就有一百七十多人,在全國各地更是不計其數。”

  隨着“反右運動”的深入,1959年8月,林希翎被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為“反革命分子”。在北京草嵐子監獄,開始了她15年的漫漫刑期。

  1973年,提前幾個月釋放的林希翎,被下放到浙江金華武義農機廠,並與該廠技術員樓洪鐘成婚。兩年後,一聽說鄧小平重新出山主持中央工作,她就買了一張硬座火車票,隻身上北京見“鄧大人”。結果,撞上“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槍口,林希翎再次被捕,交原住地革命組織嚴加看管。

  全家人被林希翎的事弄得驚恐萬分,只得儘量不讓她出門。1978年,中共中央下達文件,宣布摘去全部“右派”分子的“帽子”。苦熬活受20多年的林希翎,興奮地為二兒子取名“春臨”,認為“他的降臨是吉祥的象徵和歷史的轉折”。

  1979年3月,林希翎不顧親人的反對,買了一張硬座票,赴京重新提出平反申訴。1980年5月13日,就林希翎呈交的申訴書,《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通知》說:“經本院複查認為,原判認定的主要事實、定性及適用法律正確,決定駁回申訴,仍維持原判。希望你認罪悔改,徹底轉變反革命立場,投身祖國的‘四化’建設。”這樣,林希翎作為“不予改正”的“終生右派”之一,活化石般證明着當年“反右運動的必要性與正確性”。

  靈堂外,花圈布滿了走廊,有人送來了輓聯:“青史刺玫瑰”、“數一時剛烈,看林家二姐”。

  遺像前,林希翎的三妹抿緊嘴角愁楚不己。見此,林希翎的兒子樓信達,來到三姨面前,深鞠一躬,安慰說:“三姨,不用怕。萬一有什麼事,也不要覺得丟臉。因為今天的世界已經變了,她會帶給你們光榮。溫嶺是個小地方,她也會給故土帶來光榮。”


  “民主民主,就是先要有發言權”


  1984年,樓信達隨母親離開中國時,只有七歲。現在,他是法國一名金融軟件工程師,自言“不是搞政治的”。對這個不善治家務又整天埋在報紙資料堆里的母親,樓信達甚至覺得“不熟”。

  “母親生前,我從沒聽她提起過去,直到她死後,才開始知道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樓信達聽了母親舊友的憶述,方始追悔。

  奚紋,是林希翎當年的獄友,同被關押在北京草嵐子監獄。在監獄組織上安排的“政治學習”中,事先安插的“積極分子”輪番對林希翎進行批判,但一個接一個被林駁倒。主持人無計可施,只得領着眾人高呼口號,在聲勢上壓過她。“仿佛讓我重溫了她在北大千人大會上辯論的情境。當年我崇拜的人物,竟然就在眼前。”奚紋回憶說。

  當時北大千人大會也在場的錢理群,記得林希翎一番爆炸性的講話後,有人為她鼓掌,求她簽名,也不乏人轟她,甚至遞紙條辱罵她。林希翎的演講把北大內部本來就存在的兩大派系之爭推向了白熱化。在《林希翎:中國1957年右派的代表與象徵》一文中,錢理群寫道:“因為當時年齡尚小,她提出的許多問題是原來沒有想過的,一時也想不清楚”,“但對那些轟她的人我是反感的,覺得有違北大的民主傳統”。

  林希翎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朱毅,曾牽頭為林昭塑像,也正是在為林昭收集史料的過程中,他發現林希翎是“反右運動”中一個繞不過的“風暴眼”。

  朱毅採訪北大學生張元勛,張說起林希翎在北大三角地講壇的風姿,就學起她的聲調和語氣,儼然被林希翎當年的氣場所征服;之後,從林昭的戀人甘粹那裡,朱毅又得知,甘粹正是主持了林希翎在北大的講演,才被打成“右派”。在被人奪走了話筒和稿紙後,甘粹嘴裡還不住重複林希翎的話:“民主民主,就是先要有發言權。”


歸葬北京

  在林希翎過世的當天,朱毅還和她通了電話。與身在北京的朱毅聯絡,幾乎成了林希翎最後一年的日常活動。

  朱毅習慣稱呼林希翎為“大姐”。2009年9月21日晚11點25分(北京時間),巴黎正是晚飯時間,朱毅就如常給林希翎掛了個電話。“大姐打電話,總是讓我放下電話,她回電。她說,你沒有錢。而她自己的生活來源,僅僅是法國政府發放的500歐元救濟金。每個月打打電話就花去400歐元。”朱毅說。

  但是那天,林希翎卻抓着電話不放,吃力地要往下說。電話那頭沉重的喘息,分明聽出日漸嚴重的肺疾給她帶來的痛苦。

  她斷斷續續地訴說着憂慮:兒子工作的落實,找錢理群寫悼詞,還有“能不能讓我回北京”……朱毅覺察到不對,但那頭的聲音已經微弱下來,只能艱難地捕捉到“統一……普世……兩岸”幾個字眼。隨後,任朱毅在北京的電話前疾呼“大姐,大姐”,電話那頭,卻再無人回應。

  第二天早晨八點零五分,朱毅接到樓信達電話,獲知林希翎已經在巴黎與世長辭。樓信達檢點母親的遺物,打開她身處巴黎九十四區公寓的冰箱,只有兩個蛋和三個西紅柿。

  “‘能不能讓我回北京’是什麼意思?”朱毅當時沒有回過味來,直到之後在雜誌上看到原中國人民大學紀委書記王前說,“如果林希翎不平反,我的骨灰不進八寶山”,朱毅才揣摩出“大姐”的心思:要歸葬北京。

  在林昭銅像前舉行迎林希翎骨灰儀式”的計劃,在朱毅的腦海里成形。2009年成立的林希翎慈善基金會,正是由他擔任秘書長,主要為當年的北大難友籌款。

  朱毅原想,把“大姐”的骨灰在林昭的塑像者嚴正學家暫時安頓一下,等塑像完工,再在北京安葬。但考慮到其中的壓力,朱毅還是聽從樓信達的建議,讓林希翎的骨灰,回浙江溫嶺老家入土為安。

  今年11月6日,朱毅接到樓信達飛抵國內的消息後,就讓林希翎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王書瑤知會了北大和人民大學。這一來驚動了北京的公安部門。“他們沒有理由來阻撓,但叮囑千萬要低調。”朱毅說。

  “像林希翎這樣一個人,在我們這個地方絕無先例可循。”溫嶺市黨校教師、原溫嶺市宣傳部副部長穆毅飛說。這位天天出現在台州電視台評點新聞的當地“名嘴”,主持了林希翎的追思會。溫嶺從屬台州,“台州式硬氣”因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而為世人所知。

  整個儀式進行得按部就班,幾乎沒有受到干擾。“一不參與,二不干擾,三有所防範,就把她當做一個普通的歸僑看待”。穆毅飛這樣解讀當局的態度。葬禮當天,當地的統戰部門無人出席,穆毅飛說,“既然是普通歸僑,政府官員就沒有必要到場。”

  總有人出高價讓她出來說話

  這趟回國,樓信達很匆忙。他說,自己從中國駐巴黎大使館接收的5000歐元喪葬費,還來不及換成人民幣,就揣進了行囊。

  樓信達現在還記得,母親在法國的家裡,常在客前翻出影集,把她和吳儀等前國家領導人的合影,指點給人看。2002年朱鎔基訪法期間,她還作為旅法華人華僑的代表受到了接見,這是兩個“老右派”穿越般的見面。

  近年來,她的聲音越來越鮮為人聞。朱毅甚至認為,她的晚年近乎孔子的“述而不作”。

  在樓信達眼裡,這事的起因很單純。因為母親出訪美國期間,常有人來找她合影。“林大姐,你為什麼不收費?”有人從旁提醒,她還不知所然。後來才知道,不少海外“流亡者”靠這種方式,謀個政治身份,混口飯吃。“我媽特別看不起給自己貼標籤,而不是自食其力的‘流亡者’”。

  1980年代初到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為林希翎提供了一份三年的高薪合同,請她編寫關於“五七”的歷史書。收入有餘裕,她甚至和溫州商人合夥做起生意,但事後錢款被騙。沒有工作的林希翎,為補貼家用,到處找中餐館打工,掃大街的活也幹過。

  但是,“她從來不缺賺大錢的機會,總有人出高價讓她出來說話。”樓信達說早在1983年,台灣方面網羅林希翎,被她頂了回去。

  1999年,法國出兵科索沃,林希翎又向法國政府提出抗議,成為一個不合時宜的人,導致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無條件資助她的法國托洛茨基派的勞動人民黨,在經濟上對她“斷供”。

  “她這個人有點‘傻’,完全不像一個中國人。即使在國外,也很少像她這樣直來直去,由着自己意志說話的人。”樓信達感觸良深。

 

 入土為安

  離開中國大陸整整26年,林希翎並未斬斷和故土的聯繫。早在2004年年初,林希翎曾返回北京,在臨近平安大街的協作胡同,租住了半年,試探平反的可能性。

  “八無八有:無私無欲、無怨無悔、無辜無奈、無仇無敵;有心有肺、有情有義、有肩有骨、有膽有識是林希翎在胡耀邦逝世二十周年之時獻上的輓聯。在朱毅看來,這也正是“大姐”的自況。

  在太平山公墓的墳碑上,穆毅飛為林希翎選定的墓志銘,深得家屬的認同。這是她生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的一段話:“我在中國看到的是一種愚昧的幸福,很少有所說的智慧的痛苦,可惜我至死不能愚昧。我恐怕與任何當權者都難以合作,是一個永遠的批判者。幸運的是,在民間我有大批朋友、志同道合者。感謝上蒼,在我九死一生之際,總會派出天使,將我救出死亡的幽谷。我也無怨無悔,將身上的十字架背負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是我媽一生的寫照。”樓信達說。

  在牧師的禱告聲中,冷風掃過墳堆。六位“五七難友”一一抱過林希翎的遺像,若有所失。他們和林希翎都素昧平生,其中最高齡的葉光庭,已經88歲,而年紀最小的葉孝剛,也已70歲。“你們世人要歸回,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牧師誦念着《聖經》,老人們則在風中戰慄。

  墓碑上,林希翎和樓洪鐘的名字,一紅一黑。事前,樓信達徵求父親樓洪鐘(林希翎前夫)的意見。這位出身浙江農村的知識青年,當年因崇拜林希翎而與她結婚,如今希望死後能安葬於林希翎的旁邊。

  “沒有什麼比在故鄉入土為安更好了。”朱毅對着林希翎的遺像,深鞠一躬。


0%(0)
0%(0)
  你是個跪舔黑人種族主義分子的漢奸  /無內容 - 小琴爸 12/02/20 (8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饒毅跟中共建制派幹上架啦。 最後會8會
2019: 中共認慫了,承諾不在廣東茂名修建火葬
2018: 閒說中美G 20 結果,中美相互妥協畢竟
2018: 怎麼看貿易戰輸贏?為何說中共偷着樂
2017: 床鋪的稅制改革將潤滑激活美國經濟肌體
2017: 加州最好的地方在沒有歧視,其他都無所
2016: 床鋪行動:carrier空調留在印第安納,
2016: 葵花寶鑑和辟邪劍譜, 是唐太宗送給楊家
2015: 軍隊改革:應該有體鍛標準,就按美國標
2015: RMB實在是太堅挺了,如果貶一貶對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