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辨證飲食、健康與生死(一)
送交者: 飛夢騎士 2023年05月23日13:23:34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辨證飲食、健康與生死(一)


昨天是個法定假日,我在家裡的後花園組織了一場燒烤,邀請了幾家朋友一起過來小聚。 

席間,有兩位老朋友想讓我跟他們的晚輩分享一下如何能夠通過控制飲食來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我覺得這個題目有點大,畢竟牽涉的是長壽、生死與健康。

對於年輕人,特別是那些天真爛漫的小朋友,我還是願意分享我們家族的長壽秘法,只是這些孩子們能聽進去多少,又有多少願意踐行,並長期堅持下去,就要看他們各自的造化了。 


“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是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吃飯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都必須關注的事情,無論是為了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還是為了享受美食帶來的滿足與歡愉,人們通常都會將吃作為生活中的首要任務,將其放在其他所有需求和活動之前。

吃也經常與人們的文化、社交和經濟活動密切相關。

人們對食物的依賴和對滿足基本需求的渴望,以及食物的豐富程度,讓人們對各種食物有了不同的選擇。

也正是因為人們對於飲食的高度重視,才讓一些自我標榜為飲食與健康的專家有了用武之地,給一些黑心商家罔顧人命創造了機會。


看着網絡和商店裡琳琅滿目的各種包裝精美的食品,讀着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功效,再加上網絡的發達,輔以一些水軍、代言人的搖旗吶喊、擂鼓助威,讓原本低廉的商品瞬間身價飆升,許多消費者被忽悠的暈頭轉向,稀里糊塗地成為了冤大頭。 


誰能想到,現在吃飯竟然成了比拼身份地位的標誌,這似乎成為了當代社會中一種奇葩的現象。飲食,本應該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今卻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和社會價值。

從傳統的飲食文化觀念發展到如今受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讓吃飯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展示自我、彰顯身份地位的方式之一,它不僅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更是相對拉低了人類身體的健康水平和壽命。

有人會說,吃不飽穿不暖才會讓人容易得病、減少壽命,難道生活好了以後,同樣會提高患病率和縮短壽命麼?你別在這裡散布一些聳人聽聞的消息了!

其實,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各種數據在網上都可以查到,感興趣的只需要在鍵盤上敲下幾個字就可以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沒有必要聽我大放厥詞。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飲食文化一直被視為社交親情和友情的紐帶。

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共享美食,象徵着和諧團圓;與好朋友或客戶相聚在餐桌上,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敘說着彼此的故事,增進的是友誼和提高合作成功的幾率;而在正式的社交宴會上,豐盛的餐飲往往是展示財富與誠意的象徵。


如今的社會卻將原本的傳統推向了另一種極致。

隨着各類社交媒體的方興未艾、如火如荼,人們對於吃飯的關注程度更加突出。

通過曬出美食照片、打卡特色餐廳、分享獨特的用餐體驗,以此來展示自己的生活品味和身份地位。各類社交平台上,美紅博主和網紅餐廳層出不窮,花樣百出,標新立異,彰顯個性,這其中也不乏一不小心就讓自己變成了引領餐飲潮流者。 

如今,對於許多人來說,吃飯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時尚、社會認同和自我表達的方式。由此帶來的變化尤其讓我們這些自詡堅守傳統觀念的許多人始料未及。

當吃飯成為了身份地位的競爭場所時,不可避免的就會導致過度追求奢華和炫耀消費的現象。有些人追逐名貴的食材和高檔的餐廳,完全不顧及價格和成本,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和攀比的心理,這種事情自古有之。

我不完全否定將吃飯當成身份地位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吃飯確實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審美品位、文化素養、財富和對生活的態度。 

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人們對於飲食的追求也體現了對於文化和多樣性的尊重,通過品嘗不同地域、不同風味的美食,人們可以籍此開拓視野,增加交流和相互了解。

我提倡的是讓人們能夠自覺地追求高品質、可持續、健康的飲食方式,而不僅僅是追求昂貴與奢華的食材。 

飲食不能偏離它原有的範疇。


如今,食材本身的不安全,加上食材處理的不規範、搭配錯誤、過度烹飪、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調味劑與添加劑、暴飲暴食等, 都會讓長期食用者增加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

可以不誇張地說,如今的許多病就是花錢吃出來的,而人們平均壽命的延長其實是被藥餵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各種藥物延長了人們從患病到死亡的整個過程,病人多是經過了長期痛苦的折磨才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人們健康的時候是不是有尊嚴因人而異,但是因病而死的人們卻很少是在有尊嚴的狀態下離開人世的,特別是長期臥床不起的人們更是如此。這種通過延長痛苦得來的長壽真的是人們想要的結果麼?

有多少人辛苦一輩子積攢下來的全部家當最後都交給了醫院和藥品?有多少人因為一場大病讓原本富裕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甚至債台高築? 


大廈千間,夜眠八尺足矣。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餐爾。 

一個人的胃口也就那麼大,就算美味佳餚堆積如山,它每天也無法裝下太多。況且在物質異常豐富的今天,很多人因為暴飲暴食,反而讓自己離健康越來越遠。 

都說山中易逢百年樹,人間難遇百歲人,為何?

因為植物具有自我修復和再生的能力,而人類恰恰缺失這一點。這就造成了人類的壽命雖然隨着醫療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而得到有限地延長,但長壽仍然是一個相對罕見的現象。


人類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生理構造、生存壓力、家庭關係、社會保障體系,以及環境污染與自身所能調動的資源等才是決定我們壽命的主要因素。

我們雖然降低了嬰兒夭折和被餓死的比率,卻大大地提高了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各種疾病,正是這些疾病才是縮短人們壽命的罪魁禍首。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生活的條件好了,人反而更容易得病了?

答案就是:得病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在一個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工作負擔重的時代,如何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關愛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而我要談的就是通過調整飲食習慣,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它貫穿一個人的一生!

一個人控制不了自己的出身, 但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一個人做出自我選擇的權利。

有些人常常把自己的選擇錯誤歸咎於命運,不過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罷了。

有了選擇,最重要的就是付諸行動。沒有行動,一切選擇都是幻想。 


飲食習慣同樣是人生的選擇之一。

飲食的第一原則是:正常情況下,每頓不要讓自己吃得太飽!不餓不吃,並力爭做到規律飲食。

跟做其他所有事情一樣,飲食同樣需要考慮一個適度。過飽或過飢都不可取,因為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不去談那些為了考慮身材而刻意讓身體飢餓的行為,今天只說為什麼每餐不可以吃得太飽,飲食為什麼要規律。

吃得太飽,會讓消化器官如胃和腸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來分解和吸收食物,攝入過多的食物,消化系統很有可能無法有效處理,長此以往會導致出現消化不良、胃疼、胃脹、胃酸等症狀。

攝入的食物過多時,可能會導致胃酸逆流,甚至會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等問題。長期過度飽食會增加胃腸道罹患胃潰瘍、膽囊疾病等風險。

人體的能量同樣需要收支平衡,長期攝入的能量超過了身體消耗的能量,不僅會使體重增加,還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當我們吃得太飽的時候,身體就會分解和吸收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這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先是快速升高,然後又快速下降,由此引發的血糖波動,可能會導致能量崩潰、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為什麼飲食要有規律,不規律會造成什麼後果?

 不規律的飲食可能導致營養攝入的不均衡, 過量或者是缺乏某些必要的營養素時,會直接影響身體的免疫力,造成身體器官無法正常運作,最終影響身體健康。

不規律的飲食同樣可以造成血糖的劇烈波動,嚴重的還會造成食慾失調,干擾身體對飢餓和飽腹的正常感知,其後果就是導致要麼進食量過多或要麼進食量過少,造成代謝紊亂,受到傷害的同樣是身體。

不規律的飲食同樣會帶來上面說到的消化不良和代謝功能紊亂等問題,甚至還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飲食的無規律性和不可預測性會讓人增加焦慮和壓力感,影響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我在這裡所說的食量適度,因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而有所區別。

如果用百分數來衡量適度,嬰幼兒只要他們吃飽了,即達到了100%,就不要強行增加食量,餓了就吃,且沒有時間上的嚴格限制;

從兒童滿1歲開始,到17、18歲,這個年齡段,只要是吃到了100%的量,就不要再多吃了,時間控制在大約每三到四小時吃一頓,而且,兩餐之間不能吃零食;

18到30歲的成年人每餐吃到90%就可以了,熬夜的人可以吃夜宵,但同樣是不超過90%,每天儘量不超過四餐。

30到50歲的成年人每餐吃到80%足矣,即使是熬夜也不能吃夜宵,每天儘量控制三餐;

50到70歲,每天同樣是三餐,每餐吃到70%就足可以了,晚餐如果能控制不超過60%的量是最理想的。

超過70歲,每日可以選擇三到四餐,每餐食量不超過60%,最關鍵的是晚餐必須是在睡覺以前兩小時之前結束,而且不能吃不容易消化和含鹽高的食物。

晚餐儘量不吃湯食或飲酒。

按照我以上所說的去做,再配合以合理的飲食搭配,你就是想胖也胖不起來,想得病、想沒有精氣神都難。 


餐前有飢餓感是每個人能夠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

雖然我提倡飲食要有規律,但是如果到點了,身體仍然沒有感覺到飢餓,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吃。這一條對於身體有恙的人不適用。


以上這些都是對大部分人來說的建議

如果是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可以適當地增加每餐進食量的比例,但都不要超過100%。吃飽的人不能馬上下水游泳或泡澡!


如果每個人想做到像我父親那樣在90歲時也能不拔一顆牙齒,而且所有的牙齒都不鬆動,那就要求在每次吃完飯之後,首先應立即用溫開水漱口咽下(千萬不要用冰水或者是飲料),這比刷牙還要重要。

當然,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我的這個建議可能有些為時已晚,但是對於兒童和年輕人來說希望能夠起到作用,有時候甚至需要家長的督促,使孩子們從小就養成飯後立即漱口的習慣,這會讓他們終生受益。


我們所有的習慣幾乎都是後天養成的,來自遺傳的很少


2023年5月23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022: 爐布58.21 對一美元。俄國發布新的結算
2021: 記得我誇過珠海財政局的飯堂,比市委市
2021: 自然重磅病毒患者中自身抗體可加重病情
2020: 蔣經國曾是中共黨員
2020: 2020.5.24香港反國安法遊行(直播)
2019: 剛從厲害國回來
2019: 左右經濟學家支持床總的貿易戰美國會是
2018: 貴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養,社會擔
2018: 老,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