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對外用兵之道 (再續) |
送交者: 不列顛地主 2017年08月16日16:23:2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上篇介紹了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的強大。秦國經歷了在人口、彊域、經濟、軍事和政治方面的空前的強盛。從軍事擴張的角度而言,秦國自國君、貴族、官吏、到平民、再到外來移民,形成了一個結構化、管理有序、高效率的戰爭機器; 嚴刑竣法形成的政治高壓使得秦國的政令軍令暢行無阻。這個辦法自古到今、從中到外、從軍事到民事都是行得通的,它應該是秦國強盛的一個立國之本,從徙木賞金立信到殺人立威,都講的是一個"信"字,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前些時聽央視"百家論壇"里一位學者講學,講西周的國君周文王,而西周正是秦國的前朝舊地。這位學者以《封神演義》中提及的一件小事講到被塑造為萬世之明君楷模的周文王姬昌必定是一位治國嚴厲的君主。當文王路遇一個失手傷人命的青年男子時,按刑法應處以他極刑,但又沒有時間處理。文王竟然能"畫地為牢"而將此人框在原地,而此人竟也毫無逃逸之心。為何? 只能是因為他逃不掉,而且一旦被抓回後的懲罰更重。當然,史家為尊者諱,沒有人深究西周的刑罰到底有多嚴厲。也許,只能是也許,自西周到秦國,嚴刑峻法有延續性? 留待歷史學者們考證去吧,這裡只能說到"也許"。 秦國歷來對移民採取開放的態度。前一回提到的幾位在秦國的強國曆程中各自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國務院總理"級人物,按現在的地域而言,他們是河南人,屬於"外國人"。公孫鞅來自河南新鄉或安陽,李斯來自河南駐馬店的上蔡縣,而百里奚被稱為“五羊大夫",更是秦國用五張羊皮從河南南陽"直接引進"的人才,從奴隸到高級白領是一步到位。現在的海外華人社會中,不少人在追求着要"融入"美國英國社會,俺地主怎麼聽着像是有人要哭着喊着當HJ似的? 這可能嗎? 看看美國的兩院、行政機構、美軍參聯會成員中,有誰是被融入的外國人? 就一個奧巴馬總統有外國血統,他還把出生證藏着掖着不敢拿出來。但是,這些在當時的秦國都不是事兒,中國人在兩千年以前就有了吸納外來移民的成功經驗了。哪位有興趣、有運氣者若沿着地主這個思路往下挖一挖,寫本書,說不定也能弄個文學諾貝獎啥的,還得比莫言的紅高梁、豐乳肥臀更上檔次。 秦國的開放態度不僅是針對高端人才,對平民的引進所起的作用更大。據史料介紹,秦國實行耕者有其田的鼓勵農業政策。大量的來自關東(指函谷關,不是山海關)的六國平民為了躲避戰亂或懷着發財夢來到秦國當了農民牧民。由於秦國以軍事擴張為國策,秦人當兵者多,這些外國移民的到來正好填補了基礎產業的空缺,成為富國強兵的重要因素。 在軍事方面,秦國軍隊實行了一項行之有效的獎勵軍功制度,每逢戰事,以殺死敵軍的數量而論功封爵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將這項制度的實施看作是秦國練成虎狼之師的關鍵措施,看來是有道理的。其實,數人頭論軍功應該是一種最原始樸實的軍事獎勵制度,不僅古代中國如此,在舊約《聖經》記載的西亞地區的征戰中也是如此。這種制度被延續到了西漢時期,就成了"無軍功者不得封侯",那位漢武帝時期的著名上將李廣,一輩子征戰無數,但無數次的軍功都是與他擦肩而過,倒霉催得可以,至死也沒有封侯。這就是虎狼之師的基因的來歷。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也許還記得這麼個細節,漢室的大將軍何進為了制衡宦官的專權,將一股禍水引入了京師,那就是董卓的西涼兵。這些兵每逢出城去燒殺搶掠,回城時必將被殺的人頭掛在馬脖子上回來論功請賞。跨越千餘年之後的我朝,軍事思想的一個要素也是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而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什麼是"有生力量",只不過比說"數人頭"的表述更文明些罷了。 如此這般,上面侃的是秦國的富國強兵和秦國軍隊的攻擊性的歷練。另一方面,任何軍事行動的成功都離不開軍事家的謀略,即所謂"廟算"。那孫武子的兵法可不是寫了幫孩子們認字讀書的。翻開一本《東周列國志》,裡邊的信息量極大,充滿了政治軍事的謀略與智慧。比如說,自古燕趙之地也崇尚武力,趙國軍隊也是歷來強悍無比。但是,不怕遇見虎狼般的對手,就怕遇見豬一樣的隊友。秦趙相爭之時,趙國名將李牧遇見的可不是豬一樣的一般隊友,而是一位中了秦國反間計的豬一樣的國君。結果是趙亡,四十萬趙國降兵被坑殺。 秦王掃六合,引來無數詩人、文士的讚嘆! 那掃完就完了嗎? 僅圖一時的痛快只能是詩人的輕狂無知。始皇帝做着他的千秋萬代夢,哪曾想到自擁兵入了函谷關,秦國的滅亡己經進入了倒記時了。後世對這位始皇帝的評價也是兩個極端,即開創了中華大一統的先河的皇帝第一人,將暴秦的嚴刑峻法、獨裁統治推向中華大地的暴君第一人。以地主看來,贏政乃是一位“好戰必亡"的實踐者。 有人可能抬槓了: 好戰,能取得中華一統的偉業,雖敗猶榮! 何況他還成功了呢? 非也! 成功,並非僅是因為秦人好戰,而更是因為善戰。自古善戰非好戰,一字之差,後果迥然。所謂好戰者,無論敵我態勢如何,將武力作為解決爭端的首選或唯一手段,得志便猖狂,不得志也猖狂。又好比酒壯慫人膽,形同開車醉駕一般。下邊就說說秦國滅亡之事,不過地主預先聲明,寫這一段之前未讀任何秦史,僅憑道聽途說的有限信息而侃。 首先,始皇帝夢想着千秋萬代之偉業,決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具體規劃的。往下邊看。 其一,將尚存的六國貴族儘量地遷往秦地居住,看管起來,從而斷了這些人的復辟夢。當年講階級鬥爭的時侯,小學生們寫作文都忘不了一句話,說是"階級敵人人還在,心不死,時刻夢想着復辟資本主義"。這個道理人人皆知。 其二,將六國軍隊的兵器收繳起來,集中銷毀,據說鑄成了幾個銅人,運到咸陽去。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沒有了兵刃,從此誰還能舉槍造反? 其三,在全國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條條道路車同軌,便於秦軍的快速機動作戰。 其四,貸幣、度量衡等經濟元素一體化; 收繳六國的書籍焚毀之,以秦國文字為唯一語言載體。換言之,一切文、史、經濟的"去周化"、 "去六國化"。 其五,面對全國各地的一片反對聲,將領頭的儒生數百人抓起來弄到咸陽坑殺之。殺猴給雞看,槍打出頭鳥,看誰還敢不聽號令? 其六,一改自夏以來的分封立國制,在全國設立一套全新的行政體系,即在秦國行之有效的郡縣制,實現政令的高度統一。 諸位! 請仔細看看還缺些什麼? 有了這些強力措施,應該夠了吧? 始皇帝和手下的李斯趙高們總以為這些強力手段足以保證江山永固了。十五年後謎底揭穿,原來這一套並不好使,秦朝君臣祖宗八輩兒的心血被一朝賠了個底兒掉。正所謂,阿房宮,三百里,填了項羽的一把火。始皇被二世胡亥矯詔殺了長公子扶蘇、宦官趙高殺丞相李斯又殺皇上胡亥、繼位的秦王子嬰殺趙高、項羽帶楚兵接着把秦王室滅了族、項羽先殺楚王、後自刎烏江邊上,讓搶得他一塊屍身的漢軍將領們封了侯。最後留下了什麼? 臨潼城外,渭水河邊,一座孤陵靜臥。"坑灰未冷山東亂,原來劉項不讀書"。 地主繞了半天,可能把不少讀者給繞暈了: 那為啥秦帝國滅亡這麼快尼? 愚以為,但凡好戰者,以武力征服為手段處理問題,上邊被列上的和沒有列上的秦帝國國策當中主要是以強權治國的手段,唯獨缺乏一絲懷柔之策,咋不想想先在六國構建"和諧社會"尼? 這就是好戰和善戰的區別。全憑武力征服,並無其它寬容,然以秦軍之強,若攻城掠寨尚可有勝,一旦到了守業,苛政之下,舉六國之民皆為反賊,秦軍終成了強弩之末。一旦陳勝造了反,滅你沒商量。 與"好戰"對比,善戰者不僅能審時度勢而擇開戰之機,而且須做到武備充足、戰事的細節謀劃周全,從廟算、伐交、伐兵、攻城,必心狠而手黑,且有上天好生而憐憫之舉,對戰事也有完整的善後手段。 所以,中國人總結了解決爭端的最高手段是"和為貴"。哪位若看不懂,聽俺更全面地解釋啥是"和為貴": "咱倆有爭端就坐下來慢慢談,若是不識抬舉,我讓你死得很難看"。 秦滅六國,從中華大一統的角度,今天看來是正義之戰。但誰能穿越到兩千多年前去說服陳、吳、劉、項別造反? 拿到當時的七國,秦國的暴政恐怕不可能被六國人民所接受,於是乎,好戰者亡,一個失敗的用兵之道就這樣彪名青史了。 那位說了,怎麼都成了失敗者? 難道沒有成功者? 當然有成功者! 不然怎敢稱"用兵之道"? 等過一陣子地主忙完了秋收,咱接着侃幾個成功者的故事。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6: | 《血壯山河》之3052 台兒莊真相 33 | |
2015: | 美媒:鷹擊18射程是中國現有潛射反艦導 | |
2015: | 14噸推力的太行改發動機這次真的行了 | |
2014: | 昨晚央視放了空軍某新型戰機的屏幕,顯 | |
2014: | 曝中國頂級最新核潛艇:美軍很難探測 | |
2013: | 美國情報中心曝光中國DF-31A洲際導彈總 | |
2013: | 張學良談國民黨為什麼打不過共產黨 [ZT | |
2012: | 中國人再登釣魚島畫面曝光 五星紅旗被 | |
2012: | 1942年日軍百餘人游擊隊進攻八路軍總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