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算是誰贏呢?
印度的這次行動從其形式上是個政治姿態,而不是軍事姿態,否則不會停留在那一百多米的距離上,而是可能已經深入N公里了,畢竟中國在那裡只有武警,所謂邊防軍的概念,沒有重武器,是不可能阻擋印軍幾萬人的。
既然是個政治姿態,那麼最終解決的也是政治問題,軍事不過就是個輔助條件,不屬於必須的。
也就是還是可能有其他方式的。而動用武力從來都是雙刃劍的概念,都是有副作用的,所以不論是根據just war theory,還是成本計算,都是作為最後的手段來使用才能有最大的效益。
因為你已經沒有了其他可能,只能承受使用武力帶來的副作用。
這次如果發生戰爭,顯然開戰權在中國,不在印度,否則對方早就會趁着中國兵力不足發動進攻了。而既然有開戰權,那麼又何必在意一時一刻呢?比如顯然中國並沒有停止修路,否則印度早就說已經滿足其要求了。印度的這個行動就是要組織中國修路,而目前的路段離邊界還有幾十公里,繼續就是了。
對中國來講,在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自己控制戰爭規模的,你不能假設擊敗數千印軍就能結束戰爭,而哪怕調十萬軍隊過去,也是需要時間的。
62年那場戰爭,選擇的時間是在進入冬季,用四萬共軍攻擊印度東北部30萬印軍,但實際對陣的卻是對方人數不占優勢的幾個旅,儘管包括其精銳錫克旅,但也是以多打少的概念,有絕對的把握,可見當時共軍也是不冒險的,也是因為有開戰權,所以用了一年時間準備。
而在戰場獲勝後迅速撤離,甚至退回更多,印軍哪怕有迅速集結和組織反攻的能力,也是沒有能力在冬季攻擊共軍的。儘管事後證明印軍並沒有這種能力,但顯然中國指揮方面是考慮了這種很極端的情形,cover了每一個角度。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都占了。這次如果走到戰爭的地步,也是需要同樣的思維和部署,不可能是愣頭青的概念,沒有對極端情形的預案。
中印軍事衝突是沒有 什麼懸念的,因為雙方的差距太大了,中國甚至都不需要出動地面部隊,只需要火炮就能控制戰場。那麼計算如何處理成本最低,就是需要考慮的事情,而不是多餘的。人們在生活中隨時需要做選擇,而選擇的基準是成本,戰爭顯然不是成本最低的,所以老祖宗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說法。