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想起了上海虹口公園
送交者: 玉米穗 2021年05月01日13:01:4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前幾天讀一本《周氏三兄弟》,一下想起了上海魯迅公園裡的魯迅塑像,就是魯迅先生不苟言笑坐在藤椅里的那尊,那是魯迅公園的標誌。魯迅公園就是原來的虹口公園——到現在我也還是很習慣叫那裡虹口公園,在上海坐出租車時說虹口公園,講外地話的駕駛員不知虹口公園是哪裡,再趕緊改口說就是魯迅公園。

src=http___n1.itc.cn_img8_wb_recom_2016_06_15_146598379020292478.JPEG&refer=http___n1.itc.jpg


在上海的那麼多公園裡去過最多次的就數虹口公園,推其原因大概主要是離家比較近。讀小學時每到清明學校組織去掃墓,最經常去的便是虹口公園,去那裡給魯迅先生掃墓。大家排隊站在那尊魯迅先生塑像前,聽前面一個八成是魯迅專家之類的或男或女的大人介紹魯迅先生事跡,其實是聽不懂什麼也聽不進什麼的,但大傢伙兒都會做出莊嚴肅穆仔細聆聽的樣子,因為老師們就站在隊伍一旁監看着,自由散漫嬉皮笑臉打打鬧鬧在那場合顯然是不可以的。但我記得那時候雖然自己仿佛在認真聆聽,滿腦子裡卻都是書包里裝着的那些好吃的東西,大餅油條還有糖麻花,一會兒掃墓活動受教育環節一結束,自由活動時就可以大快朵頤了。那年代我們小孩子平常都只有幾分錢的零花錢,但到了掃墓之類的學校集體活動時候,家長卻會額外給我們買好吃的東西帶着當中飯,想起來那些好吃的東西的確讓清明掃墓變得十分值得期待。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吃的東西,記得有一回吃飯時班裡有一個同學從書包里摸出一根手指粗的大蔥,麻利地一拗兩段,夾在饅頭裡吃,那在一幫有大餅油條麻花年糕之類奢侈品吃的同學裡顯得有點寒磣,但那孩子似乎吃得有滋有味,還主動讓我咬一口大蔥試試,我一試便辣出了眼淚,還是俺的大餅油條糖麻花好吃。
虹口公園離我家七八站路,當時三路有軌電車一部可達。大概小學兩三年級時候,有一回忽然興致勃勃帶着二弟想去虹口公園玩,可是沒有車票錢,兩人便沿着電車軌道走去。路途遙遠,走走歇歇,在中山北路橋那裡歇了好一會,眼見目的地終於近在咫尺,感覺歡欣鼓舞。可是到了虹口公園因為沒有門票錢,未能進到公園去。哥倆便在公園門口對面三路電車掉頭處的那片冬青樹叢處坐了老半天,邊休養生息恢復體力邊看人們進進出出公園。走回家時候感覺路途遠了一倍。很多年後,我去了日本,三弟在非洲,二弟與父母在上海。聽二弟後來說起,有一回吃晚飯時候,他不知怎麼對父母說起那段兒時往事,父親聽了沉默良晌,說,唉,不知道你們哥幾個小時候還有這樣的事情,要是告訴爸爸媽媽,怎麼都會給你們錢去那裡呀。二弟趕緊說,其實那時候一路走走,在公園門口坐坐,感覺也是很開心的啊。
成年後也時或去虹口公園,那裡有拉琴唱戲自得其樂的,周圍圍一圈看客;有練拳舞劍推來攘去相互切磋推手的;後來還有聚到一處說外語練習英語口語的,就是所謂的英語角。我曾興致勃勃地看那裡的人練習推手,一個貌不驚人的老頭一發力便將五大三粗的漢子踉踉蹌蹌推出數步之遠,邊上圍觀的人群里便爆出讚嘆喝彩之聲,議論紛紛說老頭功夫深厚,是真正的大家。有一回我在外灘一群推手練習者里碰巧又看到了那老頭兒,也是沒有對手,贏得陣陣喝彩和議論。然而忽然進來一條大嗓門中年漢子,指定要和那老頭過招,大家都覺得有好戲看,躍躍欲試攛掇老頭教訓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魯莽漢子,想看他自取其辱的好戲,然而那老頭卻不敢與之過招。那漢子咄咄逼人,說若敢與他過招他就在眾人面前打趴老頭,老頭任其囂張放肆,只是不敢交手應戰。那漢子後來揚長而去,人們說老頭是怕打傷了那個無賴,才不與他一般見識,許多年後聽到被徐曉東暴揍的雷雷大師說“術高莫用”,讓我又想起了當年看到的那個老頭兒。
前些年在國內教書時,又去過虹口公園——其時已經更名為魯迅公園,公園門票制也取消了。我去那裡看魯迅紀念館。館裡空空蕩蕩竟然只有我一個參觀者。與兒時不同,此時我已讀過不少魯迅作品,對魯迅先生和他的作品都深為欣賞和喜歡。站在魯迅先生塑像前別有一種全然不同於兒時的感覺。不過與本人兒時相比魯迅的地位似乎大幅下降,從前教科書裡的魯迅的那些無人不知的名篇據說大多都已被撤出教科書,魯迅在很大程度上已被邊緣化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哈弗法學院、武漢瘟疫、第三代核技術和
2020: 武漢病毒不僅是人造,還是故意投放的。
2019: 鹿兒與海——鹿兒
2019: 需要反思五四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
2018: 沒有永遠的敵人
2018: “回鄉做‘芯片’就是自取滅亡”
2017: 政府預算終獲通過 川普似能知錯即改
2017: 仁川登陸的設想是怎樣開始的?
2016: 所謂的普通話就是滿話,是滿大人使用的
2016: 冬冬:有關最低工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