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报道看,这件事所以能拍平属于小概率事件,因为当时这个恐怖分子显然没有开枪的打算,或者是没有任何当这种分子的经验。
第一个夺枪的是个五十多岁的教授,轻易就把AK给夺了下来,甚至高喊已经夺到了枪,但没人跟进,导致恐怖分子掏出手枪开了两枪打伤了这个教授,然后把AK又夺了回去。
但三个美国年轻人夺枪的时候,那只AK还是斜挎在对方的肩上,而不是拿在手上准备射击。而且在车厢狭小的中间通道里斜挎的步枪是无法转向的,而扑上去的第一个美国年轻人离对方不到半米远,所以客观上在当时对方手上并没有任何武器。这明显是这厮不论当恐怖分子还是打劫都没有经验和训练的结果,911三架飞机被劫,都是在一开始恐怖分子就杀死空姐来威胁乘客,导致没人在开始敢上。如果这厮在一进车厢就朝天开枪威胁,在很长时间里没人敢轻易动手反抗。
从当事人的描述来看,这个恐怖分子被扑倒后才掏出手枪(被第二个人按住了手),之后裁纸刀,可见在一开始手里并没有任何可以使用的武器。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是三个作为朋友的年轻人,彼此熟悉,知道一旦动手能靠得住其他人,而不会像第一个教授那样即使夺了枪也没人跟进。加上任何一个人的体型远比对方大,所以胆子相对大容易决定动手,不会像911 那样飞机上几十个乘客对三个只有裁纸刀的恐怖分子谁也不敢动。
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美国人因为911和之后出现的多次大型枪击事件,知道如果发生枪击案,要是不能逃的话就是死,所以不能不拼命,这对于欧洲人来讲是不会这么想的,所以没勇气也得有勇气,反正没有活路。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三个人的团伙,如果是三个不相干的人,同时上场的可能性就很小,成功的可能也就小,就像第一个教授那样,那么做出拼命的决定就难。
这与在火车站里面对已经挥刀杀人的恐怖分子是不同的,人们第一时间可以想到的是逃命,因为有可能逃命,不是非要做困兽之斗。
从技术的角度讲,这两个美国兵并非作为作战士兵训练出来的,而是specialist,就是后勤的技术性质的,比如假设营房,司机或净化水源的事情,所以在搏斗中采用锁喉这种不能快速制服对方的方式(电影看多了,导致对方竟然可以掏出刀子把他刺伤),这种情形下应该尽快打击对方头部使其失去知觉,这在其体型和体重都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是不难做到的,而这件事是第四个参与的看上去也是四五十岁的非美国人做到的,用重物将对方打晕了。
这五个人的勇气是值得赞赏的,但这毕竟是一次小概率事件,没有什么样本意义。比如以前在中国发生过多次持刀的劫机犯被乘客当场制服的事情,对比911同样是劫机犯就不同。
任何事件都有特定的环境特点,和人的心理特点,如果没有历史数据的话,就不能作为例子来“推广”,或比较“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