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游之边走边吃 |
送交者: 风雨朱颜 2002年10月15日14:01:38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放假前两天,有朋友约往三峡武汉一行。说实话,三峡并不是我的心仪之地,而且国庆出游,必将是人山人海,疲于奔命。但长假漫漫,无可消遣,就去走一趟,算告别三峡也好,算凑凑黄金旅游的热闹也好,总之,我在大假第一天的下午,就兴兴头头地走上了游轮。 走上游轮的时候,我除了背上的背包外,手里还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那里面装着的是我花了半天时间在超市里淘出的各种零食:“大好大”的瓜子、“雅士利”的话梅、“上好佳”的薯片、“好时”的巧克力等等,以至于旁人不认为我是出门旅游,而是上船兜售小食品的。 上船时已是傍晚,船上那少盐没味的盒饭我当然是拒吃的,吃了两颗巧克力,又吃了一个同行阿姨带的自家卤的鸡蛋,蛋不是正宗红心土鸡蛋,但卤水却是自家老卤,所以鸡蛋十分美味。 听朋友如数家珍地罗列重庆——三峡——武汉沿途的各类美食,我已经感觉到以后的几天将是如何的美好。三峡游的第一站是丰都,习习凉风中,我开始期待那里的麻辣鸡块了。 次日清晨,我一头撞进了鬼城,在看了千奇百怪装神弄鬼的人造景观后,我一边大叫晦气一边满大街地寻找着麻辣鸡块。还好,丰都没让我在一个失望后又遭遇另一个失望,我在告别了那些拙劣的鬼神雕塑后拎着一包麻辣鸡块乐滋滋地回到观景台。 没有煮得太熟的很耐咀嚼的鸡块,拌上红油、花椒面、盐、味精、花生等等作料,红亮亮的,看上去就很好吃的样子。一尝,鲜、香、麻、辣俱全,可惜咸味略微淡了点,不过正因为其淡,愈发突出其麻辣。吃了两块,我就额头见汗,张嘴哈气了,麻辣鸡块果然名不虚传。 第三天天还没亮,我们就被人叫醒,一路跌跌撞撞地赶去坐小三峡的游船。船进巴雾峡时,天已大亮了,水碧山青,云环雾绕,我坐在船头,披襟当风,满眼奇峰怪石,满眼苍翠欲滴,深深地呼吸了一下,空气是都市里不曾有的洁净。在这样的灵山秀水中只想口腹之欲实在是一件很刹风景的事情,可是岸边小贩叫卖的煮红薯和炸鱼实在是太香了,香得让我忘记了吟风弄月、歌山颂水。 红皮白瓤的红薯从锅里拿出来,热气腾腾的捧在手心里,不停地吹拍着。稍冷时一掰开,一阵热香直冲鼻头,轻轻咬一口,又烫又香又甜又面。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冬夜,父亲带我去看电影,回家路上,他在路边的烤红薯摊上给我买了一个烤红薯,红皮红心的红薯,被烤得流蜜,在父亲宽大的手掌里被分成两半,吃一口,也是这样的香甜和温暖。因为红薯,因为父亲,这个寒冷的冬夜在我的记忆里充满了温暖和芳香,在以后很多冰冷彻骨的日子里,当我走过红薯摊时,心里总是暖和的。 炸鱼除了鱼特别新鲜外,烹制方法倒没多大的特色,不过是将大宁河中的鱼去鳞去头后一剖为二,用竹签穿过细长的鱼身,抹上盐和调料,裹上一层用鸡蛋和面粉调制的蛋糊,然后放到油锅中炸成金黄。鱼皮香脆,鱼肉鲜嫩,一尝之下,不由不让人叹为观止。 黄金假期间的三峡总是熙熙攘攘,我们行色匆匆地赶着路看着风景,错过了许多品尝美食的机会。遗憾之余,我对自己说,到了武汉要好好慰劳一下自己。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历史文化沉积深厚,它的美食和它的历史一样渊源流长,“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还有满大街的早点——面窝和烧卖,真是数不胜数。想起那段民谣:到了北京才知帽子太小,到了广州才知道钱太少,到了重庆只恨结婚太早。我加上一句:到了武汉才嫌胃口太小。 到了武汉不能不吃武昌鱼,有诗为证: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而毛主席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是令武昌鱼名扬天下,让我垂涎三尺。朋友安排了两餐武昌鱼,一味清蒸,一味干烧,清蒸取其滋味鲜美,干烧突出其肉质细嫩,都让人赞不绝口,放不下筷子。也许这是原产地的正宗武昌鱼,也许是心理作用,我觉得朋友家做的武昌鱼比重庆大餐馆里做的好吃多了。 朋友好客,我在武汉两天,都安排了大餐,武昌鱼、江蟹等等层出不穷,小吃倒没时间去品尝了。大餐不可放过,小吃也要一网打尽,抱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常在早餐后到大街小巷上晃悠,坐在路边小摊上吃一些武汉人的日常早点——豆皮、烧卖、面窝。我觉得只有在这样时候才能真正感受一个城市最本色的风情,旅游景点里看到的美仑美奂不过都是浮光掠影。 江汉平原水土丰美,历来都是鱼米之乡,出产的糯米特别香软甜糯,豆皮、烧卖、面窝这三种点心就和糯米有关。豆皮不是重庆通常说的豆腐皮,而是用糯米、香葱、豆腐干等作馅,裹上蛋皮,在大平锅里用油慢慢煎炸,具有油重、外脆、内软、馅鲜的特点;烧卖是用糯米、香菇、虾米、肉沫等拌上香料作馅,用抄手皮包好,上笼蒸熟。夹起一个,透过薄薄的外皮,可以隐约地看到馅子,轻轻咬一口,糯米的甜软、蘑菇的清香、虾米的鲜美尽在其中了。面窝的形状是一个凹下去的面圈,有些象重庆的“油钱”,用糯米加上豆干肉沫等炸制而成,外酥、内软、中间脆,是武汉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 当日我坐在武汉路边的小摊上,透过蒸笼和油锅的腾腾热气,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突然想起了池莉小说《来来往往》里的康伟业和段莉娜,他们当初在武昌和汉口间为着爱情和家庭来来往往时,也是吃着这样的早点吗?尘世里人们匆匆忙忙,尘世里的情感来来往往,只有面窝豆皮还在那里,见证一些最柴米油盐的感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面窝豆皮比情感更为长久和坚固,爱情可以不在,面窝豆皮却不能不吃。 “老板,再来一个豆皮。”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