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九
说起来北京是首都,人来自各地,每天流动人口就上百万,可过去也真没什么地儿
好去的,除了那几个公园和故宫以外,再就是商店了。现在零售商业发达,商场多,
分布也广,人流分散了。这要是放在六十或七十年代,人群就集中在几个地方,王
府井,西单和前门。
由於前门在地铁线上,外地来客很多,大多是慕名而来的,可前门那儿的老号里还
是本地人多,比如六必居酱菜园。西单和王府井是本地人的首选,可是西单的人流
总比王府井略少,关键还是王府井是本地外地的人都集中去的地儿。王府井的百货
大楼和东风市场是人们必然要去的。我印象最深的是百货大楼,倒不是那里的东西
有多好,而是那里的楼梯让我难忘。
百货大楼的楼梯有几个,主楼梯的形式是折反式的,中间先来段宽的,然后由两侧
分流,两侧的楼梯窄,一侧上,另一侧下,墙上有显著的标记,大字分明写着:上
楼,下楼,可从没见人们遵守过。基本的原则是哪边人相对少点儿就走哪边儿,不
论上下。上楼时还好,反正你就注意一点,别踩着前面人的鞋,跟着走就是了。动
作基本上是象没体力的人上楼那样,上一级台阶停三秒以上,没法子,人流太慢。
下楼就要小心点儿,原因有几个。第一是眼晕。站在楼梯口向下看,一群脑瓜顶在
晃动,有黑头发,白头发,黑白头发,没头发的,也有代帽子的,有上楼的有下楼
的,晃荡起来就象有只大手在捏着这群人在摇晃。第二,楼梯特滑,用的料是水磨
石,材料本来就光滑,加上人群的不断蹬踏,每级台阶的边儿都磨圆了塌下去一块,
加上那会儿流行塑料底儿的鞋,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由於常年使用未更换,楼梯
上被踩出明显的凹痕,一左一右,两道。人流在这上面走就更容易摔倒。第三,要
防止后面有人滑倒,心里要有个提防,不然倒下来就是一串儿。
每层楼卖不同的东西,不同的柜台有不同的人。卖布的柜台永远围着妇女,通常是
结伴儿,小声嘀咕着。对此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不就是块布嘛,还真能研究半小时
以上,临到了还不一定买。至於电器柜台,那会儿高级的东西也就是电唱机和半导
体收音机了,围着的人都是男性,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主要是在那儿猛侃过过瘾
的的主儿。在三楼的一个角落里有个厕所,和卖吃喝的地方连在一起,卖的吃喝其
实也就是冰棍儿和汽水,可人永远特多。男厕还好,进出速度还行,女厕轮换速度
就会很慢,每次接纳人数有限。那个角落周围总是飘着厕所和冰棍儿汽水混在一起
的味儿。
在大院里听过一个流传的故事,说是六十年代大院里有个华侨出身的伙计,出野外
刚下火车灰头土脸地背着野外包就奔百货大楼去了,目的是要买块刚到货的进口手
表。可到了柜台等了半天也没人理,这位就有点急,嗓门不禁高了起来,结果一位
年轻的女售货员走过来拿眼扫了他的全身说:就你这样还买表呐?你买得起吗?这
位一听火往上冒,用手一指那姑娘说:我连你都能买得起!那姑娘也不含糊,用手
一指那最贵的进口表说:行啊!你能买得起这个表,我还就卖给你!这伙计啪地翻
开那破包儿,拿出钱来往柜台上一拍说:好,你跟我走吧!女售货员闹了个大红脸,
结果还是几个老同志过来拉开算了结。没想到这位夥计不甘心,没两天又回去了,
不过这回是买了一对儿手表,那个坤款就托拉架的老同志送给了那女售货员。再后
来就听说人家俩人成了一家子了。
又过了好些年,百货大楼出了个劳模张秉贵,据说卖糖果的柜台前人们排队,其中
不少人是为了看张秉贵,看他一把抓的准头儿。又过了些年百货大楼也革新了,在
四楼开了个酒吧形式的冷饮座,灯光调得暗些,洋酒也摆了些,女服务员也穿得好
看了些,当然价格也高了些。那是当时追时髦的人常去的地儿。再后来我离开了京
城,百货大楼就慢慢不再记起。
直到九十年代初回京时才又想起百货大楼。为了看看百货大楼的风光是不是还在,
就特意跑到王府井去转了一圈儿。人数是明显比不上过去了,但卖的东西倒是比从
前多了不少,连过去看不见的茅台酒也上了架,茅台旁边儿还摆着各种洋酒。但是
有一样儿东西没变,就是那隔着买卖双方的玻璃柜台。我扒着柜台眯着眼看那些标
签儿上的价码。正看着就听旁边儿冒出个外地口音儿:同志,我看看那一个叉子一
个圈子的洋酒。我扭头看到一个中年汉子,穿着极普通,皮鞋上满是灰尘,手里拎
着一个大网兜,有些象校队打球时用的球兜,里面装了不少东西,最显眼儿的是几
条万宝路烟。女服务员走过来撇了这位一眼说:你看好了啊,这不是28块一瓶,是
2800。然后转过头来问我要什么,我回答说不要什么,就看看。这时旁边儿的那位
又发话了:啊,2800一瓶儿啊。说完就低头掏出一打票子放在柜台上说:那就对咧,
肯定就是这个,来两瓶子吧。
老五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