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忆读书识字----(1)
送交者: 铁狮子胡同 2006年10月16日09:09:1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小时候我家里基本没有小人儿书,只有两书架子字书。 我学龄前也不识几个字,对字书自然是没兴趣。那时候幼儿园里物资贫乏,也没有什么画儿书可以给孩子们看。

记得在幼儿园的一天,午觉以后吃罢水果,老师拿出一本小人儿书,边念边给大家讲。那是一个外国故事,讲一位美丽的姑娘和一位英俊青年的浪漫爱情,真的很好听,我至今还记得。是讲一位勇敢的青年为了解救心爱的姑娘,历尽千辛万苦斩妖除害,最后他乘一只大鹏飞上高山,在悬崖峭壁边上的一个阴森的大山洞里,他拦腰斩断了一条张着血盆大口,吐着“吱吱”作响的红芯子同时已缠住了他的双腿的巨蟒。胜利大结局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听得小朋友们激动地热烈鼓掌,现在看来还真有些美国现代大片的味道。

我们当时坐在小椅子上围着老师团团而坐,根本看不见小人儿书上画的是什么。第一天没讲完, 结束后老师把书递给了一位小女孩,说你明天带来我们再接着讲。这我才知道书是那个女孩子的。第二天老师讲完后自由活动时我向那个女孩儿借书看,她说她妈妈不让把书借给别人,要看我得去她家看。

那时候我上的是大学内的一所子弟幼儿园,日托,每天放园后自己回家。当天我就去她家了,她家住在五层楼上。因为听老师讲过了一遍,所以我再看一遍画儿的时候特痛快流畅,一气呵成。那好像是我全看明白了的第一本小人书,彼时我上幼儿园中班。这个故事给了我早期的爱情启蒙教育。它对我有点小冲击,使我那些天恍恍惚惚地老想那个故事,特别是中午和晚上睡着前。

打那以后我就特想看小人儿书,可惜我没处借去。后来还是我哥长大了一点有了些社交能力,偶尔能借本书回来看看。同时我们家也买了几本,这就有了换书的资本。

大多数情况下我看小人儿书都是囫囵吞枣。一是识字不多,跟着画儿走。像《中锋在黎明前死去》、《皮诺曹历险记》、《水浒》、《西游记》等还能蒙个七八成,但是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就不太好蒙了。二是一般书一借回来就急着还,后面还排着一大堆人那,很少有能在家过夜的。有时我才看了一半,我哥就把书给抽走了。要不然他就在旁边紧着催,书页被我翻得飞快,虽然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脑仁儿却根本来不及转。

后来有一天随我爸妈去隆福寺人民市场购物的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小人儿书出租店,那可真是如获至宝。我和我哥当时就不走了,跟我爸妈说你们去买东西吧,我们在这看书,你们回来时接我们就行了。

这家小人儿书店在东四八条和七条之间路西,是个私人的买卖。沿街的一间铺面房不大,大门旁靠窗子这边隔出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面有两三个小书架,上面摆满了小人书和一些字书,沿街玻璃窗上为了招揽生意贴了一些小人书的彩色封面儿。小房间开了一个窗口,窗口旁墙上贴了图书目录并标了价钱,小人儿书厚的是2分钱一册,薄的是1分钱一册。我和我哥一人租一本,看后俩人还可以换着看。

书店内没有椅子,在这个隔成了刀把儿形的房间内,顺着墙垫着砖头(有三块砖的高度)矮矮的摆了一圈长条木板,小孩们就都坐在那上面看书。木板上坐满人时,就给你一把小凳子或马扎之类的坐屋子当中看。室内光线不是很好, 特别是坐在小间后面拐进去的那一块,光线很暗。 这店的后面住着店主的一家人,他家孩子挺多的。

好景不长,也就过了没两年就文化大革命了。据说红卫兵烧他家书时的场面很火爆,我听了觉得即好玩又心疼。那条街上修表的、修锁配钥匙的、修鞋的、裁缝、洗染衣服的、出租小人书的当时都被划成了小业主。上中学时他家也有孩子在我们学校上学,感觉他们生活挺困难,因为孩子全都衣冠不整脏兮兮的。

文革前一年的那个暑假,家长们怕小孩儿假期没人管出事,由单位出面把我们院儿的小孩组织起来成立了儿童团。宿舍楼每两个单元的小孩子组织一个小分队,配一名大学教师来管理。管我们的那位教师就住在我们单元,为了让大家多读书,她提议搞个小型图书社。就是各家把少儿读物都捐出来集中。她家老公是知名教授,儿女也都大了(上大学和中学),她家书最多。当时那些集中上来的几十本书就放在我家,我哥是保管员。这可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暑期过后书就都还回去了。

我要上小学那一年结交了一个大女孩儿,那时她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她是借给我书最多的,也几乎是我唯一的外借书源 。我是一个周六晚上在操场看电影时认识她的,周日她就带我去她家玩,我发现她家有很多小人儿书。她父母都是解放前的白区地下工作者,当时他爸是一位系主任,她妈在一所技校当校长。开始我去她家主要是看小人书,后来熟了就能借出来了。她办事很认真,借书要登记,还要我签名,那是我平生签下的第一个名字。

她也常到我家来玩儿,我周围熟悉的大孩子都奇怪我怎么和她玩到一起了。后来我才知道她在院儿里几乎没有朋友,大家都不理她,因为听说她有精神病。她们讲她犯起病来很可怕,让我最好离她远点,我说我没看出她有病呀。后来我发现她说话是和那些大孩子不一样,有时连我都觉得够幼稚的,不过总的来说比居高临下感觉好。她就是有时有点倔,显得一根筋,我也就小心翼翼地让着她。不过大多数时间她为了维我这个人缘显得有点讨好我。

据她们讲她一贯学习很好,考上了一所在北京数一数二的女子中学。因为学习好,家庭条件也好,她一直比较骄傲、傲慢。虽然人缘不怎么好,但是担任过中队长、大队长。上中学时住校,一年多前因为同宿舍的同学平白无故地怀疑她偷了东西,她一时想不开就得了病,挺厉害的,一休学就留了级。因为她有精神病,还成了留级生大家对她有些歧视。那两年我几乎是她唯一的朋友。后来文革了,她爸倒了霉,她妈被打断了腿还被剃了阴阳头。她精神上受了巨大刺激,精神病一下加重了,不是住院就是被关在家里,我和她就不来往了。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很享受,那就是给小人儿书上色。有一段时间我堂姐住在我家,她能借来红楼梦和一些其他的古装人物小人儿书,而且借书的人还允许她给书上色。有时我就帮着上,我们给那些小姐丫环们穿上红袄粉裙、黄袄绿裙,再给小白脸后生们穿上天蓝色或淡紫色的长袍;那些花园都被打理得姹紫嫣红;山永远是青的,水总是兰的;太阳一天到晚红彤彤,月亮不分昼夜黄晶晶。

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也不知能不能从这小人儿书算起。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激光器与小女孩的故事
2005: 回国记(2-2)
2004: 24个故事,24个哲理
2003: 嫁人,就要嫁给有钱人!
2003: 硅谷挣扎录--《冰川期的春天》24, 25 b
2002: 献给我那娇小的情人
2002: 谁"妖魔化"了杨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