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圖文)
送交者: 范學德2 2021年09月05日12:00:2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誰保持了這個能力,誰就不會變老

    — 聽卡夫卡說(上)


      范學德 2021-09-05


導讀:這是“琴棋書畫”系列“書” 的第一篇。




圖片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被譽為“現代主義文學之父”,在一次“已故十大歐洲作家”的評選中,排在第五位,在莎士比亞、歌德、但丁、塞萬提斯之後。


1920年37歲的卡夫卡與同事17歲的兒子雅諾施相遇,並成為忘年交,雅諾施記下了卡夫卡的一些日常言行,並於1951寫成了《卡夫卡談話錄》,它被譽為當代的《歌德談話錄》。書中到處是卡夫卡閃光的思想。我讀了一遍又一遍。


中文版《卡夫卡談話錄》,由趙登榮 翻譯,灕江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下僅列出語錄在該書中的頁碼。



插圖是卡夫卡的畫作


圖片


摘錄如下。


1912年2月8日,卡夫卡在日記中抄錄下歌德的話作為座右銘:“我對創造的興趣是無止境的。” (第5頁)


藝術對藝術家是一種痛苦,通過這個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第8頁)


我是一隻寒鴉——一隻卡夫卡鳥……一隻渴望在石頭之間藏身的寒鴉。(第8/9頁)


身為職員,卡夫卡說自己是在籠子裡:“到處都是籠子,我身上始終背着鐵柵欄。”(第13頁)


他說:“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鐵柵欄後面。” (第15頁)


圖片

什麼是財富?對於甲,一件舊襯衫就是一筆財富,而乙有一千萬元還是貧窮的。財富是完全相對的東西,不能使人滿足的東西.從根本上來說,只有一種特殊情況,財富意味着對占有物的依附,人們不得不通過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關係保護他的占有物不致喪失。這只是一種物化的不安全感。(第17頁)


普通人的世界是地獄,臭氣熏天的糞坑,臭蟲窩。(第23頁)


青年充滿陽光和愛。青年是幸福的,因為他們能看到美。這種能力一旦失去,毫無慰藉的老年就開始了,衰落和不幸就開始了。(第23頁)


圖片


誰保持發現美的能力,誰就不會變老。(第23頁)


我不描繪人,我只講故事。這是圖象,只是圖象而已。(第24頁)


人們拍照,是為了把那些事從意識中趕出去。我的故事就類似閉上眼睛。(第24頁)


我們比較容易從生活中製造出許多書,而從書裡則引不出多少生活。所以可以說,文學是一種很壞的儲存手段。(第26頁)


圖片


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着痛苦,另一間住着歡樂。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笑聲會吵醒隔壁房間的痛苦。(第27頁)


凡是具有真正的、耐久的價值的東西,都是來自內心的禮物。人不是從下往上生長,而是從裡向外生長。這是一切生命自由的根本條件。這個條件不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社會氣候,而是不斷地通過鬥爭去爭取的對自己和對世界的一種態度。有了這個條件,人就能自由。(第29頁)


我們從黑暗中來,又在黑暗中消失。(第30頁)


咄咄逼人的進攻只是一種假象,一種詭計,人們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點。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於忍受中,只有軟骨頭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喪失了人的尊嚴。(第33頁)


誰罵人,誰就在辱罵靈魂。……話語是生與死之間的抉擇。(第34頁)


圖片


書籍是一種麻醉劑。(第35頁)


您應該多讀古書。古典文學,歌德。古的東西把它最內在的價值表露到了外面——持久性。時新東西都是短暫的,今天是美好的,明天就顯得可笑。這就是文學的道路。(第35頁)


人們爬回到所謂的個人小天地里,因為他們缺乏對付世界的力量。人們逃避奇蹟而去約束自我。這是撤退。生活就是與其他事物共處,是對話。人們不能逃避這種對話。(第36頁)


夢裡總有許多未加工的白天的經驗。(第38頁)


圖片


人只有在愛情中和臨死時才意識到自己。(第40頁)


自殺者只是由於無能而自殺。他什麼能力也沒有了,他已經失去了一切,他現在去拿他占有的最後一點東西。要做到這一點,他不需要任何力量。只要絕望,放棄一切希望就夠了。


這不是什麼冒險。延續,獻身生活,表面上似乎無憂無慮地一天一天過日子,這才是冒風險的勇敢行為。(第40/41頁)


藝術向來都是要投入整個身心的事情,因此,藝術歸根結底是悲劇性的。(第41頁)


圖片


藝術就像祈禱一樣,是一隻伸向黑暗的手,它要把握住慈愛的東西,從而變成一隻饋贈的手。祈禱就是躍入消逝與生產之間的改變一切的弧光,完全溶進弧光中,把它無法估量的光包容到自己的生存這張極易破碎的小搖籃里。(第43/22頁)


對於神聖的東西的渴望,伴隨而來的對褻瀆聖物的羞怯以及人所具有的正義感,這一切是強大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一旦人違背這些東西,它們就在他身上頑強反抗。它們是道德上的調節力量,因此,一個人要在世界上進行某種犯罪行為,他總是先要壓垮自己身上的這些力量。要犯罪,總是要先在心靈上肢解自己。(第47頁)


今天,對God的思念和對罪孽的懼怕大大地淡薄了。我們陷在驕傲自大的泥淖中。(第47頁)


人們以公正的名義做了多少不公正的事情?多少使人愚昧的事情在啟蒙的旗幟下向前航行。(第53頁)


圖片


“我”無非是由過去的事情構成的樊籠,四周爬滿了經久不變的未來夢幻。(第54頁)


大多數人其實根本不是在生活,他們就像珊瑚附在礁石上那樣,只是附在生活上,而這些人比那些原始生物更可憐……人也只不過是這樣一個可憐的珊瑚。(第58頁)


God、生活、真理——它們只是我們給予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稱。(第61頁)


老年是青年的未來,他們遲早要變老的。(對青年人反對老年人的鬥爭一說——范注)為什麼要鬥爭,為了更快地變老?更迅速地死亡。(第67 頁)


我們企圖把我們有限的小世界置於無限的大世界之上。這樣,我們就干擾了事物的正常循環,這是我們的原罪。(第71頁)


否定原罪,就是否定God,否定人。也許只有死亡才給人以自由。這一點誰知道?(第71頁)


圖片


人不是石頭。他也具有變化的能力。……人不僅是大自然的傑作,而且也是他自己的傑作,是不斷突破現有界線、使迄今為止仍蒙在黑暗中的東西變得清晰可見的魔鬼。(第77頁)


我和你對話,就等於和我的過去說話。(第82頁)


民族和工人階級都是抽象的概括,教條概念,模糊的現象,只有通過語言行為才能把握……真實的只能是具體的、真實的人,是God置於我們面前擋住去路、我們直接受其影響的人。(第96頁)


筆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第97頁)


沒有不流血的童話。每個童話都來自血液和恐懼的深處。這是所有童話共同的地方。(第98頁)


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們連走出自己的院子也一定得有一張特別通行證才行了。世界變成了隔離區。(第99頁)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迷宮。(第 100頁)


寫於2018.9.13

2021.9.5修訂


圖片


圖片


圖片

— THE END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南來客造詩
2020: 歐洲第一大妓院Pascha成歷史
2019: 孩子生在哪裡都不是孩子的錯/選擇,而
2019: 香港還是自由社會。年輕人都是在共黨97
2018: 清理沼澤:雖然靜悄悄, 卻是雷厲風行
2018: K, 來看看這個文章。
2017: 文貴九月五日報平安,挺有意思,斷了好
2017: 微信轉貼:中共幾十年來的外交努力已使
2016: xpt:中國人,不如流
2016: 安雅云:五彩雲霞 —— 勞動節的各色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