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菲律賓沒有替代的方案。菲律賓此舉不過就是經濟成本的考慮,與中國長期對抗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最好的情況也是與中國僵持,無法使用漁場。萬一把中國真的惹急了,對其實行禁運,類似美國對古巴,則菲律賓經濟就沒有出路,除非其他國家能提供同樣的市場。而這是不可能的,美國不可能從菲律賓進口農產品,而不是從美洲,比如墨西哥。
如今南海能打漁了,合作開發也不是不可能,也就是沒有了政治風險,外國石油公司就願意進入,因為保險費會很低。打不打油再說,起碼前期調研就會給當地帶來一定的工作。而在與中國作對的情況下,不會有任何外國公司認真考慮這些事情。
中國目前並不需要那裡的資源,如果兩國不對付了,只需要回到以前的狀態,連制裁都不需要,則菲律賓的任何基礎設施投資就都沒意義了,屬於巨大的浪費。而這些投資一般都是國外的,是依靠國際信用,那麼也就是菲律賓的信用沒有了,以後再想弄錢就不可能了,任何政府都必須考慮這個結果。
而對中國來講,目前需要的不是經濟利益,而是中國版的門羅主義被承認,即亞洲的事情外人不能插手。如果菲律賓不再提南海的事情,任何其他南海國家也不會提,否則就是菲律賓的結果,白白耽誤自己對現有資源的利用。那麼美國也就沒有了特別有利的藉口。
最重要的,就是中國的那四個島有了“合法”地位,不會再被公開挑戰,這就為二十年後開發那裡的資源打下了依據。
對於中國給菲律賓的那些錢,不會與其他國家的類似資金有區別,即都是帶有附加條件的,必須用這些錢買中國的產品或技術或其他什麼,而不能自己隨便支配,比如日本過去對中國的長期貸款,美國對不論誰的援助。。。等等,都是這種路數。
也就是本質上是中國政府給中國的公司出錢幫助其開發海外市場的概念,這從當初談援助的時候提到中國的產能需要找市場這個說法能看出,海外市場也是市場。而中國是中央集權,反正是需要給企業錢的。
而菲律賓因此而獲得就業增加的好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整個事情是成本計算的結果,雙方都有所得,誰也不會當凱子。
何況貸款是要還本付息的,不是白給。對中國最壞的情況是菲律賓還不起,要求中國減免,但這是有成本的,一般是政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