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靜夜聽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
送交者: 老禿筆 2006年06月09日09:28:0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拉威爾 波來羅


在上中學的時候,有天收音機播送外國樂曲,傳出一首聽上去有些怪怪的樂曲。恰好有父母的一位老友在,他向我們介紹了這首管弦樂曲,《波萊羅舞曲》。由此,這首怪怪的樂曲,雖不是常聽,也一直聽到現在。 這裡主要說的是聽它的感覺。 至於樂曲本身和作曲家的介紹,下面我給大家找了篇很好的文章,供大家一閱。

因為常聽幾位著名的大師們,比如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拉赫馬尼諾夫,利姆斯基-科薩科夫,這些熟悉的西方作曲家的作品,腦子裡就習慣了他們的音樂旋律,風格,配器技巧。久之,甚至把大師們的作品作為音樂的樣板,稍有離譜,不熟悉的作品就不願再聽了。這當然就放棄了欣賞一些近代作曲家的作品。比如,我不喜歡聽印象派大師馬勒,俄國的斯特拉文斯基,穆索爾斯基,肖斯塔科維奇這些近代作曲家的作品。只有這首拉威爾的波萊羅是唯一的例外。多少年來,總是不時地拿出來聽一會兒,仔細品味作曲家的技巧,作品的意境,還頗有些回味無窮的感覺。

這首舞曲,開始以一件樂器慢慢悠悠地奏出一個極其簡單的旋律。其後,不停地有樂器加入進去,形成一個逐漸變大變強的旋律和樂隊組合。背後,銅管樂和小軍鼓不停地打出一板一眼的節奏。這旋律聽上去毫不激動人心,有些放蕩不拘,怪裡怪氣,貫穿整個樂曲的始終。 可是,不經意間,作曲家巧妙地利用配器的技巧,將變化融入演奏中。整個作品的風格也從開始的悠揚神秘,漫遊式的無邊無際,逐漸轉成熱烈奔放的調色,最後以大團圓式的結尾,也就是全部樂器加入演奏,烘托出慶祝的氣氛,而一墩而成,嘎然中止。

通過這首樂曲,作曲家展現了他高超的配器技巧,將一小段西班牙民間舞曲表現詮釋得淋漓盡致,一層層地展示給聽眾。

我曾經打過一個比方,說是一個魔術師一晚上表演很多首絕藝,不是難事。而他一晚上只表演一個魔術而不讓觀眾厭煩,這是難事。這就是技巧的高低所在。你聽這首波萊羅的感覺就是這樣。那樣一段簡單的旋律,那幾樣樂器,從獨奏到合奏,從謎樣的單調到熱烈,仿佛領着你進入了一個從平原到高山的旅程,不覺間,你就到了山頂,一覽眾山小。那種出其不意,天外有天的感覺在聽外這首樂器後油然而生,經久震盪着你的心靈。讓你腦海里還在回味着這首樂器,那恍如鬼魅的旋律和意境。

聽這首樂曲,最好是一人心境平和的時候。比如,夏夜的星空下,四周無人。白天的酷熱消散,徐徐夜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點上一支煙,放着這首樂曲,靜心靜氣地隨着旋律遊蕩自己的性靈。這是聽這音樂曲的最佳狀況。

開夜車時是聽這首樂曲的一個好機會。四周黑色籠罩,孤車單人。只有車燈照着前方的漫長路程。這時,聽這首樂曲,有種幽幽萬古的感覺。

這首樂曲不似貝大師的複雜難懂,也不會如柴科夫斯基的華麗動人。可它自成一個風格,叫你聽完後難以釋懷,總想再回來聽一遍。嘿嘿,這再聽一遍,就直讓我聽了20年了。

忘了那是誰說的了,好的作品有生命力,能夠打動人心,溶化在人的身體裡。所謂經久不息,也不過是這個樣子了吧?

希望大家有時間聽幾遍,多用心領悟。 也說不定大家就成了波萊羅迷了,再出個張萊羅,禿萊羅吶。


ZT ZT ZT

拉威爾《波列羅》
  作者:文藝台 沈弘                          www.fm876.com

     《波列羅舞曲》使拉威爾的名字傳遍世界,大多數對音樂只有一般性愛好的聽眾對拉威爾的認識就只有《波列羅》,對他的其它作品則認識不多。拉威爾的知名作品還有《古風小步舞曲》、《悼念小公主的帕凡舞曲》、《西班牙狂想曲》、《圓舞曲》、《鵝媽媽》等等一大批。拉威爾經常被人們列在德彪西旁邊,把兩人相提並論,唱片公司受這種影響,也常出版這兩位作曲家的合集唱片,其實拉威爾與德彪西是不一樣的。德彪西的藝術靈感來自於與他同時代的先鋒藝術,如印象派繪畫、象徵主義詩歌,而拉威爾受到的藝術啟發是古典主義的,所以他的音樂有比較明確的調性原則。在拉威爾之後新古典主義開始生成。     

拉威爾與德彪西之間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喜歡異國情調的音樂,在異國情調里又尤其種愛西班牙節奏,這也許是他們從十九世紀浪漫派音樂家那裡繼承來的藝術血統。管弦樂《波列羅》就是一首有濃烈西班牙風味的舞曲。     

波列羅》的創作起因來自於天才貌美的女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的作曲委託,為獨幕芭蕾舞劇《波列羅》寫音樂,伊達·魯賓斯坦是佳吉列夫領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的主要成員,與著名的芭芙洛娃和尼津斯基同時在一個劇團,有很高的藝術聲望。她有超人的美貌,這反倒成了不利因素,因為介紹她的文字往往只注重她的絕世容顏而忽略了她的藝術才華。她是佳吉列夫的舞蹈團里的女主角演員,以佳吉列夫對藝術的苛刻要求,不是大師級的舞蹈家是成不了主角的。魯賓斯坦的藝術趣味很高雅,她表演的一些著名劇目音樂分別來自拉威爾、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當時音樂界的翹楚人物。為她編舞的有著名的芭蕾鬼才福金。由佳吉列夫、福金、芭芙洛娃、尼津斯基、伊達·魯賓斯坦這些人組合成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是一個強有力的藝術團體,他們的富於創新精神的藝術實踐不僅給因循序守舊的芭蕾藝術帶來新的活力,同時也影響到了音樂界,許多作曲家他們寫音樂,其中幾科包括了當時最有成就的幾位如德彪西、拉威爾、斯特拉文斯基、理查德·施特勞斯,他們寫的芭蕾音樂後來都進入音樂廳成為獨立的交響作品,拉威爾的《波列羅舞曲》是較著名的一部。     

波列羅舞曲》用在獨幕舞劇西班牙小酒店的一場戲。在一個骯髒簡陋的西班牙酒店裡,中央是一張圓桌,伊達·魯賓斯坦扮演的吉卜賽女郎在圓桌上翩翩起舞,散在四座的人們飲酒說笑,沒有人注意跳舞的人。女郎的舞姿起初舒緩中帶有懶散,隨着音樂的加強,舞蹈越來越活躍,男人們被吸引到桌子旁邊來,他們仰起頭觀賞跳舞的女郎,情緒被挑逗得越來越流動。音樂達到高潮時,女郎的舞姿狂熱起來,男人們也隨着狂熱地跳舞,最後他們拔出了劍,狂歡成了騷亂。福金設計這個舞台場面的靈感似乎來自西班牙古典繪畫大師戈雅的一幅油畫,拉威爾寫音樂時起初也想選一首西班牙作曲家的曲子配器加工使用,但最終還是自己另寫了一首。  

《波列羅》是西班牙民間的一種雙人舞,產生於十八世紀,拉威爾寫的《波列羅》只是徒有其名,與傳統的波列羅相去甚遠,全然不管原本固有的音樂特點。拉威爾的《波列羅》最突出的特點是節奏,在樂曲一開始小鼓輕輕地打出這個節奏,從此貫穿全曲,一直由小鼓打節奏,從弱到強,直至終曲的最強。這個節奏型有兩個小節,後一小節是前一小節的變體,重複打起來並保持十幾分鐘,聽感上會產生錯覺,分不清節奏型是從哪開始的,音樂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始至終重複兩個曲調幾乎相同的主題,不做任何變奏,只有很少的調性處理。拉威爾運用嫻熟的管弦技法,在不間斷重複的主題上增添各種色彩,曲調上雖然在單調重複,音色力度的變化有如一塊多彩的調色板,任意在變換色調。一成不變的節奏加上不斷重複的主題,連續演奏十六、七分鐘,單調得不可思議,但是拉威爾把它處理得光彩奪目,在樂曲榜近結尾時達到高潮,很能激動人心。     

拉威爾的《波列羅》問世以後,立即傳遍了歐洲和北美,對這首奇特的樂曲,人們有種種評論和解釋,說它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有催眠術一般的魔力,還做了種種猜測。針對這些,拉威爾在報上發表文章,對《波列羅》做了一些說明,他聲稱這首曲子只是在一個特殊的和有限的範圍內做的一個實驗,沒有什麼弦外之音,他很具體地談到:“我寫的是一首全部由樂隊織體構成而沒能音樂的樂曲,一個漫長的、逐步發展的漸強,其中沒有對比,除了結構上的設計和表現方式外不包含任何創新因素。”     

現在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舞劇《波列羅》當初首演的情況,伊達·魯賓斯坦在一張圓桌面的範圍限制內起舞,伴奏音樂不斷重複一個簡單的曲調,這簡直是藝術上的冒險,很可能會遭到慘敗。然而沒有,不僅沒有失敗,拉威爾還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作曲家。舞劇《波列羅》現在還有人在演,但是舞台和編舞設計都不是首演時的原樣了,原來在上面跳舞的圓桌撤去了,表演者有了更大的表演空間,可以不受限制地表現放蕩不羈的吉卜賽女郎的熱情了。也許是沒有人敢於像伊達·魯賓斯坦那樣在圓桌上起舞了。     

波列羅》很快就脫離芭蕾舞,進入音樂廳,它在世界各地頻繁演奏,成為一首通俗管弦樂曲。關於它的演奏,還有一段軼事。當時任紐約愛樂樂團指揮的意大得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很欣賞這首樂曲,他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在美國首演了《波列羅》。後來他率領紐約愛樂去巴黎演出,拉威爾聽過他們演奏的《波列羅》之後,向托斯卡尼尼指出他指揮的速度太快了,原曲不是這個速度。不料托斯卡尼尼卻對拉威爾說:“不,這不是一首葬禮進行曲,應該用這樣的速度演奏,才能獲得生命力。”拉威爾聽了這話瞠目結舌,一時語塞,這等於告訴作曲家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的曲子應該用什麼速度演奏,這在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件趣聞。     

最後要指出的是,《波列羅》雖然標榜的是西班牙音樂,但只有節奏是西班牙式的,它的曲調洋溢的是阿拉伯風情,配器上大量使用管樂器組合,又有一些土耳其情調,它是異國情調的組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談情說愛 
2005: 大費:大家一起來----車禍(下)
2004: 領悟
2004: 北島:芥末 (一)
2003: 十談什麼是愛情
2003: 一個感人的故事
2002: 全世界人民為什麼都笑了(地域風情版)
2002: 很想找一個離過婚的女人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